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二经名词的认识

此十二经名词,参看下图,按着自己身体作圆运动的默诵,务须默诵极熟,便将中医学整个纲领提起。整个中医学如散珠,此名词为下圆,如实珠之索也。如不记熟,便要多费多少工夫,还得不着纲领,苦甚矣。

下图两经一气,一降一升。金主收敛,辛金收敛,自上而下,庚金收敛,自下而上,合成一圆运动。木主疏泄,乙木疏泄,自下而上,甲木疏泄,自上而下,合成一圆运动。他经仿此,反此者病。

河图五行,生人五藏。左木右金,上火下水,中土,言脏不言腑者,阴阳配合,运动乃圆。言脏而腑自在其中也。

甲阳乙阴,丙阳丁阴,戊阳己阴,庚阳辛阴,壬阳癸阴。甲乙云云阴阳分别之符号也。

阴经主降,阳经主升。阴经之升者,阴中有阳也。阳经之降者,阳中有阴也。阴经之降者,阴性原降也。阳经之升者,阳性原升也。

十二经气圆运动图

阴经三经,阳经三经,成圆运动。阴中阳三经,阳中阴三经,成圆运动。

如脾胃二经,称太阴阳明者,关乎六气而言。称戊土己土者,关乎五行的阳性、阴性而言。称脾胃者,关乎脏腑的肉质而言。称脾经胃经者,关乎脏腑的经气而言。经气如传电之线,脏腑如蓄电之瓶。称手足者,关乎脏腑的经气的升降起止而言,他经仿此。

如肝经有病,而汗出、尿多,此木气疏泄之事。只言肝脏,不言木气,肝脏病如何能汗出、尿多乎?如肝经病,阴寒腹痛,此厥阴之气之事。只言肝脏,不言厥阴,肝脏病如何能阴寒腹痛乎?肝经自足走胸,如肝经病,升不上来,而腹泻、足酸。只言肝脏,不言肝经,肝脏病如何能腹泻、足酸乎?他经仿此。

相表里者,即相为阴阳升降以成圆运动之义,非内为里、外为表之表里。

胃为脾之腑,脾为胃之脏。脏者,藏也。腑者,化也。

阳性化,阴性藏。藏者藏其所化,化者化其所藏。人身秉造化的阳气而生腑,秉造化的阴气而生脏。腑属阳,其色明,脏属阴,其色暗。阳而明,故能化。阴而暗,故能藏。此脏腑二字之意也。他脏他腑仿此。

人秉大气的土气而生脾脏与胃腑。土气有运化作用,土气主肉,人身处处有运化作用。一切运化的病,只治土气,兼有他经关系者,兼治他经。人秉大气的金气而生肺脏与大肠腑。金气有收敛作用,金气主皮毛,人身处处有收敛作用。一切收敛的病,只治金气,兼有他经关系者,兼治他经。人秉大气的木气而生肝脏与胆腑。木气有疏泄作用,木气主筋,人身处处有疏泄作用。一切疏泄的病,只治木气,兼有他经关系者,兼治他经。人秉大气的火气而生心脏与小肠腑。火气有宣通作用,火气主血,人身处处有宣通作用。一切宣通之病,只治火气,兼有他经关系者,兼治他经。人秉大气的水气而生肾脏与膀胱腑。水气有封藏作用,水气主骨,人身处处有封藏作用。一切封藏的病,只治水气,兼有他经关系者,兼治他经。人秉大气的相火之气而生心包脏与命门腑。相火有燔灼作用,相火之气主油膜,人身处处有燔灼作用。一切燔灼的病,只治相火,兼有他经关系者,兼治他经。人身整个气体的圆运动,是六气的作用混合成的,运动圆密,分析不开,是为无病之人。一有分析,便成大气。分析特盛,则六气之中,必有一二气消灭,人遂死也。圆运动者,中气之万能。中气者,所以使分析的仍归混和,以复其整个的圆也。

六气从化

脾与胃属土。脾经称太阴,胃经称阳明者,太阴湿土,阳明燥金,脾经病湿,胃经病湿又病燥故也。故戊土从化于庚金也。

肝与胆属木。肝经称厥阴,胆经称少阳者,厥阴风木,少阳相火,肝经病风,胆经病风又病暑故也。此甲木从化于相火也。

肺与大肠属金。大肠经称阳明,肺经称太阴者,阳明燥金,太阴湿土,大肠经病燥,肺经病燥又病湿故也。此辛金从化于己土也。

肾与膀胱属水。膀胱称太阳,肾经称少阴者,太阳寒水,少阴君火,膀胱经病寒,肾经病寒又病热故也。此癸水从化于丁火也。

心与小肠属火。心经称少阴,小肠经称太阳者,少阴热火,太阳寒水,心经病热,小肠经病热又病寒故也。此丙火从化于壬水也。

心包与三焦属相火。三焦经称少阳,心包经称厥阴者,少阳暑火,厥阴风木,三焦经病暑,心包经病暑又病风故也。此心包从化于乙木也。

六气虽从化,仍以本气的阴阳为主。本气阴旺,则病阴病。本气阳旺,则病阳病。

人身左升右降的规则

左升右降,无病之人,无所发见。如病不升之病,或少腹胀满、腿酸足重,或遗,或泻,服温升肝经、肾经、脾经之药后,病人少腹左部必有响声,由下而上。如病不降之病,或胸痞头胀,耳聋目眩,服清降胆经、肺经、胃经之药后,病人胸胁右部必有响声,由上而下。如病中气不足或中气不调之病,服补中或调中药后,病人胸下脐上必有响声旋转。新病轻病,不甚觉得;久病重病之人,最为明显。病人睡着将醒之际,本人常有确切之感觉,子丑之交与天明之前响声尤大。子丑为造化阳气发动之始,天明为造化阳气齐动之时也。

人身左升右降,应乎一日,后升前降,应乎一年。后升前降者,冬至后造化阳气北行,人身阳气由下升上,夏至后造化阳气南行,人身阳气由上降下也。造化升降,一月一周,一年一周。人身升降,一息一周。一呼一吸为一息,呼主升,吸主降。而呼时气必由前归下,吸时气必由后归上。降不离升,升不离降。此圆运动之妙也。

阴阳升降的活泼看法

人身个体,右为阴道,左为阳道,右降左升。其实人身个体,全是阴的,阴体之中,包藏阳气。升降运动,以阳为主。左部阴多,则阳不能升。右部阴少,则阳不能降。人身气化运动,只是津液与热力混合而成。而得其平,运动自圆。五行六气,十二经的升降,皆可以此义括之。然仍不离阴阳混合,与阴阳平匀之理,便可得整个贯通之妙。

中气运动,分析言之,为阴气右降,阳气左升。其实中气亦阴包阳外,阳藏阴中,故保中气为中医学根本主义。而保津液,保热力,保津液以藏热力,又为保中气之根本主义。

脏腑阴阳之体用

脏腑之阴阳为体,阴阳之升降为用。手之三阳主升,为阳体阳用。手之三阴主降,为阴体阴用。足之三阳主降,为阳体阴用。足之三阴主升,为阴体阳用。用伤病轻,体伤病重。体伤病重者,如腑气病寒,脏气病热是也。如脏气病热,伤及肉质,则更重矣。

十二经主之病轻重

十二经以脾、胃、肝、胆、肺、肾六经为重,凡疾病发生,惟此六经最大最多。其余六经的病,极小极少。此六经治,其余六经自治。故《伤寒杂病论》曰:皆脾、胃、肝、胆、肺、肾的事也。相火的事虽多,皆由胆经负责。因相火以降为宜,胆经属阳木之气而化相火,胆经降,相火乃降也。

人身宗气、元气与中气的关系

人身中部之气名曰“中气”,脾胃主之。上部之气名曰“宗气”,肺主之。下部之气名曰“元气”,肾主之。元气为中气之根,宗气为元气之根。元气为中气之根者,肾中水火俱足,乃生元气,元气运动,乃生中气也。宗气为元气之根者,水位于下,而来于上,肺金收降,则生肾水;火藏于下,而来于上,肺金收降,则水中有火,水火俱足,乃生元气也。中气足肺气乃足,中气又为宗气之根矣。肺主呼吸,中气足呼吸乃足也。

十二经应十二时

子胆,丑肝,寅肺,卯大肠,辰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膀胱,酉肾,戌心包,亥三焦。

如每日申酉时,微觉恶寒,或精神倦怠,此肾阳不足也。每日子时,心烦出汗,或睡着必醒者,此胆经相火不降也。如每日巳午时,欠伸频频,身体不适,此脾胃虚也。他经仿此。

十二经脉起止简述

手太阴脉,起于胸中,属肺,络大肠,循腋下,出手大指次指之端。

手阳明脉,起于手次指之端,入缺盆,属大肠,络肺。支者,出缺盆,挟鼻孔。

足阳明脉,起于鼻准,至额颅。支者,下膈,属胃,络脾。直者,下膝,出足次指大指之端。

足太阴脉,起于足大指之端,入腹,属脾,络胃,挟咽。支者,上膈,注心中。

手少阴脉,起于心中,下膈,络小肠。支者,挟咽,系目系。直者,出腋下,入掌中,出手小指之端。

手太阳脉,起于手小指之端,入缺盆,络心,属小肠。支者,上额至目锐眦,内眦。

足太阳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下项,挟脊,络肾,属膀胱。支者,贯臀,入腘中,至足上指外侧。

足少阴脉,起于足小指,下趋足心,贯脊,络膀胱,属肾。直者,贯肝,入肺,挟舌本,注胸中。

手厥阴脉,起于胸中,属心包,下膈,络三焦。支者,出胁,下臂,入掌中,出手中指名指之端。

手少阳脉,起于名指之端,贯肘,入缺盆,散络心包,属三焦。支者,出缺盆,挟耳,至目锐眦。

足少阳脉,起于目锐眦,上头角,下耳后,入缺盆,下胸中,络肝,属胆,循胁,下膝,入足名指间。支者,出足大指,贯爪甲。

足厥阴脉,起于足大指,上腘,过阴器,挟胃,络胆,属肝,上连目系。支者,贯膈,上注肺中。

手之三阳循臂外,手之三阴循臂内,足之三阳循腿外,足之三阴循腿内。

手之三阳,自手走头,主升。足之三阳,自头走足,主降。手之三阴,自胸走手,主降。足之三阴,自足走胸,主升。升经降经,左右皆同。升经的主干力在左,降经的主干力在右。 JBBecFJxVQcl9NMzNDgkHoVP16uk3k59XHyJmOLXKb24DN97iRbUFt+c2p/IGl7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