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了商朝。两年后,武王得了重病,年幼的太子姬诵被拥立为王,史称周成王,成王的叔父周公受武王遗命摄政。周公的摄政引起了管叔等人的不满。他们散布谣言,说周公摄政是为了篡夺王位,从而引起了成王的怀疑,周公百口莫辩,离开了京都。
周公经过两年的调查,终于查清了谣言的来源,知道了武庚准备叛乱的情况。他十分焦急,便写了一首名为《鸱鸮》的诗给成王。其中有“迨天之未阴雨,彻比桑土,绸缪牗户,”意思为在天还没有下雨的时候,剥取桑树根的皮把门窗把牢。周成王看到诗后非常感动,事实证明,周公没有谋逆之心。
后来,人们把“迨天之未阴雨,彻比桑土,绸缪牗户,”简化为“未雨绸缪”,比喻在事情发生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LS7OUiLwn9bEADenzo9CBkueeJ0AQyXW0ubnFJ84L1p42H87CLBk2Re17e7tmLF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