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好茶好水好器泡出茶真味

沏一壶好茶对茶叶、沏泡用水、茶具的选择都有严格的要求。

【选好茶叶有讲究】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嘉”者,泛指一切美好的事物,如何鉴别茶的优劣好坏,从中选出佳品,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需要从茶的产地、外形、色、香、味、冲泡之后的茶汤滋味等各方面综合比较鉴别,以选出真茶、好茶。

观察外形

鉴别茶叶时,外形是第一直观要素,对成品茶外形的审鉴标准是干燥、匀整、鲜嫩、干净。品质优良的茶叶,任意拈一根茶条,可轻易折断并碾成粉末,表明干燥度达标。

无论是圆状、扁状或条状的散茶,优质茶的形状、大小均会保持一致:圆状的粒粒大小相同,扁状的条条厚薄相等,条状的长短匀称。这表明制茶技术高,采摘规格严,鲜叶的采摘一芽几叶全部相同,工艺精良。

好的茶叶条索紧结,在外形上卷曲优美,完整匀称,表面油润、洁净,没有断碎梗枝、木质纤维、粉末及杂物,而且芽毫多、叶质嫩;反之,则茶叶粗糙、叶质老、条索粗松、色泽复杂、身骨轻、净度差。

辨别颜色

茶叶色泽需茶树品种、采摘的茶园条件、叶色等多方面因素的配合,再配以精良的加工,才能使成茶色泽匀正,且符合该类茶叶所特有的深浅、润枯和鲜暗。

干茶叶的色度依茶类不同有很大差异。以绿茶为例:绿茶以茶芽鲜嫩为佳,呈黄绿色,如果颜色浅绿,则低一等次,而颜色深绿,则该种茶叶最差。鲜嫩茶芽所制成的茶叶,色泽油润,隐含着光泽;但是如果采摘时过嫩,则茶叶青绿,颜色发暗;而采摘过老,则颜色干枯,不生动。当然茶叶的色度和制作工艺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杀青不匀,也会造成茶叶光泽不匀、不整齐。而制作工艺粗劣,即使鲜嫩的茶芽也会变得粗老枯暗。

好的茶叶茶汤汤色显浅绿或者黄绿色,清而不浊,明净澄澈;次质茶叶则亮度差,饱和度差,透明度低,暗淡混浊。

闻香气

香气是茶叶的灵魂。各种茶都有各自不同的茶香。选茶时,干茶的香气高低、强弱、持久程度、纯正与否都是很重要的评判标准。双手捧茶叶,靠近鼻端轻嗅,一是辨别香气的高低;二是嗅闻香气的纯正程度,以高锐、鲜爽、浓烈、持久、纯正、无异味为佳。凡高香茶、新茶、足火茶,干嗅必然香气高、气味正;而劣质茶、陈茶或水分含量多的茶,则干嗅香气淡薄、低沉,且夹杂异味。

【好茶需要妙器配】

因时制宜

茶具随着中国茶文化史的发展而演变改进,饮茶方法不断进步,茶具也随之向更为精良实用的方向一点点变化发展。在元代之前,喝茶以煮饮的方式为主,茶具主要有煮水的鼎镬和饮茶的杯盏;唐宋时期陶瓷工艺发达,青白瓷茶盏鼎盛一时;宋代偏好斗茶,黑盏占据主导,至元明又被淘汰;元代之后,煮茶法逐渐被泡茶法所代替,煮水器具主要改为汤瓶,然后用壶来泡茶,茶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紫砂壶在明清两代广受青睐,至今仍多为沿用;清代,盖碗异军突起,在老北京茶馆及四川一带开始盛行。到了近现代,玻璃杯作为新兴的茶具,更有助于观察茶的形色,也在茶具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因人而异

对于喜爱古典文化的饮者,古色古香的紫砂器具自然韵味最受青睐。紫砂壶造型古朴,色泽典雅,看上去稳重而不张扬,泡出的茶叶茶香味浓,适合中老年人选用。仿古造型的瓷器也能为茶平添几分古典韵味。时尚的年轻人对茶更多的要求是香清味纯,重在外观,宜用高身瓷壶、瓷杯或直筒玻璃杯沏茶,看上去简练快捷,更富现代气息。若品茶者是文人雅士,则切不可用大壶大杯,而要用小巧玲珑的紫砂或瓷质壶杯。提壶在手,慢冲慢酌,才能营造出幽雅清闲的氛围。

地域有别

长江以北一带,大多爱用有盖瓷杯冲泡花茶,以保持花香;在长江三角洲和华北等地,人们爱好品饮细嫩名优茶,因此特别喜欢用玻璃杯或白瓷杯;在江浙一带,饮茶注重茶叶的滋味和香气,因此喜欢选用紫砂茶具泡茶,也用有盖瓷杯沏茶。

福建及广东潮州、汕头一带,习惯于用小杯啜乌龙茶,与之相配的茶具是烹茶四宝:潮汕风炉、玉书、孟臣罐、若琛瓯。从名字到外形都十分雅致,体现了潮汕功夫茶的独特韵味。

四川人饮茶特别钟情盖碗,颇有清代遗风。用盖碗饮茶一方面防止茶叶喝进口,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茶汤温度,以防烫口,去掉盖可观姿察色,盖上盖又可保温。

在海南岛上,当地人就地取材,采用椰壳制成茶具,极富创意。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至今仍习惯于用碗喝茶,古风犹存。

与茶相宜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冲泡方法,不同的观赏特色,不同的汤色、香气和滋味,不可一概而论,不分种类就随手拿一个茶具应付了事,那样就体会不到冲泡和品饮之情趣。

对于绿茶、黄茶、白茶、花茶,采用自然冲泡法,以透明玻璃杯为最佳,可将茶汤色泽及茶叶舒展起伏的姿态一览无余。对于红茶、黑茶来说,一般采取功夫茶冲泡法,以闻香品味为首要,而观形略次,可以把紫砂壶和瓷杯结合使用。紫砂泡茶有助于掌握茶叶的泡制时间,紫砂多含气隙,可吸收茶汤精华,有助于提升茶的芬芳;瓷杯饮用,有助于衬托深色茶汤,更好地观察茶汤本色,也便于事后清洗。

【泡壶好茶有秘诀】

泡好一杯茶除了需要好茶叶、好水和好器以外,还包括以下要素,即茶叶的用量、泡茶的水温、冲泡时间和次数、注水方式。

茶叶的用量

茶叶种类繁多,用茶量的多少因人而异。投放茶叶量太多或太少都不恰当,茶香和茶味都与投放量有关。

茶叶量太少,茶中浸出物质就少,汤色浅,香气低,滋味淡薄;茶叶量多,茶中浸出物质就多,汤色深,香气高,滋味浓。浓淡合适才能充分品赏到茶的色香味。

按茶叶种类来分,一般说来,在相同容积下,冲泡绿茶或者花茶,投茶量可以在3克左右,茶水比为1∶50左右;红茶投茶量在3~4克,普洱茶可投放5~10克,茶水比为1∶30;而茶量最多的是乌龙茶,每次投入量几乎为茶壶容积的1/3至1/2,茶水比为1∶20左右。

泡茶的水温

水温高低是影响茶叶水溶性物质溶出比例和香气成分挥发的重要因素,对不同的茶,应视不同类茶的级别要求用不同的水温。如果水温低,茶叶滋味成分不能充分溶出,香味成分也不能充分散发出来;但水温过高,尤其加盖长时间闷泡嫩芽茶时,易造成汤色和嫩芽变黄,茶香也变得低浊。

冲泡时间和次数

茶叶冲泡时间的长短,对茶叶内含有的有效成分的利用也有很大的关系。任何品种的茶叶都不宜浸泡过久,最好是即泡即饮,否则有益成分被氧化,不但减低营养价值,还会泡出有害物质。此外,茶也不宜太浓,浓茶有损胃气。

一般来说,绿茶以冲泡2~3次为好,乌龙茶则可冲泡5~9次,陈年普洱有的能冲泡到20多次。

注水方式

如今,泡茶时的注水方法有多种,虽说各人喜好不同,但不同的注水方法对茶叶的香、味影响确实存在差异。通常要先了解茶性,再有针对性地选择注水的方式和速度。

冲茶,要沿茶壶口内缘冲入沸水(称“环泡”),水柱不能从壶心直冲而入,因为那样会“冲破茶胆”,破坏茶的味道。当水没过茶叶时提高水壶高度冲沸水,这样冲下来就叫“高冲”。据说“高冲”能使热力直透壶底,使茶沫上扬,不仅美观,也能让茶味更香。简言之,注水低缓茶汤较绵软,提壶高冲茶气足些。

一般沿碗(壶)四周注水的冲泡茶比较好喝,口感有点甜,而且顺滑。朝碗心高冲的方法,茶味比较浓。环泡加高冲的方法,口感较爽,香味比较重。

【沏出一壶好茶的工序】

以乌龙茶为例的沏茶常用工序

烫壶:在泡茶之前需用开水烫壶,一则可去除壶内异味;二则热壶有助挥发茶香。

置茶:一般泡茶所用茶壶壶口皆较小,需先将茶叶装入茶荷内,鉴赏茶叶外观,再用茶匙将茶荷内的茶叶拨入壶中,茶量以壶的1/3为度。

温杯:烫壶的热水倒入茶盅内,再行温杯。

高冲:冲泡茶叶需高提水壶,水自高点下注,使茶叶在壶内翻滚,散开,以便充分泡出茶味,俗称“高冲”。

低泡:泡好的茶汤即可倒入茶盅,倒入时茶壶壶嘴与茶盅的距离,以低为佳,以免茶汤内的香气无效散发,俗称“低泡”。如果客人多时可将第一泡茶汤与第二泡茶汤在茶盅内混合,中和茶汤浓度,以示对待客人平等;第三泡茶汤与第四泡茶汤混合,以此类推。

分茶:将茶盅内的茶汤再行分入杯内,杯内之茶汤以七分满为度。

敬茶:将茶杯连同杯托一并放置客人面前,是为敬茶。

闻香:品茶之前,需先观其色,闻其香,方可品其味。

品茶:“品”字三个口,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尝,轻啜慢饮细细体会茶之真味。

其他沏茶常用工序

备:是品茶的第一道工序,包括茶叶、开水、茶具和品茶环境,四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洗(温):指对茶具的洗涤、热烫过程,主要起到消毒和温杯的作用。

取(选):按客人的喜好和饮茶习俗,备齐多种茶叶品种,让客人点茶和供客人选用。

沏(泡):沏茶时手势动作要轻柔持重,倒开水时要把茶壶上下拉三次,高冲低斟,即“凤凰三点头”。目的是为了使茶叶在杯中能均匀地吸水,有利于茶叶在杯中显色、透香和吐味。此时还要仔细辨别沏茶的水声,仔细观察茶叶从浮到沉的形态变化。

端(敬):端茶给客人,切忌用手抓提杯边缘或握住杯身,正确做法是恭恭敬敬地用左手托住杯底,最好下垫托盘,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扶住杯身。

品:客人接过茶后不能举杯一饮而尽,品时口要小,可从杯口吸吮一小口,茶水通过舌头,扩展到舌苔,直接刺激味蕾,此时可以微微、细细、啜啜品之。

斟(加):给客人斟茶时,不要等客人喝到快露杯底再加开水,而要勤斟少加。一般以杯容量的七分满为宜。

清:要等客人离开后,才能清洗茶具,抹干收藏起来以备下次使用。 iDJ+Z8QeLmStgPRuDpnCr0fCoXhaMikzWOH7zpyTUjRamV3EJz19Ad5YKgUq/48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