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也就是人的情志。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人的情志变化与气血状况有关系。可以说气血是情志的载体,是情志存在的物质基础,所以气血的充盈、调达状况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情志状况。
精气充盈、气血调和、气机调畅,则心情舒畅,心情愉悦,这也就是我们老百姓经常说的“心平气和”。若气血不足、气血不和,则心情随之而变。因肝藏血,主疏泄,对气血的运行影响比较大,所以心情的好坏与肝有密切关系。
肝失疏泄,气滞血瘀,则易急躁易怒,心中莫名烦乱、抑郁。气血瘀滞、情绪差会反过来损伤五脏中的肝,使肝疏泄功能异常加重,对此中医里面有“肝喜条达而恶郁”及“暴怒伤肝”的理论。
肝气郁结,血随气而行,随气而动,气郁则血瘀,气血瘀滞则容易动怒,心情抑郁,为此若想心情好,活血化瘀是良策。
对于气滞血瘀绝不能小视,小则影响心情,大则可导致重病。对此,中医古籍明代王肯堂撰写的《证治准绳》中有这样的论述:“郁之为病,外在六经九窍四属,内在五脏六腑,大而中风、暴病、暴死、癫狂、劳痨、消渴等疾,小而百病,莫不由是气液不能宣通之所致。”可见郁病可引发多种疾患,甚至是中风,所以不能小视。对于气滞血瘀,需要行气、活血,以此来达到“以通为补”的目的。气滞血瘀,可以用红花来进行食疗。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花,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是活血通经药。对于红花的药用功效,元代医家朱丹溪所著的药学专著《本草衍义补遗》中记载:“红花,破留血,养血。多用则破血,少用则养血。”明代倪朱谟撰写的《本草汇言》中记载:“红花,破血、行血、和血、调血之药也。”明代贾所学撰写的《药品化义》中记载:“若少用七、八分,以疏肝气,以助血海,大补血虚,此其调畅而和血也。”
从这些中医古籍的论述中不难看出,红花可疏肝气,化瘀滞,若是少用还兼有养血、生血作用。气血和顺,心情自然就会好。著名的医家李时珍直接指出了红花活血对心情的调节作用:“心忧郁积,气闷不散,活血。久服令人心喜。又治惊悸。”
对于女性来说,肝气郁结,心情烦躁、抑郁比较常见,气滞血瘀严重的话会累及月经,导致月经排出不畅、经血逆流、痛经等,适当用红花进行调理不仅可以使心情舒畅起来,还能起到调理月经的作用。
心情莫名抑郁、烦躁,若是舌头上有暗紫色的瘀点或斑块,唇部呈暗紫色,脸上还有黑斑,肯定是气滞血瘀,不妨尝试用红花进行食疗,让心情舒畅起来。用红花进行食疗,有两个非常简单的小方子,一个是红花酒,一个是红花煮鸡蛋。
心情不好,还可以经常按摩合谷穴,也有助于让心情好转起来。这是因为此穴位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可清热、疏通经络,从而起到养肝护肝的作用。合谷穴位于虎口所在处,可以经常用大拇指进行按揉,每次按揉5分钟左右即可,要长期坚持。
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心情调适。其实好心情也是一种好的习惯,有的人遇到事情可以淡然处之,有的人则耿耿于怀,长期下去就会成为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恰恰是非常损伤身体的,还会加快衰老,为此凡事不妨看淡,只有如此才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不可不用的小偏方
薄荷不仅芳香宜人,还有极好的疏肝解郁功效,对抑郁、暴怒等不良情绪有调理作用。用薄荷进行食疗,不妨试试薄荷粥。薄荷5克,粳米50克。先将粳米煮粥,熟后放入薄荷,再次煮沸,即可食用。
肝有疾则胁痛。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患者均会有不同程度的胁痛感。胁在何处呢?清代乾隆年间政府组织编辑的《医宗金鉴·卷八十九》中明确指出:“其两侧自腋而下,至胁骨之尽处,统名曰胁。”
胁是归肝所管的,这是因为肝胆经脉布于两胁,所以只要是胁痛的问题,都可以从肝论治。明代吴昆著的《医方考·胁痛门》中用简单明了的语言直接指出肝和两胁之间的密切关系:“胁者,肝胆之区也。”胁由肝胆所主,所以只要是胁不适,都要问责于肝。中医古籍《黄帝内经》对此也多有论述,如:
《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中记载:“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中记载:“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
肝病除了胁不适外,有些患者还会有胸闷的问题,用手去捶打,胸闷的症状会有所缓解。对此,中医古籍《圣济总录》里面也有相关解释:“风寒客于肝经,不能散精,气血凝留,故着于胸上。”不仅仅是风寒,瘀滞的气血等也是引起胸闷的一个主要原因。
导致两胁疼痛、胸闷不舒的原因诸多,肝气郁结就是其中的一种。抑郁或者是经常动怒导致肝气郁结不畅。肝气郁结,气机阻滞,气行不畅则郁结之气横逆,引发胁痛。对此,中医古籍当中也多有记载,如“肝郁胁痛者,悲哀恼怒,郁伤肝气”;“气郁,由大怒气逆,或谋虑不决,皆令肝火动甚,以致肤胁肋痛”。
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邪气停留在肝经,则患者会有胸闷的问题。肝气不舒胁痛、胸闷,可以用中药延胡索来调理。延胡索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有活血、散瘀、理气、止痛功效。对于延胡索的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载:“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气滞血瘀,气血不得宣行,则必痛。延胡索能活血、散瘀、理气,自然疼痛可除。
清代黄宫绣编著的《本草求真》中也有相关论述:“延胡索,不论是血是气,积而不散者,服此力能通达,以其性温,则于气血能行能畅,味辛则于气血能润能散,所以理一身上下诸痛,往往独行功多。”
正因为延胡索能活血理气,所以肝郁不舒、两胁疼痛、胸闷患者可用其进行食疗。下面介绍两个食疗方。
肝郁不舒可经常对胸部进行按摩。可用两手掌对两胁从上到下进行推按,然后将一只手放到另外一只手上,对腹部进行推按,力量要轻柔。也可以将大拇指放在两乳间的膻中穴,反复进行按揉,有宽胸理气的功效。
不可不用的小偏方
茯苓、五味子各250克,蜂蜜适量。茯苓、五味子洗净,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煮20分钟,取汁,待其变温后,加适量的蜂蜜调味即可饮用。有肝脾同养的功效。
女子之所以能有月经,与冲任二脉有直接关系。中医古籍《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记载:“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冲任二脉又由肝所主。
一方面肝藏血,肝中所藏的血是经血之本。肝中所藏的血下注于冲脉,才能使精血充盈;另一方面肝调畅一身气机,保证任脉通畅。肝经一病,无论是肝血不足,或者是郁怒伤肝,均可病及冲任,对月事产生一定的影响。
肝气不舒,气血瘀滞,气血运行不畅,则易痛经。清代吴道源所著的《女科切要》中有这样一句话:“妇人经水适行,小腹作痛者,气血涩滞也。”肝主气机疏泄,若肝疏泄失常,气血瘀滞,则经行期间则痛。中医里面所谓的“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也就是这个意思。
痛经之人大多数比较情绪化,经常情志不舒损及五脏中的肝,影响了肝主疏泄的功能。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对此作出了相关阐述,如:“然而女人嗜欲多于丈夫,感病倍于男子,加以慈恋,爱憎,嫉妒,忧恚,染着坚牢,情不自抑,所以为病根深,疗之难瘥。”
情志不舒,肝气不畅,气血瘀滞,痛经由此而致,为此预防痛经关键是保持心情舒畅,胸怀宽广,这不仅有助于身心健康,生活也才能因此更加幸福。
对于气滞血瘀痛经者可以用红花来进行食疗,有助于改善痛经。古方中有一则方剂为桃仁汤,对于此汤的疗效,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写道:“此汤主治产后及堕身,月水不调,或淋沥不断,断后复来,状如泻水,四体嘘吸不能食,腹中坚痛,不可行动,月水或前或后,或经月不来,举体沉重,唯欲眠卧,多思酸物方。”这句话简单理解即为月经不调、体虚乏力、不思饮食、腹中坚痛、神倦乏力,桃仁汤都可调理。
【桃仁汤】桃仁(50枚),泽兰、甘草、川芎、人参(各6克),牛膝、桂心、牡丹皮、当归(各9克),芍药、生姜、半夏(各12克),地黄(24克),蒲黄(700毫升),上十四味捣碎,以水1200毫升,煮取650毫升,分6次服。
此方是活血化瘀的一个方子,其中的主药就有桃仁。桃仁是桃或山桃的干燥成熟种子。桃仁的主要功效为活血祛瘀,对于气滞血瘀导致的经闭、痛经、髒瘕痞块均有效。对于桃仁的活血化瘀功效,清代周岩撰写的药学著作《本草思辨录》中记载:“桃仁,主攻瘀血而为肝药,兼疏肤腠之瘀。”可见,桃仁最擅长活血化瘀,尤其对肝气不舒导致的瘀血有效。
桃仁用于活血化瘀,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即用桃仁和粳米煮粥食用,也就是桃仁粥。
桃仁活血化瘀功效固然好,但不可多食。诸多中医古籍对此都有相关论述,如“多食动痰饮,令人恶心、吐水、吐食物”;“多食动风,脱人眉。同酒食,多令人咯血”;“多食生痰、动肾火”。多食桃仁,对身体无益,所以要注意用量,一般来说,桃仁用量为4.5~9克为宜。桃仁活血化瘀作用强,为此孕妇不宜。
女性应懂得爱护自己,方能保证月经正常,对一些耗损气血,损伤身心的行为要避免。《千金方》中列举了一些:“妇人者,众阴所集,常与湿居,十四以上,阴气浮溢,百想经心,内伤五脏,外损姿颜,月水去留,前后交互,瘀血停凝,中道断绝,其中伤堕不可具论矣。然五脏虚实交错,恶血内漏,气脉损竭,或饮食无度,损伤非一,或疮痍未愈,便合阴阳,或便利于悬厕之上,风从下入,便成十二痼疾,所以妇人别立方也。”
女人是以血为本,对于女人来说养生养的无非就是气血,一旦气血郁结或者是气血耗损,都将引发女性病,而女性病治疗起来难度也是非常大的,为此平时要注意爱护自己,避免疾病。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列举的损伤身心的行为有:经常居住在湿气重的地方,一些不良情绪,堕胎,病未痊愈而同房,外风的侵袭。总之,女性只有爱惜自己,规避内外邪气,才能安枕无忧。
不可不用的小偏方
益母草煮鸡蛋可以治疗痛经。鸡蛋2个,益母草30克,延胡索15克。鸡蛋洗净,益母草、延胡索洗净,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煮至鸡蛋熟,捞出去壳,再煮片刻,去药渣,吃蛋喝汤。经前1~2天开始服,每天1剂,连服5~7天。
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肝气的疏泄调达即是对血液的一种推动方式。肝气疏泄正常,血运行舒畅,则不瘀,若是肝失疏泄,肝气郁结,血行受阻,则血瘀,这也就是中医里面所说的“气滞血瘀”。
对于女性来说,肝失条达、气滞血瘀可引发经、带、胎、产、杂诸病。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气滞血瘀则会引发中风。气滞血瘀的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疏肝养肝。活血化瘀、疏肝养肝不妨试试甜蜜蜜的山楂丹参蜂蜜饮。
【山楂丹参蜂蜜饮】丹参、山楂各15克,枸杞子9克,炙甘草3克,蜂蜜适量。丹参、山楂、枸杞子、炙甘草分别洗净,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煎半小时,去渣取汁加蜂蜜,即可饮用。
山楂是活血化瘀、消滞的。用山楂活血化瘀可以直接嚼食,每次可嚼2~3颗,也可以煎水饮用。当然,也可以制成适合气滞血瘀患者食用的食疗佳品——山楂膏。准备鲜山楂1000克,红糖250克。山楂洗净,去核,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小火熬煮至山楂烂熟,加红糖,再熬10分钟,待其成为稀糊膏状,取出,放凉,装入瓶中,放在冰箱里面。每次可食用2小勺。
山楂丹参蜂蜜饮中的丹参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等作用。对于丹参的功效,中医药物学著作《日华子本草》记载:“养神定志,通利关脉……破宿血,补新生血。”
中医认为,旧血不去,新血不生,所以祛瘀则能生血。也正是因为此种原因,有“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之俗语。四物汤是补血的,丹参虽然不能直接补血,但是可以通过去除体内积滞使气血通畅,从而达到补血之功。
中医书籍《本草正义》中记载:“丹参……《本经》所谓益气,《别录》所谓养血,皆言其积滞既去,而正气自伸之意……”《本草求真》也说“丹参破瘀一语,已尽丹参功效矣,然有论其可以生新胎,调经……等症,总皆有其瘀去矣。”
肝藏血,血能养肝,瘀血去新血得生则肝自强。也正是鉴于丹参有较好的活血化瘀功效,所以一些医家将其视为治疗肝病的良药,如急、慢性肝炎和肝脾大等。慢性肝病患者可以用丹参泡茶喝,有助于改善肝脾大,并且改善肝郁不舒导致的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肝区痛等。另外,也可以用丹参煮粥食用。
丹参不仅可活血化瘀,还能除热。除热不仅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本草纲目》中有一个方子,为“丹参摩膏”,是治疗小儿惊风、发热的。此方如下:丹参、雷丸各1.5克,与猪油6克,同煎,去渣,取汁收存。用时,摩汁在儿身。另外,也可以用来治疗热油烫伤与火伤。用丹参24克,锉碎,加水稍稍调拌,放入羊油2000克同煎,放凉后取以涂伤处即可。
不可不用的小偏方
桑叶不拘多少,逐片染生蜜,线系蒂上,绷,阴干。细切,煎汁日饮代茶。有滋肝阴、除风热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