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7 背寒补肺温阳无效,活血化瘀有功

时值仲秋,是农历八月天气,暑夏已过,一般是金风送爽较凉快了。但今天,2009年9月10日,却仍较热,俗话说是秋老虎的气候,所以诊室中来诊的患者,大都还穿着短袖衫,有的还轻摇着扇子呢。当诊治到10时许,来诊的这位女同志却与众不同。除了穿衬衫外,还加了一件“马甲”。一进诊室,就嚷着说室内凉,有点受不了。因为室内正开着空调。我一听,立即请工作人员把空调关了,然后就让她坐下,安静后,然后就替她诊治。拿过病历本,那女子姓黄,40岁,是超市的营业员。然后我问她病情经过,她诉说:“我主要是背部中心寒冷已有一年多了。同时容易出汗,稍一活动即汗流浃背,但汗出后又复恶风。”我又问她,“你吃饭和大便等如何?”她说:“我食欲尚好,到吃饭时就饥饿,这和常人一样,大便亦每天一次,成形。”看她的面色亦不错,没有患者病容。再看她的舌苔,也较正常。脉象沉涩。据她的陈述和她的舌脉,就写出病案:

黄××,女,40岁。

初诊:2009年9月10日。

主诉:背心寒冷。

背部寒冷一年余,易自汗,动则更甚,汗后恶风,纳谷佳,大便亦调,且面有华色。舌质正,脉沉涩。证属肺卫 21 偏虚,汗出后荣卫不和 22 。治拟补肺固卫,兼调荣卫。

处方:生黄芪20g 焦白术10g 炒防风6g 川桂枝10g 炒白芍10g 炙甘草5g 煅龙骨30g 煅牡蛎30g 老姜3片 红枣4枚(7剂)

并嘱咐平时忌辛辣食物,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食物。

当她2009年9月18日第二次来诊,她说:“7剂药已经服完,我的病况有好转,主要是汗出情况已经很少了,怕风也已经没有了,所以再请你开另外一个方子专治背部寒冷吧!”我再行望舌诊脉后,对她说:“汗虽止住了,但你的内在阳气还没有恢复啊!止汗的药还要继续服,以巩固疗效,再加上补助阳气的药,可就解决了,请你放心吧!”于是我就以原方为基础,再加熟附子4g,再服一星期。

9月25日,当我走进诊室,她第一号,我穿好白大褂,欲坐下,她坐下了,急急地对我讲:“现在所有的症状都好了,精神也好了许多,唯一的就是背寒没有好转。”我问她有没有减轻一点呢?她说:“我觉得没有,你得好好替我研究研究。”我听后,心想若是阳气虚,那用了附子,虽然用量不重,也得有一点减轻,一点不见效,可能还不属阳虚。我又仔细再问问她:“你这个背部冷,在一天中有没有时间性的变化,如早中晚三段时间内,有没有轻重的变化?又譬如在什么情况下,完全不冷?”她想了想,告诉我说:“你不问我也想不起这些,经你一问,我这个背冷,确实有些变化的。若从时间上说,早上到中午一般较轻,一到晚上,尤其到夜晚就加重,要说完全不冷时也有,只要我活动(包括劳动),那段时间就一点也不冷。”听后已有所悟,我说:“你让我再仔仔细细看看你的舌苔、舌质偏淡,你再把舌头向上卷起,瞧瞧。”当把舌头上卷时,见舌下两根脉络,既粗且紫、鼓起。于是我恍有所悟。这种背部寒冷,其根本原因不是阳虚,而是有瘀血痹阻背部经络,从而导致阳气阻遏,发生的寒冷,其本在瘀,而不是阳气虚。若祛其瘀阻,络脉通畅,阳气自能敷布,背寒之证,自能解决。于是决定,舍温阳之附子,而改用活血通络之药。现将病案出书如下:

汗出止,但背寒未已。自云背寒晚甚,晨起较轻,活动后背寒即止。恍悟此背寒非阳虚所致,乃血痹 23 使然。盖血痹者阳气失宣,再以前方加活血通络之品。

处方:生黄芪20g 焦白术10g 炒防风6g 陈皮5g 麻黄根10g 桃仁10g、炒赤芍10g、杜红花10g 络石藤15g 老姜3片 红枣6枚(7剂)

2009年10月3日,是她第四次诊治了。一进门,见她笑容满面,神采飞扬,背心也不穿了,和一般人穿着一样。见面就说:“医生,上次的药方真神,二剂背寒轻,服完后,现在一点也不冷了。要不要继续服药?”我说:“为了巩固疗效,建议再服一周,因起病一年多,不予巩固,恐怕还会复发。”她听后说好,我听你的。于是我照原方又开了7剂。并嘱咐说:“服药后,你自己再把舌头卷起了,看看鼓起紫色的络脉消失了,说明瘀血已化,就可以停药了。”

10月3日那天,下着雨,诊治结束,离下班时间还有半小时,所以随诊的学生,就对此提出来希望我讲讲对此症诊治的要点。我就同意了。学生甲首先说:“背寒证,我学过金匮,记得《金匮要略·痰饮篇》有:‘心下有留饮 24 ,其人背寒如掌大。’所以背寒就想起了其人可能是‘留饮’,所以我当时就想到应用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而老师却用玉屏风散合桂枝加龙牡汤,而不用苓桂术甘汤呢?”“你有这个思路,说明你学中医还不错,能够引经据典,但是我为什么没用苓桂术甘汤加味,因她没有留饮,她的胃中没有水声;既不是留饮,那就没有必要用温中化水的方剂了。她主诉中有易汗,动则汗出更多,汗出时腠理(俗曰汗毛孔)开泄,阳气从而外泄,所以产生恶寒。用固表敛汗,使阳气内藏,故而首选(黄芪白术防风)玉屏风散 25 ,以固表止汗,更加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以加强止汗之功用。服后汗止,后背寒仍未减轻,就应该考虑其背寒,不全是汗出之故。”学生乙接着说,“既不是汗出之故,那老师怎么想到用活血通络的方法呢?”“看病时对患者所述的症状,每一个细节都要注意到。我不是问她‘背寒’一日中有无变化吗?她说,第一个特点是朝轻暮重,第二个特点,加强活动后背寒即无,且从面有华色,即可排除背寒并非金属虚证;再观其舌下络紫明显,故而确诊其为瘀阻背部的络脉,导致阳气阻遏,不能宣通,故而改为活血化瘀通络。由于药物对症,故而获得2剂背寒减,7剂后就彻底解决背寒问题,由此可见辨证施治有多么重要。”

最后,学生说:“这个病例,比较典型,见效也比较快,我们将把这个病例整理,投报刊或中医杂志。等整理后,再交老师审阅如何?”我点头同意,并说今后凡遇到较疑难病症而治疗效果显著的,不一定要发表,但都要加以整理,这样日积月累,业务水平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zvAMt/G6AIPlh02sYFl+8PDNEQ8KjgsIjmEPCMK+9m9wBWVWfDC3r97+wUEniNb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