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组织正处在深化开放变革的关口,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现实,与本书作者作为当代西方组织管理专家所反思的西方管理文化变革的背景,有很大不同。
八九十年前共产国际的开放背景,催生了中国政治组织的文化变革,出现党派合作,最终完成了新中国的建立。近30年,全球化浪潮促进了中国企业组织的开放改革。中国组织管理的百年巨变映衬了延续几千年的古老民族,从百年衰落重新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未来数十年乃至数百年的复兴,必将带来新的中国发明和创造。这要求各类组织在团队沟通和社群精神文化层面,实现深度的开放和变革:要面对千年官本位文化泛滥带来的社群团队活力和沟通文化积淀的普遍干瘪状态;要对传统习惯和沿袭体制进行深入的开放变革的系统思考和重新设计,并把这作为变革能否持续深入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同时还必须继承民族优秀的人文传统,并与时俱进,整合世界优秀管理和沟通文化。显然,中国现代乃至未来的组织文化开放变革的深度和广度,在人类历史上都是空前的。
在本书成书的年代,西方的组织和社会一般都比较成熟稳定,变革也谨小慎微、按部就班,不像现代中国的组织一直都处于快速巨变的状态;这种情况今天也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成立。由于这种文化历史和现实的差异,本次审校改变了部分章节次序。为了强调对深度组织文化变革的反思和重新设计,我们把原书第四篇“重新设计与重新思考的挑战(I)”提前了,其第一章“治理”与原来的前两篇,即“开篇”和“变革起步面临的挑战”,一起放入上册。下册则以“重新设计与重新思考的挑战(II)”的第三章“战略与目标”作为开篇,然后是原来的第二章“传播”,最后是原书第三篇“持续变革的挑战”和“结束语”。
继《第五项修炼·实践篇》之后,本书是指导学习型组织建设实际操作的第二本手册。与前者一样,本书也常常被称为“实践篇”或“实战篇”(fieldbook),也是比理论性较强的《第五项修炼》更适合的学习实践入门书,这一点作者曾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过。为此,我们对这次中信出版社中文新版的结构编排和文字表达风格,在2002/2006年老版中文翻译文字的基础上作了不少变动。由于原书篇幅较大,此次分成上下两册,是为了读者在实际工作中使用更方便,可以轻松携带和随时翻阅,并像作者建议的那样,“让本书成为你自己的书”,“从任何地方读起”,并在书中留出的空白处做记录、批注和练习。
最后,为了与本系列丛书的风格统一,我们根据中信出版社2009年的《第五项修炼》(新世纪最新扩充修订版)和《必要的革命》以及2010年的《第五项修炼·心灵篇》和2011年的《第五项修炼·实践篇》,对本书的专门术语和文字表述方式作了校正调整。
作为索奥中国与中信出版社战略合作的一部分,本书和《第五项修炼·实践篇》中文新版的审校工作得到了策划编辑王冬军一如既往的指导和帮助;另外,索奥中国团队的叶东靖帮助整理准备了全书电子版原译稿的格式,陈红仍一如既往地做了大量沟通管理工作,我们在此深表谢意。
张成林 李晨晔
201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