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辽金元时期的东北边疆

辽金东北疆域是在前朝疆域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辽史·地理志》记载:辽朝疆界“东至于海,西至金山,暨于流沙,北至胪朐河,南至白沟,幅远万里”。辽朝的东、北两面的边界在东北地区。

唐玄宗赐土之后,彼时中朝的边界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保持在西起今大同江、东至今龙兴江一线。但是,由于王氏高丽一味地向北拓疆,在辽朝开始统治我国东北之时,他们已将领土扩张到了清川江流域。辽朝东南与高丽国相邻,两国边界前后有一定的变化。天赞三年(924)六月,阿保机及其子大元帅耶律德光(即尧骨)率大军征吐浑、党项、阻卜等部,取得巨大胜利,至四年九月班师。同年十二月,阿保机下诏亲征渤海,皇后、太子倍、大元帅耶律德光皆从,辽军很快包围了渤海西部重镇扶余城(今吉林省农安县城)。天显元年(926)正月初,辽军攻克扶余城。阿保机采纳太子倍建议,以安端、肖阿古只率军万骑为先锋,乘破竹之势,长途奔袭忽汗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渤海镇)。此前,渤海最高统治集团内发生了激烈斗争,一批高级官员逃往高丽。因此,当辽军深入其境时,渤海老相只能匆忙拼凑三万军队迎战,结果在距首都不远的地方被辽军击溃,忽汗城被围。渤海末代王只得率僚属三百余人投降,五天后复叛,辽军遂对忽汗城发起总攻,很快破其城,渤海灭亡。

三月,阿保机先行班师。此期间,安边(约当今俄罗斯滨海边区奥耳加)、定理(今黑龙江省牡丹江下游左岸)、南海(治在今朝鲜咸镜北道镜城西南五里)、铁州(今吉林省和龙县西南六十里)等渤海府州曾举兵反抗,鸭绿府也派兵来救援,但均被大元帅耶律德光等镇压。渤海亡后第二年,其北面的女真人就赴辽朝贡,此后贡使连年不绝,表明辽已基本统一了东北。

辽前期灭亡渤海后,在朝鲜半岛西面以清川江与高丽为界,东面两国的分界线在今朝鲜咸兴一带,咸兴以南为高丽国,咸兴以北到图们江以南地区为曷懒甸,是女真蒲卢毛朵部的居住地,属辽朝管辖。进入渤海鸭绿府故地的女真人称为鸭绿江女真,其活动区域由鸭绿江两岸直到朝鲜半岛的清川江一带。王氏高丽将他们称为西女真或西北女真。宋真宗以前,鸭绿江女真经常遣使浮海经登州向北宋朝贡。辽圣宗统和初年,以“东征高丽”名义进攻鸭绿江女真,掠获其大批人口、马匹。为了收复失去的高句丽土地,在辽圣宗统和十年(992)辽朝对高丽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这次军事行动,以东京(今辽阳)留守萧恒德(《高丽史》作萧逊宁)为都统,率80万大军越鸭绿江,直取王氏高丽的蓬山郡(今龟城西),高丽大败,萧恒德声明发动这次战争的原因:“大朝即已奄有高句丽旧地,今尔国侵夺疆界,是以来讨。”高丽方面在军事形势大为不利的情况下,派遣大臣徐熙前往辽营讲和,萧恒德又强调:“汝国兴新罗地,高句丽之地,我所有也,而汝侵蚀之,又与我连壤而越海事宋,故有今日之师。但割地以献而修朝聘,可无事矣。”萧恒德的谈话很清楚,他认为高丽是在新罗之地发展起来的,是新罗的继承者,而高句丽故地应当是辽朝拥有的土地,但是高丽侵蚀了高句丽的部分故地,理所当然地应该把所占领土割还给辽朝。然而,徐熙在谈判的时候却声称高丽“即高句丽之旧”,“上国之东京皆在我境”。显然,徐熙把王氏高丽说成是高句丽的旧部,是高句丽的继承者,并提出辽朝的东京(今辽阳市旧城区)所处的地方亦应是高丽的旧境。因此,徐熙最后表示:“若令逐女真,还我旧地,筑城堡,通道路,则敢不修聘?”由于高丽方面表态“修聘”,辽朝遂罢兵而归。翌年“春正月……丙午……高丽王治遣朴良柔奉表请罪,诏取女真鸭绿江东数百里地赐之” 。二月,辽朝又遣萧恒德致书高丽,允许高丽“从安北府(今清川江南岸之安州)至鸭绿江东计二百八十里,踏行稳便田地,酌量地里远近,并令筑城,发遣役夫,同时下手”,并要求“其合筑城数早与回报,所贵交通车马,长开贡觐之途” 。在辽圣宗“赐土”之后,高丽展开了对女真大规模的驱逐行动,并筑城设镇,对新拓地实行有效的管辖。这里的女真人遂退至鸭绿江上游及以东地区。辽圣宗时将鸭绿江以东地区赐予高丽,但在江东还设有保州、宣义州(又作宣州)、定远州(又作定州),即在今朝鲜平安道西北。因而辽后期,与高丽的疆界西部在鸭绿江以东之地,东部不变,仍以咸兴一带为界。此后高丽虽然修筑了千里长城,辽末,高丽企图越过东部的长城线而攻取“曷懒甸”之地,但最终还是被女真人击退,未能得逞。

辽朝东滨大海,即今日本海和鄂霍茨克海。926年辽太祖灭亡渤海,黑水靺鞨随即归附辽朝。是年二月,阿保机以渤海地置东丹国,改忽汗城为天福城,立太子倍为东丹国王,称人皇王,建元甘露。东丹承渤海疆土的设置,其东有率宾府,在绥芬河下游,东滨日本海。天显三年十二月,辽太宗下诏将东丹国迁往东平(今辽阳市),渤海遗民大部随同迁徙,并升东平为南京(后改为东京),渤海的多数州县也陆续侨

置于辽东、辽西。东丹国内徙辽东以后,东部沿海地区分布的是由黑龙江流域南下的女真人(原黑水靺鞨),在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分布的女真部落,辽代称为濒海女真,契丹统治者于此地设置濒海女真大王府。

东北部黑龙江下游地区,唐朝时期是黑水靺鞨人的居住区,辽朝初年这里靺鞨部落大批南迁,留居原地的氏族部落到了辽代被称为五国部,即“剖阿里国、盆奴里国、奥里米国、越里笃国、越里吉国”。所谓“五国”,实际是五个部落集团。五国部的位置,越里吉在牡丹江与松花江汇合处的依兰一带,奥里米在松花江与黑龙江交汇处,其余三部大体分布在今依兰以下松花江至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圣宗以后,五国都归附,经常朝贡。辽朝人于此设置五国部节度使,每年要向辽朝贡纳当地物产,其中最著名的是猎鹰“海东青”。

辽朝北部达到外兴安岭和贝加尔湖地区。胪朐河,即今克鲁伦河,辽朝在这一带设置有边州,并修筑了一些边防城,如镇州、防州、维州等,筑有静边城、皮被河城和塔懒主城,构成对北部地区统治的重镇体系。在边州与边防城以北,分布着众多依附于辽朝的原始部落,辽朝皆设官进行管理。在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分布着室韦部落,辽于其地设置室韦国王府、室韦节度使,对于居住在贝加尔湖东西山林地带的斡朗改部落,辽设有“斡朗改国大王府”。

辽代东北疆界的走向:“东南起自鸭绿江以东地区,经今朝鲜咸兴一带地方,向东北到达日本海和鄂霍茨克海,并包括鞑靼海峡。北面越过黑龙江,抵达外兴安岭,西北则到达今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山林地带”

据《金史·地理志》记载,金朝东北疆界“金之壤地封疆,东极吉里迷、兀的改诸野人之境,北自蒲与路之北三千余里,火鲁火疃谋克地为边。”金代东北地区猛安谋克的设置已经达到了黑龙江以北地区,然而在边远地区仍然存在着原始氏族部落,他们以朝贡的形式接受金朝的统治,其居住地亦属金朝的统辖区域。

金初东北地区的东南部与高丽国的分界在鸭绿江以东。自金太宗天会八年,将鸭绿江以东地赐予高丽以后,鸭绿江下游成为金朝与高丽的分界线。在原辽朝时期的曷懒甸金朝设置曷懒路,在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曷懒路的南界到高丽长城的东端———定州(今朝鲜定平)以东的都连浦。《金史·地理志》:“合懒路,置总管府。贞元元年(1153)改总管为尹,仍兼本路兵马都总管。承安三年(11 98)设兵马副总管”。注文称:“西北至上京一千八百里,东南至高丽界五百里。”高丽的定州是与金朝曷懒路的交界地,即为高丽国东北边界的关口。《金史·交聘表》记载:金世宗大定十五年(1175),“曷懒路奏得高丽边报,以其西京留守赵位宠作乱,欲遣告奏,而义州路梗不通,欲由定州入曷懒路”。

金朝“东有巨海”(《金史·思敬传》),即今日本海。东部滨海地区世代为女真人的居住地,金建国后在这里设置恤品路,《金史·地理志》:“恤品路,节度使。辽时为率宾府,置刺史。本率宾故地,太宗天会二年(1124),以耶懒路都孛堇所居地瘠,遂迁于此。以海陵例罢万户,置节度使,因名速频路节度使。世宗大定十一年(1171)……遂命名石土门亲管猛安曰押懒猛安。承安三年(1198)设节度副使。”恤品路为金代上京东南边境的一路。《元史·地理志》称:“师至开原、恤品,东土悉平。”可见恤品路在开元(今东宁县大古城)以东或东南。《金史·地理志》恤品路注称:“西北至上京一千五百七十里,东北至胡里改一千一百(里)。西南至合懒一千二百(里),北至边界斡可阿怜千户二千里”。治所在今俄罗斯乌苏里斯克。恤品路辖境东至海,北至“斡可阿邻千户二千里”(《金史·地理志》)。由恤品路治所向北两千里大约到达黑龙江与松花江、牡丹江的合流处,斡可阿邻猛安(千户即猛安)是金朝上京路最东北的猛安谋克。

金代东北“极吉里迷、兀的改诸野人之境”,吉里迷、兀的改是分布在黑龙江下游地区原始氏族部落的名称,其东北可达黑龙江入海口、库页岛,以及乌第河流域。

金朝北边到达“蒲与路之北三千余里,火鲁火疃谋克地”,《金史·地理志》:“蒲与路,国初置万户,海陵例罢万户,乃改置节度使。承安三年(1198)设节度副使。”注文称:“南至上京六百七十里,东南至胡24里改一千四百里,北至北边界火鲁火疃谋克三千里”。蒲与路在今阿城市北670里,松花江北岸呼兰县以北,齐齐哈尔以东,金初设万户,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克东县乌裕尔河之南金城乡金代古城,古城内曾出土“蒲峪路印”。由此向北推三千里,当在外兴安岭以南一带地区。“火鲁火疃”为女真语,火鲁,为山谷之意;火疃,为城之意,火鲁火疃的汉意为山谷之城,它是金朝设置在外兴安岭一带的谋克,也是金朝上京路最北边的猛安谋克。

由外兴安岭向西,斡难河(今石勒喀河、鄂嫩河)流域及蒙古高原的东部地区,分布着鞑靼(辽时室韦)各部。金朝灭亡辽朝前后,草原诸部纷纷归附金朝,《燕云奉使录》中记载,天会三年(1125),金人乌歇说:“沙漠之间是鞑靼、萌古子地分,此两国君长并已降拜本国”(《三朝北盟会编》)。后来金朝东北路的部族军中既有萌骨部族,西北、西南路的军中亦有萌骨。

金代东北疆界的走向为:“东南起自鸭绿江下游地区,经今朝鲜定平之北,向东北到达日本海和鄂霍茨克海,并包括库页岛。北抵达外兴安岭,西北到达今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一带”

元代中国版图空前扩大,在全国设置11个行省,元代东北疆域大部分地区属辽阳行省统辖,西北部分地区隶属于岭北行省,元代东北疆界在继承前朝疆界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

辽阳行省的东南部与高丽国接界。《元史·地理志》记载:“至元六年(1269)李延龄、崔垣、玄元烈等以府州县镇六十城来归。八年,改西京为东宁府。”东宁府治所在今朝鲜平壤,其辖区以慈悲岭与高丽为界。慈悲岭位于今朝鲜黄海道瑞兴府凤山郡之东。东宁府的东部为双城总管府所属的合兰府,治所在今朝鲜的咸兴。直到金、元,朝鲜半岛东北之地还没有脱离中国的版图,而半岛的西北部在元代曾发生过变化,今慈悲岭(在黄海北道北部)以北之地曾一度纳入元帝国的版图,但后来忽必烈又将这一地区“还”给了高丽。

至元二十七年(1290),东宁路内迁,寄治于辽阳府,东宁路属地归还高丽。此后,鸭绿江下游、高丽千里长城的西段铁岭(今朝鲜咸镜南道与江原道交界山岭),成为元朝与高丽的分界。及至元朝末年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大规模的反元斗争,高丽亦加入了反元斗争的行列,并趁元朝无力顾及东北边疆之机,用武力夺取了半岛东北地区的土地,并在夺取之地置官设镇,进行管辖,当明朝的势力到达东北地区后,高丽已实际上占领了故元在朝鲜半岛北部的大片疆土。

辽阳行省东濒日本海。《元史·地理志》记载:“开元路,古肃慎之地,隋唐曰黑水靺鞨。……东濒海,南界高丽,西北与契丹接壤,即金鼻祖部落也。……元初癸巳岁(1233),出师伐之,生禽万奴,师至开元、恤品,东土悉平。开元之名始见于此。”在乌苏里江以东沿海地区,元朝设有地方统治机构,如雅兰河流域设牙兰千户所,锡林河流域设失怜千户所,东海(今鄂霍次克海)之滨设有吉里迷千户所和鲸海千户所。

元代东北部地区初期设有女真水达达万户府,后升为女真水达达路,下辖若干军政合一的万户府。《元史·地理志》:“合兰府水达达等路,土地旷阔,人民散居。……其居民皆水达达女直之人,各仍旧俗,无市井城郭,逐水草为居,以射猎为业”。由此可知,元代女直水达达路包括金亡以后留居本土的女真人地区。其管辖范围自东流松花江依兰县以下与黑龙江下游流域直至库页岛,是女直水达达路的主要地区,包括今依兰一带的“三万户”和奴儿干地区的“远三万户”等;乌苏里江左右之地,自今尼满河、穆棱河以北属本路,以南属开元路;今肇东、肇源以北及齐齐哈尔市以东属本路,其南属开元路。至元二十九年(1292)在奴儿干地区设东征元帅府,辖区达到黑龙江入海口及海中骨嵬(即库页岛)。至正十五年(1335),在黑龙江下游哈儿分设立吾者野人、乞烈迷等军民万户府。《札刺尔公神道碑》记载:“东征元帅府,道路险阻,崖石错立,盛夏水活,乃可行舟,冬则以犬驾爬行冰上。地无禾黍,以鱼代食。”(《金华黄先生文集》)元朝在黑龙江下游地区驻扎军队,屯田镇守,并设立狗站往来交通,传达政令,使中央更有效地控制边陲地区。

辽阳行省北达外兴安岭。《开元新志》记载:开元路北部边地有“一种曰北山野人,乘鹿出入”。北山即外兴安岭,这里指居住在外兴安岭以南,精奇里江上游的“使鹿部”通古斯人。

辽阳行省西北与岭北行省相接。岭北行省治所在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喀喇和林),其辖区北境远越贝加尔湖,达到叶尼塞河流域。元人耶律铸在《双溪醉隐集》中丁零诗注里说:太宗曾“诏和瑞等入北海,往复数年,得日不落之山”。仲夏“日不落”的现象,只有在北极圈内才能看到,“日不落之山”,即指今叶尼塞河下游以东的普托腊纳山脉。说明元朝北部疆界已达到北冰洋一带。

元朝东北边界走向为,“东南起自鸭绿江下游,向东到今朝鲜咸镜南道与江原道交界一带,东滨日本海和鄂霍茨克海,东北到黑龙江下游包括库页岛,北至外兴安岭,西北可达到北极圈一带地区” kbGijH9qNFEupWgJgRu26YoDr5SZ1AzN4y6Z71iBbJrrinRsFMlV34vmxW/Ta2C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