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好学不厌孔仲尼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孔子的祖先是宋国的贵族,他的曾祖孔防叔因逃避宋国宫廷贵族的内讧而离开家乡,逃奔到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后来,家境败落,到了孔子父亲叔梁纥的时候,他家只是贵族中最低一级的了。3岁的孔丘就没了父亲,母亲带着他迁居曲阜城里的阙里。孤儿寡母孤苦伶仃,生活贫寒。为了生活,孔子给人当过牛倌羊倌,还给人家当过吹鼓手。他17岁的时候,母亲病死了。两年以后,孔子结婚。为了生存,他给人家管仓库和管理牛羊,以此来维持全家艰难的生活。孔子没有进过学堂读书,但坎坷的生活经历并没有使孔子放弃学习,相反,他求知的欲望更加强烈。

孔子出生在鲁国,那里具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孔子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耳濡目染,对他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但是,家境的贫寒,使他不能从师进行专门学习,他只好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自学的生活是很艰苦的,时间安排在早晚,没有专门老师耳提面命的教诲,只能伴着昏暗的烛光,面对着书简,苦读苦思苦想。由于孔子一心钻研学问,养成了“衣食无饱,居无所求”的对物质生活淡漠的态度,而对于向别人请教学问,则“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前后两者对照鲜明,可见孔子对知识的追求,始终处于废寝忘食的状态。

孔子在学习知识、研究学问方面最突出的特点,可以用“学而不厌”来概括。

有一次,他听说鲁国大夫昭子给郯子讲解黄帝、炎帝等传说,就赶紧跑过去拜访,向郯子请教有关的知识。

为了学到知识,孔子不怕疲惫,即便是千里迢迢,也在所不惜,只要能获得真知。为了进一步了解古代的传统礼制,孔子从鲁国出发到东周的洛城参观考察,尽管一路风尘仆仆,鞍马劳顿,但孔子一到目的地,立刻就去找负责周王室文献的大思想家老子,虚心地向老子请教有关古代礼制的各种问题,并仔细地观察了老子处理礼仪的情况。经过参观学习,孔子对周朝的礼仪制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从洛城学习回来,他把自己的学习心得讲给学生,使学生们长了见识,眼界大开。

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以求获取更多的知识,是孔子在学习上的另一个突出的特点。

他第一次参加鲁国的祭祀大典,当他进入太庙以后,对典礼中的每件事情,甚至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问到,直到弄明白为止。孔子这样的做法,受到了一些人的嘲笑:“谁说这个陬人懂礼?每件事都得问来问去!”面对嘲笑,孔子坦然地说:“不懂就问,这才合乎礼啊!”后来,孔子把这种“每事问”的做法,广泛运用到每个地方,不论是讲学,还是从政,或是周游列国,每到一个地方,每遇到不懂的问题,每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他都不耻下问。流传至今的“不耻下问”的学习方法,就是由此而来。坚持“不耻下问”,使孔子的知识面不断拓宽,他不但熟悉了古典文化,还对社会现实中的各种问题了如指掌。

给后人莫大启示的,是孔子向师襄子学习音乐的故事。

孔子向著名的乐官师襄子学琴。学了十天,还是反复弹奏一首曲子,师襄子让他换一首新曲,孔子却说:“这首曲子是会弹了,但还掌握不好节拍子,再练练吧。”又过了几天,师襄子对孔子说:“你已经掌握了这首曲子的节拍了,学一首别的曲子吧。”但孔子又说:“我虽然已经掌握了这首曲子的节拍,可还没有领会它的旨趣神韵呢,再练练吧。”又过了几天,师襄子听了孔子弹琴之后说:“你已经领会了这首曲子的旨趣神韵,可以换学别的曲子了。”

听了师襄子的话,孔子说:“我虽然已经掌握了这首曲子的旨趣神韵,但我还没有完全领会作者的立意,还是再练练吧。”几天以后,孔子弹奏这首曲子的时候,有了明显的变化,只见他抚琴自然,时而抬头仰望,时而凝眉沉思,终于对身旁的师襄子说道:“我已经体察到这首乐曲作者的为人风貌了,他是一个体魄健壮、身材高大、目光远大的人,所以才能谱写出这样旷达的曲子。这个人只能是周文王而不可能是别人!”师襄子忙向孔子作揖道:“对呀,我的老师说过,这首曲子就叫《文王操》啊!”

孔子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是追求学问的一生。他始终保持勤奋好学的精神,即便是到了晚年,他仍旧对《易》手不释卷,每天不停地翻阅,把竹简的皮绳磨断了三次。他这样描绘自己的学习情形:“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孔子的好学、会学、勤学,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成为博古通今的大学问家和教育家。经过他的弟子整理的他的言论语录《论语》,集中体现了他的儒家思想和学说,为世人留下了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与精神财富。也就是基于此,孔子好学不厌的精神,将世代流传。 A+X3osKGxzt1tjJJKLwx9iy9/VTUdf7Bmogu1pl7zJmG0hxBq6BHYeYWvgrpUMk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