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穿壁引光”匡稚圭

匡衡,西汉东海郡丞县(今山东苍山兰陵镇)人,他小的时候字鼎,成年后改字为稚圭。

匡衡在汉元帝时担任丞相,被封为乐安侯。

匡衡经学绝伦,尤其是对《诗经》非常有研究,因“善说诗”而闻名于世。在当时的儒士中流传这样的说法:“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意思是说,若论谈诗,你总得听匡衡怎么说,而匡衡对于诗的解释以及这个方面的学问,说起来令人忍不住要笑个不止。当然不是可笑,而是他的言谈有趣,有趣得令人捧腹罢了。

曾有这样的传说,本地有个好谈《诗经》的人,似乎不相信匡衡的才学,主动找上门来,与匡衡切磋讨论。其实,这是明摆着的,这个人是想与匡衡一决高下。但是,听了那个人的夸夸其谈之后,匡衡对他的说法提出质疑,结果,那人被问得哑口无言、自愧不如,赶紧掉头逃走。匡衡见了这样的情形,边追边喊:“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那个人边跑边回答:“穷矣!”穷,自然是理屈词穷的意思了。

匡衡的学问,完全靠的是自己勤学苦读得来的。

匡衡出身穷苦人家。他小的时候,就是因为家里穷,没法供他上学读书。可是,他很羡慕读书人,更敬佩有学问的人。匡衡人小志大,既然上不起学,就在家自学。虽然想法好,志向也远大,却要书没书,即便是有书,家里穷得连蜡烛或灯油都买不起,还谈什么读书呢?这些困难,全都摆在匡衡的面前,尽管这样,匡衡读书的决心,不但没有减弱,反而还愈发强烈了。

晚上,是匡衡读书最好的时间。有月亮的晚上似乎好办,他可以借着月光读书;没月亮的晚上,匡衡似乎就没辙了。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毕竟还是想出了办法。邻居家每晚都有灯光,他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借着邻居家的烛光读书。匡衡没钱买书,他就到处借书,借来的书也读完了,他听说本地有个财主家藏书很多,听到这个消息,匡衡差一点儿没蹦起来,是兴奋,更是按捺不住的激动。

他急不可耐地找到财主家,请求财主让他做佣工,并明确告诉财主,他的佣工是白做,不要一分工钱。

财主明白,他家积累的财富,都是靠着佣工劳动的血汗积累得来。他所雇佣的劳动力,哪个不是要付工钱的?天下之大,真是无奇不有,这种奇事到底还是发生了,并且就发生在他自己的眼前,白给自己做工,一个大钱也不要,这是真的?

财主瞅着眼前的匡衡,仔细地端详着,他从面前的小伙子身上,企图寻找到与常人不同的东西,可看了老半天,除了觉得匡衡衣着破烂、有点儿书卷气之外,竟没发现他与别人不同的地方。财主是想从匡衡身上发现他的傻气来。不过,他没有如愿。

于是,财主极其认真地问匡衡:“你真的白给我干活不要工钱?”

匡衡冲着财主用力地点了点头。

财主又问匡衡:“那你要什么?”

匡衡回答财主的问话透着少年特有的天真:“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一向对穷人傲慢无礼的财主,听了匡衡这样的回答,显得异常激动,他什么都没说,而是以“资给以书,遂成大学”的实际行动作为事情的了结。

听了匡衡的回答,财主为什么会显得如此激动?似乎只有一种解释近乎合理,就是财主爱读书,更喜爱求知欲望强烈的人。

这个财主,在资助匡衡读书上,还算是开明。

匡衡为官,政绩不多。为了保住丞相这顶乌纱帽,皇上说什么是什么,“不敢有异”。但是,匡衡“穿壁引光”与用苦力换书读的刻苦学习精神,是值得称道的,也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rwsaNiLHcmpMjDuPASrnp6WbP//MWp8jb82bJhBingRr3QLN7Ox/M/8C768ZGAb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