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辑

好习惯让我幸福一生

给家长的备忘录

别让我养成坏习惯。在年幼的此刻,我得依靠你来判断好坏和对错!

心理学告诉我们,行为一旦变成习惯,就会转化为人的一种需要。再遇到同样情境的时候,无需外界提醒和监督,甚至不经过人的大脑思考,就可以自然而然地产生类似的反应模式。

就像著名的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原理告诉我们的那样:一个人如何被训练,遇到事情就会如何反应,完全非理性。所以,思想家培根才告诫后人:“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

你是我最好的习惯老师

家庭是习惯的摇篮,家长是习惯的培训师。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幼儿阶段是人生中可塑性最大的特定时期,也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唯有有效利用转瞬即逝的幼儿几年,家长和孩子们才能受益匪浅。

在孩子们的眼中,家长就是第一任培训师。他们对周围世界最初的理解,大多来源于家长们的言传身教。如果家中的大人们彬彬有礼,就会发现孩子也会学得懂礼貌;而大人们要是出口粗暴无礼,孩子小小年纪也会脏话连连。

经过学者近半个世纪的研究证明:3—12岁即幼儿时光和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培养好习惯、并建立长效的最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间段,孩子们的大量行为都可以固化为习惯,此时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所以这时候给他们立些规矩、培养出好习惯往往最见效。

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中,年幼的孩子绝大多数时候都很无助,很自然地需要依靠家长去判断周围事物的好与坏,进而建立起对是非对错认同与否的标准。于是,我们做家长的自然就成为了孩子人生旅程中的第一向导。

有一位家长朋友特别喜欢喝酒,每天上班之前他都习惯性地要到离家不远的酒馆里喝上一杯。

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吻别妻儿之后,这位家长又径直走向酒馆。没走多远,他感觉有人好像跟在后面。当他转身回头看的时候,发现不满5岁的儿子正踩着他留在雪地上的脚印,非常兴奋地对他说:“爸爸,你看,我正踩着你的脚印!”

瞬间,孩子的话触动了他,不由得让他震惊:“我要到酒馆去喝酒,但儿子却在跟随着我的脚印……!”整整一天,这位家长都若有所思。从第二天起,他便改掉了早晨去喝酒的习惯。

每一个孩子在来到这个世界之初,都形同一张白纸。当他们还没有能力进行自我塑造的时候,大人们便是他们眼中最好的模范和导师。所以,家长们留下的行为习惯优良与否,也就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并启发着自己的孩子,并最终决定着孩子们习惯的好与坏。

美国人对待教育常常标榜这样一句话:告诉我,我可能会忘记;让我看,我就能够记住。

我们先不去考量这句话中有多少科学的成分,但是,它无疑在提醒着我们:家长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如此的巨大。

当然,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任何行为训练到自动化的程度才能成为习惯。而养成教育更是个长期耐心的工程,其中最需要的也是最考验家长们的,就是定力和持久性。

在这方面,哲学家康德的父亲无疑给家长们树立了好榜样。

据说在康德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有意培养他严谨的生活习惯。每天早上七点,康德都会在父亲的带领下散步,并准时经过镇上的喷泉。这种有条不紊的习惯训练,成为康德日后思维严密的根源。由此可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有着多么深远的影响。

对于今天的家长来说,想要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家长就不要通宵上网、工作或者做其他事情,无论是工作日还是休息日都应该按时睡觉和起床;要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家长自己首先要坚持每天读书看报,有意识地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为他们树立正面的形象和榜样;而要想孩子们爱整洁、讲卫生,家长们就要自己先保持好家中的整洁有序和卫生了。

孩子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天使,家庭则是这些天使们形成好习惯的摇篮,是他们成长的第一环境。作为家长应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在我们的身后,都会有一双纯真的眼睛,我们不能有片刻放纵自己的行为。

比如:在生活习惯方面,家长们应尽可能做到定时作息、讲文明懂礼貌;利用每一次看似不起眼的机会,指点孩子不乱扔垃圾,且言行一致;见到熟人,家长应主动先打招呼,再引导孩子根据性别和年龄招呼亲戚朋友;对孩子的积极表现应及时表扬,并做到情感表扬重于物质奖励;注重“管”和“教”并举,不迁就孩子的无理行为等。

而在良好的兴趣习惯方面,家长们的示范作用更不可或缺。比如:同孩子一起读一本书,讲故事给孩子听,引导孩子相互交流,让孩子体会到阅读能够让家长更喜欢自己。

科学和实践已经证明,年龄不是问题,无论多大的孩子都可以培养阅读习惯,关键是根据孩子年龄特点选择阅读的书目。生活中,小一些的孩子可选择多图少字的书目,大一些的则可多选故事书等。一句话,看什么书、看多少本书不是问题,重要的是看一本好书,这样可以使孩子积累成长的快乐。

总之,只要家长们能够以身作则,坚持用良好的成长环境来熏陶自己的天使,让他们得到最佳的教养,日积月累之后就会发现,可爱的小家伙们正在踩着你的脚印,优雅地走向未来。

独处的夜晚我可以搞定

良好的睡眠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年龄越小,需要的睡眠时间就越长。然而,在提到“睡眠”这个词时,很多初为父母的家长都会感到无奈。只有少数的家长特别幸运,他们的宝宝能够搞定自己的睡眠。

生活中,大部分孩子在晚上的睡眠都是断断续续,只有等到他们逐渐长大,才可以慢慢告别这种令家长无比折磨的夜晚。

一位妈妈为了配合宝宝奇怪又折磨人的作息时间表,不得不放弃自己优越的工作,放任孩子在夜里不停地醒来,折腾得黑白颠倒。最终疲惫不堪的妈妈带着孩子去看了医生,医生给出了建议——“睡眠训练”。

这种训练就是从“放任醒来”到“放任哭泣”,任由孩子去哭,不要抱也不要管。

每个晚上的10点到凌晨2点是孩子们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经常哭或者醒来无法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也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让他们自己去搞定自己的夜晚呢?

这听起来很难办,也很残忍。可是大量的试验告诉我们:孩子是明白事理的,他们可以搞定自己的夜晚。

很多家长喜欢把孩子抱在怀里边拍边走;还有一些家长则会把孩子放在摇篮床里不停地摇,久而久之,不拍着不摇着孩子就不肯睡了。这种做法一旦养成,不仅会煎熬着大人,更不利于孩子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养成。

对于已经养成不良睡眠习惯的孩子,最好的纠正办法就是让他(她)哭,家长们完全可以告诉孩子:我不能抱你,因为这样谁也睡不好,宝宝应该自己睡。

当然,实践中家长们也应该懂得,刚开始纠正的时候,孩子哭闹的时间会长一些,但坚持一些时间,宝宝们也就明白了哭也没有用。既然哭都得不到回应,哭起来也怪累的,索性不哭了吧,乖乖睡觉多舒服。

也许有的家长会说,宝贝还很小,怎么可以呢?

其实,完全不用担心,短短的一周就可以让小天使们习惯起来。

新生儿一般没有能力自己连接起睡眠的周期,但是到两三个月的时候,如果给他们机会学习,孩子们就能学会。连接睡眠周期就像我们学习骑自行车一样,只要第一次自己入睡了,那么接下来会越来越简单容易。

所以,家长应该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只要不是病了或者饿得厉害,就应该给宝宝一个自我学习好睡眠的机会。

美国年轻的家长们,大多数都说他们的宝宝在睡眠方面是“自学成才”。

一位妈妈说:“我想宝宝是自己决定要睡觉的,我没有强迫他做任何事情。”另一位家长说:“我想,只有宝宝接受了自己独立的事实,才会安然入睡”。

就像华盛顿的一位妈妈,她是这样做的:一次,她的儿子在安全椅上哭着要妈妈抱,整整哭了一路,听得旁人头都要炸了。万般无奈之下,旁人提醒这位妈妈说:“你抱抱孩子吧,别让她哭了。”但这位妈妈坚定地说:“不可以,医生说哭没有危害,可是你抱他就可能会让他养成不好的习惯。”

在面对孩子哭闹这一点上,美国妈妈们的观点几乎一致:让孩子哭不要去管,并没有什么危害。

曼恩是美国教育家。他说过:“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有些父母喜欢晚上带孩子出去玩,或者带着孩子去参加朋友的聚会,直到很晚才回家。这种生活习惯其实真的很糟糕。在这个方面,很多有小孩子的美国家庭就做得不错。如果需要一起吃晚餐,家长们通常都会把晚餐时间提前,这样大人们就可以早点回家让孩子上床睡觉了。如果大人晚上实在需要应酬,也会请保姆来帮忙照看,维持孩子正常的作息时间。

总在适当的时间送孩子上床睡觉,孩子自然可以学会在适当的时间去休息,也就不会再哭闹。

而连续长时间的稳定睡眠习惯,对发育中的小天使们来说百益而无一害。孩子有了规则的睡眠习惯之后,要注意保持,不要轻易去变动。作为家长,应该有意识地配合孩子,多拿出一点信心,给他们学习的机会,相信宝宝们可以搞定自己的夜晚。

生活中,家长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和配合孩子养成规则的睡眠习惯:

一是让孩子经常在自己的房间里活动,如做游戏、看幼儿书等,反复告诉孩子能有自己的房间是了不起的事情。

二是不过多地限制孩子自由玩耍,对他们管头管脚,可以让孩子独立听故事广播、翻小人书等。

三是根据孩子的不同特点,可以把孩子的房间装饰成类似大人房间的样子,以帮助小孩子建立起对自己房间的亲切感。

四是从午睡开始,让孩子在自己的房间休息。如果需要,家长也可以先陪孩子在他自己的房间里睡几个晚上。

五是给孩子安排一个合理的睡眠时间,督促孩子到时间就上床,然后把灯关掉,坐在床边给予一些安抚,直至孩子睡着,逐渐养成独自睡眠的习惯。

六是尽可能地让孩子同其他亲人多接触,培养孩子对其他亲人的感情。也可以让孩子到其他亲人家中住一段时间,适当离开自己的父母,尽可能淡化孩子对自己家长的依赖性。

当然,需要提醒的是,家长们只要下定决心让孩子自己睡了,就绝不能心软,这也是一个需要坚守的原则性问题。

规则,从我的小房间开始

每天早上都要整理房间太麻烦了;夏天应该勤洗头洗澡,冬天就没必要了;各种鞋子扔得乱糟糟的;衣服穿一个星期再换也没关系;长指甲显得好看,可以不用剪;偶尔扔一点垃圾,在脏乱的环境里生活也没关系……如果您的孩子也是这样,那真是太糟糕了。

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不仅可以显示一个人朝气蓬勃,也可以给周围的人带来好心情。所以,从小就应该引导孩子们成为文明的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良好的秩序意识。

生活中,秩序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中最重要的一个,不论是从美观还是舒适的角度来看,井井有条和干净整洁都能够让人精神愉悦。

读过心理学的家长都能理解,外在的秩序感和内在的链条是紧密相连的。如果一个人思想上混乱无序,那么行为上也会混乱无章;而一个在生活上不修边幅的人,处理事情也很难达到清晰有条理。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几乎都有过这样的崩溃体验:孩子的本性是无序的,在他们小小生活意识里,一切都显得混杂无序。

那么,一个人良好的秩序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的呢?

整个幼儿教育的经验告诉我们,幼儿时期是一个人形成良好秩序感的最佳时段,尤其是2-3岁的孩子对秩序培养表现出的敏感性最为明显。而实践中,绝大多数的孩子是能够被训练并接受秩序规则的。如果家长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孩子必将受益终身。如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让孩子潜移默化地知道每一种物品有它正确的摆放位置和方式,废纸废物不能凌乱地扔在地上,应该放进垃圾桶;玩过的玩具应该放回它本来存放的位置……

如此反复训练,绝大部分孩子都能够建立秩序感的意识和习惯。

与此同时,家长们对孩子的仪表训练同样应该充分重视。生活中,人们都喜欢仪表得体、干净整洁的人,这样的人也很容易得到大家的信任,因为他们做事总是显得严谨和井井有条。很多人也都有过这样的感受,一个人不论相貌如何,只要干净整洁地出现在大家视线里,很快就会博得大家的认可。

杰克的妈妈从小就十分注重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如小杰克自己的玩具总是有序地放在固定的位置上,他自己的生活也安排得整洁有序。

一次,小杰克对妈妈说:“我想请小朋友来家里玩,可以吗?”

“当然可以,但是他们走后你要负责把一切恢复原状。”

杰克高兴地答应了。

很多家长们常有这样的感触:一个小朋友是天使,一群小朋友就会成为灾难。果然,当一群淘气的小家伙在家里蹦蹦跳跳;尝试过各种奇怪和搞怪的玩法后,家里早已变得一片狼藉。

而杰克妈妈像全然没看在眼里一样,朋友都觉得很诧异。杰克妈妈却说:“放心吧,他们能够搞定这一切。”

傍晚,孩子们准备离开的时候,杰克带领着他的朋友们说:“现在我们把一切都恢复原状,欢迎你们下次再来玩。”就这样,小家伙们不仅收拾好了凌乱的屋子,临走时还礼貌地对杰克妈妈说了再见。

显然,小杰克不仅自己养成了整洁有序的好习惯,还影响了他的小伙伴们。如此好习惯可不是孩子一个人的功劳,在这方面好妈妈可要胜过好老师呢。

再来看看名叫托比的小男孩。

每天早上,托比醒来后,妈妈都把早餐放在餐桌上,之后就忙自己的事情去了。托比会自己爬上凳子,喝牛奶,吃面包片。早饭后,他会回到自己的房间,找衣服、鞋子,再自己穿上。

但小托比毕竟只有3岁,很多时候他搞不清楚左和右,常常会把鞋子穿反,妈妈不但没有提醒过他,而且还经常制止外婆对他的帮助。在托比的妈妈看来,如果托比觉得不舒服,自己会意识到并重新穿好;如果他不能自己意识到,即便当时纠正了她的错误,他下次还是不能自己打理。

有一天,小托比反穿着鞋子跑来跑去,妈妈就像没看见一样。过一会儿,托比气喘吁吁对妈妈说:“妈妈,露西说我的鞋子穿反了,真的吗?”露西比托比大两岁。

托比的妈妈笑着说:“是的,你需要换回来吗?”

托比点点头,自己脱下鞋子,仔细看了看,重新穿上了。

从那以后,托比再也没穿反过鞋子或者衣服,总是把自己打理得整整齐齐。小杰克和小托比虽然都很小,可是他们有能力理解这个世界的规则,关键要看做家长的怎样去引导他们。

大量的实践和实验结果表明,家长如能以身做则,对孩子树立规则意识大有帮助。下面是一些家长可以借鉴的方法:

首先,家长要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这其实是对孩子进行良好家庭教育的关键。俗话说:“子女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最先模仿的就是自己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所以,想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家长自己理当先行做到。

其次,给予孩子有限的选择。有限选择的方法对孩子的规则培养非常有效,如果想让孩子不在房间里跑来跑去,就应该让孩子在有限的选项面前做出选择,如“现在是听故事还是画画?”而不是“现在我们来做什么呢?”

再次,给予孩子适时的表扬和自然的惩罚。要想孩子从他律到自律,尽快形成规则意识,适时地进行物质表扬或让其接受自然后果的惩罚,在生活中很是必要。如孩子要是不能安静地坐上一会儿,可以采用适当的办法引导其静静地坐几分钟、十几分钟,直至需要的时间,并及时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

最后一种方法是给孩子一定的自定规则的自由。大量幼儿园的成长案例告诉我们,生活中如果适当地让幼儿自定规则,然后引导他们讨论触犯规则后的惩罚方式,并随时“提醒”孩子,往往可以在幼儿自我约束力的形成上起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常此以往,孩子们的规则意识也会积极地生长。

当然,良好的规则意识形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生活中也没有整齐划一的分界线。但是,在生活情境中引导和帮助孩子逐渐形成明确、统一、灵活,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规则意识,却能使孩子未来的个性和社会性相得益彰。

你的节奏,让我学会等待

如果说四五个月大的宝宝就有了固定的吃饭时间,就像睡眠习惯一样,听起来是不是很不可思议?

这可不是育儿理论,仅仅是常识而已。

大家都知道,让小孩子学会自控和等待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喝奶吃饭这些对孩子来说的“头等大事”。

宝宝饿的时候会拼命地哭,这种不能得到满足或者感到不舒适时的吵闹,会让家长们伤透脑筋。

20世纪60年代,斯坦福大学的米舍尔曾设计过一项著名的“棉花糖试验”。在这场实验里,工作人员将三四岁的孩子带到一个房间里,房间的桌上摆放着一块棉花糖。如果在工作人员离开后,孩子没有吃棉花糖,将得到两块棉花糖的奖赏,如果孩子等不及吃掉了,则不给他们任何奖励。

可想而知,这是个多么艰难的实验。

当时有653名儿童参加了实验,能够坚持等待15分钟不吃棉花糖的孩子只有三分之一,大部分孩子只能等待30秒钟,还有一部分孩子在工作人员离开后立即吃掉了棉花糖。

若干年后,米舍尔对此项实验进行了追踪,想知道当初孩子们的不同表现对长大成人后的行为会有怎样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四岁的时候等待时间越久的孩子,在这项实验里各项评估分数越高。尤其是那些善于等待的孩子,有着更强的意志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在压力面前表现得更为轻松自如。

如此说来,那些在婴儿和幼童时期被父母延迟得到满足感的孩子,在需求不能立即实现时是否表现的更为平静呢?

是的,这些孩子表现出更少的抱怨和哭闹。

生活中,怎样才能让孩子养成善于等待和平静的习惯呢?这当然离不开家长们的训练和反复调教。

苏珊是位新手妈妈,有次朋友来家里做客,期间刚刚半岁的宝宝哭了起来。苏珊就像没听见一样,继续和朋友聊天。

朋友则善意地提醒说:“宝宝是不是饿了?”

苏珊却不紧不慢回答道:“没关系,还不到喂奶的时间,让他等一等。”

朋友很诧异:“难道要让宝宝配合大人们的‘节奏’吗?”

是的,宝宝是可以习惯配合大人的时间表的。

即便是小婴儿也有自己独立的思维,他们能够感知到这个世界的规则。在宝宝几个月大的时候,给他培养用餐的规律时间,哭闹时不要立即让宝宝得到满足,这样慢慢地他们会明白:焦虑、哭闹和暴躁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相信很多家长都看到过这样的一幕:表情狰狞不开心的孩子,哭闹着坐在马路边跟父母抗衡。这并不是孩子天生不懂事,而是他(她)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无法平静,只能采取这种极端的手段来达到想要的目的。

当然,在很多家长朋友家里,也可以常常看到这样的温暖画面:大人们可以不受打扰地坐在院子里聊天喝咖啡,孩子对大人们则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如果孩子显得闹些,有经验的妈妈们都会跟宝宝说:“你要乖一点哦。”很神奇,孩子们真的可以看清形势并保持足够的自控能力。

其实,当家长们在提醒宝宝们“乖一点”的时候,也是在有意识地告诉孩子行为要得体,同时保持注意力并懂得尊重他人。只要坚持下去,慢慢的学会等待的孩子会自己选择分散注意力,找到能够保持快乐的方式,怡然自得。

生活中,以下两种方法是家长们很好的参考:

一是暂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如果家长们正在处理重要的事情,或是正要和朋友进行重要的交谈,或是对孩子的某些承诺还未到时间,不妨给孩子一个较为陌生的小东西转移注意力。当孩子弄明白那是一件什么东西,或是他能用那个小东西做什么的时候,家长或许已经完成了自己必须完成的事情。当然,对于稍大一些的孩子来说,告诉他们先画幅画也许比较好。

二是刻意让孩子等待。当你的孩子总是迫不及待地想得到什么东西时,不如直接告诉他:“可以得到,但需要等一会儿。”这种方法是通过一定的时间让孩子自己体会和比较,使他们明白“等待”是一种什么感受。常此以往的训练,对培养孩子的耐心很有用。在家长让孩子明白需要等待的时间有多长后,可以不再理睬孩子的打扰。当然,如果孩子真能安安静静等待,家长也别忘了给予真诚的表扬哦。

如同米舍尔的试验中那些善于等待棉花糖的孩子们,他们自会有其他的自娱自乐的方法。也正因如此,有着善于等待习惯的孩子,未来人生的路上会更加感恩和快乐。

不妨重复一句米舍尔说过的话:“家长要给孩子练习等待的机会,他们是可以自学成才的。”当然家长们要有足够的耐心,从心底里愿意陪伴宝宝们一起成长。

被比较,我会没有自信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孩子在游乐场上迟迟不愿意走,催了一次又一次,场上的小朋友也越来越少,于是便对孩子说:“你看看别的小朋友都回去了,你是不是也该走了呢?”

很多家长也经常会说:“你看看隔壁家的×××,多乖多棒多听话啊!”

如此等等。可以说,大多数孩子从小都会在心底里有个“夙敌”——隔壁人家的孩子。

用和别人的孩子比较的方式来督促自己家的孩子,对家长们来说似乎再平常不过了。其实,绝大多数家长本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刺激自己的孩子,希望宝贝们可以做得更好,可是这种激励的方式却会让小家伙们反感极了。

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的老板总是在你面前说:“看看×××员工,人家的工作比你完成得漂亮多了”;假如你的爱人总是对你说:“看看×××家的老公,比你有本事多了”……你是否会毫无怨言地欣然接受呢?

家长们应该明白,盲目比较的结果,会让自己无意识地把注意力放在了“比较”上,并将此内化成教导孩子时的行为准则。

实践研究证明,经常被“比较”的孩子,长大之后大多没有自信,很容易受到他人影响,没有自己的个性,甚至有很多还会产生严重的盲从心理,直至变得自卑起来。

天底下没有一模一样的家庭,也没有一模一样的孩子。正因为每个孩子的与众不同,才有我们这个绚烂多彩的世界。

对于正常的家长来说,内心里并不愿意接受千篇一律“小木偶”般的孩子。所以,当我们看到那些个性鲜明、充满激情和自信的孩子时,几乎每个家长都都会从心底里喜欢起来。这就像人们内心里都渴望阳光一样,从小坚信自己是个独一无二的个体的孩子,才能够更顺利地健康成长,才能够面对未来的自我生活,也才能懂得真正的快乐。

泰勒和克拉是两位可爱的美国女孩儿。遗憾的是,她们分别患有先天的语言和视物障碍,泰勒说话发音不清,克拉阅读困难。

所以,在学习的时候,不论怎样努力,泰勒和克拉都无法赶上同龄的健康孩子。周围的嘲笑声,让泰勒和克拉幼小的心灵无比煎熬,为此,她们常常不快乐。

三岁的时候,泰勒被妈妈狠心地扔进了游泳池,克拉则在五岁时被送进了体操馆,她们离开了时时都需要比较的环境。若干年过去之后,两位女孩子分别成长为游泳和体操健将。

多尔托在《童年的主要阶段》中曾这样写道:“家长的误区在于没有认识到孩子真正的需求,孩子需要知道他正在形成的人格是受人喜欢的,需要确定自己的位置,每一天都更自由地探索世界,更自由地发展个人经验。”

当然,不把孩子放在比较的位置上,并不意味着凡事都该称赞孩子。当孩子能够为自己做事、做决定,并且自认为做得很好的时候,就可以获得自信;而与人比较时即便占据优势,也很难培养出坚实的荣耀感。

过去的教育经验已经证明,幼儿的自我意识最初是通过成人的评价获得的。这就提醒家长们,应该理性的赞扬或激励自己的孩子,多给予正面的支持。

生活中,面对孩子,家长们应该尽力做到如下方面:

一是坚信孩子都会有独特的闪光点,至少有一样是出色的。就像上文中的泰勒和克拉一样,虽然她们在语言和阅读方面不能与其他孩子相比,却在体育方面表现了出色的能力。

二是引导孩子和自己比。实践表明,最好的激励方式不是让孩子盲目攀比。即便您的孩子跟别人存在着某种差异,也要鼓励他以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方式成长和生活,引导他用今天的进步跟昨天相比,用现在的完美跟过去的自己相比,这样孩子才能获得自豪感,并树立起自信心。

总之,愚蠢的家长习惯于拿孩子短处相比他人的长处,智慧的家长却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独特之处。当家长把这种自由和快乐引导给孩子后,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对自己的父母充满感激。

我在学你社交

一家超市中,一位妈妈带着孩子在排队付款。这时,一位女士插队站在了她的前面。这位妈妈礼貌地要求插队女士到后面排队,但是女士却置若罔闻。于是年轻的妈妈愤怒地提高了嗓门,与之理论,最后发展到了粗鲁无礼的争吵。

通常情况下,在人际关系的模式中,我们总认为自己是正义和善良的一方。如果出现冲突场面,绝大多数的人也会认为是对方的原因才导致自己采取一些极端的行为去应对,而很少能意识到,正是自己的气场和度量引导了对方的不理性行为。

所以,生活中那些面对冲突却能够自制,并且很好地控制了自己情绪的人,大多是懂得谦让、善于融合的人。特别是有孩子在的场合,父母们更应该提醒自己要以身作则。

幼儿阶段显然是个人良好习惯养成的可塑阶段,而与孩子关系紧密的家长,更是承担着训练孩子的重大责任。在孩子社交习惯形成的过程中,家长们的示范便是他们最直接的模仿对象。

即便是大人们无心的争吵,也会给孩子提供错误的社交意识——吵架、谩骂乃至打架或许是解决问题与冲突的好办法。

已有的相关研究表明,喜欢用无礼甚至暴力手段的家长,很容易让自己的孩子也养成暴力的习惯。他们的孩子往往喜欢摔东西,欺负小动物,甚至常常出手打人。在这些孩子的意识里,已经留下了他们的家长解决问题和发泄情绪的方式的烙印。

为了孩子未来的社会交往,家长应该注意如下方面:

一是重视孩子日常生活中礼貌意识的培养。不要小看这一平常的社交礼节,它日后必会成为孩子与人交往的试金石。谦和有礼的孩子讨人喜欢,反之则会受到排斥。同时,礼貌是一种积极的社交态度,可以让孩子在人际关系中轻松地占据主动。尤其是那些不喜欢说话,见到陌生人会害羞,不自信的孩子,从小进行礼貌意识和习惯的培养,就更为必要了。

二是训练孩子懂得谦让。家长对孩子的溺爱是一种天性使然,所以生活中很少能见到真正懂得谦让的幼儿。这种状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越来越需要改变。对于家长们来说,需要先在家庭内部营造一个“有难同当”的氛围,让孩子学会分享家中的大事小事,强化孩子是家庭成员的意识,引导他们学会谦让和分享。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孩子随时意识到自己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其他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是尽可能多地为孩子创造与他人相处的机会。比如:参加一些亲子班、课外班等,让孩子在与其他小朋友相处的过程中,通过言传身教体会与人和平相处的快乐。

懂得珍惜,让我幸运一生

对于孩子来说,能够得到那些琳琅满目的玩具,是相当快乐的事情。所以,很多孩子都有着不断索取玩具的情结,而家长们只要觉得经济条件允许,往往会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只是,事情或许并不像家长们想得那么简单。

凯莉的女儿从小到大的玩具都极其有限,一个大袋子就可以把所有的玩具都装满。不给孩子买过多的玩具,并不是因为经济原因,而是她认为小孩子的玩具越少越简单,越简单注意力就越容易集中,孩子的想象力也就越丰富。同时,在凯莉看来,稀少能让孩子懂得珍惜。

就像其他小孩子一样,凯莉的小女儿也喜欢玩水。只是,凯莉给出了一个条件:只能局限在卫生间里玩,结束之后还要求女儿把自己和卫生间都整理干净。在玩的过程中,凯莉比其他家长更能放手让孩子去游戏。

于是,一个小木桶,一只空可乐瓶,外加一个漏斗,配合各种不同的想象模式,凯莉的小女儿就可以自己消磨掉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玩得不亦乐乎。

进入幼儿园以后,小姑娘的专注性格便显现了出来,她可以坐在那儿一两个小时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情。凯莉女儿这一明显的特点,与很多注意力不集中的小孩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有一次在商场,喜欢米老鼠的女儿很希望能得到它。凯莉对女儿说:“等你过生日的时候妈妈会送给你当作礼物。但在过生日之前,不可以。”

此后,每年的生日,凯莉的女儿都可以得到一个她朝思暮想的礼物。小小年纪的她,也开始明白了一个规则:没有无缘无故就能得到的东西,自己必须耐住性子学会等待。

同时,如果想一次得到多个自己喜欢的东西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小姑娘学会了取舍。正是有着一次次类似的内心体验,凯莉的小女儿懂得了珍惜,也很明白自己得到的物品的价值。

我们大人几乎都明白,很多在漫长等待之后才得到的东西,往往更让人珍惜。这个道理对于幼儿来说,其实也不例外。所以,如今摆在自己房间里的每一件礼物,都是凯莉女儿的挚爱。她也从没有像一些孩子那样,因为新礼物的到访就冷落或者丢掉原来得到的礼物。

这样的性格成长,真的是一种幸运!

很多的实验都已表明,那些轻易就满足孩子的家长,往往也会轻易地对孩子百依百顺。而常常处于被满足状态的孩子,大多会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的需求为导向,认为得到什么都是理所当然,不明白也不愿意去理解现实世界的基本规则。形成这种心理状态的孩子,往往会随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和喜好,今天可以喜欢电动车,明天就会爱上飞机模型,后天则会出提出更加不合理的要求。久而久之,昨天还被他们视为宝贝的东西,今天扔了也不会觉得可惜。

一旦让孩子如此成长下去,长大之后也就不会有长久的定力和耐心,更难图什么成就了。

相信每一个家长都是有智慧的,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健康成长,父母理当把握如下两大原则:

一是适度延迟孩子们一部分的合理需求。小孩子的好奇心总是远超过家长们的想象,他们的需求自然也是层出不穷。即使是那些看似必需的要求,家长们也要学会适度延迟,给出孩子一个可以预期的等待时间。

二是懂得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生活中每个孩子都会提出一些“无理要求”,家长们应当掌握拒绝的技巧。这就要求家长不能一味地扮演绝对的强势者,而应当学会用相应的条件去拒绝孩子,让他们明白得到就要有付出的人生之理。 7MB69o670jPtaPJsOmmaS+z1Rtgjo24PSw2xogzC5rxid00bTSz4HnrbdKpZ+q9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