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辑

给我的爱要有极限

给家长的备忘录

别溺爱我。我很清楚地知道,我不应该得到每一样我所要求的东西,我哭闹不休其实只是在试探你。

每个孩子都是上帝牵着手带到世界上来的,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宝贝,父母们都想尽最大的努力给孩子最多的幸福。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父母的天职就是尽量满足孩子各方面的需求。但是,如果一味满足孩子提出的任何要求,孩子就会被被宠坏,将不再是一个快乐的孩子,这样的家庭教育也属于非理性的过度宠爱,被称为溺爱型教育。

溺爱最根本的表现,就是迁就和姑息孩子的错误。在很多家长看来,宝宝在家庭中处于特殊的地位,是家庭的中心人物,又属于最柔弱的成长阶段,所以在对待孩子任性、骄横的行为时,就不由自主地采取百依百顺的态度。

然而溺爱如同漩涡,会让孩子和父母都越陷越深。

一味地纵容孩子,事事为他(她)代劳,无异于给了孩子一件美丽的衣服,却不告诉他(她)穿衣的方法。大量的实践和理论研究表明,如此的教育方式,等同于亲手扼杀掉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制潜力。

哭是我试探你的方式

哭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孩子的哭通常是表达需要的一种手段,是他们与生俱来的与外界交流的信息符号。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身体感到不适,都会用哭来寻求表达。

对于父母而言,没有什么比孩子的哭声更令他们揪心了。面对孩子的哭声,及时做出反应,不仅可以增强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还可以加强孩子的安全感。那些在哭泣时得到回应的孩子,会更加信任父母,从而减少心理上的焦虑。

然而也正是有过一次次的经历,生活中有的孩子学会了用哭来要挟父母,以期望通过哭声来满足自己的要求。此时,家长们就要学会正确区分孩子哭闹的原因了。

如果是孩子身体感到了不舒服,就要及时送去医院;倘若孩子只是想要某种需求得到满足,家长就要弄明白小家伙是不是在试探你了。如果属于合理的要求,父母可以适当考虑;反之,绝不能一味迁就,否则会给孩子一种哭可以作为威胁手段使用的心理暗示。

可爱的托比就很少用哭闹撒赖的方式来要挟父母,因为他一次也没有成功过。

其实,在上了幼儿园小班后,托比就曾运用过跟其他小朋友学来的“技能”——哭的方式撒赖。

一次晚餐,托比不想吃三明治中的火腿,只想吃面,遭到了妈妈的反对,他便哭着躺在了地上。只是家里人全然没去理会他,大家都正常地吃饭、看电视,就当没听到他哭一样。

当妈妈起身开始扫地时,她对托比说:“宝贝儿,躺过去一点,我要扫地,别挡着我了,我扫完你再躺回来哭好吗?”

小托比听了妈妈的话,挪了地方继续哭。

过一会儿妈妈说:“好了,你可以躺回来了。”

两岁半的托比竟然真的又躺回原地,继续哭了起来,全家人都躲起来狂笑不止。

半小时后,托比终于懂得,哭这一手段在自己家人面前不起作用,他便小心翼翼地爬起来,找到爸爸、妈妈说:“其实火腿也很好吃”。说完,就跑到餐桌旁把火腿三明治吃了个干干净净。

此后,当托比在商场里看到有小朋友因为想买玩具而躺在地上哭闹时,会悄悄趴在妈妈耳边说:“妈妈我很乖,不会这样做”。

直到现在,托比也没有再用躺在地上哭闹的方式,作为要挟父母达到目的的手段。

显然,小孩子尽管不大,但潜意识里却懂得,一次尝到了甜头,下一次就会变本加厉。当他们认为这一招很管用的时候,想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就会习惯性先用哭进行试探。而如果第一次哭的试探被父母阻止,那么绝大多数孩子基本上不会再有第二次同样的行为了。

现实生活中,家长们面对孩子哭闹时,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应对:

首先要进行必要询问,帮助并安慰孩子,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尽可能用说理的方式平静孩子的情绪,了解孩子哭闹的原因。

其次,对于没有特殊理由哭闹的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冷处理。如家长可以躲在一边,但一定要让孩子在自己的视线里,且离开孩子的距离和时间都不要太长。对于小家伙来说,家长的离开就足以让他们感受到某种威胁,并削弱他们先前不达目的、哭不罢休的决心,这样一来,孩子往往会忘记刚才为什么要哭了。

再次,面对孩子的哭闹,家长们需要“意见一致”。只有父母和在场的其他家长统一立场,才能打消掉孩子无理取闹、以哭要挟大人的目的。

跌倒了,我自己能爬起来

家庭是孩子最好的学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影响深刻。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勇敢的宝宝,长大以后能够有所担当。既然如此,那么当小孩子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时候,家长们就应该注重宝宝这方面的培养,有意识地锻炼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

对于孩子来说,家长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一味地视为掌上明珠,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应对挫折的机会,很容易给他们种下软弱和平庸的性格种子。而那些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顽强意志力和忍耐力的家长,则会帮助小家伙们形成坚忍不拔和不屈不挠的个性精神,使他们不惧怕未来种种困境和竞争。

那么,家长们如何锻炼孩子们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勇气呢?

不妨多让孩子独立面对一些小困境,适当地给他们制造小的“刁难”和阻碍,如此几经“折磨”过的小宝宝,未来大多能够摆脱对温室的眷恋,“理所当然”地应对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局面。

记得托比刚刚学步的时候,摇摇晃晃中不知绊倒了什么东西,小家伙吓坏了,倒在地上放声大哭。外婆本能地想要冲上去抱起他,被托比的妈妈及时制止了。

妈妈走到托比身边,检查了一下他并没有受伤,便对托比说:“宝宝真棒,妈妈相信你能自己站起来”。说完就走到前方,双臂张开用拥抱的姿势等待托比。但还在“惊吓”之中的托比不肯起来,委屈地趴在地上接着哭,根本不理会妈妈的拥抱。

但托比的妈妈依然坚持着。过了好一会,托比大概是哭累了,他看着妈妈的微笑和鼓励,终于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投入妈妈的怀抱。

在孩子的世界里,自然万物都是兴趣的源泉。之后的成长日子里,托比渐渐走稳了,他总是喜欢用好奇的眼光兴奋地探索着周围多彩的世界。而他的妈妈,也几乎不去制止他的无风险举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托比越来越像小男子汉,一般的小伤痛或者皮外伤,他都一声不吭。即便跌倒了,也会自己拍拍衣服上的灰土,甚至都不会用眼神向妈妈求助。每当看到这些情景,托比的妈妈都忍不住露出骄傲的微笑。

不过,小意外还是会有的。

有一次,托比摔得出血了,他自己感到有些紧张。妈妈蹲下来观察后,微笑着说:“宝贝,出血了,但是不用担心,人的身体有自动愈合伤口的机能,血很快就会止住的。”

托比原本紧绷的表情一下子就放松了。回到家里,妈妈拿出酒精给托比消毒。“这是酒精,用来消毒的,抹在皮肤上会有一点疼。但是如果你不忍着,伤口就会感染,严重的话肉都可能会掉的,那时候会更痛。还有,细菌如果进到血液里,人就会死掉的哦!”

看着妈妈认真的表情,托比想了一想说:“那妈妈你帮我消毒吧,我可以忍一下疼的。”

成长的过程中,小孩子跌跌撞撞、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只要坚持一个原则:在孩子没有人身危险的前提下,不用惊慌失措地去帮助他们,也不需用语言去表达疼惜,只需要用坚定有力的口气鼓励他自己站起来就好了。

孩子的勇敢性格绝大部分来源于家长培养,想让孩子在充满竞争的社会中立足,必须从小就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挫折性教育。

那么,实践中家长们应该注意什么呢?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挫折意识。父母要敢于放开手,排除怕的干扰,让孩子自己去体验摔倒或碰壁。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自小明白,摔倒是人生的一种常态,必须勇敢面对它。

其二,有意识地培养孩子面对和承受挫折的能力。能力并不是通过说教就可以培养的,而是需要现实的磨炼。家长们可以根据宝宝的年龄特点,有意识地给他们设计一些障碍或困难,引导孩子树立起战胜恐惧、战胜挫折的信心,锻炼他们面对挫折时积极乐观的心态。

过度的保护,我会很危险

保护孩子是父母的本能,每一位父母都不希望孩子受到外界的伤害。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父母们总会想出各种方法,只要能更好地保护小宝宝。

但是得到全方位保护的孩子,他们是不是真的就可以避免伤害?或者更有能力去抵御外界的伤害呢?

答案是否定的。孩子天性好奇,不知者无畏,在孩子的小世界里,有太多东西想要去尝试。作为父母,对孩子最好的保护是让他知道危险,并由此学会采取自我保护的方法,而不是站在孩子前面为他们遮挡风险。所以,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意识到,对孩子过度的保护才是最大的危险。

记得托比一岁时,对什么东西都好奇,尤其是饮水机的开关。

照看托比的外婆总是很担心,一直看着他,并不停地阻止他不要动这动那,只要托比靠近饮水机,外婆就会很紧张。然而,正在学步的托比总是不肯老实地待在原地,不停地到处走动。

托比的妈妈则采取了不一样的方式,她决定放开手,不再时刻守着托比。在她看来,饮水机的开关也不是特别危险,只要手松开水就会停,与其一直提心吊胆,不如让小家伙烫一次来得更实用。

果然,托比很快就被饮水机的热水烫到了,哇哇大哭后,却牢牢记住了饮水机的危险性。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托比都没有再去触摸饮水机,并且会下意识地绕行。

托比的妈妈借此机会让他强化了一个印象:所有大人们阻止他去做的事情都是很危险的,如果不听话,就像会被饮水机的开水烫到一样,尝到苦头,所以要记住。

不要怀疑一岁孩子的理解能力,其实他们已经可以明白大人们所想要讲的话。

两岁的时候,托比开始对墙上的插座孔感兴趣。妈妈拿来了一个小录音机,对托比解释:“墙上的孔里都是有电的,录音机插电以后就可以发出声音,如果用手摸可能会死人的。所以,插插头的时候一定要拿着后面的塑料部分,这样才会安全。”

有过被饮水机烫伤的经历,托比开始意识到妈妈所说的“死”是件很可怕的事。

在妈妈正确的引导下,托比不到两岁的时候就学会了插插座,而且一直很安全,从来没有触过电。

托比一直记着妈妈说的话:“如果想知道一根金属线是不是有电,可以用手背靠上去,轻轻地试一下,如果有电你就会感到痛和麻。千万不能用手心去抓,因为手心碰到电后不会弹开,然后人就会被电伤,甚至电死哦。”

那么,生活中的家长又该如何保护孩子安全呢?

首先,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给孩子一些接触“危险”的自由。无论在房间内还是在户外,父母都希望孩子绝对安全。但是事实上,成长中的孩子不可能不受一点伤。父母在思想上不应该有 “不让孩子受一点小伤”的想法,多点磕碰,对孩子的成长有益无害,一些小“危险”恰恰是孩子避免“大危险”的有效法宝。

其次,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新鲜事物。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有对他来说陌生的领域,如果不去尝试又怎么会知道这个领域有什么呢?尝试过后孩子才会知道什么是危险的,什么是安全的,才会知道以后该如何正确保护自己。

再次,让孩子掌握一些安全小常识。与其过度保护,不如让孩子学习并了解一些安全常识,或者给孩子演示一些危险自救的方法。我们应该耐心些,并相信孩子可以听得懂我们的表达。

总之,为了孩子真正的安全,父母们不可过度提供保护。

别担心,我其实饿不着

在孩子长身体的时候,吃饭问题是家长们关心的焦点。相关调查结果表明,为了保证孩子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家长们可谓绞尽脑汁:有连哄带骗的,有承诺许愿的,有追着孩子喂的,也有吓唬的,可谓是能用的办法家长们几乎都用上了。

只是,6岁之内的宝贝们常常不领大人们的情,挑食、不好好吃饭者大有人在。如果你的孩子也是这样,做父母的就要考虑一下,是否在孩子吃饭这件事情上,过于宠爱自己的宝宝了。

美国很多家庭在孩子一岁的时候就会准备婴儿椅,让孩子按时有规律地和大人坐在餐桌旁一起用餐。这样做可以让宝宝觉得自己不特殊,而是大家庭中的一份子;同时,在餐桌坐着吃饭也可以保证孩子饮食的健康和安全,有利于孩子形成饮食规律。

生活中,有不少家长常常苦恼孩子不吃饭,甚至会因此而担心。其实,所有的经验已经总结出了一个有效的方法——饿着。这是因为,孩子们一顿两顿不吃饭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根本上是因为宝宝还不那么饿,起码没有父母们想象中那么饿。

看看五岁的露西吧。

这天早上,露西不肯吃饭,跟妈妈说早餐不合她的口味。妈妈没有生气,也没有哄她,径直把早餐端走,并对她说:“好吧,那你中午再吃吧”。

露西似乎有些意外,接着就气鼓鼓地坐在沙发上,可是妈妈没有哄她,收拾好东西去就做自己的事了。看着露西生气的样子,爸爸都忍不住笑了。

还不到中午的时候,露西就跑去跟妈妈说:“妈妈,什么时候开饭,我的肚子都叫了。”

妈妈回答说:“等到午餐的时间才可以开饭。”

饥饿令露西开始坐立不安地等待着。

结果可想而知,吃午饭时露西狼吞虎咽的样子,让爸爸、妈妈都偷偷地笑了。

事实上,在面对孩子吃饭这个问题上,很多成功的家长都有过不“手软”的经历。

一天中午,托比因为闹情绪不肯吃饭,还愤怒地将盘子推到了地上,食物洒了一地。

妈妈认真地看着托比说:“看来你真的不想吃饭!记住,从现在到明天早上,什么都不能吃。”

托比点点头,坚定地回答:“好!”

晚上,托比妈妈和外婆商量,要做托比最爱吃的东西。开始时外婆还想,一定是妈妈觉得托比中午没吃好饭,准备让儿子晚上多吃点儿。

晚饭时间到了,托比欢天喜地地爬上凳子,大喊着:“好香呀,都是我爱吃的。”

这时妈妈却走了过来,拿走了托比的盘子和刀叉,说:“我们今天已经约好了,你不能吃饭,你自己也答应了的。”

看着面容严肃的妈妈,托比大哭起来,还边哭边说:“妈妈,我饿,我要吃饭。”

托比的妈妈也毫不心软:“不行,说过的话要算数。”看着托比妈妈坚决的样子,托比的外婆和爸爸也只好保持沉默。

整个晚饭时间,可怜的小托比一直坐在玩具车里,眼巴巴地看着父母和外婆享受美食。

临睡前,妈妈和托比道晚安。托比小心翼翼地问:“妈妈,我很饿,现在我能吃东西吗?”

妈妈微笑着摇摇头,坚决地说:“宝贝,还不行!”

小托比叹了口气,又问:“那等我明天早上起来可以吃吗?”

“当然可以。”妈妈温柔地回答。托比甜甜地笑了。

从那以后,托比大部分情况下吃饭都很积极。在他的意识里,不能再因为“闹情绪”错过吃饭时间,让自己的肚子挨饿。

总结起来,在对待孩子吃饭问题上,家长们可以参考如下原则:

一是不要强迫孩子吃饭。实践表明,孩子不想吃饭不外乎两种原因:一是活动量太小,孩子没有饥饿感;二是吃了太多零食,导致孩子吃饭时没有食欲。所以,当你的宝贝儿不想吃饭的时候,不妨放他离开餐桌。但在下一顿正餐开始之前,决不许加餐吃东西。倘若孩子只是想用不吃饭这种手段来威胁家长,决不要轻易纵容才是明智之举。

二是吃饭要有规律,不能想吃就吃。有规律的吃饭训练不仅可以减少家长们的烦恼,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这是因为,按时进餐不仅有利于孩子消化食物,保护肠胃有节奏的工作和休息,还可以让孩子的心思专用起来,有利于身体和大脑的健康发育。

三是舍得让孩子经受必要的“挨饿”。一味迁就和纵容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远不及饿他一两顿有益。但凡有过挨饿经历的孩子都会明白,吃饭是因为肚子饿,不吃饭就意味着挨饿,而吃饭也是自己的事情,不是爸爸、妈妈这些大人们的事情。

教会我分享,成长更快乐

懂得与人分享是孩子从小就应该学会的美德,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交能力。但是有很多家长朋友,并没有意识到要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

由于现在的家庭构造,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所以,宝宝们很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认为得到什么都是理所当然的,反之,则会引起他们的不良情绪。

其实,在小孩子的世界里,划分权属的时候并没有“你的”、“我的”、“我们的”种种分法,“我的”更多时候处在第一位置。尤其是家里如果只有一个孩子,宝宝就会习惯地认为“好的东西就该是我的”。所以,孩子们在开始有了“所有权”概念的时候,并没有“分享”的概念。

甚至有的孩子不仅会认为自己的东西是他的,而且还会把别人的东西当成自己的,这就是一些孩子会去抢别人东西的本质原因。当然,孩子的这种抢夺和大龄儿童的霸道习惯并不相同。

出现天然的“拥有”概念是很正常的,这也是通往“分享”的必由之路。只是,作为父母和家长,一定要学会正确地引导孩子,尽早地让孩子懂得与人分享。实践中,一岁多的孩子就懂得了“我的”,此时相应的家庭教育就需要开始了。

还是来看看托比。

托比从小就特别喜欢吃虾仁,而爸爸、妈妈和外婆都很少吃。每次吃虾仁,外婆都用托比的专用小碗准备好放在餐桌上,他一个人吃得津津有味。

有一次,妈妈无意中想尝尝味道怎么样,就吃了一口。托比见状,立刻哭喊起来:“妈妈不许吃我的虾仁。”同时还将小碗揽到了自己怀里。

托比妈妈意识到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她觉得该让托比明白什么是“分享”了。

妈妈拉过托比的小碗,放在餐桌中间说:“这个家里的所有东西都不是你一个人的,是大家共有的。餐桌上的饭菜也是大家都可以吃的。”说着便舀了一大勺放进嘴里。爸爸和外婆见状,也都争着要吃一口。

这可急坏了托比,一时顾不上哭了,马上伸出小手去抢。

此后,每次吃饭的时候,妈妈都会跟托比一起分享好东西吃,并告诉他要给外婆和爸爸留一份。渐渐地,托比懂得了将“我的”理解为“我们的”,见到好吃的好玩的,开始懂得与人分享,并感觉到了分享的快乐。

莎拉·里斯拉夫博士是美国的儿童教育顾问。她认为,5岁前的孩子还不能很好地理解“分享”概念,但是可以从小教给他们一些基本的规则,如可以告诉孩子们“大家要轮流玩玩具”,“她先玩,然后才轮到你”,“你不想玩玩具了,就让别的小朋友玩吧”等。

相关的理论研究也表明,如果孩子不懂得分享,就会认为一切都是他理所应当得到的,并不会因此而感到珍惜和快乐。但是,当别人愿意和他分享一点点东西的时候,孩子们往往会显得快乐。如此反复多次,便能培养孩子从分享中得到快乐心态,使孩子受益终身。

美国《父母》杂志曾就“如何教孩子学会分享”为年轻的父母们支过招:

其一是限制时间。儿科专家琳恩·米里纳就建议,可以采取限制时间的方法让孩子懂得分享的意义。如玩具每人轮流玩十分钟,不可以一个人独占。同时让孩子尽可能地明白,与别人分享不等于会失去玩具。

其二是家长要以身作则。美国儿童关爱与教育组织专家表示,很多情况下,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行为对孩子影响很深刻。因此,家长理当为孩子做出“分享的示范”。如吃饭的时候问问孩子:“你要吃一块吗?爸爸、妈妈可以分一些给你”等。以此类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也要有意识地让孩子观察到父母在“分享”彼此的东西。

其三是学会角色互换。如果孩子经常对分享说“不”,那么做家长的就要动动脑筋了,不妨考虑与孩子互换角色。如跟孩子一起玩玩具的时候,不妨也拒绝孩子的一些要求,当小家伙感觉到不开心的时候,就要趁机耐心地讲道理,让他明白“只有学会与别人分享,大家才能开心地一起玩。”

疼痛后,我懂得了换位

终身教育指的就是从零岁开始,至生命终止。而零到三岁,显然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这是因为,三岁前的教育是一个人世界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是孩子一生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基础。在这段时间里,孩子接触到什么样的环境,潜移默化地被灌输了怎样的思想,将来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有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备受争议的试验。

他们从孤儿院里带出四十个刚出生的婴儿,派人专门喂养他们,但不许工作人员跟孩子说话,同时在孩子面前也不能发出声音。

心理学家想通过这个实验知道人的意识是否能自己产生。

一年后,这项实验因为社会舆论的强烈抨击被迫停止,那些孩子也被不同的人领养。后来经过心理学家常年追踪,发现实验中的那些孩子与正常孩子相比有很大的思维偏差。他们性格相对来说偏孤僻,不擅长与人相处。显然,这对成就他们自己的事业有着很不利的影响。

尽管这种试验有着违背人伦的嫌疑,但也清楚地告诉了家长朋友们,从零岁开始培育孩子的重要意义。进入三岁以后,孩子对世界已经有了自己的基本判断能力和独特体验,父母一直以来给他们灌输的观念也会伴其一生。

大量的育儿经验告诉我们,父母自身的素质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般来说,孩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总是和父母如出一辙。

两个小朋友打架,其中一个孩子吃了点小亏,妈妈看见了,大声呵斥:“你真没用,居然被人打”。不用多想,这样的教育思维将会塑造出什么样的孩子。

当然,这个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也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做父母的不可一味纵容,溺爱式的引导方式万不可取,否则我们为将来留下的会是一个无法无天的人。

有一天,托比和妈妈去公园玩。

有两个小女孩和托比很快熟识起来,他们玩起了过家家的游戏。将塑料锅、小铲子、盘子和小碗摆了一地。

突然,活泼淘气的托比拿起小锅,在一个女孩儿头上敲了一下,小姑娘愣了一下开始放声大哭。另一个更小些的女孩见到这种情况,也跟着大哭起来。

再看托比,或许是完全没有想到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只见他站在一旁愣住了。

托比的妈妈看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她没有说话,径直走到托比面前,也拿起那个小锅,在托比的头上敲了一下。

因为完全没有防备,被打的托比一下子坐在草地上,哇哇大哭起来。

接着,托比的妈妈问:“很疼吧?下次你还这样做吗?”

托比一边哭,一边拼命地摇头。

自那以后,托比再也没有这样无厘头地欺负别人了。

可见,托比妈妈的做法,给家长朋友们树立了好的榜样。这说明,让孩子适时换位,不仅可以非常直接地让他们体验到别人的疼痛,更能使他们较早地懂得换位思考。

在这个方面,家长朋友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如下方面:

首先,不要打骂孩子。想让孩子变成什么样,父母们需要先做出表率。永远不要低估孩子的模仿能力,要处处向孩子显示为人处事有礼貌、有教养多么值得骄傲。实践表明,遭到打骂的孩子或许会一时听话,却很难树立起正确的是非观念,甚至还会以为暴力是一种控制别人的好办法。

其次,孩子之间产生争吵时,要进行积极的引导。孩子们聚在一起,产生矛盾或争吵在所难免,聪明的父母不要一味袒护自己的孩子,一时的吃亏往往正是教育孩子谦让礼貌的好机会。

最后,创造时机让孩子“换位思考”。就像托比的妈妈一样,用“以牙还牙”之举,给孩子带来最真实和受用一生的高质量教育。

你应该学会对我说“不”

小孩子天生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在日常生活中会时常表现出来。随着一天一天的长大,孩子会逐渐学习并理解这个世界的规则,有时也会不自主地表现出独立性。在此期间,他们开始慢慢理解父母对他们的期待,开始逐渐懂得如何与人相处,一件事情做到何种程度会发生什么……这表明,孩子们开始需要用一些方法来衡量自己不断增长的技巧和能力了。

此时作为家长,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信号一定要明确。否则,家长一心想教给孩子的东西很容易不起作用。

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越早越好,需要明确地让孩子明白,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去搞定,除了自己谁也靠不住。

小露西从小就不太喜欢与人计较,为此外婆经常担心她会不会因此吃亏。

一次,露西和妈妈在广场上玩。广场上的很多小朋友都拿来了自己的玩具,露西想和别人一起玩又不敢自己过去,就央求着妈妈帮她去说。

没想到,妈妈一口拒绝了露西:“这是你想玩的东西,要么自己去借来玩,要么就不要玩。”就这样反复几次,小露西也挣扎了好几天。

一天傍晚,小露西终于鼓起了勇气,自己开口和别的小朋友说话了,希望用自己的玩具和别人换着玩。

万事开头难。成功一次之后,小露西发现,跟人交换玩具真是件很开心的事。而她自己更体验到了,如何主动开口找小朋友交换玩具的完整过程。

另一次是露西从幼儿园放学,带了一位小朋友一起回家玩,她决定送给这位小朋友一本漫画书。

露西的漫画书有一部分是已经看过的,还有一部分是没看完的。于是,露西让小朋友在自己看过的书里挑选一本,但小朋友却坚持要选一本露西还没看过的漫画书。

两人互不相让,各自坚持。而露西的妈妈在书房外看到了发生的一切,她想知道露西会怎样解决这件事情。

最后,露西主动提出了一个解决的方案:“我没看过的书不可以送给你,但是我可以借给你。我们写一张借书卡,你签好名字,看完了必须还给我,好吗?”

看着两个孩子认真地做了一张借书卡,签下自己的名字并写下日期,露西的妈妈欣慰地笑了。

不计较并不代表没有原则。当触碰到自己的底线时,孩子们第一时间没有想要求助,而是想办法解决问题,且不与人正面冲突,这需要家长平时的点滴引导和心理暗示。只有从小放开孩子的手脚,才能在可控的范围内驱使他们自己找办法解决面临的问题。这一点,需要家长与宝宝共同学习。

实践中,如下两个方面能够给家长们一些必要参考:

一是尽可能早地引导孩子解决自己的事情。家长们应该有效抓住幼儿时期,因为这是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关键期,运用正确的方法,诱导孩子产生更多的自信与成就感。如果做得好,小孩必会成长为有着较强独立处理问题能力,且对自己人生敢于负责的人。

二是不要吝啬对孩子说“不”。小孩子有了困难,或者与小朋友有了争论,或是想要达到某种目的,总会在第一时间习惯性地求助于家长。此时对于家长来说,一定要残忍些,只要是孩子自己可以解决的事情,就坚决说“不”,让孩子认识到“一切只能靠自己”。

我不听话,因为你不立权威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在孩子面前保有足够的权威,当然我们所说的权威不代表专制。

父母权威的含义是:为孩子制定规则,一旦规则形成,父母是绝对的监督者和执行者,不容动摇。

曾亲耳听到有家长这样抱怨:“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难管教了,你说一句,他顶你两句,他总是很有道理。”或者“现在在孩子面前很难树立权威,根本管不住自己的孩子,大人们说的话他们很多时候都不听。”

从家长抱怨的语言中,似乎可以读到很多家长们都会有的一种烦恼。

实践证明,家长的权威在家庭教育中的正能量难以估量,它是父母对孩子进行有效情商教育、并让孩子自觉接受的重要条件。反之,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缺少威信,孩子对父母就会缺乏应有的信任和服从,再好的教育设想也无法取得正面效果。

记得露西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每次都得把家庭作业拖到夜里十点才能完成。

刚开始,妈妈以为是老师留的作业太多了,跟其他学生家长交流后才发现,同样的作业其他孩子六点前就完成了。露西的妈妈终于明白,露西是因为没能专心认真,边玩边写,才导致完成作业的时间如此之晚。

露西的妈妈决定要改变这种状况。

一天,妈妈对露西说:“从今天开始,每天做作业的时间不能超过晚上八点,八点以后如果你还要做作业,我就把你的作业本撕了。”

露西当然要反抗:“如果那样,我就告诉老师,是妈妈不让我做完作业,我才交不出的。”

妈妈笑了笑说:“那你就去跟老师讲好了,交不出作业的人是你又不是我,我的名字又不会被写到黑板上去。”

露西开始感觉到了无奈。不过令人惊喜的是,露西真的开始在六点前就完成自己的作业了。从此,露西养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什么露西能够如此轻易地改正之前不好的作业习惯呢?其实有两个必要条件发挥着根本的作用:

一是露西从小就接受着妈妈“自己的事必须自己承担责任”的诱导。当妈妈一直执行着相关教导,且露西也日渐认识到没人愿意替她担负责任的时候,她从心理上更愿意相信妈妈说的话都是事实。所以,改变自己不好的习惯便成为第一选择。

二是从小妈妈立下的规矩都一定会执行,不容商量。虽然露西妈妈没有真的去执行撕作业本的惩罚,但露西在日常生活中肯定早就体验过了妈妈说话的绝对权威,她知道只要违反就一定会执行,所以在第一时间选择自我改变便在情理之中了。

生活中,在引导孩子改变不良习惯的过程中,家长们不妨先试着让自己做个说一不二的“老板”:

首先,自小就给孩子立下规则。规则不是简单粗暴地命令,而是把道理讲清楚,并告诉宝贝不这样做的后果。不要以为孩子小,或许家长们讲的道理在一定时间里孩子还不能完全领会,但是平和的语气和尊重孩子的态度,却会让孩子日益信任家长的判断,并顺从相应的规则。

其次,对规则的执行要坚决不动摇,不能朝令夕改。倘若当小孩子面临规则时反反复复,或者违反了也没有受到预想中的惩罚,就会认为家长的话并不一定需要遵守,从而导致家长们的权威无从确立。

最后,不要在规则上和孩子“讨价还价”。实践中有家长反映,每次都向孩子解释得很清楚,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但孩子还是会“讨价还价”。若面临此种局面,家长们应该清楚地对孩子强调——“不再讨论这个问题了,必须这样做!”说这话的时候不要显得犹豫,只要孩子看到自己很严肃的态度,基本上都会按照制定的规则去做了。 DNUGr7qlLBU2aPLtKAqISuGy08lMTit+vyqHhXc/LGxxr7BUvoeVFMntr7B7WN5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