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创业之前,你需要了解的九个真相

孙志超/文

俗话说10个创业有9个失败,究其原因,很多其实一开始就是被死神盯上,因为基本的创业概念都没有、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是做自己“想”做和“会”做的事情。

创业要成功,就要不停地找到答案,让“不知道”变成“知道”,当你知道得越多,就能有更多正确的选择,创业要成功也会变得很容易,本文就从创业初期会遇到的“危险”说起。

1.创业是条九死一生的荆棘路

创业这东西,经验都是血和汗积累出来的,没经历过,听别人说出来不是大打折扣而是几乎无效。在定位创业方向之前,最最重要的是看自己是否适合创业,不要盲目创业,请务必先思考一下——你为什么要创业?短期目标?中期目标?

不论是什么原因创业、目标是什么,一定要写出来,而且要非常精确,像打算在3个月内完成产品,或要在半年内达到每月30万元的营收。一定不要只用想的,因为用想得很模糊,当你“写”下了目标,你的生活重心、思考方式、花钱的方式等等,都会绕着这个目标打转。这就像很多人总是说“我想要很有钱”,但一直没有富有起来,因为只有想并没有做,而且也没有一个精确的目标,于是几十年来也都只在想的阶段。

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创业。比如有不少独立设计师选择创业,由于这个创业群体几乎都是从创作者本身出发,常常最初创业的人数就只有创作者,而在创业必备的技能上必定会有不足的地方。

另一方面,这个群体创业会有着重要的核心价值,通常会与“人”的关怀、生活、感受、思维等的传达有关。虽然他们都明白如何能够赚大钱,但却对自我的核心价值有很任性的坚持,这也是能够维持与别人与众不同的原因,却也比一般创业更艰难,必须真正对创作抱有热情与喜爱,和对创业艰难的认知与坚持才能生存下去。正因为此,这条路上的成功者往往寥寥无几。

2.不要等到黯然退场,连行业的黑话都还没学会

通常创业的起点来自对行业的理解,大多数公司都喜欢制造复杂性,乃至于整个行业面貌也在变得越来越复杂。

比如说互联网,虽然可以称为一个行业,但它事实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行业。之下是科技,而之上则搭载了媒体、渠道、娱乐、服务等种种行业的数字化、去中间化。因此,它继承了科技对于精准的严格要求、媒体的快速变化、渠道的最后一公里战争、娱乐的大好大坏,以及服务的会员经营等诸多特性,再加上互联网独有大数据的取得、分析与应用,以及20年的发展历程,让全部知识经验被迫不断被融合、重新发明、重新使用,渐渐造就了今天这个超级错综复杂的结构。

面对越来越复杂的行业环境,你需要大量与市场真实参与者交流,与消费者、渠道、平台、合作伙伴、供应链厂商这些市场的参与者聊天,从他们的口中获得真实的情报。你必须要广泛的吸收,才能逐渐得到整个市场的样貌。不过市场终究是一个庞大、复杂,而又不断变动的体系,你永远无法百分之百掌握它。但到了一定的程度,你就可以对它做出相当准确的假设,再用实际的产品去验证这些假设。

如果没有实际在这个行业里待过,要从零开始创业,在创业的过程中想办法全面取得这些前缘的产业知识,并且能够化为实际策略与操作方法,事实上是非常困难,取得成本也是非常高的(常常需要在错误中学习)。而相反的,去一家已经有些成绩、规模又不会太大的公司上班,反而是取得这些关键行业知识比较低成本的方式。

3.创业方向越大越好吗?

如果有了经验,正式干活之前,还需要想清楚,你的创业的方向是否清晰?

经营模式重要吗?当然重要!创业后发现最困难的事中按比例排名分别是:创业后才发现经营方向或投入产业错误、财务周转不灵、找不到客户、与合伙人意见不合、无创新产品和企业无知名度等。方向选错了,亡羊补牢为之晚已!

一个好的创意往往象征着一个好的创业方向。那么好的创意究竟是怎样的?

如果有很多想法在脑中徘徊,那就选择出现频率最高的那个。好的创意初始阶段切入点要尽可能的小,想法能用一句简单的话解释清楚,并且从受众的需求出发,无论你选择哪个方向起航,顺流而上才能真正到达终点的盛宴。我们熟知的伟大画家梵高一直都是在“盒内思考”(thinking inside the box),这和大家常说的跳出框框思考(thinking outside the box)恰恰相反,梵高喜欢直接运用手边可以找到的素材以及每天所见的平凡的主题。“心不要太大”,这是再简单不过的观念,但多数人却不愿意听进去。

随着一个产业的发展,为了满足越来越多需求,产品或者服务总是在不断变复杂。于是,更专精的产品或服务逐步出现或是诞生新的产品形态。总体而言,大趋势一直都是在拆分。比如说,最早互联网几乎约等于Yahoo。然后Google接管了Yahoo的搜索功能,然后Google上找人的功能又被facebook拆分,而facebook“分享照片”功能又被更专业的Instagram拆分;而通过搜索引擎找餐厅的人,后来会上点评;想找专业知识的人,现在可能去知乎。再到O2O的出现,打车APP拆分了出租车的调配、管理功能,饿了么拆分了餐厅接订单以及送餐的功能……

创业者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如果是强调性能,那么就超过一般市面产品的10倍,否则干脆就做出别人没有的。比如说,把现有的渠道、平台、科技做组合,用全新的方式销售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产品;又或者把一些现有的科技整合在一个平凡不过的产品上,让产品脱离原本的定位,让大厂觉得做了没意思,小厂没有技术做这一块。这才是创业者生存空间的所在,也是《从0到1》的精髓。不要去想“竞争”、“破坏式创新”,只要努力找到自己的利基点,才有机会比走老路的人更快。

4.挡不住的抄袭,阻不断的创意

很多年轻人头脑中充满创意,但经常发现自己的创意被其他公司抄袭而感到愤怒。老实说,如果很容易模仿,也就不是什么厉害的技术或技巧;厉害的创业者,甚至可以把他的经营门道公之于众,却没人可以真的学得来。

换句话,真正保护创意的是创业者自己的创意能力。当你的创意被学走,你还可以想其他的创意,还可以靠其他的创意来执行或保护原本的创意。而抄袭、借用、融会贯通等都被重重限制,不太可能一次又一次。

创意确是关键的起头,但绝对不可能马上就走到结尾,中间一定还有其他选择和挑战。

因此,藏住最最关键的那一点就好,其他的想法都可以放开心胸跟朋友讨论,因为大家的专业领域不同、观点不同,跟别人多聊一点,就可能会挖掘出更多好的建议,或是完全颠覆自己的想法。

对于初创公司,何来门槛之忧?我们不应该想办法去建立什么东西让其他人无法抄,因为抄是“挡不住”的。唯一的办法是创造更多东西让对方去抄,如何让创意源源不断,唯有靠不断地学习。

5.要如虎添翼,不要画蛇添足

确定创业方向之后,选择合伙人和员工是最最重要的事情。除了不停地学习,创始人还需要心胸、魄力,同时找到真正能屈能伸的高手,无论是合伙人还是一号员工,才能助一臂之力。

作为初创公司的老板,应该自己将公司带到一个规模,再寻求转化或转型,人生不见得都可以抢到好牌,能够把别人不要的牌,组合到自己的牌阵,却能玩出一手好牌的人才是有智慧的人,与合伙人建立信任感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那是靠许多情感的堆叠与时间的累积,只有和格局大的人有共识,才真正说明你有格局。

我的一位企业家朋友遇见一位高手,谈了一年直到理念契合,对方出力也愿意出资金建构自己的梦想,后来合作事业越做越有起色,可谓双赢。成功的主要原因是这位高手愿意冒险,全心投入完成自己梦想,而这位老板也愿意让利愿意给舞台,但这是可遇不可求之事。小公司最好还是自己培养人才,真的来不及要挖高手,心里要有准备,能识人、给舞台、给利润,或许可以像刘备得诸葛亮一样如虎添翼。

很多创业团队喜欢到大公司里面挖高手,但是大公司的“高手”最容易犯的就是眼高手低,执行力不够,因为没有足够的团队与资源,因此挥洒空间打折扣。要不然就是犯了大头病,难以脱掉大企业的光环,身段摆得太高,难以合作,我称之为类高手。类高手一来一去,小公司的组织与文化恐怕禁不起变动。看到太多的公司在创业过程找了类高手以至于损失惨重。所以千万不要“高手”没找到,毁在了“类高手”的手上。

6.花别人的钱容易上瘾

接下来,需要考虑的是——资金足够吗?

针对不同的创业方向,需要的资金也是不同的。但通常情况下,建议准备最少半年到一年的资金,因为基本上半年就可以知道能不能成功;如果资金不足,明明就快要成功了,但资金却撑不到那个时候而失败,是很可惜的。而且,除了开创事业的资金外,别忘了生活资金,要计算到自己平日的生活、家庭开销,这部分关系着你未来面对事业以外的压力。

通常越是疯狂的创业者,往往越是穷光蛋,往往会到处找钱。对于创业公司而言,资本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除非公司都是用创业者自己的钱,否则向投资人要钱,没有超强的团队、爆发的市场、明日之星的产品,要钱也不容易。

可是没有投资来的钱,要如何去找到超强团队,爆发市场的扩展,开发明日之星的产品呢?也许有的人的确有办法在这种奇怪的鸡生蛋蛋生鸡逻辑里,找到一条生存并且成功的方法。但更稳妥的办法是用最少的资源,做出第一个产品,放到市场上去测试,如果获得了一个初步的成功,再去做增资。以小搏大,打一场大胜战,才会有知名度一直正向循环,才可以建立一个真正可以长久的企业。

对创业者最好的例子就是制造出投资人比你还急的状况,让投资人来找你。越早和投资人接触越好,但是除了朋友亲人以外,大部分都会观望,没人会真正出手,但如果让他们闻到血味,情势马上会变的不一样。创业者靠技术做出产品赚钱,投资人靠精准眼光和投资经验来赚钱,所以某种角度来看,投资人也是在创业,比你更需要表现,所以请试图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变成你事业成功的伙伴。

创业起步的资金,如果可行的话,真的可以试着选择独资或除了父母亲友的钱,不要任何外部资金帮忙。做出有成绩的产品才是王道,连BP(Business Plan)也不用写,也不会被一些所谓早期投资人占尽便宜而不自知。对首次创业者来说,你的经验越是缺乏,越不应该着急拿外来的资金。花别人的钱很痛快,但也是牵制你创业目标的羁绊,原因在于:当你向外人请求资金融资时,你也得听命于他们。而且,花别人的钱会上瘾。天底下没有比花别人的钱更容易的了。一旦花光你就会再向投资人要钱。每要一次,他们就从公司再多拿走一些,直到你发现你面临两个选择:听从安排、一拍两散。

7.投资人能给你的不仅仅是资金

当你的方向被初步验证正确之后,你将会遇到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那就是投资人。作为投资人,尤其是风险投资人,出于金融获益的角度,必然会尽力帮助他的投资对象。无论任何方面:人脉、人力资源、公关关系、资本、消费者——只要我能提供,你就能拥有。

投资人到底是个什么角色?

风险投资人做的是帮助创业者搭建成熟的思路框架;如果是年轻的创业者,尽可能从优秀的创业者进化成为优秀的公司管理者。在创业者当局者迷的时候,因为投资人的触角很广,很有可能比创业者更早能感受到世界的改变,能够直接提醒CEO他所忽略的趋势和真相。在高层次的指导方面,往往有赖于机构的合伙人。另外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是帮助找到合作伙伴,无论在内部或是外部。投资人每天的工作就是接触创业者,于是接触高级人才的机会也比较多,比较容易有机会牵线。

你选对了投资人么?投资人既要为出资方负责也要为创业团队负责,缺一不可,但在两者的衡量之中依然有不同的风格。有的投资人出入简朴,喜欢陪你讨论商业模式、策略,热衷于在产品方面给出建议,熟悉市场,甚至曾经自己创业过,理解过程的艰辛。这种投资人往往是对创业者更有价值的投资人,甚至会从你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选择最适合的投资人。相反,有很多“能赚钱”的投资人,有着投行、咨询等背景,身着名牌,喜好养生,擅长炒股,往往热衷于和你探讨财务模型,总强调他在投资圈关系良好,认识哪些有钱人,并且一直在说服你拿他的钱。这一类型的投资人,往往也是最早敦促你赶快获利的人,以及从不雪中送炭的人。最糟糕的情形是:有的投资人尽管在被投资公司中占小股,但发号施令,天天骚扰,董事会上从不配合,让你日日胸闷。就因为他最早找到你,就因为他不断引诱你,结果最终把公司搞成四不像,甚至一拍两散。

很多时候投资人没有选择投资并不代表公司不好。投资机构的资源是有限的,而投资案却很多,当好案子都集中在同一个时点时,就只能做取舍了。就像很多人觉得自己能力很好,面试时的表现也很不错,最后却没被录取,自己怎么想都想不出原因为何,其实自己的表现也真的没有不好,只是没有比人好或者招聘方有自己的评判标准而已。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对于创业者而言,仍然需要牢记天使投资人不是“慈善家”、没有成功的铁律、投资行业也有泡沫的真相,最终的决定还是自己亲力亲为。

8.创造你的口碑是一场长跑

要想先声夺人,创造口碑同样箭在弦上。有的创业者在创业之前口碑极佳,这大大提高了抗风险的能力。但对于默默无闻的团队而言,等到公司稍微稳定以后,即使过去没有“累积口碑”也要努力“创造口碑”,每个月都想一些新的创意来宣传产品,分享经验,最不济想办法跻身娱乐新闻也可以,等到和发行渠道聊天的时候,“靠!原来上次那新闻就是你们搞的……”瞬间就打入心坎拉近话题。

但曝光、出名或许是一个选项,但不是最棒的选项,信息爆炸的时代,个体今天再怎么出名,明天就会被遗忘。更需要持续打造的是在所有行业接触中建立个人和产品的口碑。总之,不只是做好眼前的任务,也要同时思考如何“创造”更多公司和产品的形象,口碑自然就累积了。

如果运气不好,当前没有获得投资,过个一两年还是可以卷土重来,因为这时经营可能更上轨道、市场可能更趋成熟,此时融资竞争对手少,胜算就更大。但再次向同一机构融资时要特别注意,有时候投资者会把上次的BP拿出来与现在新的BP做比较,除了看看过去的预估是否能达成外,也同时比较公司的经营策略是否维持一致。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BP最能够获得创投的信任。即便当前的创业失败,如果创始人的口碑非常好,连续创业者也更为容易获得投资。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很难预估何时会需要资金,能维持一贯的经营并持续创造良好口碑,在未来需要募资时,就能发挥莫大助益。同时,对一个公司来说,在不同阶段可能会有多个产品,而同一个产品也可能面临多次转型。对创业者来说,他最重要的产品其实是公司的文化、口碑,员工是不是喜欢这家公司,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如何评价这家公司,相比商业上的变化,这些是创始人可以把握的。所以,经营一家公司,也要像做一个产品一样,要有自己的风格和品牌。

9.平安走过雷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最后,你想好退场的可能吗?(你能承担失败的结果吗?)这是很多年轻人容易忽略的。为了自己也为家人,要思考真的失败之后,失去的金钱、时间、甚至原本的前途,是可以承受的吗?大多数人都是为了有更好的将来(金钱、前途、乐趣等),也没有太多的本钱可以重来,更要去思考退场。

我想每个创业者融资的目的应该都是事业成功、梦想实现,最重要的就是可以掌握自己更多的时间去完成自己梦想与人生目标,但是创业磕磕碰碰,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创业比的是“气长”,谁能平安走过雷区,就能提高创业存活率。很多创业团队在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就面临关张,这真不是危言耸听。

无论你创业成败与否,名声才是无价的,它才是你在创业中得到的最珍贵财富。就算你的公司并没有成功活下去,为团队留下积极影响也非常重要。如果有足够的个人魅力,你就可以把自己在过去积累的经验应用在未来的公司中。最终,你如何对待你的投资人、你的员工、你的伙伴,这才是最重要的。

金钱的获取也许不完全匹配于人品,但人生的高度同样不依赖于短暂的成功。祝福你能够继续走下去!

本文作者为创新工场投资经理孙志超
邮箱:sun@chuangxin.com FJPyz1M5mBJYzeX4LCjGI9H9WWcCKkEO8cPjhJ+YjQe5VhGom7J3CCru8t1FTLN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