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无限的生命力

生命是一种力量、一种能量形式,像电或热那样客观存在、独立存在。生命能完成事情,任何能做事的东西都是一种生命。最好还是把这个观点再说得明确:身体的能量既不是电能,也不是热能,它不是任何已知形式的物质力,而是生命力,或称活力。生命不同于所有其他能量形式,因为它似乎是力量相关性普遍法则的一个特例(如果有这种法则的话)。热、光和电等能量中,每一种都可以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但是,尽管所有这些能量都是生命环境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但没有哪一种可以转化为生命。我们无法用热、光或电来制造生命,或者通过某种方式将这三种能量形式连在一起,或者将它们与其他力量结合在一起,从而制造出生命。生命只能来源于生命。每个活着的事物都源于一个孕育着生命的生殖细胞。今天的生命不过是昨天生命的延续而已。

生命似乎从来都不会自发产生,或者源于其他力量偶然或有意的结合。我们无法证明生命始于以前没有生命的地方,也无法证明新生命可以创造出来。我们只能在活着的有机体身上找到生命,但是生命并非有机体制造。如果生命由有机体制造而来,那么有机体必然存在于生命出现之前。机器如果不进行正确组装,不将所有零部件科学地组合到一起,就不能产生电。如果树能制造自己的生命,那么就必定先存在无生命的树,那么它就会像发电机产生电一样着手制造生命。种子中没有有机物,但是却有生命蕴含其中,是生命创造了树。鸡蛋里没有有机物,却有生命蕴含其中,是生命创造了小鸡。树不会创造生命,是生命创造了树。有机体不能创造生命,是生命创造了有机体。有机体并非生而完美,以便自己履行机能并产生生命;相反,生命存在于机能作用之前。生命是功能的“因”而不是“果”。有机体存活的原因并非其中有某种过程发生;而是因为有机体是活体,所以这些过程才能在它身上发生。我在此前的系列文章中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活着的有机体并没有创造生命,而是接收了生命,或者是在休眠时补充了生命。

那些体现出智力的有机体造就了智力,还是接收了智力?思想是机能作用的结果吗?要相信这些看法,就必须接受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命题。如果这种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在无意识力量变成有意识力量时,就必然存在一条泾渭分明的交叉线。在这个交叉线上,死的会变成活的。这让人无法相信,我们无法想象电或热突然变成有智力、能思考的东西。如果思考要花费力气(即消耗力量)(我们知道思考的确需要劳心费神),那么思考的东西就是一种力量,但这是什么力量呢?这种力量何时开始思考,是什么将它从一种无思想的力量变成了思想的力量?考虑到思考过程中需要付出能量,我们不难发现确凿的证据。

我们都清楚,思考需要持续的体力消耗,其消耗量之大和体力劳动差不多,有时甚至更大。其实,许多身体并不懈怠的人却喜欢逃避思考,因为思考需要巨大的精力付出,这种付出对持续思考任何问题都不可缺少。我们知道,从思考要求的精力付出和随后出现的精疲力竭之状可以看出,人在思考时消耗了体力。此外,某些现象似乎也确凿地证明,思考过程的背后蕴藏着一种强大力量。没有力量,思想就不会“前行”或传播,缺少力量支持的心灵感应将背离所有能量定律。不用电能,马可尼无法放出无线脉冲;不运用力量,思想意念也同样无法传递。因此,思考中的事物是一种力量,那么,这是一种曾经不思考、后来才变得思考的力量呢,还是始终都是一种可以思考的智能?

如果思想是机能的结果,那么导致机能形成的力量就是思考的力量,但没有思考,而是盲目地导致机能作用,从而产生思想。在机能作用之前并没有智力,因为“因”总是出现于“果”产生之前。因此,从逻辑上可以推断,智力并不能改变、检验、控制或左右机能作用,因为“果”显然不可能支配“因”。思想是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控制人体的机能?如果是这样,那么思想肯定不能是自己控制的东西产生的。此外,如果思想是某些过程的结果,而这些过程又受某种不会思考的能力指引,那么就很难理解思想本身是怎样受到智力引导的。如果思想力并非一种思考的力量,那么,对任何命题进行持续思考的能力又从何而来?我们的思想为什么不能随着“腹中物”的每一点变化而改变?

美国法学家、雄辩家英格索尔曾说:“有一种神奇的化学过程能将面包变成思想。”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胃的化学环境产生的一个变化,就会促使思想产生一个相应的变化;吃肉的人应该与吃素的人思想不同,而所有吃肉的人都应当思考大体相同的想法。我意识到,有些人曾经试图证明这个观点的正确性,但我认为,到目前为止,获得的证据并不足以促使我们定下结论,更别提这种证据还能证明那句古谤“如果睡觉前吃肉焰饼,就能看到祖母的魂”了。如果思想是身体机能的产物,那么,所有身体机能差不多、个人爱好一样以及总体环境类似的人,是不是思考的东西都大体相同呢?

我发现,一些“尊崇科学”的人也不遗余力地想证明这一点,几乎到了声称“只要知道人操作的机器是什么类型,就能由此推断此人晚上教孩子许什么愿”的地步。不过,尽管人们对这一理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个事实始终如一:我们既有像资本家那样思考问题的工人,也有像工人那样思考问题的资本家;我们既有像圣人那样思考(只不过有时候)的律师,也有像魔鬼那样思考的牧师。在大体相同的物理环境下,不同的人思想特点具有极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反驳了“思想是机能作用的产物,源于一种不能思考的力量”的观点。在下一部分,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是:大脑能否通过机能作用产生想法?思维本身是大脑作用的结果呢,还是所有物理感官综合作用的产物? gyTNmqJP097rIP0xFizrpQPZPBEIq8H2q8SU+ORki6mRhCZ972rgpNrAGJhpS0i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