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

探寻反击病毒风暴的最佳实践

邵一鸣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首席专家

霍普金斯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毕业于名校的他并没有安于在美国大学校园爬象牙塔,却长期投身于亚洲和非洲的丛林,追踪人类传染病起源,进行现场流行病学研究。出于对公共卫生的热爱和加强全球卫生安全的使命感,他毅然放弃加州大学的教授职位,创立了环球病毒预警行动组织(GVFI),致力于新发传染病的监控事业,唤醒公众参与防控活动。

本书从物种进化的角度整体观测人与病毒的关系,尤其是病毒在动物和人之间的传播,包括艾滋病的灵长类动物起源;审视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变迁对新发再发传染病流行的影响。作者适时地提出公众对加强公共卫生能够做出贡献,每个人都可以从小做起。书中作者还指出媒体报道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影响。媒体报道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也能告知公众采取必要的自我防护,但是在公共卫生危机中媒体的过度渲染、吸引眼球式的做法则是有百害无一益的,因为这会引发公众恐慌而造成严重后果。由于传染病和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专业性很强,属于风险报道,一方面应制定特别的规则对媒体加以管控,另一方面加强对新闻报道人员的科学素养、公共卫生知识的培训。这一需求对我国媒体显得尤为紧迫。

加洛(Robert C. Gallo)博士发起成立的全球病毒网络(GVN)就是这样一个由多国资深病毒学家组成的民间学术组织。而由沃尔夫博士组建的GVFI则是由新生代科学家组成,工作范围更多地指向普及科学知识,唤醒公众参与传染病的防治。

作者在本书最后乐观地展望,有朝一日可以宣布流行病末日的到来。但是,鉴于人类与病毒的共存关系,只要有人类存在,病毒末日就永远不会来临。如同地球自然风暴永远存在,病毒风暴也将永远存在。不过,随着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对传染病的防控投入不断增加,防治技术也不断进步,因此人类应对病毒风暴的前景是乐观的。例如,曾经因极高死亡率而被冠以“超级癌症”的艾滋病,因研制成功了几十种抗病毒药,已变成如糖尿病和高血压一样的慢性病。再如,中国政府充分汲取了2003年防治非典的经验教训,迅速建立传染病疫情直报系统,加强实验室监测平台,加大科研投入,在应对H5N1、H7N9禽流感和H1N1流感大流行时均打了漂亮的歼灭战。我相信,只要政府、公共卫生机构和民间科学组织通力合作,再加上公众的鼎力支持,人类完全有能力抵御各类病毒风暴的侵袭。

最后,应该向沃尔夫博士为代表的新生代病毒学家勇于打破常规,走出书斋、走向民众的精神表示敬意!希望我国也能涌现出这样一代青年病毒和公共卫生专家,投身病毒病防治的第一线,教育大众参与抗击病毒风暴,共建全民健康长城。 UWrouR7VvrdobgFJjZW6oMREcx8Fbp3S7tjxUo4VGPht6D3OFEVs2uUQypIEVmD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