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相处

“我们能好好相处吗?”黑人罗德尼·金(Rodney King)于1992年5月1日发出了这一句家喻户晓的呼吁。一年前,他遭到4名洛杉矶警官的殴打,险些丧命。全美国人民通过电视看到了殴打过程,因此,在评审团认定警察无罪后,这个无罪判决引发了民众大规模的愤怒,洛杉矶陷入了长达6天的骚乱,53人丧生,700余座建筑物被烧毁。新闻摄像机从盘旋于城市上空的直升机上追踪了这一事件,直播了很多这期间发生的暴力行径。在一名白人卡车司机遭遇可怕的暴力伤害后,金受到震动,发出了和平请求。

金的呼吁如今已被滥用,成为一种庸俗文化 ,人们更多的是拿它来说笑,而非认真地请求相互理解。因此我才犹豫要不要用这句话作为本书的开场白,但我最终还是决定用了,原因有二:一是,如今美国人再问这个问题时,多数是针对政治关系,或者不同政党路线之间合作的瓦解,而非种族关系。很多人觉得晚间新闻里的华盛顿就像战场一样混乱,那些报道简直就像是从直升机上发回来的战况。

我使用这句俗套话开场的第二个原因是,金随后又说了一些感人的话,但却很少被引用。在电视采访里,他结结巴巴,强忍住泪水,颠三倒四地说着:“求求你们了,我们能在这儿好好相处。我们是能好好相处的。我是说,我们注定得生活在这里。让我们尽力去做到这点吧。”

这本书写的就是,为什么好好相处会那么困难。确实,我们注定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几十年,所以,至少应该尽可能地弄清楚,为什么人们如此轻易地就被划分为互相敌视的群体,并且都坚信自己是正义的一方。

那些终身致力于某项研究的人常会认定他所钟情的对象就是解开万事万物之谜的钥匙。近些年出版的一些书,讲述了烹饪、育儿、战争甚至盐在人类历史的诸多演变中的作用,我的书也是其中的一本。我研究道德心理学,我将要阐述的是,道德是人类卓越的本领,它使文明成为可能。我的意思并不是说烹饪、育儿、战争或者盐不重要,不过在本书中,我将从道德心理学的角度带你启动了解人之天性和人类历史的旅程。

在旅行的终点,我希望能够向你提供一种崭新的方式,去思考人类生活中最重要、最费解,也是最具分歧的两个话题:政治和宗教。礼仪书常常教导我们,在斯文的场合不要探讨这些话题,但我却鼓励你尽情地讨论。政治和宗教都是潜在的道德心理的体现,对它们的理解有助于凝聚人心。我撰写本书的目的是要从这两个话题中抽离掉一些狂热、愤怒和分歧,代之以敬畏、惊叹和好奇。人类何其有幸,在短短数千年之内,复杂的道德心理得到不断进化,使这个物种得以走出森林和草原,迈向欢愉、舒适、安定的现代社会。 我希望本书所发起的有关道德、政治和宗教的对话能够更加普遍、世俗化,也更加有趣,即使是在多元化的群体里也能如此。我希望它能够有助于我们好好相处。

天赋正义

我原打算将本书命名为《道德之心》,以传达这样的理念:人心天然地想要践行道德,这和人类拥有语言、性、音乐以及其他天然的禀赋一样,新近出版的畅销书里对此类禀赋都有描述。不过,我最终还是选择了《正义之心》作为标题,想要传达的理念则是:人不仅天生好德,并且也好说教、批评和审判。

“正义”这个词源自古挪威语词“rettviss”和古英语词“rihtwis”,两者都表示“公正的、正直的、善的”,以上意义被带入了现代英语词汇“righteous”(正义的)和“righteousness”(正义)。不过如今它们带有强烈的宗教意味,因为希伯来语的“tzedek”通常作此译法。“tzedek”是《希伯来圣经》( Hebrew Bible )中的常用词,经常用来描绘那些乐遵上帝意愿的人,同时也指上帝,以及上帝对人类的判断(此类判断多属苛刻却一直被视为是公正的)。

人们从“righteous”的某种现代意义里捕捉到了正义和审判主义的关联,比如词典中的这条解释:“源自对公平、公正和道德的强烈意识。” 这种关联也表现在“自以为是”这一词语中,意思是“对自身的正义性深信不疑,尤其在与他人的行为和信仰相比较时;彻底地说教且不宽容”。我想说明的是,人类对正义的执着(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自以为是)很正常。它不是阻碍人类心灵变得客观和理性的缺陷或者错误,而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产生的一大特点。

正义之心使得人类在没有血缘纽带的情况下,也有可能组成庞大的、相互协作的群体、部落乃至民族。人类是唯一具备此种能力的物种。但同时,正义之心又令我们的合作时刻受到道德观冲突的“诅咒”。对于整个社会的健康和进化来说,群体之间某种程度上的冲突甚至有可能是必要的。我年轻时祈愿世界和平,但现在向往的则是一个将意识形态冲突维持在平衡状态的世界。问责机制防止人们中饱私囊后逃避责任;鲜有人再相信结果的正义可以将暴力的手段正当化。尽管这不是很浪漫的愿望,但却有可能真正实现。

内容概要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可以视为三本独立的书,不过每一部分都建立在前一部分论述的基础上。每一部分都呈现了道德心理学的一种主要原则。

第一部分,第一原则:直觉在先,策略性推理在后。 道德直觉几乎于瞬间之内自动弹出,而道德推理开始运作则要晚很多,并且最初的直觉还试图操控后面的论证。如果认为道德推理的作用是发现真理,那么当看到人们在反对你时所表现出的愚蠢、偏颇和不合逻辑后,你将会非常沮丧。但如果将道德推理理解为人类进化出来的一种本领,其目的是强化社会功能——为自身的行为辩护、捍卫我们的集体,那么这一切就有意义了。盯住直觉,不要只从表层理解人们的道德争论,它们几乎都是事后所建的空中楼阁,是为了服务一个或多个战略目标。

第一部分的4章的核心隐喻是,人的意识是分裂的,如同象与骑象人,而骑象人的工作就是服务大象。骑象人是有意识的论证,即我们完全自知的语言和图像流。而大象就是其余99%的精神过程,它发生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却实际操控着我们的大部分行为。我曾在上一本书《象与骑象人》里阐释过这个隐喻,描绘了骑象人与大象是怎样合作的。当我们跌跌撞撞地试图找寻人生的意义和关联时,两者的合作显然不尽如人意。本书中我将用这个比喻来解答一些疑问,比如“为什么所有人(别人)看起来都挺虚伪的”、“为什么政治派别人士那么愿意相信拙劣的谎言和阴谋论”。我还会用这个比喻来教你如何更有力地说服那些看起来对理性反应迟钝的人。

第二部分,第二原则:道德的内涵不仅止于伤害和公平。本部分4章的核心隐喻是,正义之心就像能感受6种味道的舌头。西方世俗道德就像仅能激发一两种味觉的菜系,要么关注伤害或者受苦,要么在意公平以及不公——但是人们还有很多强烈的道德直觉,比如那些与自由、忠诚、权威和圣洁相关的道德直觉。我会解释上面说到的6种味觉从何而来,它们是怎样成为世界上那么多道德风味的基础,以及为何右翼政客在“烹煮”选民喜欢的竞选“菜肴”时拥有内在优势。

第三部分,第三原则:道德凝聚人心,但具有盲目性。本部分4章的核心隐喻是,人类在90%的意义上是黑猩猩,10%是蜜蜂。人性源起于两种同时进行的自然选择和竞争。在每一个群体中,个体之间都存在竞争,我们是擅长个体竞争的灵长类动物的子孙。这造成了人类天性中丑陋的一面,书本中对这一天性的描绘常常围绕着进化而展开。我们实在是自私的伪君子,娴熟于伪善地作秀,甚至达到了自我欺骗的程度。

然而,人的天性也是为群体之间的竞争而设的。达尔文很久之前就说过,最团结合作的集体总能打败自私的个人主义者。达尔文的群体选择观在20世纪60年代不再流行,但新近的发现将他的观点重新带回人们的视野,这一变化意义重大。我们不总是自私的伪君子,在特殊情境下,我们也有抛弃小我的能力,成为螺丝钉或蜂巢中的蜜蜂,为集体而工作。这将是人的一生中最可贵的经历,尽管类蜂性也会让我们变得盲目。人类的类蜂天性为利他主义、英雄主义、战争和种族屠杀提供了温床。

人类的正义之心表面看来是蜜蜂,内里其实还是猴子。一旦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会对道德、政治和宗教产生一种全新的视角。我将向你展示,“高级天性”使我们非常利他,但这种利他主义只适用于自己人。我将向你展示,宗教(可能)是为凝聚不同群体而进化出来的,它帮助各个群体创造具有共同道德要求的社会。近几年来,一些科学家(“新无神论者”)提出宗教是病毒或者寄生物,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会用这种视角去解释为什么有些人是保守派,有些人是自由主义者(或者渐进主义者),而有些人则成了自由意志主义者。人们结成政治集团,分享道德叙事。一旦接受了某一特定叙事,他们就会对不断变化着的道德世界视而不见。

在此需要说明:在美国,“自由主义”一词倾向于指代进步主义或左翼政治,我也是在此意义上使用这个词的。但在欧洲和其他国家,“自由主义”一词更忠实于其本意——将自由视为最高价值,包括经济活动中也是如此。欧洲人使用“自由主义”一词通常对应的是美国的“自由意志主义”一词,这个词没有左或右的色彩。 当我提到“自由主义”时,美国以外的读者可将其替换为“进步主义”或者“左翼”。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将引用到神经系统学、遗传学、社会心理学和进化建模的最新研究成果,但本书真正想要传达的则是一个古老的理念,即认识到我们都是自以为是的伪善之人:

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马太福音》7:3-5)

神谕(你也许倾向于“至理名言”这一说法)要求我们大家从眼中取出梁木,然后跳脱出无尽头的、渺小的、纷乱的道德要求。正如8世纪中国的禅宗大师僧璨 所写: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是为心病。

我并不是说大家应该像僧璨大师那样活着。实际上,我认为一个没有道德准则、流言和评判的世界将会混乱不堪。但是,如果我们想要理解自身,理解我们的分歧、局限以及潜能,我们就需要退回去,抛下道德准则,运用一些道德心理学来分析这场游戏。

让我们检视“违”或“顺”这一斗争中的心理学。在所有正义的群体中,在每一个正义的心灵中,这种斗争都会上演。 1cJYkaPormwlysKGUwU2X1bdmWfDNA9Ep618hWxPOA4RD1vZszSDdEAt/0hUJKm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