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1 颜色

神奇的警察蓝效应

在新千年之交,苏格兰格拉斯哥市政府偶然间发现了一项能够显著预防犯罪的措施。政府官员雇用格拉斯哥的一家建筑承包商,在城市中各个明显位置安装了蓝色电灯,以美化城市环境。从理论上说,蓝灯比常用的刺眼的黄色和白色照明灯的灯光更悦目,更能让人心情平静,而且蓝灯投射的光芒确实更柔和舒缓。几个月过去了,格拉斯哥的犯罪统计人员发现了一个明显的趋势:沐浴在新型蓝色灯光下的地区,犯罪活动急剧减少。正如西米德兰兹郡的警察部队用绘有人类眼睛的广告牌来遏制犯罪 [1] 一样,格拉斯哥的蓝色灯光模仿了警车顶上的警灯,似乎暗示这里始终有警察在巡视。蓝色灯光并不是被有意设计来遏止犯罪的,但却帮助人们达到了这个目的。

有关蓝色灯光神奇的震慑力量的消息很快流传开来。日本奈良县的警察部队在几个犯罪高发地区安装了152盏蓝灯。犯罪率下降的幅度非常惊人,落到了9%,蓝灯还带来另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一度困扰日本的火车站和十字路口的自杀行为彻底消失了。在2006年到2008年之间,日本东海旅客铁路公司和西日本铁路公司沿线竟然未曾报告一例自杀事件。就连乱扔垃圾的行为,在有蓝色灯光照明的地区似乎也有所减少,人们惊喜地发现,蓝色灯光是治愈好几种最顽固的社会弊病的良药。依此逻辑,一些企业的智囊团甚至建议,将威慑犯罪团伙的标准照明设备配置为皮肤科医生用来检查青少年皮肤痤疮的粉红色灯光。要离间青少年犯罪团伙成员,还有比强调其面部缺陷更好的办法吗?

在一片欢腾中,研究人员开始怀疑蓝色灯光与上述报告之间的联系。有人认为,蓝灯比黄灯或白灯更亮,能吸引更多的关注,因此,人们只是到灯光更昏暗的地方去犯罪、自杀和扔垃圾了。蓝灯之所以能够遏制不良行为,仅仅是因为“蓝色”本身,还是因为蓝色更能吸引人们的关注呢?对此,研究人员仍然有所怀疑。但若干严谨的研究表明,蓝色确实对人类的身体有着明显的影响。

在一项研究中,两位研究人员参观了加拿大蒙特利尔的一家锯木厂。锯木厂工人先将木材划分等级,然后将评级后的木材切割成建筑项目所使用的板材。如果工人出错,就会给锯木厂造成很大的损失。许多锯木厂是通宵开工的,有时候,工人被迫昼夜倒班。这种时间安排对工人的昼夜作息节奏影响很大,就像人们从一个时区飞往另一个时区便会产生时差反应一样。经验丰富的国际旅客都知道,时差反应一出现,人便很难抵挡睡觉的冲动。对倒班的工人来说,同样的疲惫状态也造成了很多事故。

研究人员接触了一队倒班工人,并提议使用一种新颖的低成本补救方式:用蓝绿色灯光照明。蓝绿光波是最短的可见光波,能引发一系列调节昼夜作息节奏的生物机能。自然光里富含此类蓝绿色短波,出于这个原因,阳光就是治愈时差的天然妙方。为了测试自己的理论,研究人员购买了若干特殊的灯具,让夜班工人工作时沐浴在蓝绿色的光芒下。次日早晨下班后,工人们戴上特殊的琥珀色眼镜,隔绝所有的蓝绿色光,让他们的身体误以为自己白天工作,晚上下班。这个方法的效果非常明显。到了实验的第4天,大多数工人都感觉自己更加敏锐,失误率从5 % 降到了1 %

-----------------------------------------

蓝绿光波是可见光中波长最短的光线,能够引发各种调节昼夜节律的生物功能,是调节时差的绝佳解药。

轮流倒白班和夜班的人并不多,但据说类似的问题影响着全世界几百万人:季节性情感障碍(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SAD),也称冬季抑郁。患有季节性情感障碍的人往往一到冬天就会长期陷入沮丧、无精打采的情绪之中,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此病只影响了1%的佛罗里达州人,却影响了10%的新罕布什尔州人。在众多解决方法中,蓝绿光疗法独具一格,因为它干扰最小——患者只需要买一盏特殊的灯具和灯泡就行了,花的钱只比标准台灯多一点。许多研究人员都证明了这一疗法的有效性:它与真正的日光具有相同的效果,可以减少抑郁症状,为身体注入新的能量。这项研究非常复杂、严谨,但色彩疗法最初兴起的时候可没有这么讲究。

色彩“科学”的“不科学”发展史

极少有人会对量子物理学、脑外科、有机化学存在强烈的直觉,因为这些领域技术性太强,容不下幼稚的理论和误导性的见解。如果没受过相关的教育,便无法在这些领域发表意见,因为物理学家、外科医生和化学家关注的是类似夸克、弦、神经元和分子这样的抽象概念。相比之下,色彩学主题生动鲜明、无人不知,就算是新手,也能对颜色影响人类心理有一套基本的说法。20世纪40年代初,色彩科学的奠基人库尔特 · 戈尔茨坦(Kurt Goldstein)曾在演讲中说过:“颜色影响有机生命,这不需要特殊的证明。看看周围万物丰富的色彩,人立刻就能意识到这个事实。”

Bulletin of the Massachusetts Association for Occupational Therapy )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把伍斯特州立医院的一位护士及其助手对患者的观察当成科学规律刊发了出来。他们称,洋红色能对烦躁的患者起到短期的镇静作用,蓝色有类似但更持久的效果,黄色和红色则会刺激抑郁、沮丧的患者。这种观察很有趣,但严格的实验结果并不支持这些结论。

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晨曦色调”

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两名军队外科医生推出了一系列名为《晨曦色调》( Auroratone )的电影,这是针对抑郁症及炮弹休克症患者的一种新色彩治疗法。这种影片结合了千变万化的迷幻色彩和舒缓的音轨,其中一些还包括了由平 · 克劳斯贝(Bing Crosby)专门谱写的歌曲。影片让患者如痴如醉,这可能是因为其色彩丰富,但更可能是因为电视刚刚走进人们的生活。

根据一份报告,伴着颜色纷飞的画面,克劳斯贝唱着《走我的路》,观众完全沉浸其中。患者A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几年曾在北非和南欧待过。1944年12月,他受了伤,并在最初尝试“晨曦色调”疗法的医院里痊愈。在他看影片之前,医生形容他“非常困惑、激动、不安、不修边幅” 。他爱哭,说话像个孩子,常产生“鲜明的幻觉和宏伟的幻象”。1945年10月,在负伤近一年后,两名看护将穿着拘束衣的患者带到医院播放“晨曦色调”影片的屏幕前。一路上,他试图攻击另一名患者,看护不得不用尽全力制服他,但等电影一开始,患者A就变成了另一个人。他说话连贯而有礼貌,静悄悄地看完了电影,首次表达了想回家的念头。电影结束时,距离他先前暴力发作不过1个小时,他安静、自觉地回到房间。此后,患者B、C、D、E、F等也加入了,他们在看完《晨曦色调》影片后都镇定了下来,在治疗结束后进行总结时,他们每个人都说,自己因为电影“漂亮的颜色”而得到了抚慰。

影片中的一些东西的确发生了作用,但没人费心去核实起作用的到底是斑斓的颜色还是屏幕上颜色旋转的方式,黑白影片是否同样有效,或者,其实音乐才是主要因素。最终,“晨曦色调”走上了和其他许多风行疗法一样的道路:失宠。

碰运气的色彩治疗时代

颜色在人类决策中能发挥重大作用,第一个原因是,颜色会影响我们的身体机能。

同一时期,医生菲利克斯·达齐(Felix Deutsch)描述了一连串引人注目的案例研究,把浑水搅得更浑。在一个案例中,一名来找他的女病人受心动过速(心悸)和气短的折磨。她的静息心率每分钟高达112次,比每分钟72次的理想速度高40次。达齐将病人安排在一个红色房间里,进行了4轮简短的疗程。首轮疗程后,患者的脉搏从每分钟112次降到了80次。到4轮疗程完毕时,她的脉搏降到了74次,而且在治疗结束很久以后都保持了这个水平。她解释说,红色的房间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缓解了多日来折磨她的窒息感。达齐很高兴,但另一位血压极高的病人又为他的故事平添了几分复杂度。这名患者待在一间绿色房间里,但效果同样神奇。7轮疗程完成后,她的血压从250/130降到了180/110。虽然后者仍然不健康,但已经脱离了危险(正常指标是120/80)。红色的温暖安慰了一位病人,绿色的凉意却安慰了另一位患者,由于未能进行细致的检验,达齐无法解释为什么两种明显对立的颜色却带来了相同的治疗效果。有一种可能性:患者不是对治疗本身,而是对一位和善而虔诚的专家的关注产生了积极的响应。若干年前,其他心理学家曾将这种现象称为“霍桑效应”( Hawthorne effect)。工人们在名为“霍桑工厂”(Hawthorne works)的地方工作,不管研究人员是调亮还是调暗车间的照明,工人们干活都更卖力、更勤奋了。

很明显,车间的照明无关紧要;关键在于,从前一直为管理层忽视的工人,突然成了注意的焦点,于是他们便给予了热情的回应。归根结底,达齐的发现并未确认红色或绿色房间能减缓心率、降低高血压,只能说明,如果患者希望病情好转,有时会对任何形式的治疗产生反应。

颜色在人类决策中能发挥重大作用的第二个原因是,我们把颜色跟地球上各种令人愉快和不愉快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较之《晨曦色调》影片和单纯靠碰运气的色彩治疗时代,当今的色彩科学研究更为丰富、严谨。按如今的色彩心理学家所说,颜色能在人类作决定的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原因有二。第一,颜色会从身体上影响我们,比如,锯木厂工人的生理时钟在蓝绿色灯光下比在黄白色灯光下能更好地得到调整。第二个原因是,我们把颜色与充斥着地球的每一种可想象的令人愉快和不愉快的事物相联系,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日本和苏格兰地方政府推出了模仿警灯的蓝色街灯后,犯罪率下降了。

颜色如何影响我们的身体机能

1921年,瑞士心理学家赫尔曼 · 罗夏(Hermann Rorschach)推出了一种在此后流行了50多年的心理测试。患者在进行罗夏测试时,需要描述自己在10幅墨迹图片中看到了什么,这些墨迹看起来像飞蛾,又像人类或者其他动物。如果患者用了很长时间才察觉到某幅墨迹图像里是两个人在互动,据说便存在社会焦虑;如果患者从另一幅墨迹里看到了一个凶恶的男性,据说便与男性或权威人士相处困难。自从心理学家们引入了更高级的替代品,这种不可靠的测试就没那么流行了,但在此之前,它为一连串迷人的色彩实验铺平了道路。

在20世纪50年代,两位心理学家注意到,一小群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对罗夏测试里的两种墨迹产生独特的反应。在展示了这两幅图片后,研究人员还在等待回应,患者却陷入了所谓的色彩震撼,被吓得魂不附体,并出现了恍惚的状态。和其他图片不一样,这两幅图像由小的红色斑点及大片黑色印迹组成。有着色彩元素的图片并不只有这两幅,但这两幅图像里刺眼的红色激起了患者不同寻常的反应。心理学家感到很好奇,就设计了一个实验。

在实验中的房间分别有白色和红色光源,两种光源用两套独立的开关控制。他们招募了近百人参加实验,其中一半是附近大学的学生(也即“正常”组),另一半是附近州立医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每一组都沐浴在白色和红色光源下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实验人员测量了人们在两种光下的表现差异。测试之一是30秒钟的震颤测试,实验人员要参与者尽量保持完全静止,测试他们的手是否在颤抖。在红色灯光下,两组人的颤动都更大一些,但这种效应对一小群精神分裂症患者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们中有些人颤抖得完全失去了控制,抱怨自己心跳加速,感觉被灯光“震撼”了。另一些人则抱怨自己肚子不舒服,还有人喃喃自语:“我的一部分大脑、心和肾本来是跟神在一起的,但在这种灯光下就不行了。”这场体验显然把许多人都吓坏了,房间最初沐浴在红色灯光下,有人痉挛,还有人小便失禁。

第二轮研究在只接触红色灯光的“正常”男性中产生了类似的结果,这表明造成古怪反应的原因并不是非白色灯光带来的陌生感。这一次,跟蓝白灯光比起来,灯光呈红色的时候,参与者们更焦虑,敌意更强。他们的视觉皮层(大脑对颜色起反应的部分)在红色灯光下更为活跃。他们的心率和血压也不断升高,这表明红光具有强大的生理效果。

-----------------------------------------

红色环境不仅会提升我们体内的血流速度和神经系统反应,似乎还会改变我们看待外部世界的方式。一位研究员讲述了一个患有小脑疾病的妇女如何挣扎着直立行走的情形。根据早期观察,如果没有墙壁或是其他人的帮助,她走路会步态不稳、摇摇晃晃,有时还会眩晕甚至跌倒。有些时候,她的眩晕会让整个人都变得衰弱,在眩晕没那么严重时,她行走才不会那么艰难。在医生的帮助下,她逐渐意识到,如果穿着红衣服,她会晕得特别厉害。要是她穿蓝色或绿色的衣服,则会较为平静,症状也会随之消退。

同一位研究人员还描述了其他类似的案例,他由此相信,红色是一种真正的生理威胁。就算是对未患病理失调症的人,红色也有同样的生理影响。人们在红光下写字似乎比在绿光下更不稳定,用红墨水写字的时也不如用黑色、蓝色或绿色墨水连贯。如果有人让他们评估棍棒和其他物体的长度及重量,人们在绿光下得出的结论比在红光下要准确许多。他们在红光下似乎染上了“视物显大症”和 “视物显小症”——也就是认为物体比实际上大或小的错觉。

这些效应不光有趣、迷人,还影响着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体验。除了在科学实验室里之外,红色作为网页的背景色同样影响着人们。在一系列实验中,人们认为等待红色或黄色网页加载,比等待蓝色页面加载更心烦。这种烦乱的心绪让他们失去耐心,所以会认为黄色和红色页面加载的时间比蓝色页面要长,尽管两者的实际加载速度相同。后来,他们还说,自己不太可能将红、黄色页面的网站推荐给朋友。

透过心率提高、时空感知扭曲的迷雾,研究人员试着努力解释为什么红色会“煽动”生理“叛乱”。颜色科学无非是用数字做文章,比较人对不同颜色的房间、灯光、计算机监视器如何反应,但有时候,最惊人的见解却来自简单的口头回应。几十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询问被试,为什么对红色的反应如此强烈。数十名被试都说,红色让人心烦,因为它让人想到鲜血,由此又会想到了受伤、疾病甚至死亡。颜色对我们的影响之所以强大,不仅是因为我们对它们有生理上的反应,更因为它们让我们想到了体现颜色的物体——红色的血、蓝色的天空、黄色的太阳、绿色的草。

颜色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近一个世纪前,一位日本心理学家对儿童的色彩偏好产生了好奇心。人是在多大年纪养成强烈的色彩偏好的呢?他们能够解释自己为什么喜欢某些颜色多过另一些吗?这些解释准确吗?儿童是很难检测的受试者,所以,一开始,研究人员给他们一些彩色蜡笔。尽管研究人员继续关注着孩子们的色彩偏好(大多数孩子喜欢的是三原色:红、黄、蓝),但他注意到,在实验开场的互动中,孩子们画的图画里有些很有趣的事实。孩子们并不是想到什么画什么,而是用不同的颜色绘制不同的物体。他们几乎总是用黑色蜡笔画建筑物、汽车和其他无生命的物体,很少用黑色蜡笔来画人、动物或自然场景。而彩色蜡笔则被用来画人和动物,显然,孩子们是把鲜艳的色彩和生命挂钩的。

世界各地的人们对同一种颜色有着很不一样的联想,这表明这些联系既是内置的生物偏好,同样也是环境的产物。世界上大多数人喜欢蓝色(也即所谓的“蓝色现象”),但这也是因为人们普遍地会把蓝色与晴朗的天空、平静的海洋联系起来。少数几个将蓝色与悲伤联系起来的地区(例如中国香港)对这种颜色的偏爱度也较低。在美国,人们喜欢黑色,大概是因为他们将其与力量、阳刚之气联系在一起,但黑色在哥伦比亚不怎么受欢迎,因为它暗示着悲伤和拘谨。色彩联想在食物领域尤为强大,红色意味着樱桃、苹果、牛羊肉的美味多汁,紫色意味着哪里出了问题(除非你喜欢吃阿萨伊浆果,这是少数几种呈紫色的天然食物之一)。

不管色彩是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还是会促使我们联想到相关的概念,它们都塑造着我们在多种背景环境下的想法、感受和行为。正如本章其余部分所示,有时候,同一种颜色在不同的背景环境下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效应。红色交通信号灯、停车标志、闪光灯提醒驾驶员要提高警惕,同一种红色也会激发人们想到浪漫的激情和喜爱之情。事实上,在生物上和情绪上对人类有着最多意味的背景环境,莫过于爱情与性了。一些心理学家着手研究了哪种颜色能带来最大(或最小)的成功交配的可能性。

爱情的色彩

新兴的在线约会市场如今仅在美国就吸引了10亿美元的用户费。随着市场走向成熟,网上交友者了解到了非常重要的几点:在拟定强大简历的同时,要避开使粗心用户出师不利的诸多陷阱。2009年年底,约会网站OkCupid发布了一份报告,介绍了在线约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例如,如果约会人使用网络语言,发送诸如“ur”(“you are”的缩写)、“r”(are)和“u”(you)的信息,吸引到的回复不到平均回复率的10%(平均回复率约为32%)。“怎么样”比较成功(53%),但“嗨”比直接提问要乏力,表现差劲不少(回复率仅为24%)。

搭便车的红衣女郎

OkCupid的报告并未提及色彩问题,但一些热心的社会心理学家接手了这份工作。哪种色彩能将求爱成功的概率最大化,很难直接看出。蓝色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颜色,灰色和黑色与主导地位及权力相关,绿色应该能让人感到舒缓,红色则跟流行文化里的爱情相关。

有一项实验是这样的:5个年轻姑娘在法国著名的布列塔尼半岛附近搭便车,另有几名藏起来的观察员在一旁监控,确保安全。姑娘们一整天都在换衬衫,从一大堆黑色、白色、红色、黄色、蓝色和绿色衬衫之间随机挑选。女司机没有特别的同情感,不管搭车姑娘们穿什么颜色的衬衫,只有5 % ~9 % 的女司机会停车。另一方面,男司机更体贴,也对颜色更敏感:姑娘们穿黑色、白色、黄色、蓝色或绿色衬衫时,只有12 % ~14 % 的人会停车,可如果姑娘们穿红色衬衫,却能拦下21%的车。由于只有男性受红色左右,研究人员们认为,红色只是增强了浪漫魅力,而不是普遍地增强了无关性别的、柏拉图式的吸引力。

-----------------------------------------

两年后的一场类似的实验证明了上述结果并非偶然。64名在某个交友网上发布了广告的法国妇女答应参与一项为期1年的研究,以对这个问题进行检验。每名妇女创建的广告上都贴着她上半身穿着纯色T恤的彩色照片。在这9个月中,广告没有任何变化——除了妇女T恤的颜色。每隔两星期,实验人员就调整每名妇女上衣的颜色,从前述搭便车实验中所穿衬衫的6种颜色中随机挑选。之后,妇女们会记录自己收到的数千名感兴趣的男性发来的电子邮件,研究人员则耐心观察和等待。和搭便车研究一样,妇女们穿红色T恤时更受欢迎。在这9个月里,她们穿着黑色、白色、黄色、蓝色、绿色T恤时的电子邮件到达率为14%~16%,穿红色T恤时电子邮件的到达率为21%。

为了解释红色为什么能增强性魅力,研究人员回到了低等动物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大量展示红色的动物往往能获得性方面的成功。这种关系背后的原因,对雌性和雄性来说有所不同。雌性动物会在生殖器、胸部和面部展示鲜明的红色区域,表明自己在生理上进入了适合交配的时期。随着雌性临近排卵期,它们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会升高,促进血液流动,反过来让皮肤变红。和低等动物一样,女性临近排卵期,以及性兴奋或性唤起的时候,也会出现皮肤发红的体验。故此,电影《红衫泪痕》、《电话谋杀案》和《欲望号街车》中的蛇蝎美人都穿着红裙子,小说家纳撒尼尔 · 霍桑笔下的海丝特 · 白兰也被迫戴着红色(而不是绿色、蓝色或者黑色)的“A”字来向人昭示自己淫乱的过去。与此同时,红色的心代表浪漫的情人节,红灯区的工作者们抹着红色的唇膏和胭脂来推动业务。一般而言,红色象征性和魅力,既是出于生物学上的原因,也是因为我们已经在文学和流行文化中将红色与性联系了起来。

如果你想吸引异性,红裙子和红衬衫能为你加分不少。

在低等的雄性动物中,红色是健康、活力、地位和生殖力的标志。例如,雄性山魈的脸上和生殖器上都有红色部分,而且,雄性头领的这些区域尤其 鲜艳。同一种深红色能将片脚类动物、刺鱼、雀鸟、狮尾狒狒以及大量其他物种里的头领和其他性地位较低的雄性区分开来。人类也存在类似的倾向,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里,占主导地位的男性会用醒目的红色抹脸,穿鲜艳的红外衣。古罗马最强大的男人叫“coccinati”,字面意思是“穿红衣的人”;他们穿着鲜红色的衣服,将自己和平民区分开来。即使在今天,贵宾和显要人物也会走上红地毯,而群众则在灰色混凝土的外场喝彩。

红色的性吸引力

既然进化轶事表明红色对男女两性都应具有吸引力,两名社会心理学家决定检验一下红色区域是否能增强男女的性魅力。

他们让一群异性恋男女给照片中的人物所表现的异性吸引力打分。在一轮实验中,研究人员把照片中的男女穿的衬衫、毛衣换成了红色或其他颜色。如果照片中的人穿着红衣服,这张照片会获得更高的吸引力得分。不管打分的学生是来自美国、英国、德国还是中国,结果都是这样,这表明上述效应并不仅仅是因为某些文化里存在有利于红色的偏差,因此对人产生了影响。此外,穿红衣的男女并非在所有尺度上都获得了更高的得分。比如,他们似乎并没有变得更讨人喜欢、更友善或者更开朗。相反,他们似乎只是变得更具性魅力,更能吸引性关注。

在另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给男性看了一张穿红衬衫(或蓝衬衫)的女性的照片,之后把男性们带进一个房间,几分钟后让两人见面。与此同时,实验人员要男性安排两张椅子,好方便两人进行谈话。为了表现亲密,如果女性穿着红衣服,男人会让两把椅子靠得更近(相隔1.5米左右),如果女性穿着蓝衣服,椅子会离得略远(相距约1.8米)。不过,倘若要异性恋男性评价其他男性的魅力,或者要异性恋女性评价其他女性的魅力,这种差异就消失了。简而言之,红色衬衫似乎只能让人对潜在的配偶表现得更具魅力。

-----------------------------------------

这里的信息再简单不过了:如果你想吸引异性,红裙子、红衬衫能让你获得不少优势。

工作场所和学校的色彩效应

人在不寻找浪漫伴侣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而职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智力水平。在描述学术造诣时,大部分的经典故事会说这是优良基因、抚养环境、大量辛勤工作的产物,可很少有人把环境色彩也列入相关因素。但这里,色彩其实扮演着惊人的重要角色。首先,人们更容易记住彩色而非黑白照片里展现的地方,而记忆力又是智力表现的重要因素之一。按研究这一现象的心理学家所说,较之黑白影像展现的场景,我们能够将彩色的同一场景深深地埋藏到记忆里,并在日后更有效地检索。从某种意义上说,回忆就像是漂浮在我们意识海洋里的鱼,如果我们朝海里投下大量鱼钩,钓到旧日回忆的可能性就更大。色彩是一枚挂着美味诱饵的特大鱼钩,相比之下,黑白回忆要模糊许多。

红墨水的神奇力量

彩色回忆比黑白回忆更便于检索,但不是所有的色彩对智力表现都有着同样的效果。学生们对考试和作业上的红色墨水感到害怕,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一些州甚至禁止教师使用红墨水批改作业。喜欢黑色或蓝色墨水的专家认为,红墨水已经和失败、批评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看到一张纸上满是红色,很可能会感到泄气。部分反对者则认为,这一项政策管得太宽,完全没有必要。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一位保守政治家就形容这一政策“古怪、糊涂、神经、左派”。这项政策可能的确有点糊涂和左派,但它同时也获得了大量学术研究的强烈支持 。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让一群大学本科生修改一篇作文,并告知被试这是一位正在学习英语的学生所写的。事实上,它是研究人员编出来的,文中故意插入了一些错误。研究人员要大学生们把所有拼写、语法、词汇和标点符号上的错误找出来。一些学生随机选择了蓝笔来修改作文,另一些学生则随机选择了红笔。尽管学生们读到的文章是完全相同的,但使用红笔的学生平均找到了24项错误,使用蓝笔的学生平均只找到了19项错误。在后续研究中,学生们被要求阅读一篇提倡实地考察的文章,研究人员仍然随机要求他们使用红色或蓝色笔来给作文打分。平均而言,使用红笔的学生给文章打了76分(百分制),使用蓝笔的学生则平均打了80分。“不可用红笔打分”的政策或许有些古怪,但要是学生们的分数在红墨水的审查下偏低太多,他们要求改用蓝墨水评分也无可厚非。

-----------------------------------------

遗憾的是,红墨水也是一柄双刃剑,它能从一开始就让学生们的表现更糟糕。研究人员进行过一轮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系列研究,较之接触黑、绿、灰、白色的学生,接触到红色的学生所得的考试分数更低。在一些研究中,学生们在完成15道拼字谜题前,要先用红色、绿色或黑色的笔写出自己的实验编号。字谜要求学生将字母串(如NIDRK)重新组合,变成英语单词(本例中可改为DRINK)。用红色笔写出自己实验编号的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平均比用黑色或绿色笔的学生低22%。在另一些研究中,试卷的第一页是红色、灰色、白色或绿色。同样,如果学生拿到首页为红色的试卷,他们在好几场考试中的得分都比拿到灰色、白色或绿色首页的学生要低。在一场测试中,他们解出的数字推理题(例如,请写出接下来的数字:18,16,19,15,20,14,21,____;答案是13)比其他学生少18%;在另一场测试中,他们回答的类比题(例如,“昂贵”对“稀有”,正如“廉价”对____;答案是“常见”)少37%。

我们应该花些时间来比较这些微妙的色彩操纵所带来的影响的强度。学生们整天学习,家长花大价钱找人给孩子进行专业辅导,哪怕是家境优越的勤奋孩子,当发现自己的拼命努力和付出的血汗钱让自己的考试成绩在学区里提高了37%时,恐怕也会欣喜若狂。与此同时,这些研究却表明,用蓝色或绿色笔换下你的红笔,或者用不同的颜色替换试卷的红色封面,就能带来类似的效果。

红色的意义

虽然研究人员发现了上述结果,但这个故事还有一个重要的转折。对一些与智力相关的任务,红色引导回避心态的倾向,却恰好有利于相应的思考方式。回避往往与警惕相关,所以,如果我们进入更加警惕的思维方式,会更容易解决需要注重细节的问题。举个例子,在一项研究中,学生们在校对文字错误、记忆单词表的时候,如果这些任务印刷在红色背景上,学生们会比任务印刷在蓝色背景上时更机警。在这里,警觉和回避心态促进了成功。(另一些实验挑选的是需要创造力的任务,研究人员得到的结果和前面几例相同,因为回避状态往往会扼杀创造性思维。)故此,结论是:在任务不需要警觉、不需要关注细节的时候,红色会导致学业表现不佳。但如果任务恰好需要警觉、需要关注细节,红色又能提高成绩。

离开学校和学习成绩的世界,色彩在体育舞台上也有明显的影响。精英运动员之间的差距极其细微——一小磅额外的肌肉或一堂额外的训练课往往足以决定胜负。但从精英运动员投入训练的所有努力来看,体育专家们一直忽视了色彩在体育舞台上所发挥的作用。根据一项研究结果,有时候,夺得奥运金牌和两手空空之间的区别,竟然可以归结为运动员是穿了红色还是蓝色衣服。

色彩对竞技体育的影响

参加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6名运动员——摔跤手伊斯特万 · 马约罗斯(Istvan Majoros)、阿图尔 · 塔伊马佐夫(Artur Taymazov)、郑智铉,拳击手亚历山大 · 波维特金(Alexander Povetkin)、奥德兰尼尔 · 索利斯(Odlanier Solis)和跆拳道选手文大成,有两个重要的共同点:这6个人都曾在各自的赛事里保持不败并夺得金牌,在他们进行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和决赛之前,奥运官员都曾随机分配他们穿红色赛服,而对手则穿蓝色赛服。在竞技体育的世界,运动员们会因为迷信而不洗幸运内衣,我们很难无视这样的巧合。两名人类学家指出,胜利与红色之间的关系远不止随机侥幸那么简单。

研究人员开始收集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古典式摔跤、自由式摔跤、跆拳道和拳击比赛的结果。在总计457场比赛中,他们记录下每一场比赛里穿红衣的选手对阵穿蓝衣的选手时的胜负情况,结果十分惊人。在这4项运动里,红衣选手赢得的比赛比蓝衣选手更多,总体而言,红衣选手的胜率是55%。在与对手旗鼓相当的时候(从理论上说,这种时候,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因素都有可能打破平衡),这一效果尤其明显。两名选手势均力敌的时候,红衣选手赢得了62%的比赛。奥组委一方面想方设法地禁止运动员服用能提高比赛成绩的兴奋药物,另一方面却要求运动员穿上能提高比赛成绩的红色赛服——这可真够讽刺的。

在不需要警觉、不需要关注细节时,红色会让你的学业表现不佳,但如果恰好需要警觉、需要关注细节时,红色又能提高你的成绩。

红色为什么会有着像心理类固醇似的作用,表面上是看不出原因的。它的作用显然并非来自物理上的帮助,因为红色赛服跟蓝色赛服在面料及尺码方面没有区别,那么,就只剩唯一的可能性了:看到红色,人们的想法不同,行为也不同。这跟穿红色具有配偶优势的原因类似:红色在生物和进化层面上与统治地位及攻击性挂钩。动物在打架的时候会血管扩张、肢体充血、面色发红,因此,穿红衣的选手会自觉比穿蓝衣的选手更占优势,而穿蓝衣的选手则认为穿红衣的对手攻击性特别强,且占据主动。由于拳击和摔跤等格斗比赛的结果部分是由选手的主动性、攻击性和心理优势所决定的,因此,比赛的结果便微妙地偏向穿红色赛服的选手了。

虽然红衣选手可能觉得自己比蓝衣对手更主动、更成竹在胸,但决定比赛结果的裁判也要对这一效应负一定责任。

一些运动心理学家发现,裁判确实会因为选手的赛服颜色而产生动摇。在一项实验中,研究者请来42名跆拳道专业裁判为一系列跆拳道较量评分,一名选手身着红色护具,另一名选手身着蓝色护具。裁判按照世界跆拳道联合会的正式比赛规则来进行评判,击中对手的脸,选手得2分;击中对手的身体,得1分;若违规击打,则扣1分。规则的目的是保持客观性,所以,在理想情况下,两名裁判对同一击打给出的分数应该是一样的。

一半的裁判按照比赛的原始视频画面评分,也即一名选手用红色护具,另一名选手用蓝色护具的场面。与此同时,研究人员用技术手段调整了视频画面,所以另一半裁判看到的是完全相同的视频,只是两名选手的护具颜色调换了,这样一来,原来穿红色护具的选手,现在换上了蓝色护具;而原本穿蓝色护具的选手,现在换上了红色护具。如果裁判对颜色不敏感,那么,不管选手穿什么颜色的护具,他的得分都应该一样,可研究人员发现的结果并非如此。原始视频中身着红色护具的选手平均得了8分,而蓝色护具的对手则平均得了7分。衣服颜色调换之后,红衣选手(原始视频中的蓝衣选手)赢得了比赛,平均得分变成了8分,对手则变成了7分。因此,裁判给穿着红色赛服的选手判定的分数更有利,哪怕选手表现完全相同(只是换了衣服的颜色)。

-----------------------------------------

在职业团体比赛的世界,有一种颜色似乎比隐含攻击性的红色更强大。20世纪80年代中期,托马斯 · 吉洛维奇(Thomas Gilovich)和马克 · 弗兰克(Mark Frank)两位社会心理学家分析了美国国家冰球联盟21支球队以及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28支球队的处罚记录。他们特别关注了冰球联盟和橄榄球联盟里5支穿黑色球衣的队伍——这些球队的球衣,50%以上的面积为黑色。不光有一群学生感觉这些球衣特别邪恶,而且,穿着这些球衣的队伍受到的处罚也比穿浅色球衣的队伍更多。与此同时,20世纪70年代后期,匹兹堡企鹅队和温哥华加人队把队服(本来并不是黑色)换成黑色以后,几乎立刻就开始受到更多的处罚。匹兹堡队在20世纪70年代穿非黑色球衣的时候相对礼貌,每场比赛会被罚时8分钟,但换了新的黑色队服后,他们迎来了一个大量挨罚的时代,每场比赛被罚时长达12分钟,这个记录只有同样穿黑色队服的费城飞人队可与之匹敌。研究人员认为,这样的结果有两种可能的解释,他们为这两种解释都找到了证据:人们穿黑色衣服时行为更具进攻性;在裁判和观众眼里,就算穿黑色衣服的人和穿灰衣、白衣的人做的举动是一样的,也是前者的进攻性显得更强。

这些结果表明,在职业体育的世界,保证公平性非常困难。就算两名对手并未使用类固醇、兴奋剂以及其他能提高成绩的非法辅助手段,分配到红色赛服的幸运选手也会获得明显的优势。同样,穿着诱导进攻的黑色球衣的队伍似乎不免会闯入禁区。这些结果不光表明,我们周围的世界在无形中塑造着我们的思考、感觉和行为方式,还说明构建一个公正、不偏不倚的世界是多么困难。红色制服能带来不公正的优势,黑色制服能唤起不必要的攻击,蓝色和白色制服则会激发相对温和的行为。

色彩的道德隐喻

不需要花太多心思,人们就能将体育中的颜色与道德观念联系起来:红色意味着主导地位;蓝色意味着温和。在一个痴迷肤色的世界里,关于颜色与道德观念的最具破坏力的认知大概是:黑色意味着残酷,白色意味着纯洁。考虑到这些联系,如果强制运动员穿深浅不同的灰色衣服,体育比赛会变得更公平吗?很遗憾,就算是使用这样乏味的办法,也只解决了问题的一部分,因为“亮”和“暗”也有不同的干扰性内涵。如果让你来选择,用“亮”和“暗”来分别代表美德、道德、高贵,以及邪恶、不道德和卑鄙,你会怎么选呢?如果你像大多数美国人、德国人、丹麦人、印度人,甚至中非洲的恩登布人(Ndembu)一样,你可能会把“亮”跟道德联系起来,把“暗”和不道德联系起来,这些联系是很自然地从周围的世界中得出的。白雪无瑕,而灰尘和泥土会玷污它的纯洁;一滴黑漆会毁了一整桶白漆,可一整桶黑漆,完全不会为一滴白漆改变色调。这些自然的关系,为黑暗与狠毒邪恶、白色与脆弱纯洁之间的比喻关系输送了养分。

为了给这一论断增添些实证分量,这两位社会心理学家指出,人很难将白色与善良、黑色与邪恶之间的关联互换。为了探讨黑色与道德的关系,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常见的实验测试,名为“史楚普任务”(Stroop task)。为了让你感受一下史楚普任务的运作方式,请看以下3个单词。你的任务是说明每个单词分别是用什么颜色写的。

在你读着“红”和“蓝”这两个词的时候,正确地回答出“黑”和“白”并不容易。史楚普任务要我们忽视文字的表面含义,转而关注文本的颜色,把我们的一项优势(毫不费力地阅读)变成了一项弱点。实验人员巧妙地调整了史楚普任务,以另一项实验说明我们常常将白色和美德、道德联系在一起,将黑色与罪恶、不道德联系在一起。

在下面这个典型的实验中,研究者要求参加实验的学生判断下面的文字是用白色还是黑色写的。

学生毫不费力地说明“作弊”是用黑色所写,“勇敢”是用白色所写。经过了多年来将黑色与不道德、白色与道德所做的关联,他们受了引导,感知到“道德”的文字是白色的,“不道德”的文字是黑色的。但指出“美德”是用黑色所写,“罪恶”是用白色所写,他们明显费力许多,因为这样的搭配不符合他们多年来形成的关联。

-----------------------------------------

人们指出“罪恶”这个词是用白色所写、“美德”是用黑色所写的速度慢,这个实验结果重要吗?这些神秘的结果对我们的生活而言意味着什么呢?想象一下,这次你不是看着这4个抽象的词语,而是坐在陪审团席上,看着一个被控犯下重罪的被告。如果你将黑色文字与“欺骗”联系起来的速度比将其与“勇敢”联系起来的速度快,你或许也会更容易将黑人被告与欺骗联系起来。同样,如果你将白色文字与“美德”联系起来的速度比将其与“罪恶”联系起来快,你说不定就很难将罪恶的概念与白人被告联系起来。这些结果可不仅仅是有趣的,它们暗示了警察更容易截停、扣留并最终逮捕黑人男子而非白人男子的一个原因。此外,孩子们并非天生就歧视黑人,他们要到四五岁时,才会首次在白色与美德、黑色与邪恶之间形成关联,在此之前,完全没有证据显示他们对黑色存在偏见。当然,人们形成有害成见的原因有很多,但这些结果说明,黑色与不道德之间的关联,有可能潜移默化地助长了不利于黑人的持续偏见。

黑色与不道德之间的关联,有可能潜移默化地助长了歧视黑人的偏见。

色彩塑造了我们在不同背景环境中的想法和行为,有时候,在不同的环境下,同一种色彩也会带来不同的效果。红色放射出吸引力的信号,鼓励浪漫关系,但同时也在进行脑力劳动时令人警觉和敏锐。蓝色能阻止潜在罪犯的犯罪意图,也能减缓疲惫和季节性抑郁症的症状。这些效应中有一些来自人类生物学:红色能充当“媒人”,因为它是性唤起的标志;蓝灯能通过模拟自然阳光的特性,阻止诱人入睡的褪黑素的产生。其他的效应则利用了联想关系,蓝色能震慑罪犯,似乎是因为它让人想到了警车上的蓝灯;红色能提高人的警惕性,则是因为它让人想起了停车标志的颜色,以及救护车上闪烁的警灯。

色彩虽然具有这么大的力量,它们却仅仅是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物理环境的特点之一罢了。物理环境在其他方面也有千差万别,比如是否存在自然景观,是否存在噪音,居住的城市是否过度拥挤。地理位置的有些特点对我们有益,但另一些特点却构成了令人感到压抑的环境,它们会扰乱我们的思维、影响我们的情绪,还会妨碍我们的行为。


[1] 关于眼睛的力量,详见第4章。

6ggctI1fUQYmWWCQYhIM8Nv4nUPpgXnVk4FRCibbkvtcSV3mHA/A7+gBcBUcVb/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