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作者介绍

主编 董锡玖

1925年生于山东济南。舞蹈史学家,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本书主编之一,撰写“第一编古代舞蹈”。1948年起师从著名舞蹈家戴爱莲习舞。194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获学士学位。1949年7月入华北大学三部舞蹈队、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从事舞蹈演员工作。后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欧阳予倩秘书。在欧阳予倩、沈从文、吴晓邦、杨荫浏、傅惜华、阴法鲁、吴晓铃、常任侠等先生的指导下开始中国古代舞蹈史的研究工作。1974~1979年任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所舞蹈研究组组长、研究室负责人。1980~1987年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1982年创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舞蹈系,任系主任。1983年应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邀请,赴日本考察舞蹈一年,师事郡司正胜、花柳千代研究中日舞蹈交流史,促进中日舞蹈界的交流。曾赴苏联、澳大利亚、韩国考察,几十年中写作发表了大量中国古代舞蹈史研究的专著与论文。著有《中国舞蹈史》,合著有《唐代舞蹈》《中国古代舞蹈家的故事》《丝绸之路》《中华文化通志·乐舞志》等。出版专论:《敦煌壁画和唐代舞蹈》《重温中日乐舞交流史》《中日乐舞交流简史》,编辑《敦煌舞蹈》等。2006年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缤纷舞蹈文化之路—董锡玖舞蹈史论集》,2007年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舞蹈史论研究法初探》(与朱迎合著),2008年由天马出版社出版《新中国舞蹈奠基石》(与隆荫培联合主编)。2011年4月9日往生。曾任中国舞蹈家协会常务理事、第五届主席团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常委,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常务理事、舞蹈委员会会长,敦煌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被列入美国《世界名人录》1988、1989年9、10版。

主编 刘峻骧

1936年生于山东安丘,又名刘俊骧,笔名惜今。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本书主编之一,撰写“戏曲舞蹈”和“东方人体文化”两编及前言等。负责全书统筹及版式设计等工作。196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在母校及北京艺术学院任教,同时发表文学创作与艺术论文。1961年在《光明日报》上发表《论表情》《武术与艺术》《形体美学笔记》等文,开始东方人体文化学的探索。1971年始治舞蹈、杂技艺术史。1980年任《舞蹈艺术》副主编,专攻戏曲舞蹈。者有《中国杂技艺术史》《乐舞志》《中国武术文化与艺术》《东方人体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大观》等专著与合著二十余部。同期发表文学创作《伍豪之剑》《峡谷芳踪》等中长篇小说、影视文学剧本40余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协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武术学会委员、中国俗文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1992年中国俗文学学会及青岛舞协等八单位召开了“刘峻骧学术思想与文学创作研讨会”,同年被授予文化部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3年创立东方人体文化研究中心。1994年出访日本,担任花柳千代创作的舞剧《大敦煌》的武术指导,1995年主持“世界太极修炼大会”的三大修炼及“怎样争取活到一百岁”国际学术讨论会并任文体表演《太极之舟》总编导。曾先后拜孙文宾、郭古民、王培生等孙膑拳、八卦掌、太极拳名家为师。1997年受聘担任国家重大艺术科研课题《中华艺术通史》副总主编兼《原始卷》主编。1987年9月至1997年12月任舞研所副所长兼舞蹈史研究室主任,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东方人体文化研究中心主任。1997年主持“东方人体文化国际研修大会”。2000年受命筹建杂、木、皮研究所,2001年受聘国家体委健身气功中心任评审专家,参与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大舞等功法的编创,并获健身气功编创贡献奖。2001年和2003年先后两次在台湾主讲“亚洲东方人体文化研究会”和“‘921’心灵重建东方人体文化舞韵研习营”。2005年出版《九脉修身》,2008年出版《艺术文化修身》,并为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灿烂的中国文明”网撰写杂技、木偶戏、皮影戏等相关内容。2009年因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木偶、皮影学科获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荣誉证书。近年创编的《国学修身诗话》在超星视频上发布。为文化部信息共享网撰写了《中国杂技艺术》《中国舞术文化》《中国木偶戏》《中国皮影》四个栏目的相关内容。 Ug13qyn4pndGTmcipO3bFhcIoWRfByx8MV0l9iLOm5IcPElp4w6J2w6k8FhYarL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