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台山 世外桃源般的佛教圣地

五台山是驰名中外的佛教圣地,传说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而五台山又以其建寺历史之悠久、规模之宏大,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此外,五台山在日本、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尼泊尔等国亦享有盛名。

>>绝美五台山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属北岳恒山山脉。其中的北台峰是华北地区最高的山峰,有“华北屋脊”之称。五台山气温偏低,虽然处于与北京差不多的纬度,气候特征却酷似中国东北部的大兴安岭,年平均温度只有-4℃。夏季时,这里的平均温度比山外要低10℃左右,历来就是避暑胜地,所以又有“清凉山”之称。

五台山并非只有一座山,它是由一系列“华北屋脊”上的大山、群峰构建而成。五台山因峰顶有平坦宽阔,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东峰为望海峰,在此可观云海日出,云海尽头红日如喷;西台是挂月峰,在此可以赏清风明月;中台是翠谷峰,供奉 着儒者文殊;南台是锦绣峰,能遍观随风起舞的花海;北台就是叶斗峰,为五台山最高峰。五座高峰山势雄伟,构成了五台山的奇色异景。五峰之外称“台外”,五峰之内称“台内”。台内以怀台镇为中心。

五台山的风景不止在自然风光,它的地质地貌更是传奇。因地处华北大陆的腹地,它的地貌古老而奇特,同时也是闻名中外的国家地质公园。因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的不同,五台山完美地展现了25亿年前的古老地层。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五台山拥有了它的奇特风景——冰川地貌、高山草甸景观,还有第四冰川所形成的冰原地貌奇观。

显通寺铜塔

>>佛教圣地

五台山与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因地处黄土高原,远远望去,满目视野中像是一个“金色的世界”。

相传,五台山最初叫紫府山,这里最初是道士们修行之地。东汉永平年间,天竺高僧从洛阳来到这里,仰首望见五座高台,认为这就是文殊菩萨的说法之地。汉明帝见此,在洛阳白马寺举行了道士和这两位高僧的斗法,结果两位高僧获胜。从此,佛教开始在台怀镇一带建设寺庙,而显通寺就是他们所建立的第一座寺院。

唐代时,因“文殊信仰”的繁盛,寺院多达360多处。清代,随着喇嘛教传入五台山,出现了各具特色的青、黄二庙。五台山五座台顶合围的地区,称为台内,其外围则称台外。现五台山寺庙尚存43处,其中台内37处,台外6处。五台山众多的佛寺多聚集在台内台怀镇。这里寺庙林立,殿宇鳞次栉比,圣景圣迹荟萃一处,其中显通寺、塔院寺、殊像寺、罗寺和菩萨顶被称为五台山五大禅处。台外的寺则以南禅寺、佛光寺最著名。

显通寺位于五台山中心区、菩萨顶脚下,是五台山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寺院,它和洛阳的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的寺庙。菩萨顶则是五台山最大最完整的一座喇嘛教寺院,也是中国西藏地区之外的重要的藏传佛教寺院。寺内有天王殿、释迦牟尼殿、菩萨殿,在东院过厅和后院,有两座汉白玉四棱柱碑,碑身四面分别刻有汉、蒙、满、藏4种文字所书的碑文,为清代康熙帝手书。

自从佛教在中国植根并传播开来之后,中国的山水之间便渐渐多了佛家的香火之气,无数的名山大川都与“佛”这个字关系密切。出家人远避红尘,与世无争,对于他们而言,深山幽谷之中才是最好的清修之地。因此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作为佛教四大名山,逐渐名扬天下。

五台山每个台上都有一座雄伟的庙宇,供奉着文殊菩萨的法身。我国历代都在五台山广建寺院,传扬佛教文化,现存有华严经字塔等千件珍贵文物,是中国古代建筑、雕塑、绘画的艺术宝库。另外还有顺治皇帝出走后在五台山出家,以及康熙5次微服私访的传说,增添了这里的传奇色彩。

五台山的“朝台”尤为神圣。“朝台”有大小之分,虔诚的佛教徒来到这里朝拜,“大朝台”就是要例行把五个台全部叩拜;小的“朝台”仪式就相对简单,只需要朝拜台怀镇的黛螺顶寺庙。对于虔诚的佛教徒来说,一次朝台就意味着五百年的修行,再加上五台山变化多端的气候,“大朝台”并非易事。但徒步走遍五个台确实是佛教徒们心中最为神圣的心愿。

此外,五台山脚下有个台怀镇,这里也是五台山的中心之地。行走于五台山的寺庙群中,人们会突然感觉自己好像是无异中闯入了“桃花源地”。而五台山此时在人们心中早已模糊了山的概念,这里,应该是世人的清净之地。

在这里,汉、蒙、藏等民族在此融合,因此这里也是我国唯一的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完美融合的佛教道场。山不在高,有佛则名,而这座清凉之山中的古刹,将山与佛自然地合为一体。走进五台山,仿佛走进了一片心灵中的净土。 a6dobrvQda1ah+KOzhSP4JvU4IIfKlAM/ViBhAqA2Qt3SUM678GvWTdUJ/sgmBXd

广化寺
广化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3200平方米,曾是五台山著名的华严道场。现有殿堂6间,房间60余间。在其后殿后还保存着一座北宋元丰三年(1080)的八角单亭阁式石塔。
龙泉寺石牌坊
龙泉寺又名九龙岗,原为杨家将家庙。始建于宋代,民国初期重建。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