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李华是一个美丽的江南女子。

2006年,她刚从美国南加州大学拿到创意写作学位回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任教,要给英语系大三的学生开设回忆录写作课程。当时普遍的疑问有二:一,写作能教吗?二,大学生有回忆录可写吗?之所以有此两问,言外之意为:写作才能不是天生的吗,如何教得?回忆录不是只有功成名就者方有资格撰写吗,阅历尚浅的年轻学生如何写得?有此问者众,问得经常,问得有理,兼言之凿凿,表情严肃。我们只叫她教教看。人大之大,英语系课程之多,容得了这些许疑问。

一个学期后,有了学生的作品朗读会。台上读得深沉而陶醉,台下听得涕泪横流而掌声齐飞。一学期一次的作品朗读会就这样延续了下来。再后来,有了打印成稿的学生作品集。精心的编排,还加了中文的译文。英语系的同学用双语写作,是大家乐意看到的。展卷阅读,使我对原本熟悉的学生又多了许多了解。这些回忆录的作者我都是认识的,都曾经上过我的课,还有的后来成了我的研究生。读完他们的文字我觉得才算对他们认识进而熟悉。所谓认识,知其学业为人志趣而已。所谓熟悉,唯有深入其内心。能够敞开心扉,打开心灵隐秘的角落,道出不容易回首的过往,说出对父母、甚至对任何人都不会轻易说出的故事,直面内心的震颤,做到很难。

李华是一位优秀的创意写作教师。

她在人大耕耘坚守了七个年头,终于看到了收获的一天。创意写作让学生、让每一个平凡的人敞开心扉,写出了自己心灵深处的故事。我之重新认识很多学生,是通过他们的作品。他们之重新认识自己和世界,是通过写作。

创意写作有一种神奇的魅力,增加了我们对文学的经验和理解。写作让我们从自己的过去、从别人的故事中看到感动的力量,找到滋养心灵的源泉。这种写作与是否成为作家无关,虽然这毫无疑问对成为作家是有益的。这种写作与能否坚持写下去无关,虽然坚持这样的写作肯定收获良多。创意写作更多的是一种神奇的体验。

这是一本独特的非虚构创作教科书。

我很幸运,能够认识书中很多例文的作者。我很高兴,可以见证他们在李华老师的指导下,从羞于交流到敞开心扉、写出故事的过程。如果说到祝愿和希望,我希望书中的人和读到这本书的人在今后的人生中,都能回想起自己为别人、为自己、为这个世界感动的时刻,都能保持着心灵的激情与颤动,诚实地面对自己,保有写作的能力和热情。

相识一生,相知一刻。这一刻就是触及了我们心灵极柔软处的刹那感动。这一刻就是我们长久凝视生活得到的瞬间领悟。因这一刻的感动和领悟,我们相知了家人和自己,我们了然了世界和人生。保持这一刻的感动,使心灵的故事延续、延伸。

刁克利

2013年10月31日 rOo3Pnkfir4wkmOXrb6+RImhh/UdafGM3iHxLqS5XZp4iOnmLFvks8hEkuL7MG9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