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人体气血运行的发动机,心脏的搏动是否正常关乎生命的存亡。
心在五脏中是一个最重要的器官,它具有主宰一身上下、统管五脏六腑的特殊职能。《内经》认为心是主血和藏神的。心的所有生理功能是在心的气、血、阴、阳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内经》也说,心为君主之官,生命之本;心为火脏,恶热;心为阳中之阳,通于夏气。心的经脉属手少阴经。
从上古始直至《内经》成书之前的时代,古人一般认为“心”就是指位于胸腔之内、两肺之间并与血脉相连的器官,然而《内经》在其理论中却提出了“心主神明”的概念。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主宰全身,是君主之官,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都由此而出。但是由于人逐渐对“脑”有了深入认识,他们认为主精神活动的器官不是有形的“心”,但他们又不愿直接牵连到脑,就提出了“神明之心”的概念,而将主血脉之心称为“血肉之心”。
《内经》说,“心主血脉”“主”就是主持和管理;血自然就是血液,而脉是人体血液运行的通道,所以古人又称脉为“血之府”。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心和脉直接相连,互相沟通,血液在心和脉中不停地流动。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心、血、脉它们三者相互联属贯通,构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系统。而三者中“心”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心”的搏动是血液运行的根本动力,起决定作用。
心脏能得以正常搏动,又主要依赖于心气,血液在心气的推动下才能在脉内正常运行,营养全身。而血液的充盈与否,脉道是否通利,在心、血、脉的系统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三条件具备、则心主血脉的功能就是正常的。
心脏的正常搏动,主要依赖于心气,心气充沛,才能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血液在心气的推动下才能在脉内正常运行,营养全身。而血液的充盈与否,脉道是否通利,在心、血、脉的系统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
1 脑主神明说 | 这种观点认为,传统的“心主神明”理论是错误的,它是古人受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所形成的一种带有历史局限性的认识;主神明的器官事实上不在心而在脑。 |
2 心主神明说 | “心主神明”是中医传统理论观点,持这个观点的人认为:“中医藏象学中每个脏腑均有其独特的含义。它不单纯是指解剖学当中的某个实质器官,其中一个脏腑的功能往往概括了解剖学中几个脏腑器官的部分功能,而大脑的功能则归属于心。” |
3 心脑共主神明论 | 这是一种折衷的观点,企图缓解上述两种观点的矛盾。这种观点认为,心脏可以决定性地影响大脑的功能,而心脏本身却具有很大的独立性。虽然意识活动源于脑,但此事绝非可以孤立进行,至少它要求心脏提供最优化的功能耦合,心脏为脑提供了充分的血液供给,这是能源;但心脏更为脑提供了最佳耦合频率,则更是信息源。因此完美的意识活动似应出于脑、心最佳耦合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