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上的一切事情,唯有放旷达观,才能怡然自得。
——星云大师
星云大师这样说过:“我们对于世上的知识、财富、爱情等,总是期望别人能教导我们、成全我们、爱护我们,甚至于觉悟成佛都希望别人帮忙,但就禅宗而言,世间上的一切事情,唯有放旷达观,才能怡然自得。”
人生于天地间,则立于世、行于世是人间的真理。星云大师本身就是一位生性豁达之人,他觉得人要立身处世,当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为权势利禄所羁,不为功名毁誉所累,明察世情,了然生死,做到旷达,能持性而往,能临危不惧,能以本色面世,不费尽心机,不为无所谓的人情客套礼节规矩所拘束,能哭,能笑,能苦,能乐,才会怡然自得,真实自然。
俗话说,海纳百川,很多人将“大海”作为浩瀚胸襟的代名词,而星云大师认为人的心是大海与高山都不能比的,“解除心中的框框,把心放空,让心柔软,就能包容万物、洞察世间,达到真正心中万有,有人有我、有事有物、有天有地、有是有非、有古有今,一切随心通达,运用自如”。
“只手之声”的故事也许能给我们这方面的启示。
默雷禅师有个叫东阳的小徒弟。
这位小徒弟看到师兄们每天早晚都分别到大师的房中请求参禅开示,师父给他们公案,于是他也请求师父指点。
“等等吧,你的年纪大小了。”但东阳坚持要参禅,大师也就同意了。
到了晚上参禅的时候,东阳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然后在师父的旁边坐下。
“你可以听到两只手掌相击的声音,”默雷微微含笑地说道,“现在,你去听一只手的声音。”
东阳鞠了一躬,返回寝室后,专心致志地用心参究这个公案。一阵轻妙的音乐从窗口飘人。“啊,有了,”他叫道,“我会了!”
第二天早晨,当他的老师要他举示只手之声时,他便演奏了艺妓的那种音乐。
“不是,不是,”默雷说道,“那并不是只手之声,只手之声你根本就没有听到。”
东阳心想,那种音乐也许会打扰自己。因此,他就把住处搬到了一个僻静的地方。
这里万籁俱寂,什么也听不见。“什么是只手之声呢?”思量之间,他忽然听到了滴水的声音,“我终于明白什么是只手之声了。”东阳在心里说道。
于是,他再度来到师父的面前,模拟了滴水之声。“那是滴水之声,不是只手之声。再参!”
东阳继续打坐,褅听只手之声,但毫无所得。他听到风的鸣声,也被否定了;他又听到猫头鹰的叫声,但也被驳回了。只手之声也不是蝉鸣声、叶落声……
东阳往默雷那里一连跑了十多次,每次各以一种不同的声音提出应对,但都未获认可。到底什么是只手之声呢?他想了近一年的工夫,始终找不出答案。
最后,东阳终于进人了真正的禅定而超越了一切声音。他后来谈自己的体会说:“我再也不东想西想了,因此,我终于达到了无声之声的境地。”
东阳已经“听”到只手之声了,那就是无声之声。
一旦仔细去聆听那“只手之声”,人就踏上了心灵的解脱之旅,心感受到的万物之丰富便会远远超过自己视线范围之内的一切。内心丰富,却亦可呈现一种空无的状态,东阳在“无声之声”的境地中进人了真正的禅定。
著名诗人也是礼佛之人的东坡说,能每时每刻都很快乐,关键在不受物欲的主宰,而能游于物外。星云大师也认为,人只有摆脱了外界的奴役,自己主宰自己,才可能永葆心灵的恬静和快乐。逍遥旷达不是要求做到无欲,而是淡看各种名利之欲。淡看之后,则可生旷达,有了旷达之后,人生自然逍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