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蜜比一斤苦汁能吸引更多的蚂蚁,良好的谈吐,令人心花怒放,满面春风。
一个人的能力要获得别人的认可,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进行展示。一个表达能力不足的人在展示自己的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困难。就算是他拥有着卓越的想法,并且付出了十足的努力,可是没有了语言的相助,这些才华和努力也不能被别人所了解。良好的语言能力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展示自己,更能够为我们辩护,从而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成功机会,更快地达成自己的目标。
美国前总统里根在访问加拿大的时候,曾经遭遇过一次突如其来的混乱。当时,里根正在讲台上演讲,忽然看到下面一阵骚动,有人还举出了反美的标语。这种行为很快就被维持秩序的警察制止了。但是作为主人的加拿大总理皮埃尔·特鲁多还是感到非常尴尬。
看到皮埃尔·特鲁多脸上挂着不安的笑容,里根总统在讲台上笑着说:“这样的情况在美国是时常发生的,我的演讲总是可以遇到这些老朋友。我想今天的这些人或许是特意从美国赶来,为我的演讲助兴的。”
这一番幽默的自嘲让现场本来紧张的气氛顿时变得轻松起来,皮埃尔·特鲁多的尴尬也立刻被化解。在大家雷鸣般的掌声中,里根的演讲得以继续下去。
可见,拥有良好的语言能力能够帮助我们跳出困境,轻松化解难题。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人们遭遇类似的尴尬,却不能做到这般游刃有余。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期期艾艾和欲言又止。如何让自己的语言表达变得隽永动听,让每一名听众都可以愉悦地接受,并有效地帮助我们取得成功,这就是语言艺术的奥秘所在。
周总理是一个非常精通外交辞令的人,他总是能用轻松的语言化解难言的尴尬,达到举重若轻的效果。在国际外交界中,至今还流传着一段他与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之间的对话。
在联合国的一次会晤中,基辛格对周总理说:“中国人走路总是喜欢低着头,而美国人走路却总是昂着头。”
这句话猛一听好像是一种随意的调侃,并不带有任何意味,或许它带着一丝不友善,却没有明显的恶意,因此也让听者无法找出基辛格的失误。如果针锋相对地回答,则会显得有失风度,而如果闭口不言,又会让自己白白令人嘲笑。
周总理听基辛格说完,便也笑着用调侃的语气说:“因为中国人在走上坡路,自然要低着头走;而美国人在走下坡路,所以昂着头也不奇怪。”听了总理这一番巧妙的回答,连基辛格在内的各国代表都哈哈大笑起来。
这个回答之中不仅有敏捷的思维,更有恰当的分寸,虽然带着开玩笑的情趣,仔细回味却也能体会到反唇相讥的意味。整个谈话的气氛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但周总理已经很好地维护了自己国家的尊严。
要想在谈话中有得体的表现,就必须要对自己所说的话有提前的认知和考虑。针对自己的谈话对象以及要讲的内容,每一个谈话者都应该在说话前打好腹稿,在脑海中构想好自己要怎么讲,同时观察周围的环境,掌握对自己的谈话有所影响的各种因素,这正是所谓的“凡事预则立”。
在我们的身边,随处都可以看到因为不得体的谈话而带来的不良影响,不管是个人生活还是事业都会因为未经思考的谈话而陷入窘境。就算是父子、夫妻这样亲密的关系,都会因为不恰当的话而让感情受到伤害;就算是大型企业,也会因为不得体的发言而失去支持。小说家亚诺·本奈曾经说过:“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摩擦冲突都起因于恼人的声音、语调以及不良的谈吐习惯。”一个小小的语言习惯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这么大的影响,我们又怎么能不对它投以更多的重视呢!
宰相刘罗锅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本名刘墉,生活在清乾隆时期,出任乾隆帝的宰相,深得他的信任,乾隆帝不管大事小情都非常乐于与他商议。闲来无事,乾隆帝还喜欢和刘墉聊天,只因刘墉才思敏捷,对答得体,总是能说出让乾隆帝会心一笑的话。
有一回,在议完政事之后,乾隆帝又和刘墉闲聊起来。他感慨地说:“我们转眼之间都要变成老人家了!”
看到乾隆帝一脸的伤感,情绪低落,刘墉便笑着说:“皇上,您还很年轻呢,正是做大事的时候。”乾隆帝听他这么安慰自己,只是摇摇头说:“我属马,已经五十了,怎么还年轻呢?你既然这么说,你今年多大了?”刘墉毕恭毕敬地回答说:“皇上,我今年五十,是属驴的!”
听到这个奇怪的答案,乾隆帝立刻来了兴趣,问他:“你我都是五十,我属马,你怎么属驴呢?”
刘墉看到乾隆帝一脸疑惑,便笑着说:“皇上是天子,您属了马,为臣怎么还敢属马呢?所以就只好属驴了。”
这一番对答不仅出乎意料,而且还表达出刘墉对乾隆帝的无限恭敬,不禁让乾隆帝笑逐颜开,刚才伤感的情绪早就一扫而光了。
能够获得乾隆帝的认同,刘墉凭借的不仅是自己的才智,更发挥了语言的无穷魅力。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要想在谈话中获得别人的认同,就要学会使用对方熟悉的语言,谈论对方关心的话题,还要根据谈话的环境进行灵活的变通,只有这样才能契合对方的心情,从而达成目的。
在今天的社会,虽然没有了生杀予夺的皇帝,但在工作和生活中灵活地应用语言艺术,以自己良好的谈吐来赢得别人的认可,依旧是获得成功的法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