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探求不老之道

【古人与今人】

远古时代,人们的寿命之所以超过百岁,是因为他们懂得养生之道,能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规律,掌握各种养生的方法,饮食、起居、劳作皆有规律,保持形神的和谐协调;而现在的人之所以早衰,是因为不懂得养生之道,贪杯嗜酒,醉酒行房,以致精气耗竭,真元匮乏,只图一时快乐,违背了养生之道。所以,人的寿命的长短,不在时世之异,而在于是不是遵循了养生之道。

【影响长寿的因素】

《黄帝内经》里非常明确地指出了能否身体健康、益寿延年的关键,在于人们是不是懂得和实行了养生之道。七情、劳逸、饮食失宜是《黄帝内经》提到的影响寿命的三大因素。

七情是人体对客观外界事物和现象所作出的七种不同的情志反映,一般不会使人发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人体本身的生理活动的调节范围,引起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此时的七情便成为致病因素,例如不理想的生活、工作环境、天灾人祸以及社会动荡、经济状况变迁等,均可引发七情而导致疾病。

作为致病因素的劳逸,是指过度疲劳和过度安逸,简称过劳或过逸。正常的劳动有助于气血流通,增强体质,必要的休息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均有利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不会使人发病。但是,长时间的过度劳累或过度安逸,则能成为致病因素而致人发病。如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者,会出现少气懒言、四肢困倦、精神疲惫、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腹胀、眩晕、耳鸣、遗精、早泄、阳痿、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等症。而过度安逸则会导致人体气血运行不畅和全身虚弱。因为运动太少,全身气血运行缓慢,流通不畅,进而可引起气滞血瘀而变生他病。

饮食是人体摄取食物、转化成水谷精微及气血,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条件。但是,饮食失宜又常常成为致病因素。

【长寿之道】

长寿是人类的共同愿望。怎么样才能健康长寿呢?唯一的方法是切实遵循养生之道。《黄帝内经》提到了五种养生的方法:一是法于阴阳,即养生应效法自然界阴阳变化规律;二是和于术数,即恰当运用养生方法锻炼身体;三是食欲有节制;四是起居作息有规律;五是劳作不要违背常度。

只有掌握了养生之道,保持形神和谐协调,才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健康不仅是指生理上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健康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因此,要想健康长寿,必须从心理、社会等方面采取防治措施,才能奏效。

【四种长寿之人】

《黄帝内经》把与道同生的真人、通达于道的至人、顺从于道的圣人、符合于道的贤人称为养生长寿之人,其中以真人为养生最高水平的代表。要成为圣贤,就是要从超凡下手,通过心性修养与道德修养,以超凡进入圣人境界。那么真人、至人、圣人、贤人,这四种人到底有什么标准呢?

真人

掌握了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并且能够调节呼吸,吸收精纯的清气,超然独处,使精神守持于内,使筋骨肌肉与整个身体达到高度的协调,他们的寿命同于天地而没有终了的时候。《庄子·渔夫篇》说:“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至人

具有醇厚的道德,能全面地掌握养生之道,调和于阴阳四时的变化,离开世俗社会生活的干扰,积蓄精气,集中精神,使其远驰于广阔的天地自然之中。

圣人

穿着普通,举动没有炫耀于世俗的地方。在外,他们不使形体因为事物而劳累;在内,没有任何思想负担,以安静、愉快为目的,以悠然自得为满足,所以他们的形体不易衰惫,精神不易耗散,寿命也可以达到百岁左右。

贤人

能够依据天地的变化、日月的升降、星辰的位置,顺应阴阳的消长和适应四时的变迁,使生活符合养生之道,这样的人也能增益寿命。 U1nsPq0ctuzYQ4YWxB8vy1yc3eS/loOCpLsz6cfFLOATLTr8OHQEHhUW4aVoL+G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