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他们的评价

我们身上有个沉重的包袱——别人的眼光。我们为了让别人看得起而努力工作,为了让别人羡慕而努力幸福,为了让别人称赞而努力奋斗。到了最后,我们甚至没有做过一件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也忘了关心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放下别人的眼光,忘了他们的评价,做回自己,就是现在。

死狗和国王的屁股

1929年,美国舆论界都在关注同一件事——芝加哥大学校长换任。换任不是什么鲜见的新闻,只是新上任的校长只有30岁,是个当过伐木工人、服装销售、家庭教师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名叫罗伯特·霍金斯,打工为自己赚取了在耶鲁大学读书的费用,毕业后又从事了多种工作。他担任校长的消息一经传开,立即引来无数人的围观。

许多学者和教育学家认为他年轻、资历浅,没有足够的教育和管理经验来支撑他的工作。媒体则抨击他没有能力胜任,而且他的理念也完全不符合当代教育的形式。

那段时间,霍金斯几乎占据了八成的报纸的头条,而且无一例外都是负面新闻。那些恶意中伤和不公平的评价让他很头疼。他问父亲该怎么办,父亲说:“没人会踢一条死狗。”人们总是愿意评价那些处在风口浪尖上的人物,如果霍金斯一直是个伐木工人,怎么会有人关注。接着父亲说了一个故事:

英国温莎公爵(继位后为爱德华八世)14岁的时候,曾被一群同龄人踢过屁股。他当时在英国一所著名的军官学校读书,有一次被一群同学围攻,大家纷纷踢他的屁股,他连动都不敢动。事后,温莎公爵一个人躲起来哭,正好被一位教官看到。教官询问情由之后召集了全班学生,他问学生们为什么要踢温莎公爵的屁股。学生们说:“等我们成了皇家海军,可以骄傲地告诉其他人,我们踢过国王的屁股。”

霍金斯就像是被踢了屁股的国王,人们通过评价他来博得存在感和成就感。如果被负面评价击垮,不会有人可怜和同情,倒是会有不少人说:“看吧,他果然不行。”

我们都当过霍金斯,都是别人评价、议论的对象,同时也在评价、议论别人。试着想一想,我们喜欢评论哪些人?明星、成绩好的同学、漂亮或英俊的同事、生活富足的朋友……我们只有评论起那些比我们强很多的人时才会兴致勃勃。同样,当我们成为别人评论的对象时,也一定做了什么与众不同或了不起的事情。

不管怎样,都不要活在他们的评价里,他们如何说都不能替代我们过自己的生活。

我做不到完美无缺

我们放不下他们的评价,是因为我们本身希望留给世人的印象是完美的。可惜的是,地球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想法和判断,希望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和赞赏根本是不可能的。就连不同的国家都有不同的信仰和神,东方人多数不相信上帝的存在,有人还会抨击上帝和信奉上帝的教徒;西方也有许多人认为伊斯兰教徒都是极端分子;还有很多人觉得佛教传播的是迷信思想,认为佛祖本质上是个骗子。就连上帝、真主、佛祖都会被人抨击和嘲弄,何况普通人。

有着“地狱恶魔”之称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将军史密特里·帕特勒将军曾说:“我年轻时希望成为最受欢迎的人,想给所有人留下好印象。可我偏偏被羞辱和责骂过无数次,他们骂我是毒蛇、黄狗、臭鼬……英语里所有难听的词汇都会扔在我的身上。我起初很难受,但在海军陆战队我学会了坚强。现在,要是听到有人在背后说我什么,我都不会回头去看是谁在说。”

不要试图让所有人喜欢自己,我们也没有义务取悦每一个人。当我们受苦的时候,他们并不能帮助我们,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因为他们的几句话而伤心、忧虑。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没有什么比自己安心更重要的事。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夫人安娜·伊莲娜·罗斯福,曾经是个害羞、胆小的女孩,她做事总是畏首畏尾,担心得到别人的批评。她的姑妈对她说:“无论别人如何看待,只要自己心中知道那是对的就行了。”当安娜·伊莲娜·罗斯福入主白宫之后,她就按照这则信条做事,跟种族歧视做斗争、为底层人争取权利,最终被《纽约时报》评为“世界妇女新角色的象征”。

20岁才来学拉丁文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俄国历史上有着“俄国科学史上的彼得大帝”之称的学者,他是俄国第一个化学实验室的创办者,也是俄国第一个大学——莫斯科大学的创始人。无数人抚摸过他的铜像,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在青年时代如何被人嘲笑和侮辱。

罗蒙诺索夫的出身并不像我们熟知的那些科学家一样“微寒”,他虽然生在一个小村庄,父亲只是一个渔夫,但捕鱼带来的收益足以让全家过上富裕的生活。可惜的是,罗蒙诺索夫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父亲很快续弦,继母并不是一个温柔善良的女人。从继母操持家务开始,罗蒙诺索夫就只能偷偷摸摸地读书。因为继母认为,渔夫的儿子就应该是渔夫,学习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继母常常羞辱和责骂罗蒙诺索夫,甚至让他挨饿。可即便如此,罗蒙诺索夫还是坚持读书。

1731年1月,罗蒙诺索夫到莫斯科一所贵族学校求学,可学校一口回绝了他的请求,原因是他不是贵族。为了争取到宝贵的学习机会,罗蒙诺索夫不惜冒名教会执事的儿子。他很幸运,学校相信了他的谎言,并让他进入斯拉夫-希腊-拉丁学院学习。

学院几乎都是十三四岁的孩子,而罗蒙诺索夫当时已经20岁。当他出现在班级的时候,上到老师,下到同学,没有一个不嘲笑他。那些养尊处优的贵族少爷,经常指着他说:“这个蠢货20岁了还来学校学拉丁文。”

如果罗蒙诺索夫是个习惯活在别人眼光里的人,那他就不会在五年的时间里修完了学校八年的课程,更不会被学校派往其他大学深造,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化学帝王”罗蒙诺索夫。

他们在嘲笑你也好,在辱骂你也好,都是为了让你感到痛苦和知难而退,从而满足他们内心那扭曲的满足感。

心灵小栈

“如果我仅仅试着去读——更不用说去回应所有对我的攻击,不如关了门,去做别的生意。我竭尽全力去做好,并且始终如一将事情做完。如果结果证明我是对的,那么他人怎么评论也就无关紧要了;如果结果证明我是错误的,那么即使花十倍的力气来说自己是对的,也无济于事。”

——林肯 LERFuYZKMDxA2EdRKV2tupTPIa9PTHPzrI8SQXTMyzKiDA4oNpBvrzRZmpO7xEt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