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终极智者,司马懿的来去匆匆

懿忽见草房上尽是干柴,前面魏延已不见了。懿心疑,谓二子曰:“倘有兵截断谷口,如之奈何?”言未已,只听得喊声大震,山上一齐丢下火把来,烧断谷口。魏兵奔逃无路。山上火箭射下,地雷一齐突出,草房内干柴都着,刮刮杂杂,火势冲天。司马懿惊得手足无措,乃下马抱二子大哭曰:“我父子三人皆死于此处矣!”正哭之间,忽然狂风大作,黑气漫空,一声霹雳响处,骤雨倾盆。满谷之火,尽皆浇灭:地雷不震,火器无功。司马懿大喜曰:“不就此时杀出,更待何时!”即引兵奋力冲杀。张虎、乐綝亦各引兵杀来接应。马岱军少,不敢追赶。司马懿父子与张虎、乐綝合兵一处,同归渭南大寨,不想寨栅已被蜀兵夺了。郭淮、孙礼正在浮桥上与蜀兵接战。司马懿等引兵杀到,蜀兵退去。懿烧断浮桥,据住北岸。且说魏兵在祁山攻打蜀寨,听知司马懿大败,失了渭南营寨,军心慌乱;急退时,四面蜀兵冲杀将来,魏兵大败,十伤八九,死者无数,余众奔过渭北逃生。孔明在山上见魏延诱司马懿入谷,一霎时火光大起,心中甚喜,以为司马懿此番必死。不期天降大雨,火不能着,哨马报说司马懿父子俱逃去了。孔明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三国演义》一百一十三回

诸葛亮在上方谷一把大火,差点烧死司马懿父子,可是天降大雨,救了他们,这是《三国演义》后半部中的一个比较经典的战争环节,而且充满了传奇色彩。

司马氏命不该绝、天命所归,这是此段小说最中心的思想。

可是谁都看得出这个情节是百分之百虚构的,既然是虚构的,那么我们就来重新定位司马懿这个人物。

司马懿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是丰富的,他既是曹操的谋士,也是曹丕、曹睿的老师,更是篡夺曹氏政权的奸贼,还是唯一一个可以和诸葛亮掰手腕的智囊。

而各种正史野史对司马懿其人也是众说纷纭,《三国志》、《晋书》、《汉晋春秋》等书记载各不相同,特别是他和三国第一聪明人诸葛亮的一番较量,在历史上究竟谁胜谁负也是说法不一。

那么正史中的司马懿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与诸葛亮的战争到底谁胜谁负?他是不是和曹操一样都是奸雄?

请大家随我的讲解,走进司马懿的内心世界。

兢兢业业工作,夹着尾巴做人

司马懿,字仲达,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在《三国演义》中他的登场是件挺晚的事,其实在正史中他的出现并不晚。

《晋书》上对司马懿的祖上追根溯源,拉了很多名人进来,不过这是史家捧臭脚惯用的伎俩,鉴于无法考证,在此不做赘言了。大家只要记住司马懿的父亲叫司马防就行了。

司马懿为司马防次子,史书称他“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司马懿生在乱世中,但是并没有自暴自弃,他“常慨然有忧天下心”(《晋书·宣帝纪》)。

和很多三国名士一样,司马懿也被“名家”鉴定过,这次出场的面相大师叫杨俊,是当时的南阳太守。

司马懿二十岁那年,杨俊见到他后,说司马懿绝非寻常之人,而同样怀有这种想法的是曹操阵营中非常重要的谋士之一崔琰,当时任尚书。崔琰和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素有交情,但是崔琰见到司马懿后就对司马朗说:“你弟弟很聪明啊,善谋且英断,你可比不上他的。”

面对这些名人的吹捧,司马懿还是显得很低调,生怕有人知道他的存在。可司马懿再低调,也没有逃过曹操的耳目。

建安六年(201年),郡中推举司马懿为上计椽。当时曹操正任司空,听到司马懿的名声后,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职。司马懿早就对汉末乱世失去了信心,不想给曹操打工,便借口自己得了风痹病,身体不能起居。曹操不信,派人夜间去刺探消息,司马懿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像真染上风痹一般。很多年后,司马懿故伎重演把曹爽骗了个溜溜转。

司马懿不肯去,曹操也没办法,这事一放就是七年,在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被封为丞相之后,任命司马懿为文学掾,而且告诉去请司马懿的人,他来也给来,不来也给来,要是再推脱不来的话,立马下狱!

曹操的为人司马懿是清楚的,这次他只好就职。不过曹操给司马懿的这个职位是个闲差,没有什么正经的行政工作,也没有安排他在军事前线和政坛前方去打拼。

曹操让司马懿只和一个人接近,那就是太子曹丕,司马懿历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丞相主薄等职,虽然都是些闲差,司马懿依旧不敢怠慢,不敢有一点越礼之处。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讨伐张鲁时,把司马懿带入了军中。这时,司马懿才终于有了表现的机会,他说道:“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未附,我们这时远争江陵,此机不可失。现在我们如果可以拿下汉中,那么益州肯定震动,进而进兵蜀川,刘备的势力必会瓦解。得势就会有动力,要做圣贤的人不能违背时机,却也不能放过这个时机啊!”

曹操摇了摇头道:“人只有两条腿啊,刚拿下汉中,就想着怎么拿到蜀地,那样实在是太冒险了。”所以并未采纳司马懿的建议。

这是司马懿第一次向曹操献计,也是他人生第一次来到战争前线,第一次尝试虽然没有成功,事后却证明了他见地之深。司马懿的预料虽然是正确的,但为求自保,事后他还是选择了继续沉默下去。

初露锋芒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向曹操上表称臣,怂恿曹操自立为帝。曹操说:“孙权小儿这是要拿我放到火上去烤啊!”侍中陈群、尚书桓阶上奏:“汉运垂终,殿下十分天下而有其九,天下谁不服气啊。孙权称臣,天意啊。虞、夏、殷、周不都是互相更替吗?这是天命啊!”

在是不是当皇帝这个问题上,史书上没有记载司马懿的态度,但是219年开始,很多事发生了变化,比如一向为曹操在前台出谋划策的荀彧、崔琰等人逐渐淡出了曹操的视线,而一向低调的司马懿却从这一年开始越来越受到曹操的重用。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司马懿在暗中是支持曹操称帝的,只不过他一向低调,只会在曹丕或曹操面前说这些大逆不道的话,没有让更多的人知道他的意图,也没有相应的史官记载。随后,荀彧、崔琰等人都因对曹氏代汉有异议而不得善终。而曹操进封魏王后,升任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

这就给了大家一个信号,虽然司马懿此时官位非常低微,但他将会是未来政权的核心人物之一。而《晋书》也记载了一句话,那就是曹丕“每与大谋,辄有奇策”。所谓的大谋当然是怎样保住曹丕的王子之位,扫除曹氏诸子成为曹操继承人的可能性,这也成为司马懿在曹操称王之后的首要任务,所以曹丕和司马懿的关系一直很好,司马懿还与陈群、吴质、朱铄结成了太子党。

不久,司马懿转为丞相军司马。他指出荆州刺史胡修粗暴,南乡(治南乡,今河南淅川东南)太守傅方骄奢,都不应驻守边防,曹操未予重视。而此时,正是关羽不可一世的时候。刘备自从得到蜀川后,一切顺风顺水,荆州是天下之腹,四通八达,是刘备向外扩张的桥头堡,而四川易守难攻,实在不行在里边一躲,任你千军万马也无可奈何。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态势,让刘备有点晕了,因为幸福实在来得太突然了。

刘备继取汉中后,派孟达、刘封攻占汉中郡东部的房陵、上庸等地。正当此时,孙权准备攻击合肥,魏军大部调动淮南军防备吴军。镇守荆州的关羽乘此机会攻击樊城。守城大将曹仁面对的是于禁投降、庞德被杀、樊城被冲的危险境地,在这样的关键的时刻,胡修、傅方竟然反水投降关羽。

这令曹仁更加孤立无援,他曾考虑放弃樊城,要不是樊城还有一个撤退过来的汝南太守满宠的话,三国的历史可能真的要改写了。满宠告诉曹仁,不能再撤了,后边就是许都了。

曹仁没走,他决定用自己最后一口气为曹操守住门户。在许昌,曹操也慌了,为避关羽锋芒,一度准备迁都河北。

司马懿在这危急之时又站了出来,说道:“于禁等为水所没,不是战略守备的失误,于国家大计也未有所损,现在迁都,不仅是向刘备示弱,还会令百姓不安。孙权、刘备外亲内疏,关羽得意,孙权所不愿。可派人说服孙权从背后袭扰关羽,樊围之围自解。”

事情果如司马懿所料,孙权轻易被劝服,出兵偷袭关羽,关羽被吕蒙偷袭了江陵后,又被徐晃击败,很快被擒杀。

这就宣告,诸葛亮隆中所定的一路向宛洛、一路出秦川的两面钳击中原的计划彻底破产。因为这个战略体系的关键就是荆州,而关羽丢了荆州,就代表一切都必须重新部署。

对荆州这地方曹操素无好感,因为自己吞食宇内的计划,到了这里之后就没再前进一步。所以,他看荆州附近的百姓也非常不顺眼,想把他们迁走。这时,司马懿站出来说:“荆楚之地刚刚结束战乱,不宜再有大的动作。关羽刚被打败,现在孙权一定在暗中监视咱们,看咱们下一步要干什么。现在迁徙这里的百姓,恐怕会伤了民心,这条命令一下去,那么百姓必将投奔东吴,不复还了。”

曹操听从司马懿的建议,没有把荆州附近的百姓迁走,那些背井离乡逃难的百姓听说曹操的政策后,又都回来归附魏国了,曹魏的人口一下子增加了很多。

谁会想到呢,这是曹操最后一次听从司马懿的建议。

走向前台

延康元年(220年),曹操去世,朝野危惧,司马懿管理丧葬诸事,内外肃然。

祭祀和打仗都是国家一等一的大事,而让司马懿做曹操的“治丧委员会主任”,可见曹氏,特别是曹丕对司马懿的信任。

同年,曹丕即魏王位,司马懿受封河津亭侯,转丞相长史,正式转入政治前台。

而此时欺负人的上门了,孙权闻知曹操死了,非常得意,马上率军朝襄阳而来。曹丕立即召集群臣,商议对策。这时,曹丕身边可以信任的人越来越少了,能出主意的大部分也都是属苍蝇的,只会嗡嗡。他们认为樊城、襄阳缺乏粮草,不能抵御吴军,请召守将曹仁回驻宛城。

司马懿此时再也不用低调,他怕曹操,却不怕曹丕,曹丕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两人有师生之谊,而在曹丕的心中,司马懿比曹操更像自己的父亲。

司马懿很愤怒,当年还有刘晔和蒋济这样的人和自己英雄所见略同,可现在的这帮人的见解真是让人郁闷。当年曹仁没有任何援助还在樊城殊死抵抗关羽,此时的情况要比那时好一万倍,为什么要逃走呢?

司马懿说道:“孙权新破关羽,这个时候他所得的地盘也需要消化,攻城可能只是虚招。况且襄阳水陆之冲,御寇要塞,绝对不能放弃。”

令司马懿没有想到的是,之前一直对自己服服帖帖,像儿子一样孝顺自己的曹丕,竟然会违背自己的意思,命曹仁放火烧毁二城。连大水都没有泡塌的襄阳和樊城,连关羽都没有攻克的坚固城关,竟然毁于自己人的一把大火。

有时候,打败自己真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事实证明了司马懿的判断,孙权只是虚晃一枪,当他听说曹丕吓得烧毁二城的消息后,笑得前仰后合,没想到曹丕竟是如此胆量,跟他父亲曹操简直差得太远了,看来曹魏当真无人了。

曹丕确实和曹操差得太远,可曹魏并非无人,有司马懿在,万保曹丕无事。这也是曹操把司马懿安排在曹丕身边的重要原因,因为他知道,凭曹丕的能力并不足以征服天下,必须要有能人相助,而司马懿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孙权没有入侵,而樊城、襄阳两城已被焚毁,曹丕悔之不及,从此之后,他再也不敢不听司马懿的了。

同年,曹丕废汉献帝,登皇帝位,史称魏文帝。司马懿是曹丕篡汉的大功臣,曹丕任命司马懿为尚书,不久转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此后司马懿的官职如坐火箭一样开始蹿升,黄初二年(221年),升任侍中、尚书右仆射。黄初三年(222年)到黄初五年(224年),曹丕两次伐吴,都以司马懿镇守许昌,并改封司马懿为向乡侯。黄初六年(225年)春二月,司马懿又被封为抚军大将军、假节,领兵五千,加给事中、录尚书事。

司马懿知道虽然五千兵马不多,但让一个下属在非战争状态下拥有一支五千人的兵马。这是不是曹丕对自己的一种试探?

司马懿一再辞让,不敢轻易接下这份大礼,曹丕却说道:“我现在实在是无暇顾及旁骛了,昼夜工作,没有片刻的闲暇。这不是殊荣,而是让你为我分忧啊!”司马懿听曹丕说得恳切,才勉强答应。

同年,曹丕又大兴水军攻吴,仍命司马懿留守。临行时,曹丕下诏书给司马懿说:“我出征在外之时,京城的大小事务就都委托给爱卿了。希望你能做我的萧何,让我不用为后方担心!”

事实上,司马懿所起到作用,比萧何要大得多,他几乎是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的综合版。后曹丕由广陵回师洛阳,又下诏对司马懿说:“我在东面时,司马爱卿总领西线之事,我在西面时,爱卿当为我总领东线。”

总之一句话,打仗的事归我,后方的事归你。

虽然曹丕的几次伐吴都无功而返,但是司马懿内镇百姓,外供军资,把后方治理的极好。

不过,司马懿虽然有五千人马供自己支配,但是他始终没有得到过更多的军权。不知道是曹丕还没有彻底的相信他,还是司马懿此时根本没有兴趣到前线去。

上前线

曹丕不仅能力比曹操差了一大截,就连寿命也不如曹操。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驾崩,享年只有四十岁。这位帝王PK掉无数兄弟夺来了王位,还亲手令汉朝彻底灭亡,取而代之,可惜他一生在政治上并无大的建树,军事上也没有更大的进展,几次出征全都铩羽而归。

曹丕临终时,把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及司马懿四人叫到身边。曹丕告诉太子曹睿,这四个人就是你的辅政大臣,是我留给你的班底。

然后曹丕又说了一句令人费解的话:“有间此三公者,慎勿疑之。”意思是说,如果有什么人弹劾这三个人,你不要对他们有怀疑。

问题是此刻眼前站了四个人啊!曹丕这话就难以理解了,三个人不疑,那就是有一个人必须要疑了,而且要大疑特疑。如果是那样的话,为什么要把这个人列作辅政大臣呢?这个人到底是谁呢?

曹真和曹休都是曹氏的亲族,陈群和司马懿也都是侍奉两代的老臣,到底是谁呢?当曹睿再想问的时候,才发现曹丕已经断了气。曹睿只顾悲痛,以为父亲在弥留之际糊涂了,数错了人。

可是据一般经验来说,人在临死之前是再明白不过的了,因为他要把一切都交代给后人,自然会加倍小心。刘备弥留之时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这话连诸葛亮都很纳闷。可是诸葛亮英明了一辈子,最后还是服了刘备,因为马谡把街亭给丢了。

曹丕临死时虽然明白了一次,却没把该做的事做完。这个该怀疑的人到底是谁?他没有告诉儿子,最终为曹魏政权埋下了隐患。曹睿对司马懿也是极其信任,改封司马懿为舞阳侯。

孙权是个绝对的机会主义者,曹操死了,他来挑衅,曹丕死了,他同样也来挑衅,后边他还会来。但是,孙权这次算是打错算盘了,因为此时曹睿把司马懿推向了前线。

孙权命左将军诸葛瑾(诸葛亮的哥哥)兵分两路进攻襄阳(今湖北襄樊),自己则亲率大军进攻江夏郡(治安陆,今湖北云梦西南)。

这两路进展都不顺利,孙权一路没往前走几步就碰了钉子,被魏军所败,只好撤兵而去。而诸葛瑾比较不走运,他这一路碰上了司马懿镇守。战争的过程史书上无载,但是结果挺清楚,魏军斩杀吴将张霸,斩首吴军千余级。

这次胜利证明了司马懿在战场上仍旧是一个好手,这就为曹睿日后把兵权分给他打下了伏笔。司马懿大胜而归后,被升任骠骑将军。

太和元年(227年)六月,曹睿命司马懿驻扎宛城,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这是司马懿独享兵权的开始,一旦兵权在握,很多事情都会随之改变,此时的司马懿是否有了夺权之心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后边发生的事情,让曹睿依然相信,信任司马懿是没有问题的。

樊城大战之后,蜀将孟达为了逃避刘备的追杀投降了魏国,魏国待其甚厚,司马懿认为他言行倾巧,不可信任。但曹丕不听,仍然任命孟达领新城太守,还给他封了侯。

曹丕死后,曹睿对这个叛将并没有什么好感,而此时诸葛亮看准机会暗中与孟达通信,让他图谋叛魏归蜀。

这个人啊,不能有前科,有前科的人肯定是受到别人提防的。诸葛亮知道孟达是个有前科的人,恐他言行反复无常。所以想让他尽快叛魏。

可是这种来回叛乱的事,最好不要做,因为挺让人烦,所以孟达对于诸葛亮的示好,只答应却不作为。诸葛亮心里着急,却也不能亲自到魏国去游说,只好摇着羽扇想办法。

办法总是有的,诸葛亮通过关系,知道魏兴太守申仪和孟达有矛盾,便派郭模到申仪处诈降。

有人来降是好事,再说蜀、魏两国现在又没打仗,也就没有人怀疑郭模投降的真正目的。郭模也是个比较出众的演员,在酒宴上多喝了几杯,然后就“酒后吐真言”,把孟达诸葛亮联系的事和盘托出。

诸葛亮又派人故意把这件事告诉了孟达。孟达大惊,知道这是诸葛亮的计策,可是现在不反也不行了,因为曹睿并不像曹丕那样信任他,找个罪名就有可能把自己杀了,所以准备起兵叛魏。

申仪将孟达要谋反的事密告了司马懿,司马懿听后并不意外,因为当叛徒这事,有第一回就可能有第二回。问题是如果孟达真的这个时候叛变的话,那还真有点麻烦,因为孟达的驻地就在曹魏腹地,如果蜀国在外围响应他的话,那局势就危险了。

司马懿知道这是诸葛亮的计策,打算来个将计就计。他先是给孟达写了封信,信中说道:“将军当年放弃刘备,弃暗投明为国家效力,国家委将军镇守边疆,让将军负责进攻蜀国的事情,这足以证明朝廷对你的信任啊。蜀人都是些笨蛋,肯定不齿将军的所作所为。诸葛亮想攻打魏国,可惜苦无路径。郭模说你要谋反,那一看就是诸葛亮的计策,这么重要的事情,诸葛亮怎么会到处嚷嚷说得连郭模那样的小人物都知道呢?”

司马懿的意思就是,组织上还是相信你的,诸葛亮陷害你,你不要在意,只要你好好工作,我们是不会亏待你的。

孟达看过信后把心放了下来,原来司马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得这么明白,他又开始犹豫要不要叛魏了。

孟达正犹豫着,司马懿却很坚决,写信给孟达的同时,已经命军队悄悄出发了。曹军诸将见孟达的领地与吴蜀交接,劝司马懿先观而后动。

司马懿对孟达这个人的理解和诸葛亮是一样的,他对诸将说道:“孟达毫无信义,现在正是他左右不定的时候,趁他还没拿定主意,把他干掉!”司马懿用兵和曹操有很多相似之处,最大的特点就是快。他亲自率军日夜兼程前去讨伐孟达,只用了八天时间就抵达了孟达镇守的新城城下。

此前,诸葛亮曾告诫孟达一定要加紧防范,不要上了司马懿的当。孟达很自信,写信给诸葛亮说:“宛城去洛阳八百里,来我这一千二百里,司马懿得知我举事,光上表天子少说就得一个月。那时候,我这里城墙早已加固了,诸多军需也早已办妥了。而且我这里恐怕也不那么好攻,司马懿怕是不敢亲自前来,只要他不来,他手下的那些将领我一个都不怕!”

当司马懿出现在孟达眼前的时候,孟达傻了,赶紧给诸葛亮写信求救,信中惊叹道:“吾举事,司马懿竟然八天就兵至城下,何其神速!”

不过还好,这八天里,孟达也还是有些准备的,上庸城三面环水,孟达在城外树立木栅并加固城防。吴国和蜀国接到孟达的求救信后,也开始片刻不停地向孟达靠拢,前来支援。

可是,连诸葛亮都没有想到司马懿这个对手会这么强大,司马懿早已在蜀军和吴军来支援的路线上布置好了伏兵,准备围场打援。吴、蜀的援军被司马懿部拦阻于西城的安桥、木兰塞等地,而且是寸步难移。

司马懿本人也挥师渡水,毁了孟达布置的木栅等障碍物,直逼上庸城下。太和二年(228年)正月,司马懿兵分八路攻城,攻击了十六天,孟达也算在守城上很有天赋,竟然没有被攻破,城关依旧在他手里岿然不动。

孟达能坚持得住,他手下的人却坚持不住了。这本就是一场没有意义的战争,孟达手下的人又大部分都是曹操的老兵,对跟着孟达降蜀本身就没有什么兴趣。

孟达此时也遭遇了一场彻彻底底的背叛,就像当初他背叛刘备不给关羽支援一样。孟达的外甥邓贤、部将李辅开城投降。孟达一生左右摇摆,背叛已经是家常便饭,可是这次却被自己的最信任的人出卖,这真的应了那句话:“出来混,总要还的!”

魏军入城后擒住了孟达,司马懿直接下令将其斩杀,孟达手下万余人投降。

而和孟达有矛盾的那个申仪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他和孟达是狗咬狗两嘴毛,虽然这次在诛杀孟达的事件中通风报信立了大功,但是他在魏兴郡的罪行司马懿也了解得一清二楚——专权不说,竟然还敢擅自借皇帝名义刻制印信,私相授受。孟达被杀之后,申仪自生疑虑。当时各郡郡守见司马懿克敌制胜,纷纷奉礼祝贺。申仪来祝贺时,司马仪乘机将他收捕,送往京师。

孟达叛乱事件就此结束,这一系列的军事行动让蜀中的诸葛亮明白,终于有了一个强大无比的对手站在了自己的面前,他们两个人的对决是在所难免了。

冢虎VS卧龙,王牌对王牌

《三国演义》曾说:“伏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伏龙与凤雏,说的分别是诸葛亮和庞统。在野史中,除了这二人,其实还有两个人也有神兽的外号。

那就是司马懿号称“冢虎”,姜维号“幼麒”。

庞统死得太早,而姜维出场太晚。所以我们在三国中看到的最高水平智者的比拼就是在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展开。

在司马懿斩杀孟达后,将孟达余众七千余家迁往幽州。不久蜀将姚静、郑他等率部属七千余人来降。上次郭模来投降是假的,而这次是真的。

司马懿建议曹睿好生安排这些来投降的蜀中人,把他们当作自己人一样对待。从此,偷偷跑来魏国的蜀人越来越多,司马懿照单全收,给他们和魏国百姓一样的居住权,绝不遣回原籍。

这其实也在证明一个事实,蜀国人民的生活没有魏国好。诸葛亮虽然善于治国,却因连年征战耗费了大半国力,为完成刘备完成统一大业的遗愿,诸葛亮只能一次又一次和魏国交战。这样的恶性循环使蜀国人个个面有菜色,而魏国在司马懿鼓励屯田的制度下,已经摆脱了曹丕几次南征失败带来的经济压力,恢复到了曹操晚年时候的水平。

魏国人口猛增,曹睿觉得是时候发动对吴、蜀的战争了,战争的轮盘再一次被启动。

曹睿将司马懿从前线请回来,开始制定讨伐吴、蜀的计划,老问题,先打谁?

司马懿认为先打吴国合适,因为此时的蜀国实在太弱,没有理由拿这种实力的对手当回事。

司马懿对曹睿说道:“吴国一直认为我们不习水战,所以他们敢散居东关。要攻取东吴,就要掐住其咽喉,而直捣其心脏。夏口、东关就是东吴的心喉。若派大批陆军攻击皖城(今安徽潜山)接应,孙权一定会被引出来。而那时我们派水军趁虚攻击夏口,必能大破吴军。”曹睿认同司马懿的看法,却又命司马懿仍旧带兵驻扎在宛城,很显然曹睿并不想搞得这么急。

太和二年(228年)五月,吴国鄱阳太守周鲂派人送亲笔信给曹休,谎称受到吴王责难,打算弃吴降魏,请求派兵接应。曹休见司马懿屡屡招降纳叛蜀的子民,风头出的够大,把他们这些曹氏的托孤大臣都盖过去了,所以也想赶快立功扬威。

这种心理是最容易出事的,就像是在马路上飙车的赛车手一样,当他急于超过对手时,其实也是最容易出事故的时候。曹休不知其中有诈,想都没想便率十万兵马去皖城接应。

司马懿非常懊恼,因为他的战略是想把吴军引到皖城,可是没想到却让人家把魏军引到皖城来了。

曹睿命司马懿率军向江陵(今湖北江陵)接应曹休,可惜已经太迟了,八月,曹休为吴军打败,残部幸得贾逵接应方得生还。

曹休的威信扫地,司马懿彻底出尽风头,这也就意味着,他是最有资格与诸葛亮对决的那个人。

太和三年(227年),这个巅峰对决的时刻终于到了。

蜀相诸葛亮第三次出兵攻魏,并占据武都、阴平二郡。太和四年(230年),魏明帝曹睿决定兴师伐蜀,升司马懿任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与大司马曹真一起伐蜀。八月,魏明帝曹睿命曹真率主力由长安入子午谷,左将军张郃出斜谷,司马懿自荆州溯汉水出西城(今陕西安康西北),兵分三路会攻汉中。司马懿从西城开拓道路,水陆并进,沿着沔水逆流而上,直达朐腮,攻克新丰县,驻军丹口,后遇雨班师。

这次进兵司马懿没有和诸葛亮直接面对面相遇,但正是由于司马懿对汉中的进攻,造成汉中告急,诸葛亮才退回蜀中。虽然二人并未直接交锋,但是在诸葛亮的心中已经有了一层阴影,他知道一个多么强大的对手站在了自己的面前。

太和五年(231年)二月,为了把国内的矛盾转嫁到外线来,诸葛亮再次率军出征,这已经是他第四次出兵攻魏,蜀军迅速包围了祁山(今甘肃东南部山地)贾嗣、魏平部。为了克服蜀道难,粮草难运的问题,诸葛亮还特意发明了木牛流马,方便运输粮草。

诸葛亮又是来势汹汹,曹睿火了,立即找来司马懿,告诉他这次一定给蜀军一点颜色瞧瞧。

曹睿坚定地对司马懿说:“这西边的事,我都交给爱卿你了!”司马懿知道,曹睿是要告诉他,与诸葛亮的对决马上就要开始了。这几乎是三国最顶尖智者的较量了,他们的较量很可能决定三国最后的走势。

司马懿先率兵到长安驻守,都督左将军张郃、雍州刺史郭淮被派为先锋,往前线扎营防御蜀军,又派部将费曜、戴陵率四千人守邽(今甘肃天水),一切安排妥当后,司马懿亲率主力从西安出发救援祁山。

张郃劝司马懿分兵驻扎雍、郿两地,以作大军后镇。也就说把大军分开两部,前后各一部,互作依托。

张郃从官渡之战就开始崭露头角,也算是老将了,他的意见是非常值得尊重的,可司马懿却不同意,他认为:“如果前军可以独挡诸葛亮的蜀军的话,将军这么说没问题。如果不能独当一面,再分兵于前后的话,这就重蹈了当年项羽把楚军分为三军,最后被黥布各个击溃的覆辙了。”司马懿其实是在告诉张郃,你们都不是诸葛亮的对手,想打败孔明,得我亲自去才行。于是司马懿亲自率魏军挺进喻麋。

诸葛亮闻魏大军将至,分兵一部继续攻击祁山,自己亲率主力迎击司马懿。

对于这场祁山保卫战,史书的记载出现了较大的分歧。

《晋书·宣帝纪》说:“亮闻大军且至,乃自帅众将刈上邽之麦。诸将皆惧,帝曰:‘吾倍道疲劳,此晓兵者之所贪也。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进次汉阳,与亮相遇,帝列阵以待之。使将牛金轻骑饵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亮屯卤城(今甘肃天水南),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这个记载是说,司马懿不仅打败了诸葛亮,斩首蜀军万人,还保住了那里的粮食。

可是《晋书》是司马氏晋朝的史书,晋朝的史官给司马懿脸上贴金也不是没有可能。

《汉晋春秋》的说法与《晋书》不同,书中说诸葛亮打败了郭淮、费耀,抢收了那里的粮食,贾嗣、魏平从祁山突围后,非要与诸葛亮交战,一雪前耻,司马懿拗不过他们被迫出战失利,蜀军斩魏军甲首三千。这个说法也有问题,因为《汉晋春秋》的记载本身就前后矛盾,费耀已经被司马懿命令留守上邽,又怎么可能同郭淮与诸葛亮交战?

不过,对于这场战争的细节,《资治通鉴》记录得很清楚。

首先是郭淮、费曜率军挑战诸葛亮,不过结果很明显,“以君下驷比君上驷”,结果是很好预测的,郭淮、费曜大败,诸葛亮趁机抢割了上邽的麦子。

孩子打不过,家里大人自然要出来帮忙,司马懿率军来到上邽与诸葛亮的蜀军对峙,不过并没有像观众期望那样双方露胳膊挽袖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开打。司马懿很冷静,找了个险峻的地方安营扎寨,丝毫没有向蜀军进攻的态势。

这种高挂免战牌的战术正是司马懿高明所在,因为他知道即便诸葛亮在祁山附近抢到粮食,那数量也是十分有限的,根本无法改变蜀军缺粮的现状。而魏军粮草靠陇上供给,基本上不成问题,司马懿故此料定诸葛亮打不起持久战。

事实很快证明了司马懿的看法,诸葛亮不久就撤退了,司马懿迅速追击,不过诸葛亮一向用兵如神,所以司马懿推进的速度并不快。诸葛亮跟司马懿玩起了捉迷藏,司马懿怎么也找不到他的影子了。

一种不祥的预感袭上了司马懿心头,当他带领魏军以极慢的速度推进到卤城时,张郃忍不住说道:“诸葛亮远来攻伐我们,想打我们不跟他打,他们都还以为我们不善于野战,这样不是长久之计啊。祁山那头已经知道我们的援军到了,他们的人心已经安定了,我们不必再去寻找诸葛亮的踪影,不如就此驻扎,分出奇兵以最快速度追击孔明。如果这样畏首畏尾不敢前进,必然会坐失民望。诸葛亮粮草不济,如果追慢了,怕是早就跑远了。”

“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诸葛亮素以用兵谨慎而著称,而司马懿更是如此。我们佩服历史上那些以奇谋攻占敌军的优秀军事家,但是要知道,在使用战术的时候,他们其实是在拿无数士兵的生命作赌注。

司马懿很显然不想用这样的冒险战术攻击诸葛亮,即便是放走诸葛亮,他也不愿意冒进。

尽管司马懿依然不着急地慢慢向前开进,诸葛亮终究还是出现了。这令司马懿确认了自己的判断,前边有埋伏,自己没中计。还是老办法,登山扎营,不进攻。

别说诸葛亮郁闷,就连司马懿军中的将领们也郁闷。贾嗣、魏平数度请战,对司马懿说道:“公畏蜀如虎,这不成了天下的笑柄了吗!”司马懿不理睬将领们,为了不让这些武夫烦他,他装起了病(惯用伎俩,每次装得都很像),谁都不见,诸将几次请战都被他拒之于营门之外。

司马懿当然不是懦夫,他曾经对诸葛亮发起过试探性的攻击,不过蜀军那可是钢筋混凝土似的防守。张郃绕到诸葛亮的侧翼去攻击,没想到中了魏延、高翔、吴班等人的埋伏,张郃大败,丢下三千多具尸体狼狈而回。

至此司马懿再也不敢冒进,老老实实的保住营盘,只要诸葛亮不能前进,就是胜利。又过了一个月,诸葛亮的粮草真的用完了,开始撤退。

司马懿也是精密计算过的,诸葛亮抢来的粮食数量他心中有数,大概多少天用完他也算的八九不离十。前次不敢追赶,是因为他料定诸葛亮尚有粮草,不是真的撤退,而这次肯定是没有粮草了,于是派张郃率兵追击。

憋了一肚子火的张郃恨不得能把诸葛亮生吞活剥,发起狠来,一口气追到了木门(今甘肃天水西南),没想到的是诸葛亮撤兵都撤得非常有层次感,在木门早设下埋伏。张郃经过这里时突然弓弩乱发,飞矢中其右膝,曹操时代最后的名将张郃殒命在此。《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此处还出来秀了一把,对魏军说:“我欲射一马(司马懿),实射一獐(张郃)!”

张郃死得冤枉,此时司马懿的战略意图已经实现,却没有最后坚持最初的战略思想,从而招致损失上将。而诸葛亮虽然战术上取得了胜利,但是此次兵出祁山,仍旧无功而返,还损失了大量的军力、物力。

所以说,司马懿和诸葛亮的第一次大战算是打了个平手,二人难分伯仲。

蜀军粮草耗尽退兵,魏国人的心才算安定了下来。军师杜袭、督军薛悌建议司马懿趁冬天把粮草运到陇右去,不再给诸葛亮抢收粮草的机会。

司马懿笑道:“诸葛亮再出祁山,不会在陇西了,因为这里都是城池,易守难攻,而诸葛亮希望与我们野战,他必然会在陇东出现。而且诸葛亮知道自己粮草少,回去必然是征集粮草,恐怕他三年之内都不会进兵喽!”

不出司马懿所料,果然是在三年后,也就是青龙二年(234年)二月,诸葛亮率军十万出斜谷攻魏。

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两个智者都经过了三年的准备,这三年他们都在研究对方的战略战术,彼此之间已经不再是对手那么简单,还有种惺惺相惜、互相敬佩的感觉。

同年四月,诸葛亮兵至郿县(今陕西眉县北),进驻渭水之南。司马懿率军渡渭水,背水筑垒对蜀军进行阻击。

司马懿分析形势后,对诸将说:“诸葛亮若是个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则会无功而返,这战争也就结束了。”

诸葛亮果然上五丈原,魏国诸将皆喜,一切都应验了司马懿的判断。

但司马懿也难免有失算的时候,诸葛亮上五丈原,不是为了向他发起进攻,而是为了一个地方,这就是北原。如果诸葛亮占据了北原,就可能形成这样的局面,渭水和北原会连成一线,隔绝北山的陇道,那样的话,魏国的居民和这一代的少数民族都会人心惶惶,而战争的局面很可能朝不利于魏军的方向发展。

好在魏军中还有明白人,雍州刺史郭淮深以此事为忧,向司马懿提醒道:“亮必争北原,宜先据之。”(《资治通鉴》)

对于顶尖的智者,简单的一句话就能触动他们的灵感,司马懿马上意识到了北原的重要性,速命郭淮等率兵移屯北原。北原的堡垒尚未建造完成,诸葛亮的前锋部队就已经到了,好在郭淮英勇善战,极富战争经验,虽然蜀军屡屡强攻,却始终未能攻克郭淮的半截子工事。

在北原,双方再次形成对峙,不过诸葛亮此次出山比上次要想得更多,因为面前的对手是司马懿,是他平生遇到最强的对手。蜀国早就遣使联系吴国,想让他们在蜀国出兵的时候在南方配合蜀军的行动。

孙权一向喜欢趁人之危,欣然答应。同年五月,吴军也出动了和蜀国相同数量的士兵,十万人兵分三路伐魏。可以说这次孙权也是下了血本的,这几乎是他能动用的所有兵力了。

蜀、吴都是倾其全力展开对魏国最后的攻击,此战若能成功,则蜀、吴分天下,若是失败,他们就再也没有可能统一天下了。

面对眼前的严峻形势,魏明帝曹睿显示出了比曹丕更加优秀的才能,他先派大将秦朗率军两万支援司马懿,并让秦朗带给司马懿一句话:好好把守西线,东吴交给我了。

曹睿御驾亲征,率主力部队反攻吴军,两军相持两月有余,最后曹睿以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和优秀的指挥才能迫使吴军撤回江东。

虽然历史没有给我们留下曹睿对于战争实施的诸多细节,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曹睿的雄才和军事上的天分,完全超越了曹丕,遗传了曹操的才能。

南线的胜利瞬间为司马懿缓解了战局的压力,他一直都在关心着曹睿的安危,得知曹睿击退了吴军,顿时信心大增。而此时曹睿给司马懿带来一封书信,上面只有八个字:“坚壁拒守,以逸待劳。”

看过信后,司马懿无尽感慨,这娃要比他爹强上百倍啊!

诸葛亮东进的道路受阻于司马懿,从渭水前进,又有郭淮阻挡,只好移军攻取散关、陇城等地,然后回师进攻司马懿。两军相持百余日,可司马懿就是不出战。

先是派大将挑战,后来就是士兵在阵前叫骂,司马懿一律不闻不问,在营中吃饭、睡觉、看兵书,生活很有规律。

诸葛亮再沉着也知道这事麻烦了,司马懿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像诸葛亮这种文人急了,就会想出一些匪夷所思的办法。他特意让人找来一身女人的衣服派人给司马懿送去,送衣服的使者是要冒着生危险的,因为这个玩笑开得有点大,这意思就是说你司马懿就是个娘们。

司马懿看到了女人的衣服不但没有生气(《三国演义》上说还穿上试了试),还把使者安全送了回去。司马懿不生气,不代表他的将领们不生气,主帅受到这样的侮辱,就是自己受到了侮辱。

魏军将领群情激奋,要求司马懿出战。司马懿见局面已经难以控制,如果再坚持不出战的话,恐怕是过不了他们这关的,于是上表曹睿请求出战。

曹睿的回复没几天就到了:老实呆着,不许出战!曹睿还不放心,派辛毗手持杖节来做军师,以节制司马懿的行动。

辛毗到来的消息也传到了蜀营,姜维听说这件事情后,认为曹睿让辛毗来,是铁了心不让司马懿出战,看来司马懿这次是要把缩头乌龟做到底了。

诸葛亮却不同意姜维的看法:“那司马懿本来就不想出战,他向曹睿请战,不过是为了平息那些武将的愤怒。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他要是想出战,还需要这么大老远的请示一趟吗?”

诸葛亮遇到了平生最难缠的对手,不过还好,这次他已经做好了和司马懿周旋到底的准备,不拿下司马懿坚决不回蜀川。于是就地分兵屯田,做长久屯驻之准备。

对于这件事司马懿在与其弟弟的书信中是这么评价的:诸葛亮志向高远,可我不给他机会,诸葛亮多谋却不肯决断,好兵却没有什么军权,虽然出兵十万,但就我看来已经落入了我的圈套之中,不久我就会大破敌军了。

显然司马懿很自信,也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诸葛亮,诸葛亮就是这么一个人,他一生用兵太过谨慎,少有奇谋决断,总是愿意打大型的会战,而不把偷袭、快速灵动的骑兵作为战术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这就像是一个受应试教育毒害过深的学生一样,只会大考,但一遇到多变的实际问题时,却脑筋发死,不肯多思考。

种粮食这个方法又费力气又慢,无论种什么粮食都需要几个月的生长周期,总不能指望陇中的麦子今天种上明天就熟了,所以没几天诸葛亮又坐不住了,派了使节去司马懿的营盘中求战,意思是说我求求你跟我打一仗吧。司马懿心中暗笑,诸葛亮啊诸葛亮!你还是坚持不住了。

司马懿故意不谈军事,和来使聊起了家常,问道:“诸葛公起居如何,一天吃多少粮食啊?”使者说:“三四升。”然后司马懿又问使者:“政事如何?”使者说:“丞相天天政务都要亲自过问查阅。”

使者走后,司马懿不无兴奋地对旁边的将领说道:“我看这诸葛亮快要不行了。”饭量是判断一个人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准,诸葛亮每天都要承受巨大的工作量,却吃得很少,这说明他现在已经非常虚弱了。 HQTZjV0qSI6PGW/F8JiJEsGvLQtxpC8w0bH5RwjAWnr5d2M28CONHPrfxGduCv+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