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5 点石成金

特斯拉梦想的那种取之不竭的能源,也可以靠太阳能电池来实现。太阳能电池大多数用的材料是硅,因此,我们再返回到半导体特性的发现过程。

不同于半导体的姗姗来迟,人类使用金属的历史,可一直追溯到几千年前的青铜器时代。虽然金属的最早用途是作为工具和武器,但早在17世纪,欧洲科学家已经开始对金属的导电性能有所研究和认识。他们把电流能流过的物体称为导体,不允许电流通过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当然,在现代人眼中,导体和绝缘体的差别更清楚、更量化了。科学家们用一个数字——电阻率,来区分它们。电阻率表明了物体阻挡电流的程度,数字越小,说明越不阻挡,即电流越容易通过。比如,一般将电阻率小于10万分之一(10 -5 Ω·m)的材料称为导体,如金属材料等;而将电阻率大于1亿(10 8 Ω·m)的材料称为绝缘体,如陶瓷、橡胶、塑料等。

看了上面所说的导体和绝缘体的电阻率范围,疑问自然就来了:导体的电阻率小于10万分之一,绝缘体电阻率大于1亿,中间还有这么一大段,是怎么回事呢?显而易见,物理学家们将那一段范围的电阻率,留给了他们所钟爱的半导体。

用电阻率来区分导体、半导体、绝缘体,使得它们的界限看上去清楚,但同时却又使得它们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这是因为,某种物质的电阻率并非一成不变,它会随着温度、光照等种种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刚才将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等物质进行粗略分类的电阻率,指的是常温下的数字。如果这些条件变化了,各种材料的电阻率就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一定条件下,原来我们称为半导体和绝缘体的东西,也有可能表现出导电的性能;原来导电的,也有可能变成不导电。例如我们在本章的前面几节曾经介绍过的,半导体公主们具有天生的过敏体质,对很多东西都敏感,包括热、光、电流方向等。因此,当环境中的这些因素变化之后,半导体材料便可能从绝缘体成为导体。

半导体公主们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敏感特性——掺杂性。也正是这个特性,使得硅美人在黄土中昏睡百年却未被人认识。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所谓“掺杂性”的意思是说,只要半导体材料中加进了微量的杂质,就会使材料的性能有很大改变。而天然的沙子和石头中,虽然包含了大量的硅,但却是非常不纯净的硅材料,看起来和用起来,都只是黄沙一片,或者是一块坚硬的石头。睡美人不再单纯,入污泥而尽染!已经完全没有了纯净原材料的秉性。有谁能认识她呢?直到后来,科学家们发展了先进的提纯技术,硅材料的半导体特性,诸如前面所叙述的各种过敏性——热敏性、光敏性、整流性等,才能表现出来,半导体公主们也才得以尽展风韵,为人所知。

有趣的是,真叫做“水至清则无鱼”,太纯净的硅,虽然敏感,有时在应用上却不是最理想的。科学家们发现,如果提炼出了纯净的硅晶体后,再在其中人为地掺和一些特别的杂质,将会得到某些特殊的有用性质,这就是我们下面要介绍的PN结。

尽管很早就有了矿石收音机,但在20世纪40年代之前,无线电设备大多数使用真空管。因为当时的半导体(矿石)用起来,是如此的不稳定和神秘莫测,那根“猫胡子”,需要在矿石上移来移去地仔细探索磨蹭老半天,才能使收音机响起来,远不如真空管元件使用起来既简单又保险。特别是在1907年,美国发明家德福雷斯特(De Forest Lee)在真空二极管的灯丝和板极之间巧妙地加了一个栅板,从而发明了第一只真空三极管之后,这个玻璃三脚猫的放大作用和开关功能,使得当时的半导体器件完全望尘莫及。

不过,醒过来的硅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暗自发笑:别得意太早了!别看我们现在只是石头,但点石成金的日子已经离得不远,人类终将会认识我们的优越性。有一天,睡美人突发奇想:“且让我先到这个著名的贝尔实验室里,点上一把小火试试!”

罗素(Russell Ohl)是美国新泽西州贝尔实验室的一位研究人员。他一直研究硅晶体,并且注意到硅材料对纯度的敏感性。特别是有一次,1940年2月23日那天,当他用猫胡子侦测器的一个旧晶体做实验的时候,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那块旧硅片黑乎乎的,看不太清楚,总也调不出电流来。于是,罗素用手电筒照到硅片上,研究是怎么一回事?他注意到在硅片中间有条细小的裂缝,便用电筒的强光照过去。咦!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线路中连接着的电流表使劲地跳动了一下。于是,他连续地用电筒光照射晶体及裂缝,电流表便连续地指示出一个比罗素所期望的值大得多的数字!然后,罗素又将线路中电源的极性反过来接,电路却不通,电流表也不动了。

也就是说,这片硅晶体在光照下表现了整流性,而且诱发的电流比纯净的硅晶体诱发的电流要大得多。罗素继续用光照来研究这片硅晶体,反复实验和测量后发现,在光照时,晶体的两边形成了一个0.5V左右的电压差,这是什么原因呢?

当时,晶体管发明者之一的沃尔特·布拉顿解释了这个罗素认为古怪的现象。

沃尔特·布拉顿于1902年出生在中国南方美丽的城市厦门,当时他的父亲正在中国任教。在美国长大的布拉顿获得物理博士学位后,便一直在新泽西的贝尔实验室研究真空管。他被梅文·凯利叫来看罗素的实验结果时,也感到很吃惊。不过,他脑中立刻就想到了答案。

原因一定是在于硅片上的那道裂纹!裂纹使得晶体两侧的纯度不同,杂质也有所不同,因而造成了一侧有更多的自由电子,而另一侧则有更多的空穴。见图1.5.1(b)。由于电子空穴的异性相吸作用,它们的移动使得在中央裂纹处形成一个薄薄的电压差,这样电子便只能在一个方向跨越电压差而流动。

图1.5.1 PN结

后来,专家们把有过多电子载流子的半导体叫做N型半导体,有过多空穴载流子的半导体叫做P型半导体。当这两种形态的半导体接触在一起时,就形成了一个PN结。

在罗素的实验中,由于光照,电子从N型半导体中被踢出来,在一个方向(从N到P)形成电子流,这其实就是硅材料的光电效应。罗素所用的硅晶体,就是现代太阳能电池的始祖。

果然不出硅美人所料,这把小火照亮了决策者们的眼睛。也就是从罗素发现PN结的那一天开始,贝尔实验室改变了对硅晶体的想法,谁知道呢,没准儿这小玩意儿还真能替代又大又重的真空管啊。

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突出了对半导体新材料研究的紧迫性。1945年夏天,贝尔实验室正式制订了一个庞大的研究计划,决定以固体物理为主要研究方向。这个计划直接导致了晶体管的发现。1948年,贝尔实验室的三个年轻人:威廉·肖克莱、约翰·巴丁和沃特·布拉顿,成功地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半导体三极管。这个被称为“三条腿的魔术师”的小东西,使他们获得了1956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也使人类迈向了一个崭新的固体电子技术时代。

再后来,肖克莱到加州创建硅谷,招聘人才,将神秘的硅火在硅谷点燃。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特别是当初号称八大金刚的肖克莱的追随者们,创建了仙童半导体公司,发明了第一个实用的集成电路之后,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如日中天。

集成电路的最早构想,是1952年由英国雷达研究所的电子工程师杜默(Geoffrey W.A.Dummer)提出的。1958年,德州仪器公司的基尔比用一个硅片,成功地制造出了一个振荡电路,他用半导体作电阻,一个PN结作电容。因为这个简单线路的5个元件集中在一个晶片上,所以成为世界上的第一个集成电路(图1.5.2)。后来,仙童半导体公司的诺伊斯(Robert Noyce)利用蚀刻等方式,解决了集成电路中导线连接的方法,使集成电路真正走向实用。

图1.5.2 基尔比和诺伊斯发明了集成电路

从发现、提纯、掺杂,到PN结,再到晶体管,最后到集成电路以及目前包含几十亿个元件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材料走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这是一个真正点石成金的过程。如今,睡美人眼中闪烁的硅晶之火,已在全世界掀起燎原之势,蔓延成熊熊烈焰,为人类开辟了一个计算机、通信、电子时代的新纪元。 x9SoIHotaCkFLqaOomG8DCWjuuPBqhIN6Rhi3h2G9W/vgMAu6QkNqiIHXenUNvk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