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7 修改图像/画布大小

4.7.1 修改图像大小

通常情况下对于图像最关注的属性有尺寸、大小及分辨率。如图4-55所示为像素尺寸分别是600像素×600像素与200像素×200像素的同一幅图片的对比效果,尺寸大的图像所占计算机空间也要相对大一些。

图4-55

执行“图像”/“图像大小”菜单命令或按Alt+Ctrl+I组合键,打开“图像大小”对话框,从中可修改图像的像素大小,更改图像的像素大小不仅会影响图像在屏幕上的大小,还会影响图像的质量及其打印特性(图像的打印尺寸和分辨率),如图4-56和图4-57所示。

图4-56 图4-57

图4-58

技术拓展:缩放比例与像素大小的区别

当使用缩放工具 缩放图像时,改变的是图像在屏幕中的显示比例,也就是说,无论怎么放大或缩小图像的显示比例,图像本身的大小和质量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如图4-59所示。

图4-59

当调整图像的大小时,改变的是图像的像素大小和分辨率等,因此图像的大小和质量都有可能发生改变,如图4-60所示。

图4-60

图4-61

技巧提示

如果一幅图像的分辨率比较低,并且图像比较模糊,即使提高图像的分辨率也不能使其变得清晰。因为Photoshop只能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无法生成新的数据。

理论实践——修改图像尺寸

修改图像尺寸有很多目的,如想要将一幅图像制作成计算机桌面壁纸、个性化QQ头像或传输到个人网络空间等,就需要修改图像的大小,以适合不同的要求。

步骤01 执行“文件”/“打开”菜单命令,打开照片素材文件,如图4-62所示。

图4-62

步骤02 执行“图像”/“图像大小”菜单命令或按Alt+Ctrl+I组合键,打开“图像大小”对话框,从该对话框中可以观察到图像的宽度为1365像素、高度为2048像素,如图4-63所示。

图4-63

步骤03 在“图像大小”对话框中设置图像的宽度为667像素、高度为1001像素,如图4-64所示,此时在图像窗口中可以明显观察到图像变小了。

图4-64

技巧提示

如果在“图像大小”对话框选择了“约束比例”选项,只需要修改“宽度”和“高度”其中一个参数值,另外一个参数会跟着发生相应的变化。

步骤04 按Ctrl+Z组合键或按Ctrl+Alt+Z组合键,返回到修改图像大小之前的状态,然后在“图像大小”对话框中设置图像的宽度为2666像素、高度为4001像素,如图4-65所示,此时在图像窗口中可以明显观察到图像变大了,如图4-66所示。

图4-65 图4-66

理论实践——修改图像分辨率

分辨率是指位图图像中的细节精细度,测量单位是像素/英寸(ppi),每英寸的像素越多,分辨率越高。一般来说,图像的分辨率越高,印刷出来的质量就越好。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01 打开素材文件,在“图像大小”对话框中可以观察到图像默认的“分辨率”为300,如图4-67所示。

图4-67

步骤02 在“图像大小”对话框中将“分辨率”更改为150,此时可以观察到像素大小也会随之而减小,如图4-68所示。

图4-68

步骤03 按Ctrl+Z组合键或按Ctrl+Alt+Z组合键,返回到修改分辨率之前的状态,然后在“图像大小”对话框中将“分辨率”更改为500,此时可以观察到像素大小也会随之增大,如图4-69所示。

图4-69

理论实践——修改图像比例

当选择“约束比例”选项时,可以在修改图像的宽度或高度时,保持宽度和高度的比例不变;当未选择“约束比例”选项时,修改图像的宽度或高度就会导致图像变形。如图4-70所示为本例的实例效果。

图4-70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01 打开素材文件,在“图像大小”对话框中可以观察到图像的宽度和高度都为1000像素,如图4-71所示。

图4-71

步骤02 在“图像大小”对话框中取消选择“约束比例”选项(取消选择“约束比例”选项将导致“缩放样式”选项不可用),设置“宽度”为1500像素,此时可以观察到图像变宽了,如图4-72所示。

图4-72

步骤03 按Ctrl+Z组合键或按Ctrl+Alt+Z组合键,返回到修改宽度之前的状态,在“图像大小”对话框中设置“高度”为1500像素,此时可以观察到图像变高了,如图4-73所示。

图4-73

4.7.2 修改画布大小

画布是指整个文档的工作区域,如图4-74所示。执行“图像”/“画布大小”菜单命令,打开“画布大小”对话框,如图4-75所示。在该对话框中可以对画布的宽度、高度、定位和画布扩展颜色进行调整。

图4-74 图4-75

技术拓展:画布大小和图像大小的区别

这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画布大小是指工作区域的大小,它包含图像和空白区域;图像大小是指图像的“像素大小”。

图4-76 图4-77
图4-78 图4-79

图4-80

图4-81

4.7.3 裁剪图像

裁剪是指移去部分图像,以突出或加强构图效果的过程。使用裁剪工具可以裁剪掉多余的图像,并重新定义画布的大小。

使用裁剪工具

选择“裁剪工具”后,在画面中调整裁切框,以确定需要保留的部分,或拖曳出一个新的裁切区域,然后按Enter键或双击完成裁剪,如图4-82所示。

图4-82

裁剪工具的选项栏如图4-83所示。

图4-83

使用透视裁剪工具

使用“透视裁剪工具” 可以在需要裁剪的图像上制作出带有透视感的裁剪框,在应用裁剪后可以使图像带有明显的透视感。打开一张图像,如图4-84(a)所示。单击工具箱中的“透视裁剪工具”按钮 ,在画面中绘制一个裁剪框,如图4-84(b)所示。

将光标定位到裁剪框的一个控制点上,单击并向内拖动,如图4-84(c)所示。

(a) (b) (c)

图4-84

用同样的方法调整其他控制点,调整完成后单击选项栏中的“提交当前裁剪操作”按钮 ,即可得到带有透视感的画面效果,如图4-85所示。

图4-85

理论实践——利用裁剪工具裁剪图像

裁剪工具在实际工作中的使用频率相当高,经常用来裁剪掉多余的图像,以突出画面中的重要元素。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01 按Ctrl+O组合键,打开素材文件,如图4-86所示。

图4-86

步骤02 在工具箱中单击“裁剪工具”按钮 或按C键,然后在图像上拖曳出一个矩形定界框,如图4-87所示。

图4-87

步骤03 为了突出画面中的人物,可以将光标放置在定界框中,然后拖曳光标将裁剪框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如图4-88所示。

图4-88

步骤04 如果要调整定界框的大小,可以拖曳定界框上的控制点,如图4-89所示。

图4-89

步骤05 确定裁剪区域以后,可以按Enter键或双击,还可以在选项栏中单击“提交当前裁剪操作”按钮 ,完成裁剪操作,最终效果如图4-90所示。

图4-90

4.7.4 裁切图像

使用“裁切”命令可以基于像素的颜色来裁剪图像。执行“编辑”/“裁切”命令,打开“裁切”对话框,如图4-91所示。

图4-91

理论实践——利用裁切命令去掉留白

本实例将使用“裁切”命令去掉留白。前后对比效果如图4-92所示。

图4-92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01 按Ctrl+O组合键,打开素材文件,可以观察到这幅图像有很多留白,如图4-93所示。

图4-93

步骤02 执行“图像”/“裁切”命令,然后在弹出的“裁切”对话框中(如图4-94所示)设置“基于”为“左上角像素颜色”或“右下角像素颜色”。可以看到四周大部分白色区域被裁切掉了。这是因为这幅图像的四周都是白色,无论选择何种方式,裁切模式都是基于白色像素,最终效果如图4-95所示。 MLcG+Lyc1uuKLMydGMHau71OmA3I2+WqociZIDtMhYOU0JL77lrFCa2ugm4jYc8m

图4-94 图4-9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