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7 辅助工具的使用

常用的辅助工具包括标尺、参考线、网格和注释工具等,借助这些辅助工具可以进行参考、对齐、对位等操作。

016 理论——使用标尺与参考线

参考线以浮动的状态显示在图像上方,可以帮助用户精确地定位图像或元素,并且在输出和打印图像时,参考线都不会显示出来。同时,可以移动、删除以及锁定参考线。标尺在实际工作中经常用来定位图像或元素位置,从而让用户更精确地处理图像。

操作步骤

步骤01 执行“文件>打开”菜单命令,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本书配套光盘中的素材文件,如图1-98所示。

图1-98

步骤02 执行“视图>标尺”菜单命令或按Ctrl+R组合键,此时可以看到窗口顶部和左侧出现标尺,如图1-99所示。

图1-99

步骤03 默认情况下,标尺的原点位于窗口的左上方,用户可以修改原点的位置。将光标放置在原点上,然后使用鼠标左键拖曳原点,画面中会显示出十字线,释放鼠标左键,释放处便成了原点的新位置,并且此时的原点数字也会发生变化,如图1-100所示。

图1-100

步骤04 如果要将原点复位到初始状态,即(0,0)位置,可以将光标放置在原点上,双击即可将原点复位到初始位置,如图1-101所示。

图1-101

参考线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得非常广泛,特别是在平面设计中。使用参考线可以快速定位图像中的某个特定区域或某个元素的位置,以方便用户在这个区域或位置内进行操作。

操作步骤

步骤01 执行“文件>打开”菜单命令,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本书配套光盘中的素材文件,接着按Ctrl+R组合键显示出标尺,如图1-102所示。

图1-102

步骤02 将光标放置在水平标尺上,然后使用鼠标左键向下拖曳即可拖出水平参考线,如图1-103所示。

图1-103

步骤03 将光标放置在左侧的垂直标尺上,然后使用鼠标左键向右拖曳即可拖出垂直参考线,如图1-104所示。

图1-104

步骤04 如果要移动参考线,可以在工具箱中单击移动工具 ,然后将光标放置在参考线上,当光标变成分隔符形状 时,使用鼠标左键拖曳即可移动参考线,如图1-105所示。

图1-105

步骤05 如果使用移动工具 将参考线拖曳出画布之外,则可以删除这条参考线,如图1-106所示。

图1-106

步骤06 如果要隐藏参考线,可以执行“视图>显示额外内容”菜单命令或按Ctrl+H组合键,如图1-107所示。

图1-107

步骤07 如果需要删除画布中的所有参考线,可以执行“视图>清除参考线”菜单命令,如图1-108所示。

图1-108

017 理论——使用智能参考线

智能参考线可以帮助对齐形状、切片和选区。启用智能参考线后,当绘制形状、创建选区或切片时,智能参考线会自动出现在画布中。执行“视图>显示>智能参考线”菜单命令,可以启用智能参考线,如图1-109所示为使用智能参考线和切片工具 进行操作时的画布状态。

图1-109

018 理论——使用网格

网格主要用来对称排列图像。网格在默认情况下显示为不打印出来的线条,但也可以显示为点。执行“视图>显示>网格”菜单命令,即可在画布中显示出网格,如图1-110所示。

图1-110

019 理论——使用标尺工具

标尺工具主要用来测量图像中点到点之间的距离、位置和角度等。在工具箱中单击标尺工具 ,在选项栏中可以观察到标尺工具的相关参数,如图1-111所示。

图1-111

标尺工具在实际工作中不是很常用,但在需要测量一些精确距离时就会使用到该工具。下面介绍一些该工具的使用方法。

操作步骤

步骤01 执行“文件>打开”菜单命令,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本书配套光盘中的素材文件,如图1-112所示。

图1-112

步骤02 在工具箱中单击标尺工具 或者执行“分析>标尺工具”菜单命令,当光标变成 形状时,从起始点A拖曳鼠标左键到结束点B,此时在选项栏和“信息”面板中将显示出倾斜角度和测量长度,如图1-113所示。

图1-113

步骤03 如果要继续测量长度和角度,可以按住Alt键,当光标变成 形状时,从起始点B(也可以从起始点A)拖曳鼠标左键到结束点C,此时在选项栏和“信息”面板中将显示出两个长度之间的夹角度数和两个长度值,如图1-114所示。

图1-114

020 理论——使用注释工具

使用注释工具可以在图像中添加文字注释、内容等,可以利用这种功能来协同制作图像、备忘录等。

操作步骤

步骤01 执行“文件>打开”菜单命令,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本书配套光盘中的素材文件,如图1-115所示。

图1-115

步骤02 在工具箱中单击注释工具 ,然后在图像上单击鼠标,此时会出现记事本图标 ,并且系统会自动弹出“注释”面板,如图1-116所示。

图1-116

步骤03 下面开始注释文件,即在“注释”面板中输入文字,如图1-117所示。

图1-117

步骤04 如果想在上一个注释中继续注释文件,可以在“注释”面板中单击“选择上一注释”按钮 ,切换到上一个注释页面,继续为图像进行注释,如图1-118所示。

图1-118

021 理论——使用计数工具

使用计数工具可以对图像中的元素进行计数,也可以自动对图像中的多个选定区域进行计数。执行“分析>计数工具”菜单命令,或在工具箱中单击计数工具 都可以激活计数工具。计数工具的选项栏中包含了显示计数的数目、颜色、标记大小等选项,如图1-119所示。

图1-119

计数工具在实际工作中并不常用,只有在图像中拥有很多相同的元素,并需要知道其数量时才会使用到该工具。

操作步骤

步骤01 打开素材文件,在工具箱中单击计数工具 ,然后依次单击图片中的颜色,此时Photoshop会跟踪单击的次数,并将计数数目显示在颜色上以及选项栏中,如图1-120所示。

图1-120

步骤02 执行“分析>记录测量”菜单命令,可以将计数数目记录到“测量记录”面板中,如图1-121所示。

图1-121

022 理论——使用对齐工具

对齐工具有助于精确地放置选区以及裁剪选框、切片、形状和路径等。在“视图>对齐到”菜单下可以观察到对象可对齐到参考线、网格、图层、切片、文档边界等,如图1-122所示。

图1-122

023 理论——显/隐额外内容工具

Photoshop中的辅助工具都可以进行显示/隐藏的控制,执行“视图>显示额外内容”菜单命令(使该选项处于选中状态),然后执行“视图>显示”菜单下的命令,可以在画布中显示出图层边缘、选区边缘、目标路径、网格、参考线、数量、智能参考线、切片等额外内容,如图1-123所示。

图1-123 YDReT5wgZqKm3tBb/IKfdxYhullNRAgUj51XtszhZeHzZ5ijneAX4R13U4k5TnS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