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的新产品开发周期比竞争对手提前三个月上市,如果我们的项目成本浪费降低50%,如果我们的很多项目都能够按时完成,如果我们的各个部门都能协同作战,如果……当这些如果都能得到实现,公司的发展将会快人很多步。
我们还要问问自己,公司每年有那么多项目,有多少个项目能够按时完成?有多少个项目的成本超出了预算?有多少个项目的质量问题层出不穷?如果这些问题都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公司的发展将会快马加鞭。
现代企业,从来不缺乏伟大的战略,但是,却缺乏很好的项目执行。公司的发展40%靠战略规划,60%靠项目执行。没有良好的项目执行,战略只能是一句空话,让战略落地,需要从一个一个的项目执行开始。完美的项目执行,是公司成长与发展的保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项目的高效率执行。
根据统计,90%的企业消失不是因为没有战略规划,而是战略规划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
很多企业每年都制定了非常宏伟的战略目标,但是,项目执行却非常差,再好的战略如果没有执行,就形同虚设,这样一来,企业谈何发展,谈何竞争?
因此,打造以项目管理为中心的运营体系,确保公司每个项目的顺利实施,是公司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也是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如何才能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呢?这就得从提升项目执行的能力开始。很多企业的管理者虽然非常重视战略规划,却忽略了项目执行。项目执行是战略成功的关键所在,而且项目执行非常困难,需要进行跨部门协作才能完成。项目执行不是靠某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要面临很多的风险和问题,作为公司的管理者,不仅要意识到项目执行的重要性,还要意识到项目执行的危机,为了保证公司的项目顺利执行,管理者必须要掌握项目管理能力建设的体系、思路、工具和方法。
我们来看看下面的案例,分析一下项目执行对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性。
1992年,IBM陷入空前危机,甚至连比尔·盖茨都认为:“IBM将在几年内倒闭。”1993年,公司董事长兼CEO约翰·埃克斯已经决定退休,公司成立搜猎委员会,最后选取路易斯·郭士纳为IBM的CEO。
郭士纳上台之后发现,IBM并不缺乏伟大的战略,但是,公司制定的战略规划却没有得到有效执行,这是导致IBM危机的真正导火索。
公司总裁和董事会成员向郭士纳报告说,公司力图通过合并PowerPC和OS/2的技术战略,借助这两个有力的产品夺回被英特尔公司的微处理器以及微软公司的个人电脑软件所占去的市场。但是,这一十分周全、令人激动的战略,最后却没有真正得到执行,导致战略机遇错失,把市场白白让给了英特尔和微软。
而且,欧洲公司也没有很好地落实公司的战略目标,由于IBM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组织,部分单元已经变成“官僚机构”,对公司的战略有点“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感觉,在IBM最危难的时候,甚至很多地区公司主张把IBM进行拆分,成立单个业务主体。
整个IBM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只有战略,没有项目执行,遭遇危机也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
当微软以71.7亿美元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部门时,诺基亚的市值从2000年的3030亿欧元跌至如今的71.7亿美元,总有一些好奇心和责任促使人回顾诺基亚手机由盛转衰的历程。我们总结失败,不是为了讽刺和嘲笑失败者,是为了给现在成功者更好的警示。
模拟机转2G手机,诺基亚把摩托罗拉超越了,3G智能机时代的来临,诺基亚应该有可能被超越的警醒,但是,诺基亚坐拥全球手机老大的位置,俯视众手机厂商,并没有提高警觉。2007年iPhone来了,诺基亚嘲讽:乔布斯先得把品牌知名度转化为市场份额。
早在2004年,诺基亚内部就开发出触控技术,甚至是现在当红的3D技术。但是,诺基亚的智能手机研发却一直不见起色。直到iPhone推出一年后,诺基亚才推出第一款触控技术的手机,但这时候距离诺基亚掌握触控技术已经过去好几年了。
其实诺基亚也有很好的关于智能机的战略规划,只是项目执行不力罢了。对于诺基亚的陨落,我们不能只有叹息,还得有深深的反思。
A公司是中国某行业的领导者,为了抓住市场机会,推动公司的发展,还专门请了某国际知名咨询公司为公司制定了稳健的发展战略。
公司战略包括九个方面,包括营销战略、成本战略、品牌战略、研发战略以及生产效率提升等九大领域,从整个战略规划来看,确实很符合A公司的产品、战略发展需求,以及在行业的竞争地位。
但是,项目咨询已经过去三年了,没有一个战略项目得到落实。每年的年终会议,在公司战略执行的问题上,各个部门都相互推卸责任,找各种理由拖延推托……
与此同时,某国有企业发现了这个市场机会,迅速发展渠道优势和国有企业资源优势,开发出与A公司同类的产品,仅2013年,市场份额就从原来的0增长到18%,对A公司的整个战略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压力……
作为公司的管理者或者决策者,我们是不是也有同样的困惑呢?我们制定了这么好的公司战略,为什么却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地执行呢?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该如何着手?
如何才能打造公司内部高效的项目管理体系呢?
公司要想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体系,需要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公司多项目管理战略规划、跨部门项目团队、规范化的项目管理流程、项目的人才梯队保障、项目的考核与激励以及项目管理的工具和方法。这六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关联,缺一不可,只有这六招完美配合,才能打造出公司高效的项目执行体系(如图1-1所示)。
图1-1 项目管理体系
第一,公司多项目管理战略规划
任何公司都不可能在一个时间段只运作某一个项目,而是同时维持着多个项目的运转。在这样的情况下,资源往往不够分配,这样就会导致项目之间资源配置出现冲突。应该先做哪个项目,后做哪个项目,如果公司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和规划,相关部门很难做出正确的决策,这样一来,就会影响项目的顺利执行。建立公司项目的评价体系,建立项目的优先级别,客观、科学地评价各个项目对公司的意义,是确保公司战略顺利实施,确保公司利益最大化的必要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体系以确保“让我们正确地做事”。如果我们做的事情和项目不正确,无论我们怎么努力也是没有效果的。如果没有科学的评价标准,没有项目的优先级划分,极有可能会导致很小的项目占用大量的资源,最重要的项目却没有资源去关注。我们越努力,对公司的破坏性反而会越大。
第二,跨部门项目管理团队
公司级的项目不是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个个人能够完成的,一定是公司各个部门的通力配合,才能确保公司的战略和项目顺利、高效实施。但是,现在很多企业却面临着严重的部门本位主义,各个部门各自为政,不能形成合力,不能以项目为核心来配合步调,致使公司项目管理无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战略执行力。因此,建立跨部门的项目运作团队,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义务,建立良好的跨部门团队运作机制,是确保跨部门团队效率的基础。
第三,规范化的项目管理流程
规范化的执行流程也是确保项目顺利执行的有力保证。不同部门、不同管理者对项目的理解不一样,对项目运作流程的理解也不一样,如果没有一个统一、规范化的操作流程,每个管理者都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执行,各执一词、各搞一套,执行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甚至做大量的无用功。整个项目团队的整体运作就会受到制约,效率自然会受到影响。因此,有必要制定一个统一、规范化的操作流程。一方面,统一规范项目管理的语言,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另一方面,将优秀员工的好经验进行总结并以流程的形式固化下来,以优化管理流程、节约管理成本。
第四,项目的人才梯队保障
良好的企业运营,一定需要充足的人才作为支持。现如今,企业都在快马加鞭地飞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如果公司没有一个人才梯队作为公司快速发展的保障,企业的战略执行肯定会受到影响。人员成长缓慢,人才青黄不接,将严重地影响企业的日常运营。因此,一个高效的执行体系,必须有充足的人才作为支撑。企业的运营最终要靠人去执行,一流的企业一定要有一流的人才,人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障。
第五,项目的考核与激励
不合理的考核与激励体系,不仅严重地打击了很多优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姑息了偷懒者的存在,更为严重的是,影响了我们企业的项目执行力。工作贡献越多绩效考核评价反而越低、奖励更少等不公正和不公平的现象一旦出现,势必影响员工的士气,进而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率。建立公正、公平的考核与激励体系,建立基于项目产出和贡献的考核与激励体系,建立结果为导向的考核与激励体系,是确保公司项目管理高效运作的制度保障。良好的考评与激励体系将鼓舞优秀的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企业带来效益,也为个人带来成长。
第六,有效的项目管理方法和工具
有了正确的做事方向,有了高效的跨部门团队,有了规范化的项目流程,有了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人才梯队,有了公正、公平的考核与激励体系,再加上项目执行的方法和工具,项目执行就能取到完美的结果了。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项目执行的工具和方法非常重要,掌握了正确的工作方法,掌握了切合管理实际的执行工具,不仅使我们少走很多弯路,还会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