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院系:宜宾学院数学学院
作 者:刘 宵
指导老师:蒋瑾媛
我们学校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如果硬要说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或是哪一处景物会留给你深刻的印象的话,那么硕勋楼前的108梯绝对算得上是一处。
虽然我才大一,但是宜宾学院的108梯对我来说却不陌生。那是去年夏天,那时的我还是一个即将高考的懵懂少年,那时候的我不懂什么人情世故,也不懂什么为人处世,有的只是一心想要考出宜宾的决心,所以每天早早地我就背着我的书包,装着厚厚数理化到山顶的图书馆去自习,那时我常常一个人走在108梯上,却从未感觉孤独,也许是由不得我不去的感觉。其实那时的我并不知道它原有108梯,只是匆匆地走过,没有多想,也没有时间让我去想。
直到我上了大学,最终也还是进入了宜宾学院,有千万分的不愿与不服,最终也还是无可奈何了。再过108梯的时候,感觉它是那么的长,那么的难以攀登,走在上面,也感觉到了孤独,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感受。突然脚步也变得如此沉重,气息也不约而同地变得沉重,似乎迎面而来的风也变得强烈,好像不欢迎我再来一样。
那时候的我厌烦极了走108梯,因为它又陡又长。
可是渐渐地我发现它也别有一番风景。那天早晨,因为马上四级考试了,所以一向不主张早上晨读的我竟然也出现在了晨读的队伍里。晨读的时间好像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就到了吃早饭的时间了。以前做完早操,匆匆忙忙地赶去吃早饭,总是抱怨学校的人太多了,这108梯修得太窄太陡了。可是今天来看,它是那么的安静,没有了以前走过时的抱怨声和嘈杂声,反而好像听见了大自然的呼吸一样。可它又不是安静的,在108梯上面可以看见这儿一个那儿一群的有志青年在那里大声地朗读英文,诵读名篇,甚至有人干脆把它当作一个舞台,在上面做起了演讲。一切都给我一种青春的激情和年轻的力量。感觉多么美好的一天开始啦!
我开始有点喜欢早晨的108梯了。
后来我才发现,原来它的独特之处不仅仅只在早上,在每个下课和上课的时候,108梯上总是人来人往,这时候的我有个特别的嗜好,就是观察走在108梯上面人的表情。因为我常常能从他们的表情里看见自己的缩影。起初他们是一群一群的,谈天说地地悠闲地走着,偶尔也能看见一两个同学气喘吁吁地跑上跑下,大概是有什么重要的事吧,那他一定是个称职的学生干部。渐渐地108梯上跑上跑下的人多了,他们的表情也越来越焦急。哦!原来是要上课了。呵呵!该进教室了。
108梯偶尔也挺好玩的。
后来,是哪天晚上我已记不得了,只知道当时的我感觉很迷茫,感觉未来一片空白。所以我独自走在学校里享受着专属于自己独有的忧伤,慢慢地我走到了108梯下面,抬头望着这又长又陡的108梯,我感觉自己全身无力,我已经没有力气去攀登它了。或许是我在害怕,总觉得自己上大学已经这么久了,什么也没有学到,就算学到了也不知道有什么用。
我在108梯下面站了很久,我开始思考它为什么被分成四节,为什么在108梯上面就是高大的教学楼。突然我的思绪像是被什么东西刺激了一样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我好像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原来四节就代表着大学四年,而现在的我只不过在最下面的一节而已,而且就连最下面的一节也还没有走完,我有什么理由在这里感时伤事呢?也许只是我一厢情愿地这么以为,但不可否认的是108梯又给了我向上的力量,让我找到了奋斗的理由和方向,我要走的路还很长,要攀登的石梯还有很多,现在的我不能就这么放弃,也不能犹豫。
渐渐地我喜欢上了爬108梯,因为它总能给我一种力量!
或许每个刚进大学的大学生都会迷茫自己未来的路在哪里,也都会有感觉时间过得很快,自己却什么也没有学到的时候。那么,朋友,不妨在你身边找找,总会有那么一方水土会让你找到前进的方向。
我已经找到了,你呢?
本文获得二等奖。每个初入大学的学生都会有自己的迷茫,并因迷茫而思考很多问题。该文的特点是将这些迷茫和思考定格在学校最具特色的108梯(台阶)上,围绕入学前、入学后对它由怅惘到喜欢的感情变化,表现了自己人生态度和学习认知的改变,令人读来形象而印象深刻。文章最后从108梯的“四节”,联想到大学生活的“四年”,由此引出“要走的路还很长,要攀登的石梯还有很多”的核心话题,与文章题目《梯》相照应,从而有力地深化了题旨。
(武汉大学 尚永亮教授,长江学者)
这篇散文结构紧凑,紧紧围绕学校教学楼前的108梯来写,写出了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梯子的别样的意义。作者对这108梯由最初的毫不留意到后来的刻意留心观察,情感也从对它又陡又长的厌烦,到对它浓烈的学习氛围的喜欢,最后升华为把它分为四节的哲理性思考,作者也由此找到了学习中的前进方向和力量。本文情感真挚,似乎是从作者心底自然而然涌出的心泉。整篇文章巧妙地把叙事、抒情、说理融为一体,同时语言简洁流畅,朴素自然。
(宜宾学院 蒋瑾媛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