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的心因欣赏而高贵

学校院系:厦门大学法学院
作  者:蒋 棒

驻足欣赏,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是风景。

——题记

浮生若梦,疲惫的我们或许也曾感慨生活憔悴、岁月无情。其实,生活并非单调的黑白默片,缺少的只是一颗懂得欣赏的心,去感悟它的华美。昨夜错过了繁星,但愿今夜莫要再错过月亮,因为我的心因欣赏而高贵。

欣赏自然,那属于我的清茶茗品,绘遍恬淡。

无论是那柑色的灿烂晨曦,还是那寂静的天光云影;无论是那气势磅礴的飞湍瀑流,还是那郁郁葱葱的茂林修竹;无论是那漫山遍野的姹紫嫣红,还是那氤氲诗意的和风细雨;无论是江南小镇蛋壳般薄薄的静,还是山间树林的鸟语啾啾……“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叶花说人情”,或许是雄浑壮阔,或许是温柔婉转,因为欣赏,我的心接受了美的沐浴,澄澈而透明。

萌动的春,我看到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辉煌,看到了“杏花春雨江南”的缠绵。蓬勃的夏,我看到了“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热烈,看到了“听取蛙声一片”的生机。喟叹的秋,我看到了“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绚烂,看到了“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清丽。落定的冬,我看到了“疏影横斜水清浅”的冷泠,看到了“雪却输梅一段香”的坚忍……漫步于四季走廊,因为欣赏,我收获着春花秋月的美好,感受着春华秋实的充盈。

欣赏文字,那属于我的灵动蕴藉,写满丰润。

夜阑人静,晚风拂过叶片,迷迷乱乱。沏一杯香茗,看着那漫漶的雾气与自由舒展的花瓣,我的心便如临圣殿,浩瀚而神秘。欣赏文字,如同咀嚼历史,细品往事,那温婉抑或是顿挫的文字竟酿成一味难言的芳润,透过肌肤,渗入血液,直抵心间。那是《诗经》中的蒹葭苍苍,在水一方的伊人;那是华美的楚辞,闪闪发光;那是大唐华章,仙乐飘飘;那是岳阳楼的仁者之心,那是滕王阁的飞阁流丹;那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那是葡萄美酒、醉卧沙场……徜徉在泛黄的书页间,竟让人沉醉不知归路。

思接千载,心游八方,我小心翼翼地窥探着睿哲的深邃与灵魂的高洁,别有洞天。无论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悲鸣,还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洒脱;无论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愁肠百结,还是“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低吟清唱;无论是直面惨淡、淋漓鲜血的猛士,还是矛盾交织、难以逾越的围城……坐拥书城,其乐融融。欣赏文字,我在淡淡的墨香中寻觅到了人生的真谛。

欣赏生活,那属于我的苦乐酸甜,道尽感动。

“拿走爱,世界将变成一座坟墓。”爱是贯穿生活的主旋律,欣赏爱,我的寂寞青春终被重新点亮。我曾感受血浓于水的亲情,当以往毫不客气地将我们的心灵画廊洗劫一空,唯有那一句叮咛、一份牵挂始终如水印木刻般真切动人;我曾领略至真至善的友情,“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或许时间之河会将昔日的友人冲散,推动可望不可及的两边,然而当友情之光再度出现,我的黑白记忆终被染上亮色,简单却弥足珍贵,一如春天般剔透;我也曾见证夕阳下一对耄耋夫妻许下永恒的誓言,还有那一把陌生而真诚的搀扶,那一声不足为奇却足够温暖的“谢谢”……欣赏爱,生活因此缤纷绚烂。

欣赏生活,我也不曾忘记伤痛与孤独,欣赏那一份残缺而淋漓尽致的美。穿过幽暗岁月,也曾感到彷徨。都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无奈早已习惯呻吟“流光易把人儿抛,亦不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然而清苦的日子也是难得的日子。没有破茧而出的痛苦,哪有羽化成蝶的幸福?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我在苦痛的挣扎后带着满身伤痕迎来新生。肆虐的狂风骤雨毫无怜意地拍打我身,但终究会雨过天晴,春暖花开!我看到,透过那正被朝阳驱散的雾霭,一个人在给自己的生命举行升旗!

欣赏生活,我在快乐与感伤、流逝与收获中,汲取着这份简单而深沉的感动。

因为欣赏,我触摸到了生命的优美剪影。

因为欣赏,我逾越艰难坎坷,塑造着一个更完美的自己。

因为欣赏,我珍惜最真实的生活,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怀揣一颗感恩的心,静静驻足,或淳朴,或华丽,都是一个人的风景。

拍拍尘土,我继续前行。只因——

我的心因欣赏而高贵!

评点:

本文获得二等奖。“我的心因欣赏而高贵”,一个不错的题目,一份美好的情感。欣赏自然、欣赏文字、欣赏生活,确实,唯有一个懂得欣赏的心灵才能获得生活的真谛,才能在人生道路上“拍拍尘土,继续前行”。文章最后升华主题。只是稍嫌堆砌,辞藻过于绚烂,反而弱化了文章的情感力量,其实,文章“朴素最好”。

(华东师范大学 谭帆教授,长江学者)

本文满篇所强调的就是对欣赏的追求,并且恰切地诠释了我心因欣赏而高贵的深奥内含。
欣赏,从自然界开始,两段文字。先是以四个排比句式全面集中地概括了对自然界的欣赏;而后很自然地对四季景色做了简洁的描绘,从而写足了我心对大自然的欣赏。接着,仍踵前法,以一个过渡段及两段文字,叙述了我对文字的欣赏。由面对面的之于文字,到“思接千载,心游八方”,同样利用排比句式,写足了我心对文字的欣赏。
对于“苦乐酸甜”的生活,是否应当欣赏呢?回答是肯定的。仍用前法,而且更加强调——除了一个过渡段与两段文字之外,还加了一段,并且用诗一般的句式,突出了我心对生活的欣赏。如此,正好照应了题记与第一自然段。原来欣赏自然、欣赏文字,虽是我心因欣赏而高贵不可或缺的内容,但作者更为注重的是对生活的欣赏,因为“生活中处处是风景”,这样,才足以显示我心因欣赏而高贵的重要意义。

(湖北大学 胡忆肖教授) yWeI4PWt/bxOzGijTupEVW4ZASQ5NQI20U2YwmT62TkSYymIVicowwjd8UVgTCj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