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北京相邻高等院校安全合作共同体建设的探讨

张国坤 毕忠臣 江顺平 张建华

一、合作共同体的背景和意义

(一)高校安全工作的主要特征
1.理论体系逐渐完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发生了深刻变化,内涵更加丰富。高校保卫工作的目标、任务以及面临的工作环境和对象都在发生着改变,新形势下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理论体系也在逐步地建立和完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保卫学专业委员会于1991年成立,是以高校保卫工作者为主体,从事高校安全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学会自成立起,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例如撰写出版学术论文和著作,举办相关研讨会和论坛,承办不同主题的培训班。安全保卫工作理论体系的逐渐完善,为高校安全保卫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2.影响校园稳定的因素日益突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互联网影响的逐渐增强,高校安全保卫的工作范围也在不断加大,工作方式逐渐呈现多元化。过去,保证校园安全主要是保证在校学生、教师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其主要工作在于稳定校园秩序,保障不同人群在校园里的生活工作活动有秩序地进行。而今,校园保卫工作的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工作重点和工作方法也在逐渐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开放化,校内外来流动人口增加,校园安全工作日益复杂,参观游客、临时工作人员、各类推销商贩成为校园流动人员的主体。一方面,开放的校园文化鼓励交流与推广;另一方面,复杂的校园流动人群也增加了安全隐患,特别是财物的安全与保障,教导学生注意个人财物安全是基本的预防,监控设施与巡逻制度的执行与完善则成为必要的保障方法。(2)通行方式多样化,汽车、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已经伴随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充斥校园,逐渐代替自行车成为许多人代步的首选。因此,校园交通安全保障也需多样化。设立正确的交通指示牌往往不足以保证校园交通安全,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高校安保准则,优化交通管理、合理有效地控制校园内各类交通工具的行驶与停放,已经成为高校校园安保管理的一项重要考验。(3)网络冲击逐渐渗透到师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过去简单的固定通信早已无法满足大家的生活需求,电脑、手机网络服务已经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便捷的网络服务促进了各项校园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网络、手机诈骗信息往往容易畅通传播,虚假、反动信息也往往容易四处散播。(4)境内外邪教组织通过各种渠道,使用各种手法向高校校园渗透,同时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分化”、“西化”的战略并未减弱,反而会更加猖狂,由于高校大学生群体本身具有的政治敏感度高、思想波动大、行为非理性化强等特点,高校也成为了他们争夺的主要阵地。(5)科研工作深入开展,多种大量有毒、有害试剂的购买、使用和保存均存在安全隐患。有效监督科研用药品、药剂采购和使用,完善并加强废弃药剂的储存和回收,保障师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安全。(6)社会思潮多样化,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复杂化。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生存基本压力的逐渐降低,使得一些学生的心理缺陷和心理问题更容易暴露出来。学业优劣、情感纠葛、人际交往,诸多因素冲击着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一些必要的学生工作无法落实到位,也往往会带来学生甚至社会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隐患、问题,甚至事故。

3.管理方式的转变

校园安全保卫工作方向的逐渐改变,也使得管理工作的方式相应调整:从过去的管理、批评、教育和整改,逐渐向预防、劝慰、调解和处理转变。这就要求学校安保工作人员主动深入一线,做好师生的安保教育工作,主动了解实际情况,对潜在问题进行预防处理并制定应急预案,尽量在第一时间将各种复杂的安保问题遏制在萌芽状态,避免事态扩大化。例如以预防为主,教育学生、教师和校园工作人员注意个人财物的安全,杜绝隐患,避免失窃;严格控制校园车辆的准入制度,以保障师生通行安全为基准控制校内车辆通行,完善校内交通线路和警示;以主题教育的形式普及学生及其家长对网络诈骗的了解和认识,在银行、取款机附近增加警示牌和宣传广播;加强学生教育,以理性思维思考现实生活、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性,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加强实验室的安全保障工作,基本的水电安全之外,加强对有毒有害药品、试剂购买、使用和保存的监督管理,增加对相关废弃材料的回收频率和力度;将基本心理普查制度从本科生扩展到研究生,尽量提前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在萌芽状态下及时发现潜在问题,进行合理有效的疏导,把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带来的人身安全隐患降到最小。这样,高校安保工作的方式也必须随之调整,即由“管理为主”逐渐向“服务为主”转变。

(二)建立合作共同体的意义

近年来高校校园盗窃案的频频发生,对高校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对学校、教师、学生都产生了不同程度上的危害。高校盗窃案的发案时间和地点具有普遍性特征,窃贼多青睐于价值高、易携带的财物。绝大多数窃贼为校外人员,高校盗窃案预防措施中,“外来人员禁止入内”已难以适应当前现实状况,如何实现盗窃案件的有效预防成为高校保卫工作的关键。由分析近几年北京学院路周边高校盗窃案案例可知,同一个或同一批窃贼通常会在同一段时期选择对相邻高校实施盗窃。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在“人防”加“技防”的双重保障下,同时将本校盗窃案件中涉及犯罪嫌疑人的视频影像资料第一时间通传给相邻院校,当犯罪嫌疑人再次出现在其他高校时,及时锁定目标人物,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将窃贼抓获。可见,建立“安全合作共同体”,可以实现相邻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强强联手”,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盗窃案的发生,为高校筑起一道坚实的防护墙。

维护高校稳定一直都是高校党委的硬任务,也是第一责任。面对敏感时期的严峻考验,高校维稳工作的关键是要做好源头预防,守住末端应急。北京高校云集,教职工和学生人数众多,思想文化十分活跃,容易形成群体效应,并可通过现代通讯手段迅速辐射蔓延。一些学生参与愿望迫切,但缺乏社会经验,容易采取过激行为,如参加上街游行、静坐、请愿等集群行为。针对这种特殊情况,高校应把工作重点、工作环节进行前移,防患于未然,一旦出现矛盾、事态,迅速化解,并第一时间将情况通传相邻院校,防止周边高校学生串联的群体性事件发生。通过建立“安全合作共同体”,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群体性事件恶化,保障高校维稳工作的顺利进行。

北京作为全国的教育文化中心,高校数量最多,而海淀区学院路地区则尤为集中,拥有一批学科专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的院校。随着高校建设的不断发展,高校之间的科研、教学合作也日益频繁和紧密。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作为老牌“学院路八大高校”之一,紧邻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每年新增数百项校际科研合作项目,教师、学生的校际间的交流交往增多。面对这样的地理优势,学院路高校间安全保卫工作的资源共享、充分合作、建立长期有效的应急联动机制,打造“安全合作共同体”成为今后工作发展的大势所趋。随着“平安校园”工作近年来在各高校中广泛开展,建立“安全合作共同体”也有助于不同高校间交流工作经验,取长补短,改进自身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

二、建设思想

(一)核心目标的确定

由于地理位置、校园大小、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办学定位、校园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差异,不同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也往往存在着诸多差异,工作重点也不尽相同,可谓各具特色。然而,一些共通的问题还是广泛存在,例如“维持稳定”、“矛盾纠纷”、“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建立“安全合作共同体”的核心目标,并不是所有高校制定出统一的安保规章制度和工作方法,而是本着求同存异的基本原则,寻找不同高校共同面对的问题,制定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建立高效运作的组织机构和信息沟通平台,通过互相协助的方式构建高校安全保障合作平台。即充分尊重各高校根据自身已有的处理特殊问题的工作经验和方法处理特殊问题,积极鼓励高校间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广泛交流工作经验,做到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同时通过“安全合作共同体”的建立,处理各高校均需要面对的,特别是需要相互协助才能更好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二)资源的整理和整合

建立“安全合作共同体”,进行高校间安保资源合理、有效的整理和整合成为首要进行的一项工作。这主要包括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两方面。

1.信息资源:信息化浪潮如今已广泛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安保的工作条件也随之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一方面,大量摄像头、门禁装置等系统已经广泛用于师生财物的安全保障,构建高校间通畅的信息传递平台,由于盗窃犯在相邻高校中流窜作案经常发生,“安全合作共同体”高校可将被盗信息及时传递互通,必要时可将涉及盗窃嫌疑人的监控视频影像资料传递给相邻高校,达到联防联控的目的;另一方面,邪教组织、境外反动信息和不法谣言的网络传播至今仍时有发生,一些在校生由于世界观不完善、社会经验淡薄,容易因为猎奇心理一时冲动卷入其中,这就需要高校安保部门通过现有网络技术及时沟通,合理控制,进行必要的疏导和批评教育,防止恶性的群体性社会事件发生。

2.人力资源:随着现代化安保设备的使用,安保措施的改进,许多日常安保工作已经逐渐向“轻人力、重技术”的方向转变,许多高校一线安保工作人员数量逐年呈下降趋势,特别是聘用安保公司的保安人员逐渐减少。日常工作中各高校现有的工作人员足以应对工作压力,但举办大型活动、社会活动、应急事件时,有限的人力资源往往不能满足工作量的急剧上升。整合人力资源,制定应急状态下安保人员适当的互助协作机制,不仅可以满足实时需求,避免资源浪费,也为高校间一线安保工作人员交流工作经验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三)合作平台的打造

合作平台是“安全合作共同体”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构建合作平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包括:组织领导、日常工作和应急处理。一方面,需要设立长期的领导工作组,由其协调各参与高校单位间的相互协助关系;另一方面,也需要各参与高校单位逐年或逐期轮流执行“安全合作共同体”理事长单位的职责,这既有利于合作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有利于工作经验的相互交流。日常工作方面,各高校安保相关负责人和主要参与人可以通过合作平台交流工作经验,共享安保信息和各种资源,在领导工作组的协调下取长补短合理安排日常相关工作;应急处理方面,各高校安保相关负责人和主要参与人可以在第一时间上报事件信息,安保问题,提请领导工作组协助提出应急方案,并协调各参与高校调配各类资源,予以协助。

三、运行机制的构建

(一)建立组织机制

构建“安全合作共同体”的组织机制,由领导工作组和多个工作体系两个主要部分组成。领导工作组:由上级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担任秘书长,由各参与高校安保工作主要负责人组成工作组“理事会”,并逐年或逐期轮流担任“理事长”,主要负责“安全合作共同体”的构建和维护,日常信息的沟通、资源调配与相互协助工作的总体安排,突发事态下的会议召集、应急方案的制定与执行等。多个工作体系主要包括“维稳工作体系”、“纠纷调解体系”、“安全教育体系”、“安全管理体系”和“综合防控体系”等,日常参与“安全合作共同体”运作过程中各高校间的相关合作,应急状态下在领导工作组的统一指示下完成突发事件的处理。一般而言,各高校自身范围内的安保问题自行独立解决,涉及两个或多个高校的安保问题在相关主要负责人协商一致后,方可提请“安全合作共同体”协调解决。

(二)建立合作机制

正确合理的合作机制才能有效地保障“安全合作共同体”各项工作的有序展开。合作机制的建立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多方论证的过程,逐渐改进的过程。

1.组织框架的建设和管理制度的完善:主要通过上级部门调研,相关高校负责人的走访与会晤,明确构建“安全合作共同体”的共同愿望,明确工作目标、任务以及权利与责任,协商制定相应的管理模式和基本制度。

2.签署必要的合作备忘录:以签署合作备忘录为契机,初步试点开展“安全合作共同体”的相关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逐步建立成熟的工作模式并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

3.“安全合作共同体”的正式成立与工作完善:联系有意愿参加的各相关高校,以合作备忘录为蓝本,报请上级相关领导部门,通过审批成立正式的“安全合作共同体”机构,通过日常工作不断积累经验,完善机构的运作和管理模式,改进工作效率和效果。

(三)建立沟通机制

建立规范有效的沟通机制,这不仅仅局限在各参与院校间日常安保信息的传递与沟通,也体现在“安全合作共同体”系统管理信息的有效传达与反馈,重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明确的例会制度:领导工作组的组成人员与各参与高校其他一些主要的安保工作负责人一同定期召开例会,总结工作中的得与失,对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和方法进行推广,对工作不当造成的问题进行探讨和总结,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对今后开展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进行预判,探讨合理有效的应对方法。

2.充分开展舆情、警情的分析、讨论和预测:应对信息化的广泛冲击,及时把握学生心理动态,对网络不良舆论的传播进行及早的布控,对盲目参与的学生进行及时的调查、劝解和批评,避免一些不良问题扩大化;充分利用信息交流平台,对邻近高校甚至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内发生的人身、财物安全问题进行及早的分析,预防相关案件在校园内的再次发生,特别是针对连环刑事案件要及早制定应急预案,协助公安机关做好安全稳定工作,保障师生安全。

3.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开辟交流和研讨专栏:这有助于各参与高校相关工作人员及时沟通安保信息,交流工作经验,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促进高校安保相关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

4.在各参与高校内举办相关的校园安保论坛、教学讲座:梳理、总结、交流经验有利于安保工作的良性发展;对学生广泛开展方方面面的安全知识教学,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让学生养成防微杜渐的好习惯。

(四)建立自检与互查机制

建立自查与互查总结机制,有助于“安全合作共同体”在机构建设和工作开展中总结成功经验,减少错误,避免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安全合作共同体”的领导工作组在年终组织相应的年度工作总结大会,着眼于组织的长远发展,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工作,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探讨与批评,改进组织领导和日常工作,完善“安全合作共同体”的各项功能,为进一步开展合作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促使“安全合作共同体”建设优质、高效的推进。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r+cpHWobau+ivyl9fAYK47A/NRWYMQcKi+rXdjfg+3VvP7HANiHnm/DeVZK+rsvU

参考文献

  1. 张子荣.当前高校安全保卫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0(29).
  2. 周斌.关于网络舆情与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10(34).
  3. 刘兴德.加强首都高校保卫干部队伍建设努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J].思想教育研究,2012(12).
  4. 贾红棉.高校如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J].理论观察,2007(1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