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罚他做个大富翁

一只老鼠不小心掉进了一个盛得半满的米缸里。这飞来的口福,老鼠岂能放过?一顿饱食后倒头便睡。
不知不觉中,老鼠在米缸里已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有时它也想跳出去算了,可是眼瞅着这么多的白米,嘴里便直痒痒,真舍不得离开。直到有一天米缸见了底,老鼠才惊觉缸底到缸口的高度无论如何已是难以企及;更要命的是,此时它已胖得如一只笨拙的肥猫,几乎没有什么弹跳力了。
它面临的只有两种不幸的结局:成为主人的棒下鬼,或是饿死在米缸中。

财富,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希望、所喜欢的,但是,财富并不一定是最好的东西。

在佛经里面有一段记载说:有一天,法院法官升堂的时候,有一条狗来向法官告状。法官觉得很奇怪,就问:“狗子为什么要来告状呢?”狗子说:“法官大人!我因为在外面行走很久,肚子饿了,我走到一户人家门口,想要向那家人要一点饭来吃。我也遵守狗子的礼节规矩,向那人要饭吃,而那人不但不给我饭吃,反而打我。”法官一听:“咦!狗子要饭吃,还有规矩吗?狗子你说,有什么规矩?”狗子说:“我们狗子向人要饭吃,有一定的规矩——我们前面的两条腿可以爬进屋门内,但后面的两条腿和尾巴必须要在门外,不可以进入门内。我是以这样子的规矩来要饭的,他们为什么要打我呢?”

法官听了以后就说:“把那个人找来,我要询问这件事情。”打狗的人经法官一问,坦白地招认,因此罪名也就确定了。法官问狗子道:“你希望用什么方法来处罚这个打你的人呢?”狗子回答说:“请法官大人罚他做个大富翁!”法官听了哈哈大笑道:“你叫我处罚他做个大富翁,不是倒给他讨了便宜吗?”狗子说:“报告法官大人!我这个狗子,前世就是一个大富翁,因为我为富不仁,愚痴、贪婪、凶恶,不肯喜舍,所以死了以后,堕入畜生道中受种种的苦难,吃人的剩菜剩饭,替人守门,被人棍打脚踢,非常的痛苦,所以我要求法官判罚他将来也做个大富翁。”

我们刚才说财富很好,是大家所喜欢的,但是财富对某些为富不仁的人又是不好的。我们放眼看当今社会,有很多人是富有的穷人,但也有少部分是贫穷的富人。既然富有,为什么又说他贫穷呢?

(一)最富的穷人

有很多富有的人,有钱不会用,有钱用到不好的地方,甚至有钱不肯用,如此,虽然有钱,也不就和穷人一样吗?

佛经中,有一个善生长者,有一天,他得到了世间最稀有、最宝贵的旃檀香木做的金色盒子。长者就对人宣布说:“我要把这宝贵的东西,赠送给世间最贫穷的人。”很多贫穷的人就来向他要这个金色盒子,但这一个人来要,善生长者就说:“你不是世间最贫穷的人!”那一个人来要,善生长者又说:“你不是世间最贫穷的人!”

大家就奇怪了,“你不是真心要把这个金色盒子送人吧?”善生长者就说:“我这个金色盒子要送给世间最贫穷的人,谁是最贫穷的人呢?我告诉你们,不是别人,他就是我们的国王波斯匿王,他才是世间最贫穷的人。”

这个消息慢慢地传到波斯匿王那里去,他非常不高兴,“哼!我是一国之君,怎么可以说我是世间最贫穷的人呢?去!去把善生长者找来!”

波斯匿王把善生长者带到收藏珍宝的库房里,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善生长者说:“这是收藏黄金的金库。”

“那是个什么地方呢?”

“那是收藏银子的银库。”

“那是什么地方呢?”

“那是珍藏珍珠的宝库。”

波斯匿王大声责问道:“你既然知道我有金库、银库……这么多的财宝,你怎么可以在外面散布谣言,说我是世间最贫穷的人呢?”

我们要知道,在善生长者的心中,他认为波斯匿王虽然有钱,却不会照顾社会大众,不知道做一些利于人们的事业,虽然有钱却不会用,这不就是世间最贫穷的人吗?

……

(二)最穷的富人

世间有很多富有而贫穷的人,世间也有许多贫穷而富有的人。像古代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临死前,他的弟子问他:“老师!你还有什么遗言呢?”苏格拉底突然想起说:“啊!我还欠人家一只鸡,还没有还他。”你看!一个大哲学家到临死之前,连一只鸡也没能力还给人家,可他是否真正贫穷呢?苏格拉底的智慧几千年来仍然影响着这个世间的人,所以说,像苏格拉底这样的人,他是不穷的,反而是贫穷中最富有的人。

佛教中的弘一大师,一条毛巾,一用就是十年以上,已经破烂了。他的朋友夏丏尊见到时,不忍心,就说:“我买一条新的毛巾送给你吧!”弘一大师回答说:“不用!这一条还很好用呢!”像弘一大师,他不是贫穷,实在来说,他的富有──在精神上的富有,是没有人可以和他相比的。

(三)宿因与现缘

有时,财富,在能用方面,大家是共通的,但在所有上就有分别了。例如农夫种田,所种的收成,当然是供应大家生活吃用的,但是小麻雀也去吃一点,这也不要紧,虽然不是要给它吃的,但是它终于吃了一点。所以这个世间,所有是个别的,但享用有时是能共通的。在这世间,我们不一定事事物物都非要有所有权不可,只要我们能够共同享用,那也就很幸福了。

(四)用钱与藏钱

过去有一个人储蓄了很多的金砖,由于储蓄了很多,就藏在家里的地底下,一藏就藏了三十多年,却一直都没有用过。这三十年中,虽然他都没用过,但他有时去看一看就欢喜了。

有一天,这些金砖给人偷去了,那时他伤心得死去活来。旁边有人问他说:“你这些金砖藏在那边三十多年了,你有没有用过它呢?”

“没有!”

那个人就说:“你既然没有用过,那不要紧,我去拿几块砖头,用纸包起来,藏在同一个地方,你可以常常去看,把它当做金砖藏在那里,这不是一样可以欢喜吗?又何必这么伤心呢?”

所以,世间所有的金钱都不是我们的,佛经说是五家共有的,金钱要用了才是自己的。聚敛,做一个守财奴,终不是一个善于处理金钱的人。

(五)福报与现缘

有的人看这个世间有人很有钱,就说:“啊!你好有福报啊!”有的人,自以为自己很有福报,但是光有福报是不可依靠的,福报固然要紧,但还必须要有现世缘,现世的这个“缘”才是最要紧的。

银行里的存款再多,没有再继续存款,终会有用完的一日。所以佛经在说明现世缘的重要性时,有一个很好的譬喻:

有一个男人自以为很有福气,祖先留给他的家产很多,所以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惯,连吃饭也必须要太太来喂他,他才愿意吃。有一天太太要回娘家,要一个星期以后才能回来,但想到他先生连吃饭都不会,怎么办呢?经过一番考虑,她做了一个大米糕,套在他先生的颈上,心想你饿的时候,只要张开口就可以吃到,我一个星期后就回来了,这样大概就不会被饿死吧!这个太太就这样回娘家去了,但一个星期以后回来,发现她的丈夫已经饿死了!

为什么他先生会饿死呢?因为这个大米糕套在他的颈上,在他嘴前吃得到的,第一天就全部被吃光了,但是剩在嘴旁的,由于必须要用手去拨一下才吃得到,他就懒得用手去拿来吃,所以就这样给饿死了。因此光是有福报,而现世缘不够,还是不能享受这个福报的。

星云日记

“禅”,不管在什么场合,都是被发问最多的题材。禅要用心去体会的,语言文字不易阐述,反而会引起大家醉心的追求。“悟”是非思、非想、非言,不必解释的当然道理。“禅悟”是一体两面,很多人关心“禅”,往往忽略悟,所以都不是真正懂得“禅”!

人生之所以会苦恼,有的是对苦乐太计较,就被苦恼所牵制;对荣辱太计较,就被荣辱所牵制;对得失太计较,就被得失所牵制;对生死太计较,就被生死所牵制。如果能从中解脱出来,自在、快乐自然唾手可得。 YzAz4BLepWtxz8IzR6x44LpU+IkcZoz5OOHuCZ5oq0CUYv3slSUW8YBAWO61uPH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