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王门李氏

从前的女人没名,高庄老李家的闺女嫁到董官屯,婆家姓王,她就是王门李氏。

结婚以后,王李氏连生仨儿子。

这天,姑婆到家里来,说起话来,姑婆说:“你生了仨小子,多好呀。俺家你姐姐不生孩子,整天挨打受气。给她在东山里要了个孩子,小小子,她丈夫喜欢,挺好的,没拉巴活,死了。你姐姐该是挨打受气的命。”

王李氏是个善良人,听姑婆这样一说,她心疼表姐,跟姑婆说:“俺怀孕了,生的这个不管是男是女,送给俺姐姐。”

姑婆听了这话,就给侄媳妇跪下了,王李氏急忙把姑婆搀起来,说:“姑,不用这样。你回去叫俺姐在肚子外边添上东西,叫肚子慢慢大起来。这样有好处,除了自己的丈夫知道这孩子是要的,外人不知道。俺生孩子的时候,你叫姐姐回娘家住,就说孩子见面快,生在娘家了。孩子在你那儿出了满月,她再抱回去。”

丈夫白天给地主扛活,把孩子送表姐,王李氏没跟丈夫商量。丈夫回来知道了,很生气,说:“有爹有娘的,谁舍得把自己的孩子送人呀?”

没过几天,日本人抓劳工,修堌堆寺炮楼。丈夫替地主出工,干活儿的时候,叫日本人打了一顿,气上加气,几天就死了。死的时候,他三十六岁,王李氏三十八岁。

一个小脚女人,拉巴仨孩子,大的才八岁。家里的地本来不多,丈夫死了,亲戚都等着买地呢,以为到了春天吃不上饭,娘儿四个就得卖地吃饭。王家老二就手指着王李氏和孩子说:“俺非得像摘地瓜似的,把你们一个一个摘净!”

丈夫活着的时候,王李氏就要强,生头份孩子找了接生婆,剩下的孩子都是自己捡的。有一回生孩子,她捡起孩子包上,到地里割了一亩豆子,又把豆叶搂起来,才回家吃饭。她小个、小脚,可犁地、耙地、扬场啥都会干。到地里干活儿,小脚费劲,她就做个木头鞋底,在鞋帮里加竹坯。

没了丈夫,她让娘家老爹帮着种种收收,她在家纺花织布,黑天纺一夜,白天织一天,一年四季没脱衣裳上床睡过觉。在俺老家,女人纺花都坐在草苫子上,草苫子是自家编的,有长有短。王李氏的草苫子长一些,实在困得不行了,她就在草苫子上躺一会儿。怕睡时间长了,她总在身子底下放个棒槌,让棒槌硌醒了,她接着干活儿。

从种棉花到衣裳穿在身上,一共七十二道工序,王李氏都会,她织的布又平又密,好卖。

第一年,她一亩地没卖,用织布挣的钱,又买了二亩地。以后织布挣了钱,她还是要地要宅子。一个宅子三分地,她要了两处。董官屯头次土改,给她家定的成分是贫农。后来搞二次土改,她家地多了,定的成分是中农,织布挣来的宅子和地都充了公。

王李氏出门,哪回都干净利落,头上戴着簪子。孩子们也是,只要走出家门,不管多破的衣裳,都干干净净、板板正正的。她就怕孩子没爹了,让人瞧不起。

隔几个月,王李氏去一回章缝李庄,她到那里看四儿子。孩子不知道她是亲娘,叫她“老王姨”。四儿子到了李家,取名李成修。李家过得好,孩子跟着人家比跟着自己享福,她心里还好受点儿。

王李氏娶的第三个媳妇,是俺的亲妹妹。

妹妹结婚以后,王李氏还是那么能干,不上床睡觉。妹妹舍不得,劝了几回,她才上床睡觉。

妹妹结婚三个多月,没见婆婆吃过一次饭。她从生产队干活儿回来,婆婆把饭都做好了,她吃现成的,妹妹越想越不对劲儿。

有一天,妹妹干活儿走了,又偷着回来,她想看看婆婆咋吃饭。回来一看,婆婆面前摆着几个地瓜叶子干粮。叫了一声“娘”,她眼泪就下来了:“你这些天都是这样吃饭呀?”

婆婆说:“咽到肚里一样饱。”

妹妹把地瓜叶子干粮拿走,拿回来几个净面干粮,说:“娘,你吃这,菜干粮中午俺和你儿子吃。你再也不要这样做饭了,别叫俺心疼了。”

上地干活儿,看见丈夫,妹妹问:“从俺到了王家,咱娘就吃菜干粮,你知道不?”

妹夫说:“不是。从俺记事,娘就跟俺两样饭,好的叫俺哥仨吃,孬的她自己吃。”

妹妹问:“你们吃好的,老娘吃孬的,你们也能吃进去?”

妹夫说:“从小娘就打下这个底儿,俺没感觉了。”

妹妹说:“从今以后,不能这样了。”

过年了,亲戚给王李氏拿来的果子,她不舍得吃,叫儿子和媳妇吃。

妹妹说:“人家拿果子是孝敬你的,你自己吃,谁也别给。”

婆婆说:“叫俺自己吃,俺可吃不下去。”

她拿出果子逼着儿子、媳妇吃,他俩不吃,老人家生气了,说:“你们真不吃,咱就放那儿。谁也不吃,叫它长毛,扔了。”

没办法,三口人一块吃。

以后有了孩子,家里有点儿好吃的,王李氏就给孩子留着,让孩子上顿吃了下顿吃。

家里的活儿,她抢着干,光怕累着媳妇。干活儿累了,王李氏也骂:“俺是老办饭的 ,伺候你一家子。”

骂是骂,一边骂着,一边看着孩子、纺着棉花。

有年春天,黄河北过来一个卖鸭子的,跟她商量,想在她家住两天,借她家的院子卖鸭子。

王李氏说:“啥借不借的,你就住家里吧。”

她家院子大,占地一亩二,董官屯的人都到她家买鸭子。

那时候,母鸭值钱,一只母鸭能换十只公鸭。她想买两只母鸭,又不想占便宜,拿鸡蛋换的。卖鸭子的在她家住了两天,白吃白喝,临走,她又塞给人家俩窝窝。

过了两个月,鸭子长大了,不会叫,家里人知道上当了,卖鸭子的卖给她的是公鸭。王李氏骂卖鸭子的,骂了好几天:“你丧良心!脱不了叫黄河淹死!”

四儿子李成修三十多岁的时候,养父母全没了。养父母供他上学,他中专毕业后,在章缝供销社当会计。三个哥哥怕他在李庄受气,想跟他认亲。

王家大哥找到供销社经理,想请他过话。

有一天,经理问成修:“你是要的,你知道吧?”

成修说:“知道。”

“知道从哪儿要的吧?”

“东山里。”

经理说:“不对。你家就是董官屯的。”

成修说:“我想起来了,从前有个老王姨,她就住在董官屯,哪年都到俺家去。”

经理说:“那就是你亲娘,你愿意回家看看不?”

成修说:“愿意。”

过了两天,王家买了鸡鸭鱼肉,在家等。那时候快收麦子了,大热天,井里的水很凉,妹妹把鸡鸭鱼肉用凉水泡上,总换水。

经理领着成修来了,成修叫了一声“娘”,落泪了。王李氏拉住儿子的手,也落泪了。

酒桌上,三个哥哥都叫成修回来。成修说:“李庄很好,李庄的人都对我好,我不想回来,搬家不易。以后我常来,你们常去就行了。”

王李氏干了一辈子活儿,七十五岁那年还没丢活儿呢。一九七七年阴历三月十五晚上,她病了。平常晚上,她喝一碗粥,那天跟妹妹说,想喝白面疙瘩汤。

妹妹做好了,王李氏喝一大碗,喝完说难受,家里人赶紧找赤脚医生。现在知道那是心绞痛,那时候不知道。

赤脚医生问了情况,说:“大娘这是吃多了,打一针,吐出来就好了。”

打完针不大会儿,王李氏就不行了。

王家连夜借棺材,当天晚上挖坑,把老人家深埋了。家里人憋着不敢哭,外人问起,就说走亲戚去了。 5ZNEezvAJlWF+N4SCuvf0ndXktsFv42rPvgX6q35Zo8WcUORYAreqBhTooodtA3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