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雾霾不散,等风来……

雾和霾本来是两种现象,区别主要在于它们的湿度。但两者的界限很模糊。

雾本身是一种自然的天气现象,即使没有人为污染,雾照样会发生。雾的发生频率主要取决于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但是,这不意味着雾的发生频率和污染没有任何关系。颗粒污染物,尤其是吸湿性的颗粒物为雾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凝结核,就会有利于雾的发生。

在城市里,另一种和雾一样会降低能见度的天气,霾,越来越频繁,则主要是人类排放的颗粒污染物所致。PM2.5就是霾这种现象的重要指标。根据气象学上的定义,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气溶胶粒子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 km 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

所以,能见度很低时, 可能既有干气溶胶的影响(即霾的贡献), 也可能有雾滴的影响(即雾的贡献)。

中国的雾霾天变得越来越频繁,霾和雾在一天之中可以变换角色,应该说与空气污染加剧有关。2013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等机构的一项研究指出,在中国很多地区,不利的自然天气条件与严重的大气污染已经形成“恶性循环”,导致雾霾天气持续出现。以往人们通常认为“雾只是自然现象”,但这项研究指出,中国当今的雾和霾都已不是完全的自然现象。

研究者认为,雾霾问题已经覆盖到全国。研究将中国的霾主要分成9大区域,污染物在这些区域中相互传输,其中4 个形成了区域性霾问题最大的地区。在华北平原,京津冀地区以及山东河南关中平原等地划成一个霾区;在华东区,霾区的主体是长三角地区,但已经涵盖了湖北、安徽等地;在华南区,则是以珠三角为中心,霾区向两翼的广东广西等地蔓延;在西南区,四川盆地则“沦陷”为中国的新霾区。

当遭遇不利的气象条件时,这些地区由于本身污染物排放巨大,就极易形成雾霾天气。比如京津冀地区,本身河北的燃煤、北京的机动车、天津的石化工业空气污染物排放就很大,一旦天公不作美,整个区域就可能陷入极重污染的雾霾天。每逢秋冬季节转换,京津冀地区受风力、湿度等条件的影响,污染物变得不易扩散,很容易积累到一个较高的浓度,因此这个时节出现灰霾天气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这也是京津冀地区10月期间常出现雾霾天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到这三年里,每年的这个时候舆论都会掀起对雾霾天的讨伐。

大风吹散天津雾霾

但其他时期,只要气象条件不好,同样可能出现重污染的雾霾天。比如2013年初,严重的雾霾天在京津冀持续好几周,就是由于冷空气活动较弱,风速小且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较大,有利于大雾的形成。加上静稳天气的气象条件,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易扩散,污染物在近地面大气中逐渐积聚。直至最终形成严重的污染天。

本文作者:斯凯迪歪,科学记者,知道日报特约作者

原文链接: http://zhidao.baidu.com/daily/view?id=1335 3UsjAyuRFXJTvMUV99+srVwDRAwarUOqqqRHUwEmVI0oCfQOe3XrUr06uFyDN8y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