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飞机残骸分析

黑匣子虽然能够给出最详实的飞行数据,但其搜索打捞工作难度极大,并且数据的保存、复原、解析等一系列工序极其繁复,往往耗时数年。在一些空难中,飞机的机体残骸也十分重要,因其体积大、目标明显而易于搜索,并且可能提供更加直接的分析凭据。

下图是14年7月马航MH17航班空难现场的机体残骸照片。此照片一经发回,即有专家推断出:该机为导弹击中。

马航MH17航班残骸

由图可见,这块舷窗周围残骸上布满了密集的小孔,且多出油漆呈现起泡状,可知飞机遭到了高速细小弹片的打击。这些碎片也有可能是发动机爆炸产生的,但照片中的伤痕尺寸较为均一,故最终排除了引擎爆炸的可能性。

该导弹并非直接命中机体,否则残骸的断面会表现出整体贯通或内部爆炸的形式。通过残骸表面的弹痕推断,导弹是在飞机附近爆炸,高爆弹头内的预制破片爆出,达到大面积杀伤效果。最终根据导弹的特性与事发地武装的情报,断定是9K37"山毛榉"导弹所为。

高爆弹头示意图

以上结论在获得机体残骸照片的当时就可以得出,为之后的调查指明了大方向,这是非常快捷高效的。而对黑匣子数据的解析则需要极其漫长的时间,如法航事故的最终调查结果于12年7月发布,此时已经距离成功打捞黑匣子过去了一年有余。

常规情况下,在排除恐怖袭击的可能性后,重大飞行事故的调查处理方由三部分人员构成:飞机运营商(航空公司)、飞机制造商和事发当地民航局安全部门,其中事发当地以飞机残骸所在地为准。在去年的马航失联事件中,虽然航班上有超过一半乘客是中国籍,但飞机从未进入中国境内,不是在中国境内失事,因此我国不能作为以上三方之一参与调查处理,而只能观察员身份作协助。

回收机体残骸的主要目的就是交由飞机制造商进行鉴定处理,以凭借残骸推断失事前飞机的状态,如:整机坠毁还是空中解体、部件故障还是外力破坏、是否发生爆炸等等。这些深入的分析不能仅凭照片进行,必须回收残骸原件,进行金相分析和力学分析。

如2002年的中华航空611号班机空难(又称"澎湖空难"),事发的播音747客机在爬升阶段空中解体,在对飞机残骸的分析过程中发现,机尾蒙皮有过修补痕迹。之后经过金相分析,得出这块蒙皮有金属疲劳现象。由此进一步调查后终于还原了空难的原因:1980年该机曾遭受机尾触地损伤,而维修却没有严格按照制造商的标准进行蒙皮的整体更换,结果在事发时结构损伤出产生2米多长的裂痕,进而导致飞机结构崩坏、空中解体。

华航空难机尾蒙皮损伤示意图 xqmVtGvMpaa020zVj3w2+1T8yMt6W9S7GU0qci6xs0sXnUXAdNUpGGkYPsL8fTG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