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鸟撞事故多发生于起飞、爬升以及进近、降落过程,因为在这些飞行阶段,飞机高度较低,和鸟类通常活动范围重叠。而这些飞行过程通常发生在机场附近空域,机场的大面积草坪也一定程度上吸引了鸟类前来活动和觅食。据国际民航组织(ICAO)统计,高达75%的鸟撞事故发生于距地面60米以下空间,15%发生于60~300米高的空间。然而,由于一些候鸟具有高空迁徙的特性,因此在更高空域也有和鸟类相撞的机会。此次南航事故中,起飞后30分钟飞机已经接近于数千米高的巡航高度。若事故原因确定为鸟撞,那么很可能就是与正在高空迁徙的鸟类相撞所致。
起飞和降落阶段是鸟撞的高发阶段。图为2009年德国一架客机起飞时撞击到一群椋鸟。该飞机随后返回机场安全降落。
鸟撞对飞机的威胁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高速撞击直接损害飞机结构,二是被发动机吸入造成发动机工作异常甚至失去动力。由于飞机飞行速度快,和鸟类具有的较大速度,这使得撞击时鸟类相对飞机具有巨大的动能,足以使得撞击部位变形。如果撞击到风挡玻璃,甚至会将其撞碎。变形的机体结构会影响飞机的气动外形,降低操作效率,甚至使得操作系统失灵;击中风挡玻璃则会遮蔽飞行员视线,甚至直接造成飞行员受伤。而对于发动机来说,飞鸟的撞击会使得涡扇发动机叶片变形,降低吸气和压气效率,造成发动机推力下降;而如果大型鸟类或撞击速度更高甚至会造成叶片断裂,高速甩出的断裂叶片则有可能击穿机匣、破坏发动机结构,从而造成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甚至起火等事故。由于鸟撞通常发生在对发动机推力要求较高且高度较低的起飞、爬升和降落阶段,因此此时发动机失去动力将严重影响飞机操作性能,危险性极大。据波音公司统计鸟撞发生部位来看,风挡玻璃约13%、机翼约31%,而发动机则高达44%。究其原因,现代客机涡扇发动机直径较大,而大推力发动机意味着巨大的吸气量,因此使得发动机成为鸟类撞击的主要部位。
被鸟类撞击后损坏的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