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同《海底捞你学不会》相比,褚橙案例对我的震动更大。写完后总想找人说,一个朋友提醒我,为什么不找一些企业家和学者,看看能不能震动他们,写写感想?于是,我托朋友找到柳传志先生,三天后,朋友传回话:“柳先生看完了,同意写,但他现在住院,问什么时间交稿?”我说,年前。2015年1月份收到了柳先生1000多字的评论。朋友说,他是在医院用手写的。

我先前出的几本书,都是宁高宁先生写的序。他给我写序,我估计主要是碍于情面,因为我曾在他手下玩命工作过15年。这次褚橙案例又发给他。问了好几次,是否收到案例,他都没回音。我想他可能写烦了,再加上年关,就不理我了。可是一个星期后,中粮一个高管给我电邮说,宁总把褚橙案例转给他学习,但电邮里的附件打不开,问我能不能直接给他发一次案例。我一听,急了。这个案例尚未发表,他怎么能给我乱转?!我跟那个高管说,你还是跟你们宁总要吧。这样的话,一旦我的案例被盗版出去,我好知道找谁算账。然后,我给宁总打电话,我说,为了这个案例,我们“找同行网”花了8个月的心血,还没发表,你怎么给别人看?宁总说,我觉得写得好,让我们有关公司负责人学习学习,我一定跟他们打招呼不要流传出去。一个月后,宁总写来了4000多字的评论。他以前给我的书写的评论都是1000多字。

宋新宇博士曾是德国罗兰贝格咨询公司的第一任中国总经理,他辞职后,自己创业给中小企业培训,一做就是15年。他收到案例后,第二天答复我,年前太忙,不能参与评论。可是两个小时后,我又收到他的邮件,他说:我收回前一份邮件,我一定参与。一个星期后,我收到了宋博士写的6000字评论。

我一共邀请了35个人阅读这个案例,其中30人写了评论。我们从中选择了27篇,与案例一起编成了这本书。

本书能够面市,首先要感谢王石,是他建议我们研究褚橙,并从中穿针引线。不仅如此,万科公司还出钱资助了这个研究。

其次,我们要感谢褚时健夫妇,他们不仅多次接受我们的访谈,还把褚橙农场的所有角落向我们敞开,并且任由我们对整个管理团队以及员工随便“审问”。更要鞠躬致谢的是,褚老本人对这5万多字的案例,前后两次逐字逐句地进行了审阅。

我们要感谢褚橙的作业长刘洪、郭海涛、王学堂,质保部主任王伟,办公室主任普元星,褚橙农户顾文云、周国恩,以及当地其他种橙人李应有、潘明、杨玖伍,他们一定被我们所问的那些自以为是的外行问题烦透了。没有他们对我们速成式的“科普”教育,就不可能有这本书。

我们要感谢褚时健的外孙女婿李亚鑫,以及他的团队成员:张伟、王迁、岳磊、马海涛。没有他们,我们就无法解开褚橙销售背后的谜题。

我们要感谢褚时健的儿子褚一斌,他对父亲的看法丰富了我们对褚时健的认识。

我们要感谢大营街居委会书记任新民和褚橙丽江基地负责人冯梓铭,他们和褚时健相识多年,他们为这个案例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可贵的第一手资料。

我们要感谢万科集团的胡贲、马进,以及《云南日报》的杨晓玲,是他们周到的安排,让我们的研究得以顺利进行。

我们要感谢北京大学MBA办公室的江敏、北京大学MBA联合会的权会军、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周晓林教授、“吃好网”CEO黄琳、中科生态食材探索联盟秘书长张艳霄和常务秘书长李东艳,以及北京万橙商贸公司总经理万小平。他们协助我们组织了共6场由251人参与的褚橙盲测。

我们还要感谢湖南种橙人向开风、王强、郭昌远,联想集团佳沃葡萄酒北京南半球采购主管王沙女士,澳大利亚最大的柑橘包装和经销商Mildura Fruit Company的Ferdi Bergamin先生、Justin Lane先生以及他们的同事,没有他们的帮助,褚橙就没有参照物。褚橙没有参照物,就等于是孤零零的一棵树,没法说它是高是矮。

我写了15年商业案例,褚橙案例让我比较满意。但是,也让我知道了,好的案例,既需要好的对象,也需要专业的研究和编写团队,这是因为,高质量的案例需要高投入。这就是我们创办“找同行网”的目的——用案例养案例。我们的目标是编写100个像褚橙这样水平的案例,用来记录中国这个千载难逢的商业变革时代的一部分事实。希望后人在研究这段历史时,看到的不仅是投机取巧和贪污腐败。

最后,衷心希望这本书能卖个好价钱,感谢每一位翻开这本书的读者。

黄铁鹰 51wObNm8W+tKhu+40IkugZWDONYNAuFqXAc7AgnddRbHD2AWEbyoxc3x72CM/va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