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蓝色

埃及蓝、宝石蓝、缎子蓝、眼睛蓝、蔚蓝、婴儿蓝、山蓝、淡蓝、蓝黑色,牛仔蓝、矢车菊蓝、孔雀蓝、普鲁士蓝、风信子蓝、哥本哈根蓝、天蓝、海蓝、玛丽亚蓝、群青色、维多利亚蓝、李子蓝、加勒比海蓝、品蓝……

蓝色是典型的天空色。它给人最强烈的感觉就是宁静。在音乐中,淡蓝色像是一支长笛,蓝色犹如一把大提琴,深蓝色好似倍大提琴,最深的蓝色可谓是一架教堂里的风琴。

—康定斯基 [1]

从有形空间的观点来看,正如红色总是积极的一样,蓝色总是消极的。然而从无形的精神观点来看,蓝色似乎是积极的,红色则是消极的。蓝色总是冷色调的,红色总是暖色调的。蓝色是收缩的、内向的色彩。正如红色与血有联系,蓝色同神经系统有联系。

——约翰内斯·伊顿 [2]

一、身世:最晚被命名的颜色之一

人们喜欢蓝色,是因为蓝色象征着很多美好的东西:好感、和谐、友好、友谊等。蓝色的物理根据是遥远,是寒冷,是一种有扩展感的颜色。姚鹄诗“洪河何处望,一境在孤烟。极野如蓝日,长波似镜年”就用蓝色营造了开阔深远的意境。歌德在《色彩学》里说:“蓝色给眼睛一种特殊的几乎无法言说的感觉,如同看到从眼前飘过的令人愉悦的事物,会不由自主地跟随它。我们喜欢蓝色,并不是它强迫我们去看,而是它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 [3] 从1890年西方兴起“民意测验”以来,无论法国、意大利、英国、美国、新西兰还是德国,蓝色一直占据着色彩排行榜的第一名。

但研究表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蓝色是被遗弃的颜色。从史前洞穴期到后来的新石器时期,染色剂色彩的谱系里只有红色、白色和黑色三种,蓝色被古罗马人认为是野蛮人和外族使用的颜色。古拉丁文里从来没有固定和明确过蓝色这个单词,在古希腊,蓝色总被与灰色、绿色混为一谈,在那时的文字记录里没有“蓝色”这个单词。

从《圣经》里也可以找到蓝色被厌弃的痕迹。最古老的《圣经》见于三种文字:希伯来文、阿米拉文和希腊文,这些版本对色彩几乎没有描述,现在我们能在《圣经》里看到的关于色彩的词汇,都是翻译成拉丁文后才补充的。希伯来文里说的“贵重、绚丽”,拉丁文译为“红色”,而“肮脏、不洁”,则是用灰色或者黑色。除了蓝宝石,在《圣经》里同样找不到对于蓝色的描述,而且从加洛林王朝一世开始盛大礼拜仪式之后,仪式中出现的色彩只有白、红、黑、绿,从未有过蓝色。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中世纪早期。 [4]

对于蓝色来说,十二三世纪是个转折点。1140年,蓝色在著名的圣·德尼教堂的修建过程中第一次得到重用,尤其是用于制造教堂漂亮的卡菲尔玻璃,也就是后来所说的钴蓝。这种蓝玻璃很快传到勒芒,夏特等宗教重地,成为举世闻名的夏特蓝,也是宗教的代表色。

在夏特教堂的玻璃窗上,碧蓝色衣服的圣母抱着圣子,坐在高高的宝座上,位于画面的正中线。玛丽亚的姿势僵直,又位于正中央,这暗示了一些抽象概念的象征性表现。

蓝色衣服呈现在红橙色背景上,发出一种冷艳、四射的光芒。碧蓝色和红橙色构成了强烈的冷暖对比。有人说蓝色星球是年轻的富有活力的恒星,红色星球则已濒于衰老阶段。圣母玛丽亚属于天堂的皇后,像一颗年轻的星辰闪耀着,带着冷静的力量,周围为红光所环绕,圣子穿着深红色的服装。这些窗户是“闪烁的象形文字”,所有的人看了都能明了。它们那种神秘的光彩给予忠实信徒一种辉煌超然的感觉。这种视觉感受直接引人趋向更高的精神境界。 [5]

图1.6 圣·德尼教堂的蓝色玻璃

随着宗教改革,基督教徒开始信奉被光簇拥的上帝,人们第一次在教堂里将基督身后的天空画成蓝色,之前,天空是红、白、金甚至黑色的。因为蓝色是价格最贵的绘画颜料,所以在中世纪早期的绘画作品中,群青蓝的颜色代表至高无上。

12世纪开始,家族名称、标徽等象征着社会等级和身份的标志出现,白、红、黑三种基础色的组合已经不足以应付繁复的等级观,于是蓝色和黄色还有绿色一起,得以登堂入室。蓝色不但在教堂的玻璃和绘画中广泛出现,而且影响了整个世俗生活。法国国王菲利普·奥古斯特仿效圣母玛丽亚披上蓝色的披风,从此,将近三个世纪里,这种有光泽的“帝王之蓝”成为贵族竞相追逐的色彩——一件衣服的蓝色越是明亮闪光越是漂亮,穿着它的人地位越高。跟绘画颜料不同,现实生活中,一般的蓝色服装很便宜,未经漂白的羊毛或亚麻用“菘蓝”染色后,会得到一种显得很脏的蓝,是地位低下的颜色,是佣人、孤儿和乞丐衣服的颜色。

在20世纪合成染料进入市场之前,决定服装颜色的不是品味,而是金钱。那时从植物上获取染料非常困难,染坊的工作强度非常大,必须进口大量的染料。但蓝色却非常容易染成,在世界各地都是这样,因此蓝色就成为最常用的服装的颜色,这也是“蓝领”指代工人的原因。

二、蓝色的有趣故事
1.德语里“喝醉”和“蓝色”同为一个词

在中部欧洲,染料靛蓝取自于菘草——一种笔直生长的亚灌木,高25厘米—140厘米,树茎上长着小长条型的叶子,开小黄花。印染在中世纪时期是一项保密的技术,染方只能通过暗示相传,现在人们才部分地揭开了这些印染工的秘密。

菘蓝的印染程序如下:只需收割菘草的叶子,把它们从茎上剥离、弄碎,然后放在太阳底下晒干。蓝色印染要求天气必须很热,而且至少持续两个星期。印染工具只需一个大而平的木桶,类似于牲畜的饮水槽,把树干掏空制成。印染工们称这种桶为“染缸”。这种染缸必须放在阳光下面。人们在每个染缸中放入25公斤经干燥处理后的菘草叶子,然后注入一种液体——新鲜的人尿,直至把所有的叶子都浸盖住。阳光的照射下,尿液和菘草组成的染汤开始发酵,由此产生了酒精,它将染料靛从叶子中分解出来。经二次发酵后染料溶解于水,这时就可以用它来印染了。中世纪时人们当然不知道这个化学过程,但人们注意到,添加酒类能加强发酵的效果,获取更多的染料。不过当时的人们不可能把酒直接倒入染汤中,因为当时这样使用酒很可惜,会增加染色的成本。酒精的获取需要绕点弯路:古老的染方上说明,如果用那些喝了很多酒的男人的尿液,染料的色彩会特别好。 [6] 染料从叶子中分解出来,至少需要三天的时间。如果没有阳光的话,可能要一个星期。根据染方的说法,当染汤散发的恶臭减弱时第一次发酵才算结束。

所以在德国,在中世纪,如果看见有印染工人醉倒在阳光下,人们都会知道,他们正在制造蓝色。

2.战争:茜草与菘草,菘蓝与靛蓝,人造与天然

菘草能染出妙不可言的蓝色,法国、意大利等商人因此大发横财,菘草的种植成为当时欧洲的重要产业。而同时同地的另一些商人的命运则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的改变,那是经营茜草的商人。茜草是用来制造红色的植物,因为菘草的流行,茜草几乎无人问津。为了打击蓝色突如其来的崇高地位,茜草商人不惜收买玻璃工厂的匠人,请求他们偷偷将绘在教堂玻璃上的魔鬼描成蓝色,红与蓝的战争一直延续到18世纪。

“Indigo”(靛蓝)的字面意义为“印度的”,指来自印度的染料。这是因为在印度生长着一种植物,其叶子上含有比其他任何植物都要集中的染料成分,被植物学家称为“印度产染色植物”,简称Indigo(靛蓝)。

欧洲菘蓝和靛蓝从植物学上来说并非同属,但用它们制成染料的方法相同:都是用小便来使叶片发酵。需要出售时,可以把靛蓝做成粉状或压成块状,这时的靛蓝看上去像发光的蓝色泥团。而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靛蓝的蓝色比菘蓝更有光泽。另外,靛蓝的产量比菘蓝多30倍。1498年,欧洲人发现了去往印度的航线,每只葡萄牙的货船都载回了比菘蓝质量好得多的印度染料。为保护民族产业,德国于1577年禁止使用靛蓝,这是众多禁令的开端;法国于1598年禁用靛蓝;英国也销毁了所有的靛蓝,直到英国自己的贸易公司占据了印度,才允许进口靛蓝;1654年德国皇帝称靛蓝是“魔鬼的颜色”。 [7] 不过靛蓝的优点毕竟多于菘蓝,而且随着各个贸易公司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使得靛蓝的价格一年比一年便宜,最终占据了欧洲市场,成为染料之王。

19世纪中叶,化学家们开始研究用人造染料代替天然染料。1856年第一种人造染料上市,它呈一种柔和的淡紫色,即苯胺紫。接着是品红,再接着是人造绿色。但靛蓝产生的蓝颜色仍然是个谜。就像炼丹术士曾经梦寐以求可以人造黄金一样,这时的化学家也乞求能够人工合成蓝色染料。终于,1868年,阿道夫·贝尔,柏林行业协会的教师,成功地制造出人工靛蓝——质量极好,颜色非常纯净,只有一个缺点,就是比金子还要昂贵。当时英国人是印度的殖民统治者,主宰着天然靛蓝的贸易。他们为人造靛蓝可能带来的竞争做着精心的准备,比如降低天然靛蓝的价格,以消减人们对生产人造靛蓝的兴趣。1897年这一时刻终于来临,人造、便宜的靛蓝进入了市场。人造靛蓝与天然靛蓝的战役持续了15年。

随着植物靛青颜料的普及,蓝色逐渐成为大众化色彩,全世界开始以人造靛蓝作为工作服的颜色,最初的牛仔裤(1850年)就是以经久耐晒的靛蓝染成的,牛仔蓝流行开来后受到普遍欢迎,蓝色不再是贵族的专用色,“蓝衣”“蓝领”时代就这样到来了。1930年代它被视为休闲,1960年代意味反叛,之后,它又很快回复到谨慎、内敛的位置。

三、文化与象征
1.天空之蓝:遥远而高贵

蓝色是天空的颜色,也是天神的颜色,代表永恒和真理。波特尔说:蓝色是真理的象征,也是上帝永恒的象征,它将永远代表人类的不朽。“蓝色以信仰的颤动把我们精神召唤到无限遥远的精神境界。蓝色对西方人意味着信仰。” [8]

与莱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并称为“文艺复兴三杰”的拉斐尔就善于用蓝色表现圣母。拉斐尔《凯旋之礼赞》在题材上表现寻访古代神秘的美感,富有喜悦、生机盎然的活力和情调。图中仙子的披风以深红色和天蓝色形成强烈的对比,清澈的海洋宛如一片晶莹的大理石。他的作品美感和笔下人物的庄严高贵、构图的明智和严谨、下笔的精确以及风格的纯粹,没有人比他更善于表现那种远古的美和简洁。 [9]

圣母玛丽亚被画家想象成身披宽大如天空的蓝色披风,护卫着信徒,使其免受伤害,因而身穿蓝色披风的玛丽亚也被称为“免疫圣象”。在画像中穿群青蓝色衣服的圣母,一般情形是她独自一人或者与地位较低神在一起。如果画她与耶稣基督和上帝在一起的时候,玛丽亚的衣服深蓝,因为不能让她的颜色看起来比上帝还要高贵。而当她作为圣母出现时,身穿蓝色披风和红裙子,意为“痛苦的母亲”。“圣母是耶稣的母亲,也是神的母亲。她的儿子注定须受人间最惨酷的极刑。耶稣是儿子,也是神,他知道自己未来的命运。因此,这个圣母与耶稣的题目,永远给予艺术家以最崇高最悲苦的情操:慈爱、痛苦、尊严、牺牲、忍受,交错地混合在一起。” [10]

图1.7 《草地上的圣母》

图1.8 《圣母的婚礼》

蓝色不仅为画家喜爱,而更为许多民族所喜爱,壮族、满族、回族、蒙古族最喜欢的颜色里都有蓝色。而藏民族更将蓝色摆在最爱的位置。藏传佛教的源头——苯教对天空及其色彩极为喜爱。苯教设立修供坛城时,作为供天神使用的天梯和天绳是必不可少的法器。古代苯徒披身的袈裟,苯教典籍的边沿均为天蓝色,故俗称“蓝色的苯徒蓝色的衣”。某些苯教史料记载:“后宏期之初,大喇嘛贡巴绕色为了使雍忠苯不致衰落,给每位弟子发了一顶蓝帽。”古代苯教徒将天空之色彩视为十分神圣,苯教僧装中的坎肩、莲花帽、僧裙等边沿都滚一道象征苯教的蓝线边子;莲花帽顶层也用蓝色。因此,在藏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思想意识上,迄今仍显现着许多深受苯教影响的痕迹,将天蓝色当作诸多颜色中最为神圣的色彩。 [11]

2.象征之蓝:忠诚、渴望

蓝色的物理根据是遥远,是寒冷,是一种有扩展感的颜色,进入心理意义是长久。

忠诚与长远有关,只有长远时,当不忠诚的机会出现时,忠诚才需要证实自己的存在。蓝色的情感表述意义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忠诚!那些不引人注目的蓝色的花朵:紫罗兰、婆婆纳属(德文字面意思为:忠诚的男人),以及勿忘我,都是忠诚的象征。

波兰斯基的电影《苦月亮》,要表现的是男人、女人之间的爱、理解、困惑、不信任,整体色调上选取安静、寂寞、又空灵缥缈的蓝色。在《苦月亮》里,蓝色调既构成了影片伤感、寒冷的意境,又上升到象征意义层面,故事讲的是不忠、背叛,却更表达了对忠诚(蓝色)的渴望。

3.女权之蓝:蓝色袜子俱乐部

每个时代都有这样一些女性,她们不满足于传统女性的生活目的——孩子、厨房、教堂;或者孩子、厨房、化妆品。1750年伦敦的“蓝色袜子”指的就是这样一些人。当时的贵妇流行办社交沙龙,人们在那里玩牌、闲聊,据说女作家伊丽莎白·蒙塔(后来她被称为蓝色王后,“the Queen of the Blues”)所办的沙龙有所不同,属于文化性质的聚会。植物学家本杰明,在这种聚会上不穿通常的黑袜子而代以蓝色的袜子。由于当时时兴穿及膝裤,他的蓝袜子十分显眼。自然这里所涉及的不仅仅是袜子颜色的问题,沙龙里常见的黑色袜子是人们为搭配体面的西装而穿的,它用精美的蚕丝手工缝制而成,价格非常昂贵。而蓝色的袜子是用羊毛做的——穿蓝色袜子的人,通常不穿晚礼服,而穿工作服。朴素的蓝色羊毛袜成为这种沙龙的象征:它表明,在这个聚会上有光彩的不是人的财富和服饰,而是人的教养。之后“蓝色袜子俱乐部”指当时文化圈的私人女子聚会。 [12] 当然,这个词很快专门针对女子并带上了歧视性的含义,用来讽刺所谓“有学问的才女”。

4.政治之蓝:理性、包容

蓝色的政治经历也多有起伏。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它曾是共和党的颜色,与教会的黑色、保皇派的白色互成对立,但慢慢蓝色的革命功能被社会主义“左派”的红色所替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蓝色变成了保守派的代表色。总的来看,蓝色的政治态度还是很温和的,不起波澜,所以很多国际组织都选择了蓝色标志:联合国,世界教科文组织,欧盟,欧洲议会……它象征理智和包容。 [13]

深蓝色制服是由“勃兰登堡”的弗里德里希·威廉(1620—1688)倡导使用的,当勃兰登堡成为普鲁士王国时,深蓝就转称为普鲁士蓝。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所有的德国军队都穿蓝色制服。为什么普鲁士人穿深蓝的制服呢?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经济原因:普鲁士君王必须支持种植菘蓝的农夫,因为这时正是与靛蓝抗争的时代。爱尔兰和西班牙的法西斯主义者把蓝色当作他们的政治颜色。他们选择蓝色,与德国的法西斯主义者选择褐色,都是出于同样的原因:这两种颜色代表男性,是平常的颜色。

1934年,西班牙长枪党的领袖德里沃拉宣称:“我们所适合的是一种简单、严格和无产阶级的汗衫的颜色。我在此发布命令,我们应该穿蓝色汗衫。” [14]

5.负面之蓝:冷漠而忧伤

“蓝色总是带有阴影感,在鼎盛阶段倾向于黑暗……当蓝色处理得昏暗时,它就象征迷信、恐惧、痛苦与毁灭,它总是指向漠然超越的领域。” [15]

在不喜欢蓝色的人眼里,蓝色可能跟消极联系在一起:被动、冷漠、冰冷、潮湿、无味、矜持、谨慎、忧郁等等。除开精神的、忠诚的,蓝色另一个著名的意义即是忧伤。歌德就曾说:“蓝色玻璃的物品像是处于悲伤的光线里。” [16] 英语里常有这样的表达:我是蓝色的,是一种情绪的表达,思念、忧郁或者悲伤,从而引出了布鲁斯蓝调音乐。

在汉语里,“黄色”的意义之一是“下流的、淫秽的、低级的”。而在英语里,blue(蓝色)象征着“下流的、淫秽的、低级的”,“黄色电影”译成英语时就变成blue films。所以,英汉互译时不能按字面意思翻译。如果你说yellow films,西方人会认为这部电影全都是黄颜色的,而不是“色情的”。

6.青出于蓝

《荀子·劝学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是介于蓝与绿之间的色彩,明度与饱和度比蓝高。但古人生活中,一般青蓝不分,青天即是蓝天。古人用蓝的地方,往往用青代替。日本学者认为中国古人的“青”字常可以跟“黑”、“绿”、“蓝”混淆使用。 [17]

《说文解字》云“青,东方色也。木生火,从生丹。丹青之信言象然。” [18] 这是五行里青的象征意义,中国古代神话中主管东方的五天帝之一的天神称为青帝。而“青神”则是传说中古蜀国的蚕丛氏,也就是李白《蜀道难》“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里的蚕丛氏。《广舆记》云:“四川眉州青神县,南安地,西魏青衣,后周青神,有青衣神庙。青神者,昔蚕丛氏服青衣教民蚕事,瞳庙祀之。”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探看。”“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在众多关于青色的传说中,当然首推信史青鸟。《汉武故事》曰:“七月七日,上于承华殿斋,正中,忽有一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来也,有顷王母至。” [19]

“雨过天青鸠唤友,渚回沙白雁呼群。”天的青色非常引人注目,那些常常仰望青天的诗人,对天色非常敏感:“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全唐诗》卷三百八十五,张籍《寄和洲刘使君》)。在他们心中,天青是充满生机的:“莺人新年语,花开满故枝。天青风卷幔,草碧水通池”(杜甫《伤春五首》)。天青也是高远和心旷神怡的:“雨校恩巫峡,秋朝想洞庭。千年孤镜碧,一片远天青。”(雍陶《和河南白尹西池北新葺水斋招赏十二韵》)

天青色在民间成了一种为人喜爱的颜色。青天与乌云蔽日的黑暗天意义相反,所以包公被称作包青天、海瑞被称作“海青天”都是褒义的称谓。

青为春天之色,所以古人心中,青与春常常相连。古代少女有称“青蛾”,意指朝气、活力、充满希望。青衿,周朝太学生穿的衣服是青色的;《诗经》里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让青衣成为学子的标志。知识分子拥有青色的清高,比如李白号青莲居士,比如白居易《琵琶词》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青衫就是清高的读书人的代名词。

中国古代的青色是最捉摸不定的,有时指绿,有时谓蓝,有时又可作黑色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治服篇”中“衣衫”一节有这样的描述:“大家富室,衣色皆尚青是已(青非青也,玄也。因避讳,故易之)。”“迨鼎革以后,则石青与紫皆罕见,无论少长男妇,皆衣青矣。”“然青之为色,其妙多端,不能悉数,但就妇人所宜者而论,面白者衣之,其面愈白,此其宜于貌者也。” [20] 此文中“青”色因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故应为“玄”色。李渔在谈“青色之妙”时强调色彩心理效应——贫贱者衣之,是为贫贱者之本,富贵者衣之,又觉脱去繁华之习但存雅素之风,因为青色是最富大众化和平民化的颜色。中国民间绘画有“想要精,加点青”的说法,这“青”实则指的就是蓝色。历史悠久的中国青花瓷作为代表民族色彩的艺术样式,至今魅力不减。

四,绘画和电影里的蓝色举例

你是世上最美的色彩。你是颜色中的颜色……你是蓝色之最。

——毕加索

1.毕加索的蓝色时期

毕加索1900年来到巴黎,1901—1904年是他的“蓝色时期”,作品变换蓝色的冷暖、浓淡、明暗、强弱等关系调配出各种倾向的蓝色色调。《诗人沙巴特画像》(1901年10月—11月)(图1.9),蓝色是这幅作品的真正主题,蓝色很抽象,充满整个画面,真实准确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而坐在咖啡桌边的沙巴特则是蓝色的载体,承载着隐隐漂浮于世界上空的淡淡忧郁。 [21]

《相会》(图1.10)大约完成于1902年秋,代表蓝色时期的最高成就。与主题相关的一切细节都被高度概括、高度简约。毕加索不仅删减细节描写,还有意识地尽量不使用具有表现力的绘画技巧。模糊而简约的单一蓝色调与粗糙的构图、泛化的形体、线性的特征配合得天衣无缝,不过形式虽简化,内容却更加复杂、更有深度,赋予常见的题材——姐妹相会于另一世界时的哀伤——以永恒的、跨越时空的意义。 [22] 避开光感和深度的感觉,把人物结合成一种简单的图样,蓝色调以及沉重、强烈而流动的线条,给人以不真实的、虚拟世界的印象,蓝色本来就有虚幻的表现力。

图1.9 《诗人沙巴特画像》

图1.10 《相会》

图1.11 《人生》

1903年的《人生》(图1.11)是毕加索“蓝色时期”代表作。画中,右侧的妇女停下沉重的脚步,默默无言,双眼直盯着画面左侧的两个依偎着的年轻人。据说男人的形象在写生阶段还像毕加索自己,但到作品完成时却变成了好友卡萨赫马斯的形象了。卡萨赫马斯是一位立志投身绘画的艺术青年,当时在巴黎因失恋自杀身亡。毕加索曾经说:“想到卡萨赫马斯已经离我而去,我便开始用蓝色作画。” [23]

创作于1903年的《悲剧》、《人生》、《拥抱》等发展了蓝色时期的传统题材,把一个个独立的个体置于相互关联的场景中。《一个盲人的早餐》(图1.12)里,蓝色主宰了整个作品,这种忧郁的冷蓝色调贴切地表达了毕加索的忧伤痛苦和对巴黎社会下层人民悲哀生活的同情。

同年秋天的完美作品《老犹太人和男孩》(图1.13),通过捕捉现实世界存在的贫穷和疾病,使人类之不幸这一抽象主题变得清晰具体、跃然纸上,同时该画为整个蓝色时期色彩最单一、色调最相似的作品,该作品通过加强形体间的相互影响、提高线条节奏的复杂性、模仿不同物体之间的强烈对比,尤其是密集地使用灰蓝色调,从而获得极强的表现效果。 [24]

图1.12 《一个盲人的早餐》

图1.13 《老犹太人和男孩》

图1.14 《卡萨赫马斯的葬礼》

1904年,悲观、内敛、唯美的蓝色时期达到顶峰,年轻的毕加索走进了个人成长的新阶段——自我塑造期。这一时期,毕加索集中全部精力研究蓝色调的表现力,以单纯的色调表达丰富复杂的感情。蓝色成为贫穷和世纪末的象征,作品多表现一些贫困窘迫的下层人物,画中的人物形象消瘦而孤独。

尽管毕加索反复强调蓝色时期本质上注重内心情感、偏重主观感受,可是多年来,外界一直把这种蓝色调的产生归因于多种美学流派的综合影响。一种说法认为是毕加索受法国画家莫奈和卡里埃的影响,认为这种色调加强了诗意成分;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毕加索之所以偏爱蓝色是因为它代表着忧郁。而最终的原因,还是好友卡萨赫马斯之死,毕加索1901年的绘画作品《卡萨赫马斯的葬礼》(图1.14)说明了一切。

毕加索的朋友用诗句为他的“蓝色时期”作了总结:

有一天,蓝色说:

今天我有了一个新名字。人们叫我:

蓝色巴勃罗·鲁伊斯,蓝色毕加索。 [25]

2.东山魁夷的青

《东山魁夷散文选》里有《青青世界》一文,提到同是青色,东西方民族却有不同的理解。在西方,青色是“精神和孤独,憧憬和乡愁之色,它带有颓废和死的诱惑的调子” [26] 。在东方,青色属于绿色世界,是万物生长的标志。西方人画圣母像,以青色为调子,哥特式建筑所表现的精神,给人的感觉也是青色的。青色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东方人同样崇尚青色,意义却截然不同。中国人爱在瓷器上着青色,日本人作画也爱用青色,但青色的意义,却不是忧郁和沉思,而是素雅和恬淡;不是对于死的诉说,而是对于生的微笑。

东山魁夷以“青”作为自己的颜色,创作出各种色调新异的作品、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他认识到“青”有一个系统,色调往往从这边靠近绿,往那边又渐渐近紫,根据明度和色度的不同产生种种变化。因此“青”应当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世界。东山魁夷形成了自己的色彩观念。 [27]

“我以青色为基调或以青色统一画面的作品相当多。青色世界被视为我的特质,我认为青色是维系感觉和精神世界的颜色,发涩的青色更表现出接近精神世界的倾向。” [28]

图1.15 《青响》

图1.16 《春兆》

《青响》整个画面都是青绿色,中央偏右倾泻下来一道小瀑布。《与风景对话》中,东山魁夷就画题写过这样一段话:《青响》并不是意味着瀑布的声响。当然,也许可以说是在青绿一片中的白色的声响,以及从色彩上发出的响声。不过,如果是那样的话,我就不会将它取名叫《青响》了。这是青色的声响。这是青叶重叠奏出的无言的声响。 [29]

东山魁夷使用的色彩其实不多,大多用的是群青和绿青。这种蓝和绿,一看就是日本味的,是那种干净的、幽玄的日本气质,而不是西方绘画中的蓝,比如毕加索蓝色时期的那种蓝——饱满但透着愁苦,也同样不是中国的蓝,中国的靛蓝似乎还要让人温暖一些,不似如此冷幽。其实,对于东山魁夷来说,这种蓝和绿是他对日本绘画传统的一种继承,青色在日本画中使用很多,江户时期有许多“浮世绘”就流行这种蓝。群青和绿青点画出树、天和田畴,朴素,却还是暗暗的华丽。 [30]

3.“北野蓝”

日本导演北野武对蓝色情有独钟,纯净的天空和大海是影片的主色调,因此有专有名词“北野蓝”,北野武自己也不否认对于蓝色的喜爱和影片中对蓝色的刻意控制与安排。“从《小奏鸣曲》开始,我和柳岛克已(摄影师),高屋斋(照明师)三人经常谈论要用蓝色系列来控制,不要出现多余的颜色。镜头也用滤色镜……蓝色是从《小奏鸣曲》开始的。不过,《小奏鸣曲》的外景地是在冲绳,那里有很浓的蓝色,不用过滤,所以很顺。《坏孩子的天空》如果是在东京附近拍摄蓝色,就不能拍街头。我们逃到近于蓝色的灰色工厂街,总之是以蓝色为基调的。我是有意识要造成这种效果的。我认为所有的蓝色都是绘画时的画布。一般来说,画布是白色的最好。不过,使用彩色胶片时,白画布在影像上只会产生晕影,所以最稳定的画布还是属蓝色系列的。当画布上沾染了各种颜色时,恐怕就不想在上面画画了。总之,我要统一到蓝色上。从影片开始到最后,我一直是在蓝色的画布上着色。” [31]

《去年夏天,宁静的海》就是一部蓝色的电影。蓝得极有层次,大海、工作服、天、浪……各有各的蓝。

北野武的蓝色被描绘成“北野蓝”,除了爱用蓝色调外,还因为他的作品中,大海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是人们寻求安宁、慰藉和归宿的场所。《菊次郎之夏》也不例外,在影片一开始,大海就不断被提及,正男发现妈妈从海边小镇寄来的信;同学都去海边度假;正男去寻找妈妈同时也是向大海奔去。后来见妈妈的愿望落空后,大全景的海边,正男孤独哭泣,显得那么无助和渺小。菊次郎拿着“天使风铃”安慰了正男,这编造的故事给了孩子美好的慰藉。蓝色的天使风铃和正男身上的有天使翅膀的天蓝色背包,让这个电影充满了童话般的纯净和感动。

而蓝色大海在北野武的很多影片中都是隐身的主角,主人公常常凝望着大海,表情令人难忘。在海边,《那年夏天,最宁静的海》中的阿茂、《小奏鸣曲》中的村川,《菊次郎之夏》中的正男和菊次郎都得到了抚慰和力量,大海以一种不可思议的蓝色宁静和宽广胸怀抚慰了这些需要被抚慰的人。

4.基耶斯洛夫斯基之《蓝》 [32]

《蓝》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红》、《白》、《蓝》三色中的一部,获得第50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

音乐家朱莉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在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中,她失去了一切:丈夫还有女儿。电影故事非常简单,就是一个遭受丧夫丧女之痛的年轻女人如何获得新生的故事。但是正因为语言是高度概括的,因此它也就忽略了内容本身所具有的微妙而丰富的含义,实际上一个故事也是有生命力的,语言却是干瘪的,语言所能够传达的也许不过是故事的躯壳而非灵魂。因此只有进入这部影片中,观察具体而真实的生活,了解其中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的喜怒哀乐,才可能把握影片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的含义。

作为三原色中最容易调和的色彩元素,蓝色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中又一次充当了象征性的意义,它和其他颜色毫无拘束的比例搭配会造就出各种美妙的幻象。

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蓝色代表自由,当然也可以指平等,更可以容易地理解为博爱。可《蓝》这部电影讲的是自由:人类自由的不完全。我们离真正的自由还有多远。” [33] 蓝色代表自由,实际上不是法国国旗上那一条蓝色代表的大自由,而是那个大自由照耀世间所存于人人心中的小自由。《蓝》是寻求一种要摆脱感情的自由,朱莉的丈夫死了,她却无法摆脱丈夫和女儿留下的影子,感情在心中投下的影子。朱莉试图解脱,卖掉丈夫的房子,扔掉丈夫的乐谱,找一个没人知道的地方租房子。但她忘不掉,所有的细节都会勾起她的感情波澜。

当朱莉回到丈夫的房子里时,她看到一串挂着的蓝色水晶风铃,她急于摆脱这种失去亲人的感情阴影的心情使她狠狠撕扯这风铃,她颓废地坐到台阶上,手里攥着扯下来的蓝色水晶状饰物。阳光透过这水晶把一块小小的蓝色光斑投射在朱莉脸上。可以看出导演的精心,那光斑是自由的蓝色,在朱莉眼旁缓缓游移。显然,这寓意着朱莉寻求自由感情的愿望。代表回忆的蓝色影像充溢整部影片:文件夹、糖块和蓝色玻璃纸、蓝色风铃、蓝色光影,还有蓝色泳池……在电影里,我们感受到的蓝色,是过去、痛苦的回忆和思念的颜色。

蓝色是复杂的,蓝色是矛盾的,就像自由原本就有宽泛的定义,导演从局部出发,从个人情感自由的角度来窥探人类整体自由的局限性,探讨了我们离真正的自由到底有多远这样一个长久的问题。

《蓝》的蓝是安静的忧伤,是潮湿的唯美,是痛苦的束缚,是暗涌的力量,更是对自由的长久向往……

注释

[1] 〔俄〕瓦·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49页。

[2] 〔德〕约翰内斯·伊顿:《色彩艺术》,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第123页。

[3] 转引自〔德〕哈拉尔德·布拉尔姆:《色彩的魔力》,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0页。

[4] 曾炎:《色彩的历史》,三联生活周刊2004年35期。

[5] 〔德〕约翰内斯·伊顿:《色彩艺术》,第54页。

[6] 〔德〕爱娃·海勒:《色彩的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11页。

[7] 〔德〕爱娃·海勒:《色彩的文化》,第13页。

[8] 〔德〕约翰内斯·伊顿:《色彩艺术》,第123页。

[9] 〔英〕雷诺兹:《艺术史上的七次谈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05页。

[10] 傅雷:《世界美术二十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10月第1版,2000年,第58页。

[11] 根秋登子:《浅论藏民族的色彩观》,见中国西藏信息中心网页。

[12] 〔德〕爱娃·海勒:《色彩的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21页。

[13] 曾炎:《色彩的历史》,三联生活周刊2004年35期。

[14] 参见〔德〕爱娃·海勒:《色彩的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16—20页。

[15] 〔德〕约翰内斯·伊顿:《色彩艺术》,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第123页。

[16] 转引自〔德〕爱娃·海勒:《色彩的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第8页。

[17] 清水茂:《说“青”》,载于《王力先生纪念论文集》,香港中国语文研究会编,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7年。

[18]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5年,第106页。

[19] 易思羽主编:《中国符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39页。

[20] 李渔:《闲情偶寄》,学苑出版社,1998年,第262页。

[21] 顾颖译:《毕加索》,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年,第37页。

[22] 顾颖译:《毕加索》,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年,第39页。

[23] 顾颖译:《毕加索》,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年,第31页。

[24] 顾颖译:《毕加索》,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年,第42页。

[25] 转引自〔墨西哥〕费雷尔:《色彩的语言》,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156页。

[26] 转引自刘刚:《青色与民主》,见中国学术论坛,2006年。

[27] 葛鹏仁:《油画中的色调创造》,www.artnews.com.cn。

[28] 刘晓路编著:《东山魁夷论艺》,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第97页。

[29] 转引自李鹏:《寻访历史名城》,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1页。

[30] 龚静:《春花秋月杜鹃夏》,见《读书周报》2004年4月21日。

[31] 《关于北野武的蓝色情结》,银海网,2000年12月31日。

[32] 《蓝》的色彩构成详见本书《电影色调》一章。

[33] 〔德〕达纽西亚·斯多克编,施丽华、王立蜚译:《基耶洛夫斯基谈基耶洛夫斯基》,文汇出版社,2003年,第217页。 Lll9C9U+5tuTBe+lHxlS4oEDZxDr7is0cr7zIM8vZeWp6JDHuBSQ0okViRBwO1r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