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认识色彩:三原色 [1] 的历史与文化

色彩不仅有文化,而且博大精深。人们喜欢某种色彩,不喜欢另一种,除了个体的原因,更多地还有色彩本身的文化和历史原因。这是所有色彩的共性,也是我们第一章的内容:色彩的历史和文化。

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

——马克思

作家萧红去鲁迅先生家,“周先生,”她问:“我的衣裳漂亮不漂亮?”鲁迅“从上到下”看了萧红一眼,意见是“不太漂亮”。他说:“你的裙子颜色配得不对,并不是红上衣不好看,各种颜色都是好看的,红上衣要配红裙子,不然就是黑裙子,咖啡色的就不行了;这两种颜色在一起很浑浊……你没有看外国人在街上走吗?绝没有下边穿一件绿裙子,上边穿一件紫上衣,也没有穿一件红裙子而后配一件白上衣的……” [2]

画家陈丹青在《纽约琐记》里谈到色彩,引出鲁迅先生对于服装色彩的看法,是为了说明:各种颜色都是好看的。这是色彩的第一常识。

而对各种好看的色彩,人们为什么会有偏好,为什么会喜欢其中一些而讨厌另一些?对每个个体而言,有先天的原因也有后天的原因。先天的原因就是遗传,父母曾经因为某种颜色而兴奋、感动,喜欢一种而对另一种颜色强烈反感,久而久之,这些喜好和厌恶会同其他气质一样被记录在遗传基因里,遗传给后代。比如许多人对于自己从未见过的民族服装、某个地方的泥土颜色等有说不出的感怀和眷念,这主要源于先天的颜色记忆和感受。另一方面,后天的环境和经历也对人的色彩喜好产生很大影响。比如知道某种色彩代表的意义后会突然改变自己的喜好,或者喜欢的人喜欢某种色彩,自己也会跟着喜欢起来,再比如发现自己肤色身材适合某种颜色,甚至某次经历让人被某种色彩本身所感动和折服,以及年龄的变化等等都会改变人们对色彩的喜好。

几乎每一个时代,当有人将色彩作为他的研究课题时,人们都会觉得不可思议:色彩这种司空见惯的东西能有多少学问、历史,抑或是文化?甚至在当今的一些艺术院校,都有此种见解。一般而言,对于色彩学,人们持两种观点:一是认为色彩以及色彩所代表的意义约定俗成,放之四海而皆准,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更无需讲解;另一个就是技术的层面,按科学规律来分解色彩。而几千年的积淀证明,色彩不仅有历史,而且曲折动人;色彩不仅有文化,而且博大精深。这也是我们第一章的内容:色彩的历史和文化。

这是一次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是一次难得的色彩之旅,让我们走进红、蓝、黄绘画三原色的世界,去触摸她的童年、感受她的气息、聆听她的典故、发掘她的美丽,从而更多、更真切地了解色彩、认识色彩、爱上色彩!

注释

[1] 这里的三原色指的绘画三原色,即颜色三原色。

[2] 陈丹青:《纽约琐记》,吉林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235页。 oG9JF5IY3wHuyv1FbAAVsUJQYw1HX7bnWKGMuJt7ZNGFnUAtebFPzQAM2MApl0o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