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诗经》两首

卫风·氓

【说明】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原本只称《诗》,汉代被儒家奉为经典之后,称为《诗经》。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有15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辞;“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诗经》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7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诗经》以四言诗为主,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赋是直陈其事;比是打比方;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它的出现以及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我国文学很早就已经发达的标志,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极高的地位,在文学史上永远闪烁着不灭的光辉。

《卫风·氓》表现了女主人公从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生活经历和怨恨感情,鲜明地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全诗六章,以“我”的口吻叙述,采用对比写法。

【原文】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1]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2]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3]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4]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5]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6]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7]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8]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9]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10]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11]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12]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13]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14]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15]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16]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17]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18]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19]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20]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21]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22]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23]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24]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25]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26]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27]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28]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29]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30]

【注释】

[1]氓(méng)之蚩(chī)蚩,抱布贸丝:氓,民。朱熹曰:“氓,民也。盖男子而不知其谁何之称也。”蚩蚩,忠厚的样子。又,朱熹:“蚩蚩,无知之貌。”陈乔枞:“蚩蚩,为戏笑貌。”贸,朱熹释为“买”,又曰:“贸丝,盖初夏之时也。”

[2]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并不是真的来换丝,而是到我这里来商量婚事的。匪,非、不是。即我,到我这里来。

[3]送子涉淇(qí),至于顿丘:送你渡过淇水,直送到顿丘。子,你。上文“氓”,这里“子”,下文“士”,都指“那个人”。淇,淇水,在今河南省境内。顿丘,在河南。

[4]匪我愆期,子无良媒:不是我故意拖延时间,而是你没有好媒人啊。愆,拖延,朱熹曰:“愆,过也。”

[5]将(qiāng)子无怒,秋以为期: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订为婚期吧。将,愿,请。李白《将进酒》:“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6]乘彼垝(guǐ)垣,以望复关:登上那倒塌的墙,遥望那复关。垝,毁坏,倒塌。一说,通“危”,高。复关,卫国的一个地方。朱熹曰:“复关,男子之所居也。不敢显言其人,故托言之耳。”

[7]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没看见复关,眼泪簌簌地掉下来。这里的“复关”指代住在复关的那个人。涕,泪。屈原《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涟涟,泪流不断的样子。

[8]既见复关,载笑载言:终于看到了你,高兴得又说又笑。载……载……,一边……一边……,如“载歌载舞”。

[9]尔卜尔筮(shì),体无咎(jiù)言:你用龟板、蓍(shī)草占卦,没有不吉利的预兆。尔,你。卜,用火烧龟板,看龟板上的裂纹,推断祸福。筮,用蓍草的茎占卦。体,卜筮的卦象。咎,灾祸。蓍,一种草。

[10]以尔车来,以我贿迁:用你的车来接我,把我的嫁妆搬走。贿,财物,指嫁妆。迁,徙。

[1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树没有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新鲜润泽。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其,代词,指桑。沃若,润泽的样子。朱熹:“言桑之润泽,以比己之容色光丽。”

[12]于(xū)嗟鸠兮(xī),无食桑葚:唉,斑鸠呀,不要贪吃桑葚!于嗟,叹息。于,通“吁”。鸠,斑鸠。朱熹:“鸠食葚多则致醉。”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

[13]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唉,姑娘啊,不要同男子迷恋爱情。士,男子的通称。耽,沉溺。

[14]士之耽兮,犹可说(tuō)也:男子沉溺在爱情里,还可以脱身。说,通“脱”。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15]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姑娘沉弱在爱情里,就无法摆脱了。

[16]桑之落矣,其黄而陨(yǔn):桑树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纷纷掉落了。陨,落。朱熹:“言桑之黄落,以比己之容色凋谢。”

[17]自我徂(Cú)尔,三岁食贫:自我嫁到你家,多年来忍受贫苦的生活。徂,往。三岁,指多年。古代常以“三”及其倍数表示多数。如《战国策·赵策》:“鲁仲连辞让者三。”

[18]淇水汤(shāng)汤,渐(jiān)车帷裳(cháng):淇水波涛滚滚,水花打湿了车上的布幔。汤汤,水势很大的样子。渐,溅湿,浸湿。帷裳,车两旁的围布。帷,帐。裳,裙,下装,这里指车帷的下部。朱熹:“帷裳,车饰,亦名童容,妇人之车侧有之。”又曰:“(妇人)见弃,复乘车而渡水以归。”

[19]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女子专一不贰,男子行为则前后不一致了。爽,差错。贰,不专一,有二心,跟“壹”相对。行,行为。

[20]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男人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罔,无。极,标准。又,朱熹曰:“极,至也。”二三,三心二意,不专一。德,这里指心意,情意。

[21]三岁为妇,靡(mí)室劳矣:靡,无,没有。室劳,家里的劳苦活儿。

[22]夙(sù)兴夜寐,靡有朝矣: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夙兴,早起。夜寐,晚睡。朝,一朝,一个早晨。朱熹曰:“言我三岁为妇,尽心竭力,不以室家之务为劳,早起夜卧,无有朝旦之暇。”

[23]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你的心愿)已经满足了,就对我逐渐凶狠起来了。言,助词。遂,顺心,满足。暴,虐待。

[24]兄弟不知,咥(xì)其笑矣:我的兄弟不了解(我的处境),都讥笑我啊!咥,讥笑的样子。

[25]静言思之,躬自悼矣:静下心来想想,只能自己伤心。言,助词。躬,自身。悼,伤心。

[26]及尔偕老,老使我怨:(原想)同你白头到老,现在这种想法却使我十分痛苦。及,同。老,指上句“及尔偕老”。

[27]淇则有岸,隰(xí)则有泮(pàn):淇水(再宽)总有个岸,低湿的洼地(再大)也有个边。意思是什么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制,反衬男子三心二意,变化无常,太不像话。隰,低湿的地方。泮,通“畔”,边岸。

[28]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少年时一起愉快地玩耍,欢乐而融洽。古代儿童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代指童年。宴,欢聚,或指小孩子的游戏。晏晏,欢乐的样子。一说,“晏晏,和柔也”,亦通。

[29]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誓言是真挚诚恳的,没想到你竟会变心。旦旦,诚恳的样子。反,反复,变心。

[30]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你违背誓言,不念旧情,那也就算了吧!是,这,指誓言。已,止,了结。焉哉,相当于“了吧”。

【译文】

忠厚的小伙子,怀抱着布匹来换丝。其实并不是真的来换丝,而是到我这里来商量婚事的。送你渡过淇水,直送到顿丘。不是我故意拖延时间,而是你没有好媒人啊。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订为婚期吧。

登上那倒塌的墙,遥望那复关。没看见复关,眼泪簌簌地掉下来。终于看到了你,高兴得又说又笑。你用龟板、蓍草占卦,没有不吉利的预兆。用你的车来接我,把我的嫁妆搬走。

桑树叶子未落时,新鲜润泽多美丽。斑鸠呀,不要贪吃桑葚啊!姑娘呀,不要迷恋爱情啊!男子沉溺爱情里,要想脱身还容易。女子沉溺爱情里,真是无法解脱呀!

桑树叶子落下了,枯黄憔悴色已衰。自我嫁到你家来,多年忍受苦日子。淇水啊,波涛滚滚送我归,水花打湿了车帏幔。我做妻子情专一,可那男子心不专。男人的爱情没定准,三心二意容易变。

三年来做你的妻子,不把干苦活儿当作苦事情。我早起晚睡,没有一个早晨有空闲。你的心愿满足了,对我变得粗暴了。我的兄弟不知情,见我归来都讥笑。静下心来想一想,只能自己空伤心!

原想与你白头偕老,现在这想法却使我心中怨恨又痛苦。淇水啊总有个岸,沼泽啊总有个边。想那少年时,欢聚在一起,又说又笑,快乐无比。两人信誓旦旦,永不分离。不曾想,你竟这样把心变。既然你违背誓言,不念旧情,那我也就算了吧!

【导读】

这是一首叙事诗。诗中的女主人公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读之感人肺腑。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此诗“为弃妇而作也”,并以之与《孔雀东南飞》相比,认为“此女始终总为情误”。赏析这首诗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对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的体察,二是对起兴手法以及情景交融艺术特色的掌握。

1.写人的命运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这首诗之所以感人,首先是因为它写的是人的情感、人的命运。更重要的是,它写的是普普通通的劳动妇女的爱情悲剧。我们读着这首诗,仿佛是面对着这位悲哀的女子,看着她眼泪汪汪的样子,听着她向我们叙述着自己的爱情经历,哭诉着心中的愁怨。她的命运使我们想到了许许多多女子的命运,她的心情又使我们体会到了许许多多女子的心情,甚至还不止于此。千载而下,真情与假意,始终如一与负情变心,爱情的甜美与痛苦,永远是生活中不断演绎着的故事,也是文学中永远说不完的话题。

诗歌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既加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又使人物的心情更充分、更细致地表达了出来。当这位女子涉入爱河的时候,是如此地痴情:她把他送过淇水,一直送到顿丘,其情依依,感人至深;她面对焦急的他,软言细语地说:“请你别再生气了,等到了秋天,就来娶我吧。”当她与他分离的时候,她登到高处,翘首以盼,“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然而,当丈夫变心以后,她又是如此痛苦:丈夫抛弃了她,兄弟不理解她,她只好暗自垂泪,躬自哀叹。当她面对丈夫“不思其反”的情形时,发出了这样的心声:“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其中有多少痛苦、伤感、哀怨、气愤、坚强、自尊……。

诗的第三和第四章以抒情为主,皆以桑树比兴,从女子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同时揭示了男子对她从热爱到厌弃的经过。“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容颜亮丽。“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男人沉溺于爱情犹可解脱,女子堕入爱河,则难以解脱。这是多么沉痛的语言!从桑叶青青到桑叶黄落,不仅显示了女子年龄的由盛及衰,而且暗示了时光的推移。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诗意美。

2.情景交融也是本诗的一个艺术特色。比如,淇水的反复出现,就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相恋时,淇水记载着女子的痴情:“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被弃时,淇水融和着女子的悲伤:“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而最后,淇水又与女子的心情息息相关:“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淇水,是女子情感的载体,也是她悲剧命运的见证者。“一切景语皆情语”,此诗亦然。

【练习】

一、填空: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__、__、__三大类,普遍运用了__、__、__的表现手法。原本称为___或___,被儒家奉为经典之后,称为《诗经》。所谓“五经”,即指__、__、__、__、__五部经书。

2.及尔偕老,老使我怨。____,_____。总角之宴,言笑晏晏。_____,_____。反是不思,_____。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 子无怒,秋以为期。(  )

2. 见复关, 笑载言。(  )(  )

3.士之耽兮,犹可 也。(  )

4.女也不 ,士贰其行。(  )

5.士也 极,二三其德。(  )

6.三岁为妇, 室劳矣。(  )

三、下面是一首对仗工整的古代诗歌,它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夜情景。分别选出最能表现该诗意境的词。(1988年高考题)

溪涨清风①面,月②繁星满天。

数只船③浦口,④声笛起山前。

①A.吹  B.掠  C.袭  D.拂

②A.落  B.圆  C.明  D.上

③A.傍  B.依  C.横  D.到

④A.声  B.有  C.几  D.一

答(  )

小雅·采薇 [1]

【说明】

《采薇》选自《小雅》,雅是《诗经》六义之一(古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诗序》),共105篇,分为《大雅》31篇和《小雅》74篇。《雅》多数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歌。其内容几乎都是关于政治方面的,有赞颂好人好政的,有讽刺弊政的,表达个人感情的作品不多。

《采薇》是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服役思归之苦的戍边战士在归途中所作的诗。士兵归家途中,感情复杂,既表达了对战争的厌倦,亦有屡战屡胜的自豪,《汉书·匈奴传》说:“(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云云。”而最后一章写出解甲归里的复杂感情。人虽能生还,然昔日的征戍劳苦却只换来今日的“载渴载饥”,怎不令人黯然伤神?“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四句,是诗中情景交融的名句。“依依”、“霏霏”这两组叠词,不但把柳枝的婀娜姿态、大雪的飞舞飘扬描绘得十分具体、生动,而且非常形象地揭示了这一征人的内心世界,寄托不尽的感伤,言浅意深,情景交融,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的妙言佳句。

【原文】

采薇采薇,薇亦作 [2] [3]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4] 。靡室靡家, [5] 之故。不遑启居 [6] 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 [7] 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 [8] ,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9]

采薇采薇,薇亦刚 [10] 止。曰归曰归,岁亦阳 [11] 止。王事靡盬 [12] ,不遑启处。忧心孔疚 [13] ,我行不来 [14]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15] 。彼路 [16] [17] 何?君子 [18] 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19]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20]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21] 。君子所依 [22] ,小人所腓 [23] 。四牡翼翼 [24] ,象弭鱼服 [25] 。岂不日戒? 狁孔棘 [26]

昔我往 [27] 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28] ,雨雪 [29] 霏霏。行道迟迟 [30] ,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注释】

[1]薇:野菜名,现在叫野豌豆苗。

[2]作:初生,指薇菜冒出地面。

[3]止:句尾语气词。

[4]曰归曰归,岁亦莫止:意思是说要回家了要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曰,语助词,没有实在意义。莫,同“暮”。

[5] 狁(xiǎnyǔn):我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

[6]不遑启居:没有时间安居休息。下文的“不遑启处”意义与此相同。不遑,无暇。启,跪。居,坐。

[7]柔:指刚长出来的薇菜柔嫩的样子。

[8]烈烈:形容忧心如焚。

[9]我戍未定,靡使归聘:我驻守的地方还不安定,没有人可委托去打听家里的消息。使,指使、委托。聘,问。

[10]刚:硬,指薇菜的茎叶变老了。

[11]阳:指阴历十月。

[12]王事靡盬(gǔ):征役没有休止。王事,指征役。盬,休止。

[13]孔疚:非常痛苦。孔,很。疚,痛苦。

[14]不来:不归。来,回家。

[15]彼尔维何,维常之华:那盛开着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尔,通“ (ěr)”,花盛开的样子。常,常棣。

[16]路:高大的战车,将帅作战时用的车。又叫戎车。周代时战争是车战。

[17]斯:语气词,无实义。

[18]君子:指将帅。

[19]四牡业业:驾兵车的四匹雄马高大雄壮。业业,高大雄壮的样子。

[20]三捷:多次打胜仗。捷,胜利。

[21]骙骙(kuíkuí):形容马强壮的样子。

[22]依:指将帅靠立在车上。

[23]小人所腓(féi):士兵以车为掩护。小人,指士兵。腓,遮蔽。

[24]翼翼:形容行列整齐动作熟练的样子。

[25]象弭(mǐ)鱼服:两端用象骨装饰的弓,用鲨鱼皮制作的箭袋。形容装备精良。

[26]岂不日戒, 狁孔棘:怎么能不每天戒备呢? 狁之难很紧急啊。孔,副词,甚,很。棘,通“急”。

[27]往:指当初从军。

[28]思:语气词,无实义。

[29]雨(yù)雪:下雪。雨,这里作动词。

[30]迟迟:缓慢。

【译文】

采薇呀采薇,薇菜刚冒出新芽,说回家呀说归家,一年又到尽头了。有家亦似无家,只为猃狁进犯,我要离开家。没有时间坐下,只为去前线厮杀。

采薇呀采薇,薇菜已经长出柔嫩叶儿。总是想着要回家,我怎不忧心如焚啊。思乡忧虑重重,战事紧急饥渴相逼。驻防未有定处,无人代我传达音信。

采薇呀采薇,,薇菜将老叶子变硬。时常念着回家,转眼到了十月。王事战争无休止,想要休息亦无暇。内心满是痛苦,担心自此难归家。

什么花儿开得盛?原来是棠棣之花。什么战车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驾起兵车即将出战,拉车四马齐奔腾。战争之所岂敢定居,一月要接连三胜。

驾起那四匹公马,马儿雄骏威武。将军倚车而立身,兵士靠之而护己。骏马训练有素,披挂着鱼皮箭袋雕花弓。怎敢不戒备啊,军情紧急猃狁猖狂!

我离家之时,春日杨柳随风而动;如今战事已毕,归来途中,却见大雪纷飞。道路泥泞不堪,我又渴又饥步履艰难。我满心惆怅,这透彻心肺的哀痛没有人能体会。

【导读】

读这首诗,要善于展开想象:寒冬,彤云密布,雪花纷飞,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但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

1.丰富、复杂的感情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长期戍边的士兵在回家途中的所思所感。关于这首诗创作的时代,《毛诗传》(西汉毛亨著)认为是周文王时候的作品,宋代程颐同意这种看法,并发挥道:“此皆极道其劳苦忧伤之情也。上能察其情,则虽劳而不怨,虽忧而能励矣。”“上能察其情”明显是附会之辞,因为从诗中很难体会到对在位者的感戴之心,所以难以断定它是周文王时候的作品。《汉书·匈奴传》则认为是周懿王时候的作品,然而也没有确切的证据。

阅读鉴赏:《诗经》两首诗中抒情主人公的感情丰富、复杂。由于归期一拖再拖,加之无法向家里人传递问候,他非常思念家乡,内心痛苦至极。不过,他在战斗中毫不懈怠,并对己方的装备大加赞美,表现出一种自豪感。走在回乡的路上时,他并没有感到轻松和喜悦,相反,他的心被沉甸甸的悲哀压着。思念故乡、牵挂亲人的情感,与抵御外敌入侵、保家卫国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分不出孰轻孰重。

2.重章叠句

“章,音乐名称。‘乐竟为一章’(许慎《说文解字》),即乐曲奏一遍为一章。《诗经》中的诗是合乐歌唱的,所以每一篇诗都分若干章,犹如今天歌词的分段。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这一章法叫作重章叠句。”(《先秦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使用重章叠句的手法,一是使得抒发的情感在回旋中有递进,一是突出了主题。

这首诗的前三节在章法上就是采用重章叠句。“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中关键词语“作”“柔”“刚”的变化,“岁亦莫止”“岁亦阳止”中“莫(暮)”“阳”的变化,都表现了时间的流逝、时序的更替。抒情主人公的焦虑、痛苦的心情则随着服役期的无限延长越来越重,从“心亦忧止”到“忧心烈烈,载渴载饥”,再到“忧心孔疚”,他的痛苦似乎到了承受的极限。

【练习】

一、熟读《采薇》回答下列问题。

1.这首诗中的士兵对戍守边防的态度是怎样的?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得出来?

2.最后一章在内容和写法上都与前面各章大不相同,谈谈它在整首诗里所起的作用。

二、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运用了起兴的手法。

B.最后一章前四句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以出征时和归途中所见的不同景色对比,写出了内心的伤悲。

C.这首诗写的是守边战士在归途中的心情,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守边时的苦况,对从军生活的厌倦,对和平的家庭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D.“行道迟迟,载渴载饥”两句是直接描写,最后两句是直接抒情,但感情是克制的、平和的,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特点。

三、《采薇》前三章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结合诗句,说说这种手法有什么特点。 CXioIc7p0Q/MASotYlVpUtWGBqJlpGfEfLeLYM6msgzHGkgN8o9MPaGG9/xV4Va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