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世界和人生给我们带来疑问,疑问引起思考,思考要问为什么,回答为什么要运用分析和推理,接受或者拒绝某种信念要依据好的理由,选择方案或者做出决定要进行审验和评估。人生充满了各种大小不同的问题,衡量我们的生活过得有多好,就看我们对生活中的问题处理得有多好。《礼记·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批判性思维是面对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而做出合理决定的思维能力。就如何培养这种思维能力而言,批判性思维指的是培养和训练思维能力的一门应用性学科。这门学科引导我们树立深思熟虑的思考态度,尤其是理智的怀疑和反思态度;帮助我们养成清晰性、相关性、一致性、正当性和预见性等好的思维品质;培养我们面对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而做出合理决定的思维技能。批判性思维是帮助我们过健康的精神生活、提高学习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工具。

一、恰当的提问与合理的论证

人是理性的动物,这意味着人运用他们的理智创造并形成了一种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并注定要在这种交往的处境中生活,就如同为适应生存而进化出完美体形和结构的海豹一样,只有大海才能为它们提供称心如意的生活环境。人类擅长推理,这意味着我们只有在能够运用推理能力的场合下,才会心满意足。如果人类发现自身处在不能推理的处境,将会像树上的海豹、游泳池里的猴子一样尴尬。

在人与世界打交道的生存方式之中,包含着人们对世界或对它的某些方面所形成的一系列信念和看法,我们把这一系列信念和看法的总和叫做世界观,它意味着表达这一系列信念和看法的一组陈述被人们认为是真实的。世界观是指导人们如何生活的最普通而直接的工具,当一个人认为他所感知和确认的信念是真实的、可靠的,他就会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人们是按着他们所确认的“真理”来生活和工作的,这不意味着他们一定依据真正的真理而行动。世界观形成、发展与应用的模式如下 〔1〕

图1 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

图2 世界观的应用

人们的世界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历和阅历的增加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们运用他们所形成的世界观做出选择和决定,并采取相应的行动,而且,人们通过终生的学习来不断发展和完善他们的世界观。由此,人摆脱了与世界打交道的盲目性和被动性,获得了比其他动物更加充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从广义上理解,批判性思维就是发展和完善人们的世界观并把它高质量地应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思维能力。具体一点说,批判性思维就是面对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而能做出合理决定的思维能力。从世界观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模式中可以看到,提出恰当的问题与做出合逻辑的推理是其中的核心环节。因此,从实质上说,批判性思维就是提出恰当的问题和做出合理论证的能力。

“批判性”(critical)这个词源自希腊文“kritikos”,意思是辨别力、洞察力、判断力,引申义有敏锐、精明的意思。“kritikos”源自“krinein”,意指做出决断。因而,“批判性”虽然包括发现错误、查找弱点等否定性含义,它同样有关注优点和长处等肯定性含义。“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伯乐做的就是批判性工作,他不仅具备淘汰劣质马的能力,同样具备挑选千里马的能力。

“合理性”(reasonable)的词根是“reason”,源自拉丁文“ratio”,意思是计算、分析、估测。因而,理智(reason)被认为是运用经过训练的智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推理(reasoning)被理解为运用经过训练的智力解决问题或确定行动方针的过程。合理性决定就是通过推理对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所做出的决定。

大部分人都同意,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值得发展的,也同意它是通过学习和训练来得到提高的,而不是靠天性或成熟的程度来决定的。谈到怎样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问题,就如同教练员训练队员怎样踢球一样,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意见和方案。

在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问题上,我们认为引导思考者树立深思熟虑的思考态度,尤其是理智的怀疑和反思态度,这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开端;帮助思考者养成清晰性、相关性、一致性、正当性和预见性等好的思维品质,这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基础;学习面对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而做出合理决定的一系列技术和方法,并结合大量的思维训练学会如何在日常思维实际中运用这些技术和方法,这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核心。将掌握和运用批判性思维技术和方法的思维技能训练视为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核心,不仅意味着思维技能训练是批判性思维这门学科或课程的主要目标,同时还意味着它是帮助人们树立并强化好的思维态度、培育并养成好的思维品质的理想途径。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建立在好的思维品质基础上的,在讨论思考者应当具备哪些态度和观念,以及如何进行思维技能训练之前,先来明确我们对思维品质的看法。我们认为,好的思考者至少应当具备以下五项品质:清晰性、相关性、一致性、正当性和预见性。这五项品质既是面对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而能做出合理决定的基础,也是评估思考者是否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一般标准。

二、清晰性:澄清思维混乱

清晰性意味着思考问题要有层次。 思考问题是要讲究层次的,比如思考“鸡和蛋谁先谁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对它做以下三个层面的辨析。

首先,如果在经验的层面上进行辨析,这个问题就简单了。就某一个鸡蛋所孵化出的小鸡而言,当然是先有蛋,后有鸡;就这只小鸡长大后所生的蛋而言,当然是先有鸡,后有蛋。如果在经验的层面上,仍然有人质问:你说先有蛋后有鸡,那鸡蛋又是从何而来?这显然是在玩弄混淆概念的把戏,因为孵化出鸡的那只蛋与由孵化出的鸡所生的蛋,两者辈分不同。

其次,如果从追根溯源这个根本的层面上进行分析,“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就成了一个不恰当的问题。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不恰当的问题呢?因为提出这一问题,并准备对回答这个问题的人做进一步质询的人,他必须假定“蛋是由鸡生的”和“鸡是由蛋孵的”这两件事实。可是,根据生物进化论的常识,无论是鸡还是蛋,都是从非鸡非蛋的其他物种遗传、变异而来。也就是说,在追根溯源这个层面上,“鸡和蛋谁先谁后”这个问题必须依靠两个不真实的假设才能提出来,所以说它是一个不恰当的问题。

再次,如果从逻辑的层面上进行分析,“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就不再是一个问题,而是指称“恶性循环”这种思维错误的代名词。比如,有这样一段议论:“许多人并不了解自己,却试图去了解别人,那是不会成功的。因为连自己都不了解的人是不可能了解别人的。可是,话又说回来,要了解自己也的确十分困难,因为不了解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又怎么能做到自我了解呢?可见,了解别人是了解自我的一面镜子。”这段议论就是“恶性循环”或称“循环论证”,前面说“了解自我”是“了解别人”的前提;后面又说“了解别人”是“了解自我”的前提,这让人听了就会产生“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困惑。

在不同的层面上思考同一个问题,得出的结论完全不同。“鸡和蛋谁先谁后”的问题,在经验的层面上是一个容易解决和不大可能引起争议的问题;在理论的层面上,它变成了一个不恰当的问题;在逻辑的层面上,它不再是个问题,而是指称“恶性循环”的代名词。可见,在不同的层面上对同一个问题展开有条理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清晰性意味着思考问题要有条理。 让我们来看一则我与妻子的对话。我妻子是某中学的班主任,她的学生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初中生,父母不在身边,班主任责任很大。一次,学生在饭馆打架要求她到场,快到晚上七点钟了,接完电话她与我有一段对话:

妻:你晚上必须在家看孩子(小孩四岁多),我有急事要去学校。

夫:不行啊,我答应学生七点钟为他们指导辩论。

妻(不悦):究竟是学生重要,还是孩子重要?

夫:当然是学生重要了。

妻(更不悦):既然你认为学生重要,那么喜欢他们,干脆跟他们去过好了!

让我们来看这段对话涉及的问题:孩子由谁来看是一个事实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妻子的思维陷入“非黑即白”的谬误之中:“孩子不由我照看,就得由你照看,还能有什么别的办法呢?”事实上两条腿的人有的是,谁都能完成看小孩的任务。

再看谁重要的问题,这明显是一个价值问题。妻子希望我回答孩子重要,结果我却说学生重要。在通常情况下,傻子才会说学生重要。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学生临时另找老师指导论辩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临时找个人替我看小孩却非常容易。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去指导辩论重要。

再看喜欢谁的问题,这明显是一个情感偏好的问题,难道因为重要就一定要喜欢吗?喜欢谁就应当跟谁过日子吗?在日常思维中,最大的条理混乱是把事实问题、价值问题和情感问题交织在一起进行讨论和思考,人们在同一时刻将太多的问题搅拌在一起思考是导致思维混乱的根源。

清晰性还意味着清楚、准确地使用概念和语言。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概念和语言的使用必须遵守“公共交通”规则,也就是逻辑标准和语言规范。想清楚的事情未必能表达清楚,没想清楚的事情肯定表达不清楚。如果一定要把没想清楚的事情诚实地写出来,那就会使读者无法读懂,从而造成理解与沟通上的障碍。是否想清楚涉及概念是否明确的问题;能否说清楚涉及语言表达是否准确的问题。概念不清和语词滥用也是导致思维混乱的根源。例如:

什么是写作思维动力?所谓“写作思维动力”,其实就是“写作动力”,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讲,写作动力更是写作主体广博的写作心灵背景和思维空间的拓展而产生的一种“场”性的心灵和思维能量。心灵、思维空间的拓展之所以会产生写作思维动力、能量,这是因为,它为写作思维的运行提供了一种空间背景、环境、前提、条件、信息,总之,一种心灵背景“场”。根据系统论的思想,任何系统的背景、环境为系统本身进行着某种信息、能量、功能的交流,正是这种信息、能量、功能的交流,对系统产生了系统运行的动力。对于写作行为和写作思维来讲,这种“背景性”、“信息性”、“场性”的写作动力比以前讲的那种“价值性”、“功利性”写作动力的意义显得更为重要。 〔2〕

首先,将“写作思维动力”等同于“写作动力”是不假思索的、随意的。其次,“写作动力”有哪两个方面的含义,文中并没有做出明确清楚的交代。再次,在回答“什么是写作思维动力”这个问题时,掺杂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之所以……这是因为……”属于对已给出的定义的 解释 ;“根据系统论的思想,……运行的动力”属于对已给出的定义的 论证 ;“对于写作行为和写作思维来讲,……更为重要”属于对已给出定义的 评价 。对定义的解释、论证和评价都不是对“什么是写作思维动力”这个问题的直接回答。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对一个概念给出清晰、完整的定义,那么对这个概念定义的解释、论证和评价就会让人晕头转向。

三、相关性:摆脱感情纠葛

相关性意味着围绕手中的问题进行思考。 生活中充满大小不同的问题,若要有效地解决问题,必须集中精力,一次思考一个问题,围绕问题搜集相关的信息,对问题做出有针对性的回答,或者找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避免将许多不相干的问题牵扯进来,或者对问题做出不相干的回答。让我们看一个通过牵扯不相干的问题,来逃避回答手中问题的例子:

1984年,乔治·布什与丹·奎尔搭档竞选美国总统。当时人们攻击奎尔,说他的家族曾帮他挤进印第安纳州的国民卫队,以逃避去越南服兵役。对此,布什反驳说:“丹·奎尔曾在国民卫队服役,他的分队当时尚有空缺;现在,他却受到了爱国派们尖刻的攻击。……诚然,他没去越南,但他的分队也没有派往那里。有些事实谁也不能抹杀:他没有逃往加拿大,他没有烧掉应征卡,也肯定没有烧过美国国旗!” 〔3〕

布什面对的问题是:奎尔的家族是否曾经帮助奎尔逃避服兵役?布什游离了这个问题,大谈奎尔是否爱国的问题,他所摆出的一大堆事实性陈述,不能为回答逃避服兵役的问题提供任何相关的信息。逃避问题绝不是政治家的专利,还记得我与妻子的对话吗?谁重要和喜欢谁的问题,与孩子由谁来照看的问题是不相关的。

相关性意味着在思考问题时诉诸逻辑推理而不是情感心理。 诉诸情感是政治家惯用的逃避问题的计策,布什在煽动人们的爱国心,试图赢得人们对爱国者的尊敬,从而希望人们对逃避服兵役的问题忽略不计。这种计策经常奏效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人们在考虑问题时难以切断感情的纠葛,让我们用一个自我反省的例子来检验这种看法。

有一次,我的一位好友开车带着我们一家去植物园,倒车时车尾撞上了电线杆。我妻子说:“多亏撞的是电线杆,如果撞的是人,那可就糟了!”开车的朋友自我反省说:“我昨天睡得太晚了!要是早点睡就好了。”我妻子试图用一个更严重的错误抵消当前的错误,开车的朋友试图寻找真正的原因,所找到的却是遥远的原因,一个苍白无力的假设。最具有竞争力的解释可能是驾驶技术和经验不足。对于一位有两年驾驶经验和对自己的驾驶技术很自信的人来说,认可这一点会严重伤害她的自尊心,所以,她宁愿寻求其他的解释。

要想解决问题,必须首先承认问题。我们不能解决某个问题常常是因为不承认这个问题的存在。承认问题的障碍之一是情感心理的干扰。比如,承认某个问题的存在,可能意味着你先前的思考有许多漏洞,会让你在众人面前很难堪,也可能意味着你的核心价值观受到挑战,会让你难以忍受,等等。

复杂的问题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它需要检视和评估大量相关的资料才能找到好的解决方案。解决问题的障碍之一是懒惰和简单化的陋习。检视和评估大量相关的资料需要做十分辛苦的思考工作,可是,绝大多数人都喜欢简单,讨厌复杂。对问题做简单的处理,最大的好处是不需要劳心伤神。比如,依靠专家或大众现成的意见,将多种可能简化为不是“是”,就是“否”,或者干脆依靠自己的愿望和直觉来处理,等等。

在承认问题和寻求答案的问题上,需要的是理智的见解、深思熟虑和基于事实的分析与推理,如果不能摆脱对情感的依赖,不能切断感情的纠葛,就会使思考陷入快捷而劣质的选择判断之中。时过境迁之后,我们会为此感到后悔,并付出相应的代价。

清晰性是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标准,如果表达思想的概念和语言是不清晰的,我们甚至不能确定一个人所讨论的问题是什么,他所做的一切是否与问题相关也就不得而知。当然,满足了清晰性的要求,不等于满足了相关性的要求,比如,上述例子中所涉及的问题和回答都是清晰的,而其中的回答却是不相关的。

四、一致性:避免自相矛盾

不一致的信念会导致人们做出错误的决定。 在相信什么与做什么的问题上,不一致的信念和行为是应当避免的,因为它会导致人们做出错误的决定。

有一次,系里召开教学创新讨论会,一位讲授“艺术鉴赏”课的年轻教师说,他想在考试形式方面有所创新,认为原来课下写论文的形式过于单一,还应该允许学生以唱歌、跳舞、演奏乐器等多种形式,由老师现场打分通过考试。他还对这种考试方式的诸多优点进行了论证。有的同行还说这种考试方式挺好,我问他:“考试是谁考谁呀?”他似乎没明白我的意思。由老师给学生的表演打分,这不成了学生考老师的鉴赏水平了吗?我觉得这问题提得过于尖锐,马上对他说:“最好不这样考,有些学生虽然表演得好,可鉴赏力未必好。最主要的是这样考试没有统一的评判尺度,难以做到考试的公平和公正。”

许多成语和典故,如韩非讲的“矛与盾”的故事、南辕北辙、东施效颦、此地无银三百两、背着太阳追赶自己的影子等等,描述的都是在人们的信念或行为中所存在的不一致的现象。不一致的信念会导致人们做出错误的决定,不一致的行为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自相矛盾是最尖锐的不一致。 自相矛盾的主张必有一个是不能成立的,让我们来看苏格拉底在为自己申辩时的一个例子。苏格拉底当时面临三项指控:腐蚀青年;崇拜新神;不崇拜城邦诸神。他不太清楚第三项指控的意思,于是问美勒托:

苏:不太清楚第三项指控的意思,请美勒托澄清一下。

美:此项指控意为苏格拉底是彻底的无神论者。

苏:既然如此,那第二项指控就是不能成立的。

如果在理论系统中发现自相矛盾的观点,就等于宣告这一理论的破产。自相矛盾的观点有时也会出现在教科书中,这是令人难过的。例如:

因此,一篇文章可以没有对比性的写作赋形思维操作,但绝对不可以没有重复性的写作赋形思维操作。……但是,并非每一篇文章的写作中都必须运用“重复”与“对比”赋形思维的操作模型,这要看具体情况灵活而定。有时只用“重复”,有时只用“对比”,有时二者兼而有之。 〔4〕

在相关性的基础上,才谈得上一致性。比如,我说:“青蛙会唱歌,总是过着快乐的生活。”你说:“歌星会唱歌,可他们有时并不快乐。”你我谈论的对象不同,因而谈不上一致或不一致。我们不在不同的对象或不同的问题之间谈论一致,一致性总是针对同一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或者针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回答而言的。满足了相关性的要求,不等于满足了一致性的要求,比如,在上述例子中,美勒托的回答和教科书的论述是清晰的、相关的,却是不一致的。

五、正当性:消除不可靠的信念

正当性意味着使用真实可信的理由为信念做出担保。 信念与信仰不同,一个人信仰什么可能不需要讲理由,但是,一个人相信什么却需要讲理由。比如,你相信对方偷了你的钱包,你必须拿出证据来。在我们的信念系统中,有许多不可靠的信念,最典型的恐怕是对超感应能力(比如,猜出已封好的信件中的内容、梦到某件事后来果然发生了、用意念的力量让骰子滚动等)的确信。有两位社会心理学家曾做过如下试验:

在第一种情形中,教师把身穿紫色长袍、留着长发和大胡子的魔术师,作为不折不扣的超能力者介绍给学生,用简单的魔术技巧作为使人相信精神感应能力的证据,结果有77%的学生相信魔术师具有精神感应能力。在第二种情形中,教师告诉学生站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魔术师,不具有超感应能力,他的演示不过是一些障眼法和娴熟的技巧罢了,结果相信魔术师具有精神感应能力的学生虽然大幅度下降,仍然有58%的学生相信魔术师具有精神感应能力。 〔5〕

试验表明,一些学生对超感应能力的确信难以置信地拒绝改变,这是为什么呢?对此做出解释的两个假设是:其一,相信超感应能力的信念显示了严重的认知偏见,也就是说,这些学生在没看到魔术师之前就相信精神感应能力。个人的特定信念一旦形成,通常不会轻易改变,即使相反的证据摆在他眼前还是固执己见。偏见在相信什么的问题上的确有相当的影响力。其二,学生过于信赖“眼见为实”的经验和直觉,缺乏批判性反应能力。学生确信超感应能力的存在,并没有得到可靠证据的支持。可靠的证据是在不受人为因素和不恰当的测量方法干扰的情况下,在不同的观察者面前能重复得到同样结论的实验结果。我们在魔术师的超能力试验中没有得到这样可靠的证据,甚至当人们被告知,你相信的超能力只是一种技巧和手法,这种技巧和手法用简单的科学道理就可以得到解释,仍然不能消除对方确信超感应能力的观念。

究竟基于什么相信呢?谁最有资格为我们的信念做出保证?当然是可靠的证据。基于个人的偏见、情感和愿望等,所获得的信念是不可靠的。

正当性意味着为信念担保的理由是强有力的。 在我们的信念系统中,有的信念是非常坚实的,比如没有水生命就会死亡。有的信念不那么坚实,有的凡是儿童都爱吃冰淇淋。信念是否坚实取决于为它担保的理由是否是强有力的。如果理由是真实可信的,根据理由对信念支持程度的强弱来决定对信念的确信程度,这是正当的。如果我们对信念的确信度超出了手中所掌握的证据的担保能力,这种对信念的确信就是不正当的。根据你个人的经验,确信大多数儿童爱吃冰淇淋是正当的,确信所有儿童都爱吃冰淇淋就是不正当的,因为它超出了你手中的证据所能够做出担保的范围。

超出理由担保能力的信念是有害的。从电视上看到飞机失事的报道,你觉得乘飞机太危险了,于是强迫老伴必须坐火车从北京去深圳;你见过的女秘书个个都井井有条,可你新雇用的女秘书却偏偏不是;你可能反对增加社会保障基金,因为无论增加多少,还是会有许多穷人存在。将个人的经验和陈规陋见凌驾于推理之上,严重妨碍了良好信念的形成与改善。

清晰性、相关性和一致性不能保证信念的可靠性,由真实可信的理由和强有力的推理做出保证的信念是可靠的。

六、预见性:拒绝盲目行动

预见性意味着信念的实用性。 如果你拥有的信念能帮助你对周围的世界做出较好的解释和理解,而且能够对周围世界所发生的事件做出较好的预测和控制,那么你的信念就是非常实用的。对周围世界的解释和理解似乎是人的天性,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对“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充满好奇心,向父母不断地提出“为什么”的问题。了解事情的起因会比一无所知更有安全感,还记得小时候对雷声和闪电的恐惧吗?还记得我们对原因不明的“非典”的恐惧吗?发现事情的原因之后,就会减轻这种恐惧感。我们都有解释和理解世界的愿望和能力,但是,并不是每个人在这方面都很在行。让我们来看相声《蛤蟆鼓》里的一段:

甲:蛤蟆的叫声为什么那么大?

乙:因为它嘴大脖子短。

甲:门后的字纸篓嘴大脖子短,它怎么不响?

乙:因为那是竹子做的,所以它不响。

甲:排箫是竹子做的,它怎么能响呢?

乙:那上面不是有孔嘛!有孔的才能响。

……

这则相声讽刺了那种基于事物的表面特征及其相互关联,来寻求事物成因的解释方式。在思考事物的原因方面,胡适先生有句名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如果大胆假设有余而小心求证不足,所得到的因果观念大多是不可靠的,基于这样的观念所做出的预见总是让人提心吊胆。

预见性意味着行动的主动性。 了解事物的原因不只是为了满足好奇心和消除恐惧感,而是要引导我们的行动,知道要做些什么、什么时候去做以及如何去做,并为我们做决定提供依据。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你出门时会带上一把伞。分析事故的原因是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在科学史上,这类例子更是不胜枚举,著名的一个是巴斯德向当时充满疑虑的人们证明了微生物的存在,这位伟大的化学家和微生物学家通过科学实验证明微生物引起发酵和传染病,首创用接种疫苗的方法预防狂犬病,发明巴氏消毒法等。巴斯德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现在的小孩子从一出生就不断地接种各种疫苗,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在霍乱、天花、麻风、肺结核等传染病面前,不再像过去那样束手无策,甚至包括饭前洗手的习惯都得益于巴斯德的细菌学说。

解释的预见能力同样需要真实可信的理由和强有力的推理来做出保证。寻求对事物成因的最佳解释,并对所做出的解释不断地进行检验和修正,都离不开可靠的证据和符合逻辑的推理。在这方面,任何草率的断言和鲁莽的行动都是不可取的。 aNaDvnSOIAxv8eD6cAasNif8fZJHkZajVuIHTX2KUyGzpKzc/8JmTKyYSlS8kdu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