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堕罗钵底国

大约在6—11世纪,相当于中国的隋唐时期,在现今泰国的佛统府一带,存在着一个堕罗钵底国。当时中国的学者和僧侣就已经知道这个国家,并根据它的国名的读音,译为堕罗钵底、杜和钵底、墮和罗、投和等。

唐朝名僧玄奘于贞观初年西行求法,沿丝绸之路行进,将沿途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其中卷13摩咀托国条就提到了堕罗钵底国。玄奘本人未必亲临此国,他是在当时佛教的中心印度获知这个国家的,说明这个国家的佛教文化很发达,并与印度有密切交往。

唐朝另一位高僧义净于671年从广州出发,经海路到达印度,在那烂陀寺学习了10年,于695年返回洛阳。义净的著作《南海寄归内法传》也提到了杜和钵底国,该书卷1东裔国注说:“从那烂陀东行五百驿,皆名东裔,乃至穷尽,有大黑山,计当吐蕃南畔。传云:蜀川西行可一月余,便达此岭,此次南畔逼近海涯,有室利察咀罗国,次东南有朗迦戍国,次东有杜和钵底国,以东极至林邑国。”

由此可见,堕罗钵底国无论从海路或陆路都可以分别与印度、中国相连,并处于这两个文明古国的交汇点上,因此,不可避免地要接受中国和印度两种文化的影响。

有关堕罗钵底国的情况,杜佑《通典》卷188所记甚详:

投和国,随时闻焉。在南海大洲中,真腊之南。自广州西南行,百日至其国。王姓投和罗,名逋邪乞遥,理数城,覆屋以瓦,并为阁而居,屋壁皆以彩画 之。城内皆王宫室,城外人居可万余家,王宿卫之士百余人。每临朝,则衣朝霞,冠金冠,耳挂金环,颈挂金涎衣,足履宝装皮履。官属有朝请将军,总知国政;又参军、功曹、主簿、城局、金威将军、赞理、赞府等官,分理文武。又有长州及郡县,州有参军,郡有军威将军,县有城局。其为长官,初至,各选官僚助理政事刑法。盗贼重者死,轻者穿耳及鼻,并钻鬓。私铸银钱者截腕。国无赋税,俱随意供奉,无多少之限。多以农商为业。国人乘象及马,一国之中,马不过千匹,又无鞍辔,唯以绳穿颊为之节制。音乐则吹蠡击鼓,死丧则祠祀哭泣,又焚尸以罂盛之沉于水中。若父母之丧,则截发为孝。其国市六所,贸易皆用银钱,小如榆叶。有佛道,有学校,文字与中夏不同。讯其耆老云,王无姓,名齐杖摩,其屋以草覆之。王所坐塔圆似佛塔,以金饰之,门皆东开,坐亦向东。大唐贞观,遣使奉表,以金函盛之,又献金榼、金锁、宝带、犀象、海物等数十品。

从上面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

(1)堕罗钵底国的族属

“王姓投和罗,名逋邪乞遥”,可知国王不是泰族,因为泰族最初是有名无姓的。泰人有姓是19世纪以后的事。另外,从堕罗钵底国“文字与中夏不同”,也可证明这个国家不是泰族建立的国家,因为泰文的发明和使用,是到了13世纪素可泰王朝兰甘亨王统治时才开始的。而堕罗钵底国早在6—11世纪就已经有“与中夏不同”的文字了。那么,堕罗钵底国究竟是由什么民族建立的呢?近年来在佛统地区发现了用巴利文和孟文镌刻的简短碑铭,巴利文是佛教徒使用的文字,源于印度;而孟文则是当地人使用的文字,故学者推断这个国家是由孟人建立的。

古孟文

(2)堕罗钵底国的政治体制

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国王,国王之下有一个完整的官僚系统。朝请将军总管国政,相当于内阁大臣的职务。在下面有“参军、功曹、主簿、城局、金威将军、赞理、赞府等官,分管文武”。当然,这些官名都是中文意译,难免有附会之处。如 果真的称为参军、功曹、主簿,则跟唐朝的官衔一致了。

这个国家已有较为健全的刑法。“盗贼重者死,轻者穿鼻及耳,并钻鬓。私铸银钱者截腕”。其他罪行想必也会有相应的惩处办法,只是没有留下记载罢了。

堕罗钵底国的国家统治机器比起邻国来要完备得多。根据《诸蕃志》的记载,到12世纪时,以六坤为中心的单马令国,和西境至吉打、东境至宋卡的狼牙修国,都还没有国王的称呼,只是将国王称为地主。单马令“地主呼为相公”,狼牙修“地主缠缦跣足”,当然都不如堕罗钵底国的国王体面。

(3)堕罗钵底国的经济情况

这个国家多以“农商为业”,全国有6个集市,“贸易皆用银钱,小如榆叶”。近年来佛统地区的考古发掘,证明中国古籍所记不诬。1959年佛统府帕巴托区侬宋空村出土了一些钱币,直径1.2—1.5厘米,一面是母牛和牛犊的图案,另一面镌有梵文。这种“小如榆叶”的银币,是东南亚地区较早出现的金属铸币。从这种铸币的重量较轻可以推知它的面额较小,适用于堕罗钵底国刚刚发展起来的小批量或零星的商品交换。这个时期的税收制度并未建立,“国无赋税,俱随意供奉,无多少之限”,税额没有硬性规定,跟佛教的随喜功德一样。

(4)堕罗钵底国的文化艺术

这个国家的房屋多是瓦房,“并为阁而居,屋壁尽以彩画之”,可见他们很重视美术装饰;“音乐则吹蠡击鼓”,说明已有管乐和打击乐;“有佛道,有学校,文字与中夏不同”,表明文化已相当发达。再参证曼谷国家博物馆保存的堕罗钵底国时期的一些石雕或青铜佛像,可以发现这个时期的佛像艺术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它跟柬埔寨吴哥时期的艺术近似,而同时又带有印度笈多王朝艺术的特色。佛像的造型一般为椭圆形的脸,瘦削的鼻,丰富的面部表情,淳厚的嘴唇,头顶有角椎状的肉髻,这类佛像被统称为堕罗钵底派的艺术。

堕罗钵底石雕佛像

堕罗钵底青铜佛像

(5)堕罗钵底国与中国的关系

中国南方在隋代(581—618年)就已经有人 到达堕罗钵底国地区,但两国政府间的正式往来则始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通典》卷188投和传说:“大唐贞观,遣使奉表,以金函盛之。又献金榼、金锁、宝带、犀、象、海物等数十品。”《新唐书》卷222则云:“贞观时,并遣使者再入朝,又献婆律膏,白鹦鹉,首有红毛齐于翅。因乞马、铜钟,帝与之。”从两书所记堕罗钵底国送来的礼物不尽相同,且《新唐书》有“并遣使者再入朝”的说法,证明唐贞观年间堕罗钵底国起码两度派使者来中国。当时佛统地区马很缺乏,“一国之中,马不过千匹”,所以堕罗钵底国的使者来向中国要马。

有关堕罗钵底国的记载主要见于中国唐代的文献。到了宋代,只有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卷332有投和传,但文字完全照抄唐朝杜佑的《通典》,很有可能这个国家到了宋代已经不存在了。 WxSI1M5UwV4Jii9ZmeA1kgBbVV2FhA33kjEwwE3/V86dSAG5gzwoDymvxAOz+fs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