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意志并非美德,能量是一种素质

第1节
能量够不够:别的蜗牛去哪儿了?

有一个关于雄鹰和蜗牛的故事是这样的: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的只有两种动物,一是雄鹰,靠自己的天赋和翅膀飞了上去。但是大家也都知道,有另外一种动物,也到了金字塔的顶端,那就是蜗牛。蜗牛肯定只能是爬上去,从最底端爬到最上面可能要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一年、两年。在金字塔顶端,人们确实找到了蜗牛的痕迹。

这个故事说明:强大的意志力可以弥补天赋上的不足……不不不,那不是我要说的。因为更多的蜗牛为了效仿那只爬上金字塔顶的同类,非得努力一把,结果不但没爬上去,反而晒干在半路上了。

俞敏洪一直认为自己是一只蜗牛,他觉得自己很慢,只能靠“努力”;而像徐小平、王强 那样的人,都是雄鹰,有“天赋”。但是蜗牛真的是靠意志力爬上金字塔顶的吗?

雄鹰和那唯一一只蜗牛都站到金字塔顶时,使用的同质的东西是什么?是消耗的能量。所以,不管雄鹰还是蜗牛,要到达金字塔顶,其消耗的同质资源,就是它们付出的相等的体力。鹰飞上去,消耗的能量和蜗牛爬上去消耗的能量是一样的。除了爬上塔顶的那只蜗牛,更多的蜗牛爬到一半能量就耗光了,意志力爆棚所以咬着牙往前冲,结果全军覆没。它们并非意志不够,而是能量不足。如果有一只蜗牛爬到了顶点,那么,在半路上最起码会找到99只蜗牛空壳。

看来,快慢、努力、意志坚定等等,都不是根本问题,能量多寡才是关键。

所以说,意志力肯定是挺好的,但它绝对不是那只蜗牛爬上金字塔顶的最重要的条件。俞敏洪并非靠意志力才达到了徐小平和王强的高度,而是因为从根本层面上来讲,他们三个本来就在能量方面不相上下。速度和意志只是表象,能量充足才是关键。

如果我们想努力却总发现力不从心,或者没有力量克服各种情绪,原因何在呢?可能还有999只蜗牛,一开始充满雄心壮志,发誓要爬上金字塔顶,结果爬到一半出现了惰性,意志力耗尽,所以无法坚持,无法抵抗各种诱惑……出现种种状况的根本原因,不是它们的品质不够好而是它们能量不够多,而且它们不算傻,知道自己选错了方向,于是选择爬回来,结果保住了性命。这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人也是这样,当你想努力却使不出力气的时候,常常不是因为品质欠缺,而是能量不足。蜗牛自动产生的那些“惰性”“无法努力”“无法坚持”等,其实是为了保护蜗牛的生命,或者提醒蜗牛:要么改造自己的能量系统,要么回家娶老婆生孩子。

人的能量是什么?在心理学上,我们把它叫作“资源”(resources)。在中医里叫作“精”“气”。在网络游戏里,就是“血”,“血”就是生命值,看见它少了就得赶紧补,要不就会死;升级之后,你的血槽就会扩大,也就是生命值的容量提高了。

但是,这东西到底是什么?无论心理学还是中医,都没有给出具体的解释。不过,不清楚它是什么没有关系,我们知道它可以做什么就够了。

第一,思考问题需要能量,自控需要能量,预见未来需要能量,承受压力需要能量,容忍白痴上司、忍耐无聊耗神的会议需要能量,抵抗恐惧、焦虑、分神需要能量,逻辑分析、想象力、创造力、记忆力等也需要能量……

第二,劳动需要能量,修复口腔溃疡需要能量,清除熬夜产生的毒素需要能量……

第一种和大脑活动相关的能量,我们称其为心智能量;第二种和身体相关的能量,叫作身体能量。

第2节
器具:心智资源是恒量的

定量思维是个好工具,它可以简化问题,让人看透事物。举三个例子如下:

1. 人一生就是吃50吨左右的食物,谁先吃完谁先走。
2. 人生的黄金时期,满打满算一万多天,就看你怎么安排了。
3. 一个年薪10万元的白领,上班30年,共有300万元收入,所以要买房子,就要有无息贷款,还要不吃、不喝、不住、不行、不生、不养、不生病。

以上三个都是定量分析的案例。定量法只是一个思考模型,其结果和现实总会有些出入。比如“人一生也就吃50吨左右的食物”这个说法,实际上“50吨”这个具体数字是值得商榷的。因为人跟人不一样,饭量有大有小;有些人吃得多,运动也多,寿命变长,活得久吃得自然更多。所以人一生吃的食物总量,真不见得就是固定的。但是,数字的精确与否并不重要,数字是否会变动,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恒量”,也就是“定量”或“恒量”的思维方式。

其实每个人都在使用恒量思维模型,比如支配工资。工资可能有起伏,但基本上是恒量的,每个月就那么多,干了这个就无法再干别的。这个月,买了iPhone6,就无法去旅行;买了大量的书,就无法再陪女朋友吃饭;住好房子就无法买车……工资是我们使用恒量模型的一个方面,但很少有人会用这个思维工具来分析其他生活资源,比如心智能量。

心智能量等抽象资源,如果能从恒量角度思考,便会呈现出一片全新的风景。马云认为,智力是恒量的。他说:“我从小就是一个傻孩子,大愚若智,其实很笨,脑子这么小,只能一个一个想问题,你连提三个问题,我就消化不了。”

俞敏洪认为,体力是恒量的。1993年,新东方招聘的学院派老师都离开了,但新的老师还没有到位,他只好亲自上。一段时间下来,每天都嘴巴发干,声音嘶哑,身体渐渐吃不消,最后差不多只剩下半条命。这时他想到评书中的一句老话“一块好铁能打出多少钉”。

俞敏洪还觉得,人生的苦是基本恒量的。他“发现每个人心中几乎都有等量的痛苦和烦恼”,“人生就是这样的,你不受这个苦就会受那个苦”,“你做这件事情有痛苦和烦恼,你不做这件事情,另外的痛苦、烦恼一定是一样的”。

人的各种抽象资源,比如心智能量,就像工资一样,也是基本恒量的,做了这个就无法再做别的。从事演艺行业,就无法再在编剧界扬名立万;从事管理职位,就很难再在技术层面上胜人一筹。这就像汽车就一箱油,接了老婆就无法再开去公司,送了孩子就无法再去自驾游。人的能量槽和油箱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以下两点:

第一,它不用补,因为不管今天的能量耗费多少,第二天就自动加满了。

英语中有个词叫procrastinate(拖延),pro表示“错后”,词根crustinus表示“一天”,所以procrastinate的意思是“拖到第二天”。为什么是拖到第二天而不是后天、下周或明年呢?因为我们的身体或深层记忆知道睡眠的价值,身体很清楚,补充能量需要一段时间,下一个24小时就自动补满了。

第二,它不能储存。今天的能量不能留到明天再用,如果没用光,就浪费了。从前有个人养了一头奶牛,每天都可以生产一桶奶。有一天他想:“我可以把牛奶存在牛的身体里,一年之后就有几百桶牛奶了。”结果一年之后他再挤,奶牛已经过了产奶期,一滴奶都没有了。

基于以上两个特点,如果要提高我们的能量,重点不是如何补充能量,而是如何提高我们的油箱容积,或者是游戏里的血槽,也就是我们的最大生命值。

这个油箱、这个血槽,古人把它叫作“具”,是一种器皿。比如说一个人“颇有才具”,“才具”的字面意思就是“盛放才的器皿”。曹植被评为“才高八斗”,“斗”是一个容积单位,“才高八斗”的意思就是说曹植这个人的油箱或血槽有八斗那么大。而日本人也很聪明,他们借鉴了中国人“大器晚成”的成语,把这个油箱或血槽,叫作“器”,当然也是一种器皿。

无论“器”还是“具”,都强调人的能量系统(这个油箱、这个血槽)就像一个器皿,容积是一定的、恒量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扩容。

本节所述内容,来自心理学家卡尼曼(Kahneman)的能量分配模型,以及诺曼(Norman)和博罗(Borow)的资源有限理论。

简单是一种力量:把能量留给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在扩容之前,器具的容积是固定的,心智能量是有限的,所以要干啥,广度就有了限制。就像电脑,其配置是一定的,开一个视频挺顺畅,再开个网页可能就开始卡,再开个音频也许就死机了。

在这种情况下,集中发射就成了最好的选择。一个水龙头或水管,挡住半个喷头或捏住水管口,水流自然会喷出去。俞敏洪说:“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极其有限的,如果我想去做成一件事情,必须把仅有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地投入到一件事情中去。”

多面手往往一事无成。古典说:“一个领域的成功,必须以另一个领域的不成功作为代价。没有人是全才,只有一个领域可以完全介入,就像老鹰会飞就不用再学游泳了,两种技能或者领域其实是互相抵触的。”

在《天龙八部》中,有一对师兄弟,苏星河和丁春秋。苏星河天分较高,但兴趣过于广泛,天文地理、琴棋书画无一不精,而他培养的徒弟们也都只学会了他的“副业”:在“函谷八友”中,老大琴颠康广陵善于弹琴;老五神医薛慕华医术高明,可以起死回生;老七花痴石清露擅长园艺,善用花粉迷人……

师父看到苏星河虽然天资聪颖,却摇了摇头:可惜啊,可惜,武功一定是不行啊。果然,苏星河打不过资质比他差得多的丁春秋,最后还被丁春秋害死了。

能量泄漏:人们是如何浪费自己的资源的

要做成任何事情,都要消耗有限的能量,所以首先要减少浪费。从能量节省的角度看自己的生活,可以得出很多很多推论,现举几个例子。

第一,鸡毛蒜皮的小事耗能很多,产出却很低。大船都翻在小阴沟里,绊脚的都是小事,比如每月的房贷、家庭不和睦等。这些小事耗能看似不明显,但一旦开始,就会没完没了;这就好比油箱有个洞,油虽然一时半会儿流不完,但它不停地漏,一个月下来你会发现油钱多了好几倍。洞不补上,能量就会没完没了地泄漏,生命线必然开始向下弯曲。

第二,不真诚是一个巨大的能量漏洞。说好一个谎言需要消耗大量的心智能量,只有那些能量满满的人才能说好谎话,可见“不真诚”是多么耗油。更严重的是,第一个谎言说出之后,更多的谎言就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维持第一个谎言。而当人深陷谎言之中,便永无宁日了。能量持续泄漏,而且漏洞越来越大,那人的生命线还能不下滑?所以潘石屹说:“我们不会为了隐藏一个秘密而去行贿受贿,导致白天吃饭不香,晚上睡不着觉。”

第三,输得起才配赢。带着必死的决心,就不会把心智能量花在纠结上,节省下来的能量,总能带来好事:即使演讲砸了,你也能承受得住,这样才不会搞砸;最重要的客户,往往不是你没有能力获得,而是因为自己觉得无法承受搞砸的结果,所以“能量泄漏”,用来争取客户的能量不足,于是就真的失去了……其实世界上没有任何失败是人无法承受的,当你认为自己能够承受时,就节省了能量,从而大大增加了成功的几率。

第四,要放下。两个和尚,一老一小,下山化缘时要经过一条河。老和尚背着一个女施主过河后继续上路。直到回到寺庙后,小和尚还在一直念叨老和尚不知礼,老和尚回答:“我在河边的时候已经放下她了,怎么你还一直背着她?”

第五,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你有过自己生闷气的经历吗?生完气之后是否工作效率大大下降?

例子是举不胜举的,因为掌握了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得出的结论会无穷无尽,都给生命加分。

我们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在消耗能量呢?很简单,留意你的小腹是否收紧。人体的运行有它固有的规律,一个人不管是运动、做体力劳动,还是思考问题、进行逻辑推导,甚至掰腕子的时候,小腹都是微微收紧的。紧致的小腹说明我们的能量在消耗,就像开车时微踩着油门儿一样。

如何检测能量是否在浪费呢?当我们感觉到自己的小腹有些紧张,但面对的事情又没什么意义和价值时,能量就在浪费了。浪费了能量,塑造未来的能量就会不足,再去面对更加重要的健康、快乐、成就等时,便会力不从心了。

能量和器具的话题还没有完,我们还要聊最重要的一环,那就是如何给自己的“器具”扩容,扩展自己的油箱、血槽、能量槽,或者叫作最大生命值。这一点因为尤其重要,而且比较抽象,我们将在最后一篇集中论述。 osARV6adKhIqFwmeFMHJYyvFbbJqKCGGd53oahEDi23FOjmfaMwv/kXDq8IbM5a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