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汪精卫其人其事

那么,丁默邨和李士群建立的亲日特务组织,为什么最终被称为汪伪76 号呢?这还得从汪精卫说起。

在李士群和丁默邨积极筹建亲日特务组织的同时,日本人也在挑选伪政府的领导人,他们之前看好的人选,有的被暗杀,有的誓死不与日本政府合作,这就让日本政府最终将目光投向了国民党创始人之一——汪精卫。汪精卫在国民政府中的影响力较大,而且当时,汪精卫被蒋介石挤下了国民政府主席的位置,颇为寥落,所以日本政府决定将汪精卫从国民党政府中拉拢过来。后来,在汪精卫叛国投日后,为了保证汪精卫能够安全组建伪政府,日本政府就派丁默邨和李士群组建的亲日特务组织去为汪精卫保驾护航。在这个过程中,丁默邨和李士群所组建的亲日特务机构被汪精卫所用,因此,这支特务组织最终成为了汪伪76 号。那么汪精卫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又如何从国民政府主席变成了人人唾骂的大汉奸呢?

同盟会的发起人之一汪精卫

汪精卫是同盟会发起人之一,同盟会成立时,汪精卫担任同盟会评议部部长,虽然当时的汪精卫只是一个部长,但由于当时同盟会刚刚成立,只有三个部门——执行部、评议部和司法部,所以汪精卫当选为评议部部长,相当于坐上了同盟会的前三把金交椅之一,而且当时的汪精卫只有22 岁,因此,后来的他,称得上国民政府中影响巨大的元老级人物。

汪精卫原名汪兆铭,他出身于书香门第,精通“四书五经”,受儒家影响颇深。汪精卫在同盟会担任评议部部长时,常常为《民报》撰稿,在《民报》上,他以“精卫”为笔名发表了多篇文章。当时,汪精卫的文章积极热情、逻辑缜密、针砭时弊、一针见血,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共鸣。当时的汪精卫,主张只有暴力革命才能救国。

同盟会成立后,吸引了不少志同道合的爱国人士,发展速度极快。可好景不长,随着同盟会势力的不断扩张,引来了清政府的不满,清政府开始干预和打击同盟会。1907 年,在清政府的压力下,孙中山不得不“出走”。

当时,汪精卫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他随着孙中山一起出走越南、马来西亚等地,在这些地方宣传民主革命。经过这次“出走”,孙中山更加信任汪精卫,视汪精卫为自己最亲密的战友之一。

在汪精卫跟随孙中山“出走”之时,依旧担任同盟会评议部部长之职,而当时清政府正在严查“革命党”,于是,清政府在国内发布了针对汪精卫的通缉令。在清政府的通缉令发布后,汪精卫为了避免殃及家人,专门写了封信给他的哥哥汪兆镛,信中大意为:

汪精卫不才,有愧于家庭,使得家人因为自己从事革命而担惊受怕,精卫唯恐家人因自己受到牵连。

但革命之事精卫绝不能放弃,哪怕在革命中丢掉性命也矢志不渝。

为了不连累家人,从今日起,汪精卫与汪家断绝一切关系,汪家再也没有汪精卫这个不肖子孙。

另,精卫至此与家中早有婚约的未婚妻解除婚姻关系,以免牵连他人,请未婚妻另行改嫁。

汪精卫狠心与家人断绝关系,不仅仅是因为他心系革命,还因为他看到清王朝命不久矣,而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三民主义正在被人们所接受。当时的国民党,算得上最有群众基础的革命党派,同盟会一旦推翻了清政府,那么自己就必将成为开国元勋之一,那么既然如此,当下所有的恩断义绝又有什么关系呢?

陈璧君苦恋汪精卫

汪精卫出任同盟会评议部部长期间,经常发表文章,他从没有想过,有个妙龄女生仅仅是通过他的文字就对他十分倾心,见到他的人后,这个女孩更是忘我地追求他,这个女孩就是后来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

人们常说男女关系是“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但是这话放在陈璧君和汪精卫身上却是大大的不符。陈璧君追求汪精卫,岂是隔了一座山,可以说她是翻过了好几座大山,最终才用自己的一片赤诚之心打动了汪精卫,让汪精卫同意与她结为夫妻的。

为什么汪精卫面对陈璧君的追求百般推脱,一直不肯接受陈璧君的感情呢?这是有很重要的原因的。汪精卫不肯接受陈璧君的感情,不仅仅是因为他心系革命的缘故,更重要的是陈璧君的长相实在是中等偏下,让汪精卫实在没有兴趣和她卿卿我我,谈情说爱。虽然当时陈大小姐只有二八年华,但相貌却如同三四十岁的中年妇女一样,而且性格比较刁蛮和任性。汪精卫可是堂堂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貌赛潘安,才高八斗,不知有多少怀春的少女为之心动,若是汪精卫想要娶妻,从这些少女中随便选择一个都比陈璧君的样貌好看百倍,性格温柔、可人许多。不过碍于陈璧君的家庭背景,他也不能直白地拒绝陈璧君,否则若是伤了陈璧君的自尊心,她的父亲陈耕基肯定会找自己的麻烦,这件事甚至还会成为他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汪精卫如此忌惮陈璧君的父亲,那么这个陈耕基究竟是何许人呢?

陈璧君的父亲陈耕基祖籍广东新会县,十几岁的时候为了生计离开家乡远渡南洋,到了马来西亚,他花费身上所有的积蓄买了一块橡胶园,从事橡胶生意,靠着橡胶生意发家致富。随后,陈耕基看到矿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又投资矿产,买下几座矿藏丰富的矿山,经过十几年的积累,陈家成为马来西亚数一数二的富翁。当时好事者给陈璧君的父亲起了“陈百万”的外号,这些人给陈耕基起这个外号,不但有表示他很富有的意思,其中也有嫉妒的成分,因为陈耕基自从富有后,恨不得将手指头上戴满了金灿灿的戒指,出门就向人炫耀自己的富有,这种典型的小人得志式的暴发户作风,让许多人鄙视不已。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这样一位“暴发户”父亲,陈璧君自然有样学样,被培养得傲慢、自私、任性,对钱财、权力看得极重。这种性格在追求汪精卫的时候,陈璧君还能稍微收敛一下,成为汪精卫的妻子后,她的这些恶习暴露无遗,更是深深地影响了本就野心十足的汪精卫,让他最终做出叛国投敌的事情,这是后话。

陈璧君一直生长在马来西亚,据说六七岁那年,小璧君跟着母亲出去散步,刚走出家门没多远,就敏锐地察觉到有人对着她指指点点,小璧君立刻甩开母亲的手,走到那些人边上,就听到这些人嘴里嘟囔着:看,这就是“陈百万”的女儿。听了这话,小璧君可不高兴了,她心想也就你们这些穷鬼才会认为我家只有百万元,于是她大声地冲着那些人嚷嚷:哼,我家可不止百万,你们应该管我爹叫陈千万嘞!

陈璧君的妈妈听到她的话后,吓出一身冷汗,赶忙过去拉起小璧君的胳膊,把她带回陈府宅院中,到了院子里,陈璧君的妈妈拍了下陈璧君的小屁股,严肃地对陈璧君说了一些话,大致意思是:以后不管在哪都不要说自己家里有钱,要不然那些坏人把你绑走了,让你以后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了怎么办?万一这些人谋财害命,得了钱还把你咔嚓了怎么办?

谁知道小璧君年纪虽小,胆子却很大,她听后一点都不以为然,小璧君嘟囔着:自己的兄弟姐妹那么多,哪那么倒霉坏人就绑架我了;再说,谁不知道绑架男孩比绑架女孩更有用,要钱要的更多呀。

陈璧君的妈妈听到小璧君的话后哭笑不得,她决定好好教育陈璧君。陈璧君的妈妈心想,即便不求小璧君能成为才女,知书达理,至少也要让她懂得人情世故,懂得如何保护自己,懂得如何获取更多的利益。可以说正是陈璧君妈妈做了这种决定,才让日后陈璧君得以对汪精卫一见倾心,久久难以忘怀后,依靠锲而不舍的“橡皮糖”精神,最终博得汪精卫夫人的头衔。

陈璧君的妈妈为了教育女儿,费尽心思挑选了一所适合女儿的女子学院,同时她的妈妈为了让陈家的几个孩子不忘祖,不忘记自己的根是有着上下五千年悠久文化的中国,还专门从国内请来一位国学老先生,出任孩子们的国学老师,教导孩子们诗词歌赋。正是因为陈璧君的妈妈的决定,陈璧君对儒家思想也了解一二,对中国历史也知道得比较多一些,正因此,后来,她和汪精卫相处的时候,才有话题,不至于言之无物。

陈璧君在女子学院求学时养成了每天读报的习惯,有一天,她读到《民报》上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针对当前中国的局面,做了深刻的剖析,并分析只有暴力革命才能解决中国内外交困的现状。陈璧君读着读着,就被这篇文章吸引了,她反复阅读这篇文章,越读越认可作者所分析的一切。放下报纸后,她看到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个署名为“精卫”的人,于是她开始发动同学,让她们帮她找来所有“精卫”发表过的文章。那段时间,陈璧君就像一个追星到走火入魔的粉丝,无论说什么总是提到“精卫说”、“精卫说”。夜深人静的时候,陈璧君抱着同学为她找来的文章,默默地幻想着“精卫”长什么样子。看“精卫”文章笔锋犀利、老练,文字功力深厚,陈璧君就想象“精卫”应该和自己的国学老师一样,头发斑白,胡子一大把了。她还想,如果有朝一日,自己能够遇到这位“精卫”,她一定要请他做自己的国学老师,这样自己能更多地收集他的文章,更多地学习他的思想。

陈璧君疯狂地收集了“精卫”的文章一年,终于,才找到机会见到“精卫”本人,见到“精卫”后,陈璧君才发现自己以前的幻想是多么可笑,自己想象中的“精卫”与现实中的“精卫”相差甚远。

陈璧君第一次见到汪精卫本人纯属偶然。一天,她正在马来西亚槟城大街购物,就在她走到一家商场门前时,看到商场边上围了一群人,人们的视线集中在一位年轻男士的身上。这位男士身着白色西装,留着一头干净利落的板寸,此时,他正在大街上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讲,有“帅哥控”的陈璧君看到这位男士后,再也移不开自己的目光,她心想:我终于见到了什么叫剑眉星目、鼻梁高挺、嘴唇薄而坚毅、貌赛潘安的人了。只这一见,就让陈璧君此生心念汪精卫一人,别人再也入不了她的眼了。

此时陈璧君虽然才16 岁,但是在她周围有许多16 岁的女孩已经嫁人,甚至有些人已经初为人母。所以陈璧君对这样一位有貌有口才有志向的男士倾心也是很正常的。只是陈璧君的倾心和别人不一样,当她看到这样一位帅哥时,陈璧君想的是,她一定要收服这位帅哥,一定要让他拜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上文说到陈璧君的长相实在让人难以恭维,甚至后人评判陈璧君是“民国八丑”之一,但她却丝毫不自知,反而自以为自己有杨贵妃的风姿和样貌,任何男人只要自己勾勾手指头,都会像狗一样爬到自己身边,恭维自己,而这个男士能被自己看上,也是他的福分。

眼看这位男士的演讲很快就要结束了,陈璧君拽着身边的人问,演讲的人是谁?当她得知这位才貌双全的男士就是她爱慕已久的“精卫”时,陈璧君觉得这一定是天定的缘分,否则她怎么会在第一次读到精卫写的文章就深陷其中呢?现在上天又让她见到精卫,而他的相貌,居然和自己所幻想的白马王子一模一样,这不是上天注定要自己和精卫在一起吗。陈璧君一边想着,一边开始追随着汪精卫的脚步,一场不落地听他在马来西亚各地的演讲。

一波三折,汪精卫终娶陈璧君为妻

自从见到汪精卫后,陈璧君就像是被施了魔咒一样,不管汪精卫在马来西亚的哪个城市演讲,她都会准时出现在汪精卫演讲的地方,用爱慕的眼神眷恋地看着台上演讲的汪精卫,不仅如此,她还发动女校的同学、自己的家人,到汪精卫的演讲现场为汪精卫捧场。陈璧君的爱慕如此明显,感情如此热烈,汪精卫又不是块木头,当然早就发现了他有这样一位“狂热粉丝”,但他看到这位粉丝的容貌,就没有关注的兴趣了,因此,他从来没有对陈璧君做过任何一点点回应,只是继续演讲,鼓舞群众参加同盟会,参加革命。

陈璧君看到汪精卫久久不肯回应自己,大小姐的脾气立刻上来了,她发誓不管用什么办法,一定要得到汪精卫,哪怕是用绑架,也要让汪精卫记住她。她差一点就真让她家里的随从绑架汪精卫了,还是她的父亲阻止了她的行动,提醒陈璧君,她已经定亲了,过两年就要和父母给她选的未婚夫结婚了。

陈璧君听了父亲的话后,绑架汪精卫的心思顿时熄灭了。是啊,父亲早已给自己定下一门亲事,那户人家有钱有权,和自己家可以说是门当户对,她的未婚夫也不难看,以前自己也觉得这辈子也就嫁给他了,但那时她还没见到过汪精卫,现在她见到汪精卫了,心里脑袋里全是汪精卫,怎么可能再看得上那个相貌平平才华平平的未婚夫!陈璧君在心里拿定主意,她不管父亲有多看好她的未婚夫,她就要嫁给汪精卫。为了能没有后顾之忧地追求汪精卫,陈璧君对父亲表示:自己绝对不会嫁给父母给她选定的未婚夫,并且她表示,只要能跟在汪精卫的身边,哪怕不能结婚,哪怕没有名分,她也心甘情愿。如果真的要勉强她嫁给她现在的未婚夫,陈璧君宁愿死在父亲面前。

陈璧君的父亲虽然儿女很多,但却从小疼爱这个性格和他最像的女儿。他打心眼里不希望女儿跟一个革命党生活在一起,他经历的事情多了,知道革命党的生活大多是颠沛流离、朝夕不保的。陈璧君打小就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从来没有吃过苦。但他也清楚,没有人能改变女儿的决定,因此,陈耕基不得不同意将陈璧君的亲事退了,让她去追求汪精卫。

陈父虽然答应陈璧君追求汪精卫,但他却没有完全放手不管,而是派人调查汪精卫,待他看到调查结果,秘密和汪精卫接触了几次后,他也被这个器宇轩昂的年轻小伙所征服,终于认可了陈璧君的行为。但父亲终究是父亲,为了保护女儿不受伤害,陈耕基警告汪精卫一定不能伤害他的女儿,即使拒绝他女儿的感情,也不能说是因为不喜欢,必须找其他借口。汪精卫迫于陈家的势力只得答应陈父的要求,这也是以后,汪精卫从没有直接拒绝陈璧君的感情的原因之一。

告诫完汪精卫后,陈父回到家中,看到女儿闷闷不乐地坐在沙发上,当他了解到女儿是因为没有和汪精卫私下接触的机会,根本无法向汪精卫袒露自己的情怀才不高兴时,就拜托自己的朋友将汪精卫请到家中,特意为女儿制造二人单独相处的机会。

陈璧君来到父亲的朋友的家中,果然看到了爱慕已久的汪精卫。她终于得到机会与汪精卫单独相处,当她和汪精卫在院子中散步时,陈璧君向汪精卫吐露了自己的情怀,表达了对他的爱慕之心。而汪精卫早早被陈父警告过,自然不会说出令陈璧君难堪的话,他以自己正在进行革命为借口,向陈璧君表示:革命一日不取得成功,他就一日不结婚,总算拒绝了陈璧君的感情。

陈璧君听到汪精卫的拒绝后,反而认为他是一位真男人,对他更加倾心了,丝毫不知汪精卫拒绝她另有原因。

汪精卫拒绝陈璧君的感情主要原因是他根本就看不上陈璧君。那年汪精卫刚24 岁,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年纪,而且他的心中也有一位暗恋对象,这个女生是他的革命战友,长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樱桃小嘴,白皙的肌肤,姣好的身材,性格也温柔,很懂他的心思,汪精卫心中对这位女生的爱意颇深,但汪精卫性格柔弱,在感情上很怯懦,一直不敢向那名女生表白。如果汪精卫当时有勇气向那名女生表白,日后他的妻子也不会是极为重视权力和财富的陈璧君,也许他也因此不会成为后来的汪精卫。

陈璧君不知道汪精卫虚伪的面孔,还以为他真是一位高风亮节的革命党人,这一次的表白虽然没有被汪精卫接受,但她没有气馁,反而更加悉心地照顾汪精卫。为了与汪精卫有共同的话题,离汪精卫的世界更近一点,陈璧君读了许多关于革命的书籍,这让她迅速积累了许多国外的革命成功的知识,所以在同盟会的行动陷入停滞时,她往往能够提出让人感到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意见。后来,因为她对同盟会帮助颇多,她逐步成为汪精卫身边的左膀右臂。汪精卫心中也慢慢被这个巾帼英雄征服,但他此时对陈璧君依然没有爱情,只有同事之情,并且还有利用陈璧君的才华,为自己提高声望的心理。

汪精卫既然想要利用陈璧君,必然要对她好一些,他的态度刚一发生变化,陈璧君就感觉出来了,在她看来,自己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但她丝毫不知,自己只是汪精卫手中的一颗棋子,还以为汪精卫真的被自己的真心感动,心里有了她的位置。

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陈璧君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卖力地为汪精卫出谋划策,为了获得汪精卫的爱情,她甚至想过要和汪精卫一起死去,追求爱情怎么还和死亡产生关系了呢?难道是汪精卫最终忍受不了陈璧君的纠缠,口出恶言吗?其中的原因还是和同盟会有关。

同盟会六次起义,六次都以失败告终,许多人对同盟会倍感失望,认为革命永远不会成功了,他们准备脱离同盟会。不得已,汪精卫只能表态他要去暗杀清政府摄政王,挽回大家对同盟会的信心。这个任务十分危险,一旦失败,随时有牺牲的可能,汪精卫能够主动提出执行这个任务,他的考虑自然十分周全。在汪精卫执行任务前夕,他特意和陈璧君在一起,对陈璧君表示自己此行可能将一去不复返,陈璧君激动地表示自己愿意和她同生共死,与他一起执行这个任务。汪精卫的目的达到了,故意表示:如果能活下来,他一定在革命成功后,娶陈璧君为妻子。他的这句话让陈璧君立志不管付出多少代价,也要保住汪精卫的生命。

汪精卫暗杀清政府摄政王失败,被捕入狱后,陈璧君先是用重金收买狱卒,给汪精卫送来几个鸡蛋,其中一个鸡蛋里夹着一封她写的亲笔书信,在狱中的汪精卫读完后,热泪盈眶,觉得自己临行前夕的安排果然没错,陈璧君果然能为了自己奉献一切,他当即回了一封《金缕曲》对陈璧君诉衷肠。

得到汪精卫的亲笔书信后,陈璧君在伤心的同时,为了能保住汪精卫的性命,用钱四处为汪精卫打点。直到1911 年10 月10 日,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汪精卫才终于得以重获自由,二人相聚在上海,汪精卫随后履行自己的诺言,娶陈璧君为妻子。

汪精卫娶陈璧君为妻后,对革命反而没有了以往的坚持,开始提出和平谈判的意见,逐渐沦为一个高举和平大旗的出卖中国国土的汉奸。

汪精卫出任国民政府主席

汪精卫和陈璧君结婚后,变化非常大,就连孙中山都看出来汪精卫对民主革命的热忱大不如从前,孙中山认为,汪精卫是因为牢狱之灾导致心情巨变,过一段时间后,也许又会成为从前那个热血青年,殊不知,此时的汪精卫,正在思考如何才能安全地把控同盟会的巨大权力。因此,不久后,汪精卫便向同盟会申请,去法国留学,孙中山先生批准了他的请求。

在法国的日子里,汪精卫和陈璧君二人过着看似远离国家、政治和革命的日子,实则,汪精卫经常和他埋在同盟会中的“棋子”联系,不断获取同盟会的最新消息,他虽然人不在同盟会,但是他对同盟会的关注和掌控程度却没有丝毫的减弱。几年后,汪精卫觉察到,清政府的灭亡即将来临,同盟会很快就能掌握国家大权,恰好此时,孙中山来信邀请他回国,主持同盟会的事宜,汪精卫觉得机会来了,便立刻带着陈璧君从法国回国。

汪精卫回国后,立刻被孙中山委以重任,此时,孙中山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由于身体原因,无法亲自处理国民党内部的诸多事务,于是,孙中山将党内事务暂时交给了汪精卫负责。汪精卫虽然在法国几年,远离国民党,但他的威望还在,而且在法国的日子,他和陈璧君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国民党的关注,因此,汪精卫对国民党内部事务的处理上手也很快。

1925 年,孙中山病重不起,在弥留之际,孙中山将当初组建同盟会的一干人等召集起来,对国民党今后的发展做了一些安排,但他还没来得及指定接班人,就撒手人寰,这也就导致了日后,国民党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持续不断。

孙中山死前没有指定接班人,而国民党内又没人敢主动继承总理之位,为了表示孙中山先生对国民党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他的尊重,国民党政府决定取消总理制。也就是说,国民党的总理只有孙中山先生一人。

孙中山先生的逝世,对国民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内部开始争夺领导权,总理只有孙中山一人,但是国民党总要有个领导人,国民政府的主席,还是要有人来当的。

上文说过,汪精卫在同盟会中的威望,仅次于孙中山先生,因此,在国民党召开的中央政治会议上,汪精卫以全票当选为国民政府主席,成为当时国民政府的一把手。

此时的汪精卫,虽然实现了自己的政治野心,但由于汪精卫受儒家思想影响太深,所以他从参加革命以来,都只在意所谓的“思想”上的势力控制,而从未着手建立起一支属于自己的“汪家军”,所以他在国民党政府的各个派系的争夺中,劣势明显。因此,汪精卫也很清楚,自己这个一把手,就像是大海中的一只小船,随便一个风浪打来,自己就有翻船的危险,因此,汪精卫打算找一支武装队伍,牢牢地抓在手中,以增强自己的军事力量,保住国民党主席这个职位。

当时,国民党军队几乎都掌握在私人手中,没有汪精卫插手的余地,于是他将主意打到了刚刚兴起尚未壮大的中国共产党身上。他依仗自己是国民政府主席、军事委员会主席,打着孙中山先生留下的“联俄、联共、辅助工农”的旗帜,积极和中国共产党接触。

汪精卫任命了许多中国共产党员在国民政府担任重要职务,例如共产党员谭平山,被汪精卫任命为国民政府中央党部组织部部长;毛泽东,被汪精卫任命为国民政府宣传部部长;后来被称为“中共五老”,也就是林伯渠、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之一的林伯渠,被汪精卫任命为国民政府秘书长。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执政时期,势力发展最快,进步最大的时期。

但是汪精卫只看到了拉拢中国共产党后,自己能拥有一股具有威慑力的武装力量,却没有察觉到国民党内部官员对他的所作所为的极度不满。汪精卫还以为自己对国民政府有了掌控的力度,却没有看到国民党内部各个派系之间的斗争逐渐升温。最终,国民党内部分成两大派系,一派是支持孙中山先生“三大政策”的左派,一派是反对孙中山先生“三大政策”的右派。

国民党右派是反对联共的,汪精卫上台后,积极地和苏联、中国共产党合作,遭到了国民党右派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汪精卫在分裂国民党对国家的掌控权,并认为汪精卫是削弱国民党军官获得国家权益的罪人。但反对归反对,国民党右派却不能将汪精卫从主席的位置上拉下来。直到一位会拍上司马屁,会对上司的指令阳奉阴违、麻痹上司,并将上司的权力掌控在自己手中的年轻人出现,国民党右派才获得了声讨汪精卫的机会,这个年轻人,就是日后的国民党主席蒋介石。

那么当时,蒋介石在国民党内部是怎样行动的呢?

蒋介石举着支持“联共”的大旗,以国民党“左派”的身份接近汪精卫。为了获取汪精卫的信任,蒋介石曾公开发表声明痛斥右派的反共行为,此举让备受左派压制的汪精卫将蒋介石视为知己、亲信,并不断地将权力下放给他。于是,蒋介石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扩大了自己的权力,很快就成为仅次于汪精卫的国民政府的二号人物。在拥有了与汪精卫相抗衡的权力后,蒋介石才脱掉了自己的伪装,公开拉拢右派反共势力,成为导致汪精卫下台的关键人物。

蒋介石能够如此轻易架空汪精卫的权力,和他步步为营的精心筹划不无关系,但也与汪精卫的性格有关。汪精卫的性格略有些软弱,虽然他在同盟会中倡导暴力革命,但他并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展暴力革命,而且汪精卫受孙中山先生的影响较深,总幻想能够和平解决问题。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没有重视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武装部队,汪精卫更加在乎的是自己能否站在国民政府的最高点上,并且能否维持自己所处的地位,其他具体事务,他并不操心。正是因为汪精卫将党内事务全都交给信任的属下去办理,自己也很少检查亲信族将们将事情处理得怎么样,因此才使得蒋介石有机会,在汪精卫的眼皮底下,将他的权力全部掏空。

这里还要说一句,在个人生活方面,汪精卫表现给外人的,永远是忠于自己的妻子、不抽烟、不受贿、不喝酒、温良诚实的形象,而且他曾有过为革命自我牺牲的英勇事迹,因此尽管“右派”反对汪精卫“联共”,但他还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在国民政府的最高点上坚守很久。不过正应了中国那句俗语“水至清则无鱼”。在官场里,过于清廉的人得不到他人的追随,像汪精卫这样将自己打造成“道德圣人”的人,显然不适合当时的政治环境,也正因为他和周围的国民党官员格格不入,才会使得他这个迅速上位的“一把手”,最终被支持过他的国民党官员合力推下“圣坛”。

踉跄下台,图谋叛国

汪精卫是早期的革命党人,并且曾经成为国民党政府的“一把手”,为何他要离开几乎是自己曾经坚守的国民党,投入日本人的怀抱,成为历史上最“铁杆”的汉奸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下定决心,成为被世人唾弃的人?也正是因为汪精卫的出走,促成了汪伪76 号的成立;而后来,汪精卫也正因为有了汪伪76 号的保驾护航,才顺利召开了汪伪南京国民政府的诸次重大会议。

这里要说一句,汪精卫尊重孙中山先生,是孙中山带领他参加革命,如果没有孙中山先生,他汪精卫也成不了国民政府的“一把手”;同时,汪精卫所信任的人,还有他的妻子陈璧君。在汪精卫后来的政治道路上,陈璧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陈璧君身上那种杀伐果断的性格,不仅深深地吸引着汪精卫,也促成了汪精卫后来的投敌卖国。这里插一句,关于陈璧君其人的性格,笔者断不敢杜撰,她的性格,从建国后坚持拒绝认罪,并且拒绝毛泽东认罪特赦的决定,坚决不承认自己和汪精卫是汉奸的事情便可窥见一斑。

在当时,汪精卫遇事拿不定主意时,都会询问陈璧君的意见,最后,汪精卫常常是根据陈璧君的意见行事。其实,汪精卫和陈璧君是性格截然不同的两种人,如果说汪精卫是水,陈璧君就是火;汪精卫是土,陈璧君就是风。汪精卫享受着国民政府主席至高无上的地位所给自己带来的优越感,却并不享受将所有权利把握在手中的感觉;而陈璧君则热衷政治,她想要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享受被人恭维、被人讨好的感觉。所以,当汪精卫的权力被蒋介石掏空,陈璧君空有“第一夫人”的头衔,却没有相对的权力时,就心生不满。于是陈璧君对汪精卫所处理的国民政府的日常事务,开始干预。

1938 年3 月,蒋介石当选为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大权旁落,这个结果让野心十足的汪精卫和爱慕虚荣的陈璧君心里十分不舒服,尤其是陈璧君,她已经习惯了“第一夫人”的位置,再也见不得任何一个女人的地位能够高过自己,排场比自己的还大,可如今她的丈夫下台了,而新任的“第一夫人”,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可是比她强上许多倍的“中国夫人”。在各种社交场合,宋美龄举止得体、端庄大方,所以陈璧君的内心充满了失落和不满,恨上了夺了夫君地位,抢了自己风头的蒋介石夫妇。

1935 年,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在南京召开,隆重的开幕仪式后,全体参加会议的人员合影。就在此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个身着黑衣的男子,穿过重重守卫,向汪精卫开了几枪,汪精卫立刻重伤倒地。守卫迅速去抓捕刺客,其他随从七手八脚地将汪精卫送到了医院。幸好,刺客的几枪都没有伤到汪精卫的要害部位,只是有一颗子弹深入后背难以取出,不过汪精卫虽然重伤,但并没有性命之忧。

对于这次暗杀,汪精卫以及很多人都猜测是蒋介石派人下的手,因为蒋介石自从当上国民政府主席后,就与汪精卫结下了解不开的梁子,虽然表面上二人还是一团和气,但背地里却相互给对方下绊子;而他们的“后院”,更是斗争激烈。最值得怀疑的一点是,当天参加会议的人中,只有蒋介石一人没有参加合影,而汪精卫恰恰是那个时候被暗杀的,如此巧合,怎么能不让别人怀疑呢。

陈璧君见丈夫汪精卫被刺杀,受伤住院,火冒三丈,不顾警卫的阻拦,闯进蒋介石的办公室,冲着蒋介石就破口大骂,说蒋介石忘恩负义,不是个东西。还说,如果蒋介石不愿汪精卫在国民政府担任职务就直接提出,没必要使出这种暗箭伤人的下三滥手段。蒋介石百口莫辩,面对陈璧君的怒骂只能压下心头怒火,好言好语地安慰陈璧君。为了给汪精卫讨回个公道,也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蒋介石还表示,他一定会找到凶手,但陈璧君对此嗤之以鼻,根本不信蒋介石的说辞。

刺杀汪精卫之事发生后,陈璧君就开始在汪精卫身边唠叨,说在国民政府里,有汪精卫就没有蒋介石,有蒋介石就没有汪精卫,然而,汪精卫和陈璧君一时也找不到比国民党更好的靠山去投奔,所以只能委身国民政府。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政府盯上了汪精卫,而李士群和丁默邨二人也意欲投靠汪精卫,日本政府派人请汪精卫出任伪南京国民政府的领袖,主持伪国民政府的大局,汪精卫就动了叛国投日的念头。

发表“艳电”,卖国求荣

汪精卫叛国投日,当然少不了陈璧君的鼓动。当陈璧君得知日本政府的意图时,颇为开心,她觉得机会来了。虽然汪精卫尚在犹豫中,但陈璧君相信,只要她在汪精卫耳旁吹吹风,好好分析分析汪精卫在当下的国民政府所受到的排挤和江河日下的地位,以及在日本的帮助下建立南京伪国民政府所可能取得的光辉前景,汪精卫自然会清楚两条道路之间的天壤之别,就一定会不再犹豫,投靠日本政府。

然而,尽管陈璧君将所有的好处和坏处掰开了揉碎了摆在汪精卫面前,汪精卫却还是犹豫不决,他担心自己一旦和日本人合作,就会成为人人唾骂的汉奸,汪精卫也曾经是被人尊敬的无畏英雄,如果沦为中国人人唾骂的卖国贼,他的心理落差实在太大,所以汪精卫一时难以下定决心和日本政府合作。

陈璧君再三劝说汪精卫,仍然未能让汪精卫断然决然地和国民政府决裂,坚决投靠日本政府,无奈之下,陈璧君对汪精卫破口大骂,说汪精卫在国民政府没地位也就算了,难得日本政府准备让你做“老大”,却还这么犹豫不决,一点都不像个男子汉大丈夫!难不成非要等到日本占领中国,你才肯抱着日本人的大腿,那时候,日本人早就不需要你了!最后,陈璧君看汪精卫还是犹豫不决,便咬牙切齿地表示,她是一定要投靠日本政府的,如果汪精卫愿意在国民政府里做万年老二,那就干脆在国民政府里窝到老死为止吧!

汪精卫对陈璧君的话从来都言听计从,陈璧君也算得上汪精卫的主心骨,见陈璧君宁可舍弃自己,也要投靠日本政府,汪精卫也决定豁出去了,而且他也知道,蒋介石已经完全掌控了国民政府的领导权,自己在国民政府中不会再有什么作为。最后,汪精卫决定,接受日本政府的邀请,做伪国民政府的执政人。1938 年12 月18 日,“想通”了的汪精卫毅然叛变,和妻子陈璧君一起,走向了投敌卖国的深渊。

就在汪精卫从国民党政府出走的当晚,蒋介石就失眠了,他在日记中记录了自己的不安,他这样写道:“汪去后,对党政军以及各地之关系,应特加慎重。”蒋介石自然知道,汪精卫的出走,对国民党的影响巨大,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随后,汪精卫竟然完全抛弃了国家,抛弃了民族,因此当时,蒋介石对汪精卫的出走,并没有做出处理。

然而出乎蒋介石的意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汪精卫在1938 年12 月29 日,发表了投日的“艳电”。1938 年12 月29 日,蒋介石看到各大报社上有关汪精卫发表“艳电”的新闻,看到香港《南华日报》上汪精卫发表的以“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为主要内容的叛国“艳电”,终于勃然大怒,最终下令在元旦当天,也就是1939 年1 月1 日,召开国民党临时会议,讨论对汪精卫的处理问题。

之所以称呼汪精卫的叛国电文为“艳电”,是因为“艳”字,在电报中代表当时的日期。在当时的中国,电报的发报时间还比较长,为了尽可能多地节省时间,就将日期用一个汉字表示,而“艳”字就代表29 号。

而在汪精卫被日本人拉拢,到发表“艳电”这段期间里,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1938 年11 月中旬,汪精卫先逃到了香港,然后在香港发表声明,公开表示赞同日本在中国建立“东亚新秩序”。在汪精卫发表声明后不久,四川、云南等地的亲日派纷纷表示要举兵响应汪精卫,在该地建立亲日政权。正是这些地方的响应,让汪精卫具备了足够的信心和胆量,在《南华日报》上公开发表“艳电”,呼吁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放弃对日本的战争,主动站出来与日方“和平”谈判。

然而,出乎汪精卫意料的是,汪精卫卖国求荣的“艳电”却非常不得人心,不仅四川、云南等地的亲日派并没有热烈响应他的号召,而且全国人民对汪精卫认贼作父的做法纷纷表示愤怒,各大媒体纷纷对汪精卫予以强烈的谴责。在这种情况下,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自然也对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汪精卫表现出了强烈的反对。

全国上下对汪精卫的声讨之声,也让日本政府对汪精卫的影响力产生了怀疑,于是,日本政府对汪精卫的态度,也有所冷淡。汪精卫在逃往热河时,日本政府给予汪精卫的支持不够有力,以至于汪精卫险些被军统特工暗杀。当然,这是后话。

1939 年元旦,蒋介石在重庆召开国民党临时中常会,在会议上明确批判了汪精卫叛国投日的汉奸行为,并在此次会议上宣布,开除汪精卫党籍,解除汪精卫在国民党内的一切职务!除此之外,为了避免众多爱国人士,特别是有心加入国民党的人士被汪精卫利用,蒋介石要求全国各大中小报纸,深刻揭露汪精卫从国民党政府出走,叛国投敌的过程,以这种办法掣肘汪精卫,力图将汪精卫置于孤立无援、无人信任的处境之中。

最后,蒋介石还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派戴笠的军统局去刺杀汪精卫。由于汪精卫是国民党元老,一直在党内担任要职,所以对国民党的内部机密、情报和重要人员的情况了如指掌。如果汪精卫将自己所知全部告知日本军方,那么日本军方就有可能有针对性地对国民党的各部分力量分散打压、各个击破,国民党就有可能面临灭顶之灾。所以,为了防止此种灾难的发生,蒋介石在会后秘密下令,要求戴笠派人刺杀汪精卫! thewVjWIBHi9d3LIhXZzxWojAap/Gcgl0gWoZu8o/xdSOu+0X5IA9ulIxb4PlXk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