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原版序

在战争的狂潮渐渐平息之后,我们欣慰地发现,全世界对精神分析研究的兴趣并未减退。但是,并不是这一学说的各个部分都受到了平等的待遇。

精神分析学说中纯粹心理学方面的创造与发现,如潜意识、压抑作用、致病的矛盾冲突、疾病的益处、症状形成的机制等,正日渐得到人们的认可,甚至得到了宿敌们的重视。

而与生物学相关的这部分学说——即是这本小书包含的要义——却一再引起争议,致使一部分一度热心研究精神分析的人也放弃了它,转而寻求从其他的途径来定义性因素在正常和病态的精神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

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这部分精神分析学说,同纯粹的心理学那部分一样接近真相。

无论是通过不断回溯,还是一再的事实检验,都令我更加坚信:这部分内容同样源自细致而公允的观察。

而世人对此大相径庭的反应,本身也不难解释。

首先,只有那些拥有足够耐心和精湛技艺的人,才能将分析深入到病人早年的生活之中,从而证实我关于人类性生活本源的说法。

但是,医学治疗往往要求迅速见效,这也就使得这种可能性大大降低。同时,只有那些拥有精神分析理论基础的医生,才具备相关的知识,从而能够不受自身喜恶和偏见的影响,做出专业的判断。

如果人们早就学会观察孩童,那我也就根本不必再去写这些文章了。

此外,我们也不应忘记,本书一再强调性生活对人类一切行为的重要意义,并尝试将性行为的概念拓展,这才是促使一些人抵制精神分析的最主要原因。

为了找一个冠冕堂皇的说法,有些人甚至不惜将精神分析归作“泛性主义”,并无端指责它将“一切”都用“性”来解释。

如若我们尚不能理解——人可以在情感作用下混淆是非,甚至选择性遗忘——那一定会“震惊”于这样的说法。

其实很久以前,哲学家叔本华就曾指出:性冲动决定人们的行为和追求——他所说的性冲动难道就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理解的性冲动吗?我相信,全世界的人不可能一下子把这番发人深省的警示忘得一干二净!

至于说到对性学概念的“延伸”,这是在分析孩童和所谓的性变态现象时所不可避免的。

那些高高在上、对精神分析指手画脚的人,都应该回想一下精神分析所扩展的性学观念,与圣人柏拉图所说的“爱”何其相似。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维也纳,1920年5月 MJZexX9PxuLxH2r1paskcd5q3sCR4ySaGvKzY/cxEy+8msTbkynmW6aey/xCCAz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