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盘庚迁都

(前1300)

从商建国至盘庚执政,历经4次迁都。约前1312~前1285年,阳甲死,其弟盘庚继位。盘庚为了解决王室内部纠纷,于是决定从奄(今山东曲阜)迁都至殷(今河南安阳西北),但遭到不少商民的反对。盘庚便利用宗教对商民们进行威慑恫吓,说迁都的计划得到天帝的允许,并不是我个人的意愿。你们要服从天帝的旨意,否则上帝就要惩罚你们祖先的灵魂。商民们不敢违背天帝的旨意,跟随盘庚迁至殷地。商王朝从此安定下来,直至商纣灭亡,共历8代,12王,计254年。

殷在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1046年作为商代后期的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的一个都城。盘庚迁殷虽然披了一件神意的外衣,却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商迁殷后,政治有所改善,社会比较稳定,经济、文化都得到很大发展。盘庚迁殷成为商代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约前11世纪周武王灭殷后,殷城逐渐荒芜,时间一久,变成废墟,慢慢被埋在地下,后人称为殷墟。自盘庚迁殷到帝辛(纣)亡国,国号也称殷,一般也称作殷代。整个商代也称为商殷或殷商。殷墟被发掘以来,已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大多数为青铜器和陶器。司母戊方鼎为商代青铜器珍品,堪称世界之最,是世界最大的青铜器。殷墟还出土了1.5万片以上甲骨卜辞,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文字,反映了殷商文化高度发展的史实。 KzwDCP1qDItteS3En5bvLTrknfTfv+k9G1XC3nSNyqrcydR4KSVJJQsTFYlgo5X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