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少康中兴

(夏中期)

寒浞篡夺了夏王朝的政权后,依仗着奸诈欺骗的手段来巩固自己的统治,极不得民心,因此他的统治很快走到了尽头。少康长大后,为有仍氏牧正。寒浞之子浇派人到有仍氏追杀他,少康逃到有虞氏。在有虞氏的帮助下,少康有了田邑和兵众。他收集夏众,设官分职,积极准备收复夏朝。同时,逃往有鬲氏的夏遗臣靡收集斟灌氏、斟寻氏(今河南登封西北)余众,和少康联合,剿灭寒浞,恢复了少康的统治地位。少康率众灭浇于过(今山东莱州),又令其子杼灭豷于戈,有穷氏就灭亡了,夏朝得以复兴。少康忍辱负重,为了光复大禹的业绩,夺回被寒浞篡夺的姒姓政权,广泛地布施德行,博得了夏朝民众的支持,从而重建夏王朝,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少康中兴”。少康中兴的史实说明,当时各个方国部落的力量还相当强大,少康的复立与方国部落的支持有很大关系。

夏代乐器

1974年在山西夏县东下冯出土的夏代石磬,长66.8厘米,宽26.8厘米,属于二里头文化。这件石磬是打制而成的,表面粗糙,形状近似鲸头,其形态源于石镰。在夏人的重要统治区域——山西闻喜西官庄乡南宋村,也曾经发现一件4000年前的打制石磬,长83.3厘米,高33.5厘米,重41.5千克,制作浑厚古朴,还比较原始,但已具股、鼓的形制。石磬上部凿有一孔,孔内有绳系摩擦痕,当是实用打击乐器,敲击鼓部,声音清脆,击其股部,声音开阔洪亮。中国古代重视礼乐,在举行一些重要的仪式时,都要以乐助兴。这些石磬的出土,表明了早在夏代就出现了该类乐器。类似的石磬在晋南襄汾陶寺遗址也有出土,多见于大型的贵族墓葬,其性质属于特磬。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都邑遗址也有出土的特磬,但未见编磬。 niX0F1J93G/hvUhbUqCRs/A4NO19t9Nq+1Aph5gheCLTykphFe3E+5ZfbFlOL/m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