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河姆渡文化:中国稻作农业起源

(约前5000~前3300)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灿烂的新石器文化,因首先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而命名,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放射性碳素断代测定其年代约为前5000~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的骨器制作比较发达,有耜、镞、鱼镖、哨、锥、匕、锯形器等器物,一些骨匕、骨笄上雕刻有图案花纹或双头连体鸟纹,堪称精美绝伦的实用工艺品。河姆渡文化的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在其遗址第四层较大范围内,普遍发现稻谷遗存,这是迄今中国最早的稻谷实物,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栽培水稻。这个发现对于研究中国水稻栽培的起源及其在世界稻作农业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河姆渡文化的农具除石斧等石质工具外,最有特色的是被大量使用的骨耜。河姆渡文化的主要建筑形式是栽桩架板高于地面的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是中国长江以南新石器时代以来的重要建筑形式之一,目前以河姆渡发现的为最早,与北方地区同时期的半地穴式房屋有着明显区别,成为当时最具代表性的特征。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代表着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趋势的另一条主线,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截然不同。

一夫一妻制确立

一夫一妻制主要特征是实行男婚女嫁,妻子随丈夫居住,子女随男方确认血缘、世系,并且居住在一起构成一个独立经济和生活单位的家庭。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私有财产逐渐掌握在男子的手中,对偶婚中已经萌生的父子观念这时取得了发展。男子越来越对以前自己死后的财产由本氏族所有,而自己的子女则由于属于外氏族,无权继承自己的财产的状况不满,要求自己的子女将来以继承人的身份继承自己的财产。这种不满随着男子在家庭中地位的加强,也就越突出。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父权制的逐步确立,男子理所当然要求女子离开母方家庭公社到己方家庭中来,一夫一妻制逐步确立。这种婚姻由于是建立在独立经济和父权制的基础上,所以婚姻体现出比较固定和男子对女子的支配的特点。总之,一夫一妻制是父权制和文明社会即将到来的标志。 +goDUFv6+pbuX6uzfWh/++qPlqgAYDcJJSIg8tjsuB/vTKnKMoElpAzukwTUa2U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