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外忧 内患

从辉煌的穆公时代到孝公革新变法之前,秦国历经康公、共公、桓公、景公、哀公、惠公、悼公、厉公、躁公、怀公、灵公、简公、惠公、出子、献公等15代君王,渐渐从兴盛走向停滞,陷入外有强敌、内有矛盾的窘迫局面。秦穆公在位39年去世,这时的秦国已经是春秋五大强国之一。然而穆公辛苦打拼出来的辉煌就如一团烟火,在他死后也随之转瞬而逝。秦国开始了漫长的停滞期。

内部矛盾

穆公死后,儿子康公继位。康公是一个好大喜功且昏庸无能的人。他喜欢攻战,继续进行穆公晚年时期的秦晋交恶战争,不太关心老百姓的生活。他曾用三年时间派老百姓为自己筑造奢华的高台,此举劳民伤财。朝廷中有官员抱怨说:“康公忘记了穆公的事业,统治也不如穆公,我们的日子一年不如一年,过去每天吃饭能吃四道菜,能住高大的房子,现在差点就要饿肚子了。”民间更有人批判康公说,“饥召兵,疾召兵,劳召兵,乱召兵”,可见人民对康公的不满。因为日子不好过,秦国逐渐出现了很多盗贼。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秦景公时期,景公的弟弟后子鍼竟然跑到楚国大骂“秦国无道”,这说明了秦国内部已经矛盾重重。

河曲之战

不仅内部有矛盾,秦国对外征战的能力在公死后也渐渐衰微。前621年,穆公死后不久,晋襄公也去世了,晋国王室又开始了王权纷争,权臣赵盾拥立襄公最小的儿子继位,即晋灵公。那时晋灵公还是婴儿,但另有两位大臣先蔑与士会却想请正在秦国的晋公子雍回来即位。秦康公于是派人护送公子雍回晋,当走到晋国的令狐时,遇到赵盾率领的晋军。赵盾一面佯称迎接公子雍,一面趁秦军不注意,深夜偷袭秦军,毫无防备的秦军只能溃败,先蔑与士会也逃奔秦国。

前615年,秦康公亲自率军攻打晋国,晋军由赵盾率兵应战。在进攻之前,秦先派人联络鲁国,取得鲁国的支援。这年冬天,秦国攻占晋国的羁马(故地在今山西永济南),与晋军对峙于河曲(故地在今山西河曲)。

晋将臾骈认为秦军孤军深入,经不起长期消耗,建议赵盾:“晋军应该高筑营垒,以逸待劳,伺机而动。”赵盾接受臾骈的建议,下令晋军据守不出。秦康公一心求战,无奈晋军纹丝不动。这时,逃到秦国的晋臣士会建议康公:“大王必须先除掉臾骈,然后引诱赵盾的兄弟赵穿出来应战,赵穿狂妄自大,又不懂军事,必会逞强出战,到时秦就有获胜的机会!”康公采取士会的建议,率军进攻晋上军,刺激赵穿。果然赵穿忍耐不住,不顾旁边人的反对,独自率领军队向秦进攻。赵盾闻讯急忙出兵接应,这次两军都没有占到便宜。当晚,臾骈发现秦军有逃跑的迹象,建议立即进攻秦军,结果被赵穿阻止,贻误了战机,于是秦军得以连夜逃走。不久,秦军攻战晋国的瑕(故地在今河南陕县西南)。第二年,瑕又被晋国夺回,并紧紧守住“桃林之塞”,让秦国无可奈何。

麻隧之战

秦桓公二十四年(前580),秦晋两国在令狐(故地在今山西猗氏西)进行会盟。双方表面上约定停战,其实互不信任。晋厉公一方面为攻秦大造舆论,一方面争取楚国中立,次年与楚国召开“弭兵大会”,约定停战,解除了自己间交的连纹重环,耳纹外),攻秦的后顾之忧。

一切准备就绪后,晋厉公派大臣吕相到秦国宣布晋国要与秦国绝交。在《吕相绝秦书》上,晋国列举从秦穆公不参加晋文公葬礼,到秦晋连年交战的一系列冲突,将这一切罪责都推给秦国。秦晋关系立马紧张起来,秦桓公也与狄、楚联络,背弃秦晋盟约。紧接着,两国在麻隧(故地在今陕西泾阳附近)大战,秦国再次大败,被晋军一直追到侯官。这一次秦军大败,使得晋军深入秦国内地,晋厉公亲自到新占领的秦地——新楚迎接晋军回归。

前559年,秦景公在位第十八年,晋国军队又一次深入秦国内地,这一次晋国联络宋、齐、郑、卫、曹、邾、滕、薛、杞、小邾等诸侯国联合攻秦,突破秦军防线,一直攻到棫林(故地在今陕西华县)。这是继麻隧之战后晋对秦战争中取得的第二次重大胜利。秦军的这两次惨败,也证明了秦国军事实力每况愈下的形势。

被动挨打

秦厉公统治时期(前467~前433),秦国在与晋国的争战中取得了微弱的优势,这主要是因为晋国此时国内动乱,正在分裂为韩、赵、魏三国,而秦国政局相对稳定,军事力量也相对强大。前467年,秦国攻占了魏城,但没过几年,在前453年,晋国军队又攻占了秦国的武城,可见秦国的优势也只是暂时的。那时南方的楚国与蜀国也曾前来向秦国朝贡,秦境内和四周的戎狄也向秦献礼乞援。前461年和前445年,秦厉公曾先后讨伐过大荔和义渠戎,占领了大荔王城(故地在今陕西大荔),俘虏义渠王。

秦厉公在位三十四年后去世,儿子秦躁公继位。从躁公经过怀公、灵公、简公、惠公一直到出子这几代君王统治下的秦国日趋衰弱。秦国的东邻魏国经过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秦国又陷入了被动挨打的衰败境况。三晋分裂之后,魏国自前445年魏文侯即位开始,任用翟璜、李悝、吴起等一批人才进行改革,取得很大成绩,国力逐渐强盛。从前413年(秦简公)开始,魏国就不断地侵扰秦国。在魏将吴起的率领下,魏国攻取秦国河西数城,魏在那里设立河西郡,并筑城戍守,由吴起担任河西守将。秦国只好无可奈何地退守洛水,沿河修筑防御工程,建重泉城(故地在今陕西蒲城)固守,与魏军对峙。

除此之外,秦国的西邻戎狄也不断侵扰秦国,原来主动献礼的义渠戎,在躁公在位第十三年的时候也向秦进攻,一直打到渭水。躁公在位第二年,附属国南郑(故地在今陕西汉中)造反,脱离秦国的统治。

躁公在位十四年后去世,弟弟怀公继位,但不到三年,权臣庶长晁与其他贵族一起发动军事政变,逼死怀公。前424年,怀公之孙灵公即位。灵公在位十三年去世时,大臣再度政变,废掉太子公子师隰(即后来的秦献公),而从晋国接回灵公的叔父悼子,立为国君,即秦简公。公子师隰逃亡魏国,开始了29年的流亡生活。简公在位十六年后去世,其子惠公即位,惠公收回了之前丧失的南郑等地方。惠公去世后,刚刚两岁的出子即位,主持朝政的是出子的母亲,秦国陷入外戚宦官专权,这种状况引起朝廷大臣的不满,于是权臣再次叛乱,联合诸侯力量攻陷京城,杀死出子与太后,拥立流亡魏国的公子师隰回秦即位。前385年,公子师隰回到雍城即位,即秦献公。

献公新政

秦献公是一位英明睿智、发愤图强的君王,他一即位,就立刻开始改革秦国内政外事,期望改变自穆公死后秦国的长期衰败情势。他首先废除了人殉制度,结束了秦国流传几百年的野蛮殉葬制度。其次,打破奴隶与平民、奴隶主分居“国”、“野”的区别,统一编制户籍。同时,秦献公把蒲、蓝田、善、明氏等边境地区改建成县,由自己直接掌管,推广了春秋时期兴起的县制。最后,从献公时候起,秦国开始允许工商业发展,从中抽取营业税,这就为政府国库带来了大量的收入,也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献公在位时最重要的举措是于二年(前383)将都城从雍东迁到栎阳(故地在陕西今临潼东北)。因为关中东部的黄河西岸已经被魏国所占,秦国需要经常对魏作战,而雍城远在关中西部,很不利于秦献公指挥对魏国的战争。栎阳距离魏国很近,是东西往来的必经之路,经济比较发达,是战略要地,所以秦献公就将都城向东迁移到栎阳。

对外战争方面,前366年,秦国趁韩、魏两国国君在宅阳(故地在今河南蒙阳东南)相会,出兵进攻韩、魏联军,击败韩、魏。紧接着,前364年,秦军乘胜深入河东,在石门与魏军大战,斩首六万,大获全胜。这两次胜利,大大改变了秦国孱弱的形象,提高了秦国在诸侯国中的地位,连周显王也入秦祝贺。献公时期最后一次作战取胜是在前362年。当时,晋国的韩、赵、魏正在进行大混战。秦国趁着魏国与韩、赵联军打得不得开交的时候,从后面袭击魏国,大败魏军,攻取了庞城(故地在今陕西韩城东南),俘虏魏将公叔痤。

献公时期的内外改革虽然没有完全改变秦国积贫积弱的状况,仍然没有收回河西之地,但已经极大地重振了秦国的国威,提升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与国家形象,这也为后来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奠定了基础。 dRuNqKWvrhWgLpiGHInIWZ1Gi5dVf46DcbN/TbYVe6/ndTMxmNPfirKRq2NWHyY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